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次实习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实习报告吧。很好奇实习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 1
一、实习概况
实习背景
根据2025年最新《种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考核标准》,本次实习于XX养殖场妊娠舍开展(2025年3月1日-4月30日),重点掌握妊娠母猪阶段性饲养、健康监测及繁殖管理技术。该场采用"五区分离"布局(配种区/妊娠区/分娩区/保育区/育肥区),存栏基础母猪1200头。
岗位职责
负责3个妊娠舍(共216头母猪)的'日常管理
参与B超妊娠诊断、背膘监测等专项工作
配合兽医完成疫苗接种(猪瘟/圆环/伪狂犬)
二、核心工作内容
分阶段饲养管理
妊娠前期(1-30天):采用限饲策略(2.2kg/天),添加维诺母猪高维预防胚胎死亡,每日巡栏2次观察返情症状
妊娠中期(31-75天):调整日粮粗纤维至8%,通过丰容玩具减少刻板行为
妊娠后期(76-114天):逐步增饲至3.5kg/天,补充有机铁制剂预防仔猪贫血
关键操作技术
技术项目操作要点达标要求B超妊娠诊断配种后25天直肠检查+30天B超验证准确率≥95%背膘监测P2点超声波测量(16-18mm为理想)数据误差±0.5mm环境调控氨浓度≤15ppm,湿度65%-75%每日3次记录
异常情况处理
流产母猪紧急隔离方案(3例实战处理)
妊娠后期厌食对策:添加青粗饲料+复合益生菌
三、技术难点与突破
精准饲喂系统调试
原自动喂料器存在10%计量误差,通过加装称重传感器将误差控制在±50g内
木乃伊胎预防
分析3月份5例病例后发现与60日龄营养突增期相关,调整饲喂曲线后发生率下降60%
四、实习成果
独立完成妊娠诊断286头次(准确率97.2%)
参与制定的《妊娠舍温湿度控制SOP》被场部采纳
发现并纠正3处防疫漏洞(如疫苗运输冷链断裂)
五、职业认知提升
认识到"7分养3分防"的妊娠管理本质
掌握PigWin系统数据录入与分析技能
理解动物福利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 2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为将所学畜牧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我来到 [具体猪场名称] 进行妊娠岗位实习。本次实习旨在熟悉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流程,掌握妊娠岗位的各项操作规范,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畜牧养殖行业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一)妊娠母猪的日常饲喂管理
在实习初期,我跟随带教师傅学习妊娠母猪的饲喂工作。了解到妊娠前期(配种后 1 - 30 天),母猪对营养需求相对较低,主要以控制体况为主,每日饲喂妊娠母猪料 2 - 2.5 公斤,分两次投喂。在饲喂过程中,需要观察每头母猪的采食情况,对于采食不佳的母猪,要及时记录并查找原因。妊娠中期(31 - 85 天),适当增加饲喂量至 2.5 - 3 公斤,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求。妊娠后期(86 天 - 分娩),为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和乳腺发育,饲喂量进一步提升至 3 - 3.5 公斤,同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 。
(二)妊娠母猪的环境管理
保持妊娠舍内良好的环境是确保母猪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我负责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消毒,每周至少进行 2 - 3 次地面清扫,清除粪便、杂物等,防止细菌滋生。每月进行 1 - 2 次全面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猪舍地面、墙壁、栏杆等进行喷洒或擦拭。同时,密切关注猪舍的温湿度、通风情况,将温度控制在 18 - 22℃,相对湿度保持在 65% - 75%,通过合理调节通风设备,保证猪舍内空气新鲜 。
(三)妊娠母猪的查情与妊娠诊断
准确判断母猪是否妊娠是妊娠岗位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实习中,我学习了多种妊娠诊断方法。配种后 18 - 24 天,采用外部观察法,观察母猪是否出现返情现象,若未出现发情症状,则初步判断为妊娠。同时,还学习了利用 B 超仪进行妊娠诊断,在配种后 28 - 35 天进行 B 超检测,通过观察胎儿的心跳、形态等,准确判断母猪是否妊娠及胎儿数量 。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熟练掌握了猪场妊娠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关系到母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必须严谨细致。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 3
一、实习目标
本次实习重点聚焦妊娠母猪的健康管理,旨在掌握妊娠母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保障妊娠母猪的健康,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二、妊娠母猪健康管理措施实践
(一)疫苗接种与疫病防控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妊娠母猪的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猪场的免疫程序,在母猪配种前做好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苗的接种,确保母猪在妊娠期间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在妊娠期间,严格执行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进入猪舍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套,进行洗手和消毒。定期对猪舍进行灭鼠、灭蚊蝇工作,减少疫病传播媒介 。
(二)疾病观察与治疗
每天多次巡查妊娠母猪,观察其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形态等,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在实习过程中,曾遇到部分母猪出现便秘现象,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青绿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有效缓解了母猪的便秘问题。对于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母猪,及时隔离,并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的方法,使患病母猪逐渐恢复健康 。
(三)营养保健与体况调控
除了满足妊娠母猪的基本营养需求外,还注重其营养保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添加剂,增强母猪的体质和免疫力。定期对妊娠母猪进行体况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调整饲喂量,避免母猪过肥或过瘦,保证母猪以良好的体况进入分娩阶段 。
三、实习总结
通过对妊娠母猪健康管理的`实践,我系统地掌握了妊娠母猪疫病防控和疾病治疗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的营养保健和体况调控对母猪健康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细心观察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到健康管理是保障猪场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 。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 4
一、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致力于探索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优化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措施,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为猪场的高效生产提供实践经验。
二、提高繁殖性能的实践措施
(一)优化配种管理
在实习中,我学习了科学的配种方法。准确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表现、外阴变化等,结合试情公猪进行发情判断,确保在最佳配种时间进行配种。采用重复配种和双重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在配种后,做好记录工作,详细记录每头母猪的配种时间、公猪信息等,以便后续进行妊娠诊断和管理 。
(二)加强妊娠后期管理
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重大。在妊娠后期,我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喂,增加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同时确保饲料的质量和适口性。加强对妊娠后期母猪的.护理,避免其受到应激,如防止拥挤、惊吓等。在临产前一周,将母猪转移到产房,做好产房的清洁、消毒和保温工作,为母猪分娩创造良好的环境 。
(三)繁殖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实习期间,负责记录妊娠母猪的各项繁殖数据,包括配种日期、妊娠天数、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繁殖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某批次母猪产仔数较低,经排查是配种时间掌握不准确导致,后续及时调整了发情鉴定和配种方案 。
三、实习成果与展望
通过一系列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实践措施,所在妊娠岗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有所增加,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也得到了提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繁殖管理对猪场生产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方法,不断优化养殖技术,为推动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猪场妊娠岗位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养猪场实习报告10-1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
2019最新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