【热门】小班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用图形拼图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还从未尝试过,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在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种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由选择这些图形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2、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3、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
2、难点——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共10个。
2、小兔头套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画三张。
3、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导入活动。
教师戴上小兔头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是谁?(小白兔。)
对,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二、铺路:
指导语:哎呀,小白兔忘记了,去森林博物馆的路还没铺好呢,你们愿意帮我先把路给铺好吗?(愿意)小朋友们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吧!哦,原来这条路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里都有些什么图形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介绍铺路规则:对了,我在这边也准备好了铺路的材料,它们是跟路上一样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呆会我会请每个小朋友帮我在路上铺上一块图形宝宝。假如,我请你拿一块三角形来铺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选出一个三角形放置在相应的图形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2、帮小白兔铺路:依次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图形名称选择图形,并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T:耶,好了,我们的路终于铺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们了,小白兔请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欣赏我的画展了。你们看,我都画了些什么画呀?(一张一张出示)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这是由**和**拼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画。
1、指导语: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小白兔现在又碰到了难题了。刚才来看我的画展的游客都说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还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再拼一些图画展示在这个画板上呢?
2、图形拼画:幼儿自由创作拼图。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请先拼完的幼儿告诉客人老师“你拼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五、活动结束,交代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可真能干,帮助小白兔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铺好了路,还用它们拼出了那么多漂亮的图画。这些图形宝宝真有用,小白兔现在还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宝宝呢。走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图形的特点,进行组合,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一开始,我展示事先拼好的作品请幼儿欣赏,并请幼儿说一说每个作品由哪些图形组合成的,还当场示范了小鱼,房子等图形的拼法。接着我请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手操作。但由于几何图形本身对孩子来说就属于抽象的东西,而且小班孩子的思维又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模仿老师的作品,只有少数孩子拼出了和老师不一样的东西。
从本次活动可以看出,孩子本身就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先请幼儿用同一形状进行拼摆组合,再过渡到两个图形,最后增加难度提升到用三个图形。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用几种图形进行操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
,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
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
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
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幼
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评析:这一环节与第一环节首尾呼应,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
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
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图形分类,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征。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试图让幼儿从游戏中进一步运用各种感官学习图形,准确说出图形的名称及特征;并不受图形颜色、大小的影响,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分类。分类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过程,小班幼儿年龄小,只有在对物体特征有了正确的感知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对其进行分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能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标记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各一个。(2)贴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张;装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的塑料筐人手一份。(3)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挂牌若干。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图形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对”,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1、引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取出椅子下老师准备的材料(装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的塑料筐),做好准备,听老师的口令,当老师出示某个图形,请小朋友找出一样图形的卡片举起并说出名称。
2、引导语:老师说出图形名称,请小朋友找出一样形状的图形卡片举起来。(教师根据幼儿的熟悉情况,可适当加快语速或动作,增加游戏的难度。)
二、游戏“图形找家”: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按图形标记匹配相应形状的'图形。
1、出示三张房子大图,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
师:猜猜这些房子都是谁的家?(图形)真好,再猜猜哪一座是圆形宝宝(三角形、正方形)的家?贴着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就是圆形宝宝(三角形、正方形)的家。
2、师示范游戏“图形找家”,如将圆形宝宝贴在贴有圆形的房子,边说“我送圆形宝宝回家。”
3、请个别幼儿取出大塑料筐中其中一个图形宝宝,并将其贴在相应标记的房子上,并能一边送一边讲述:我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宝宝回家。
4、引导全体幼儿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表达:我送X形宝宝回家。
5、师幼一起检查图形宝宝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吗?
引导语:小朋友都把图形送回家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图形宝宝都回家了吗?(师幼一一检查了房子里的图形,把迷路的图形送回家。)
三、游戏“图形找朋友”,让幼儿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进行找朋友。
1、引导语:老师还有一个更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再来玩玩,游戏之前先听下游戏规则:当音乐一响幼儿带着挂牌开始找朋友,音乐停与朋友(相同图形)手拉手。
2、师示范游戏的玩法。
3、请小朋友戴上图形的挂牌,听音乐开始游戏。(根据情况适当加大游戏难度)
4、结束语:今天玩了好几个游戏,图形宝宝们累了,它们要回家啦。请小朋友和图形宝宝们说声再见吧。区角活动时老师还会把图形放到数学区请小朋友继续玩。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分类。将挂牌投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1-23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1-20
小班数学教案10-0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小班数学教案07-16
小班数学教案(优)08-15
小班数学教案排序05-29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03-27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3-28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