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时间:2025-02-14 16:44:53 玉华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黄绂为人刚正廉洁,人称“硬黄”。当时有大恶人谭千户,他强占百姓芦场,人们不敢追究,黄绂却断然将其夺回发还原主。下面是小编整理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1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曾祖徒平越,遂家焉。绂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行人,历南京刑部郎中。刚廉,人目之日“硬黄”。大猾谭千户者,占民芦场,莫敢问,绂夺还之民。

  成化九年,迁四川左参议。久之,进左参政。按部崇庆,旋风起舆前,不得行。绂曰:“此必有冤,吾当为理。”风遂散。至州,祷城隍神,梦若有言州西寺者。寺去州四十里,倚山为巢,后临巨塘。僧夜杀人沉之塘下,分其资。且多藏妇女于窟中。绂发吏兵围之,穷诘,得其状,诛僧毁其寺。仓吏倚皇亲乾没官粮巨万,绂追论如法,威行部中。历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奏闭建昌银矿。

  两京工兴,湖广当输银二万,例征之民,绂以库羡充之。荆王奏徙先垄,绂恐为民扰,执不可。

  二十二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劾参将郭镛,都指挥郑印、李铎、王琮等抵罪,计捕奸豪张纲。申军令,增置墩堡,边政一新。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日:“健儿家贫至是,何面目临其上。”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会有诏毁庵寺,绂因尽汰诸尼,以给壮士无妻者。及绂去,多携子女拜送于道。

  弘治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言官以绂进颇骤,频有言。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绂历官四十余年,性卞急,不能容物。然操履洁白,所互有建树。六年乞休,未行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黄绂传》)

  二十二年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延馁,增置建安等堡、边墙及移置驿传、拓教场地。人皆利之。弘治三年,超升南京户部尚书。四年改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六年疏请致仕,许秉传归。未行而卒,讣闻,赐祭葬如例。绂性严急,不容物,遏事辄径行己志,无所顾虑。然所守有可取云。

  (节选自《国朝献征录·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黄绂·实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当为理 理:理讼

  B.穷诘,得其状 穷诘:追问

  C.亟预给三月饷 豫:忧伤

  D.六年疏请致仕 致仕:退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曾祖徒平越,遂家焉子亦有不利焉

  B.且多藏妇女于窟中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何面目临其上青泥何盘盘

  D.言官以绂进颇骤 但以刘日薄西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绂刚直清廉,被人们称为“硬黄”。他是进士出身,担任过行人、南京刑部郎中,曾经从大奸人谭千户手中为百姓夺回被强占的芦场。

  B.黄绂执法严明。他任左参政时,派兵包围州城西面寺院,诛杀杀人沉尸、劫掠财物的僧人;并依法追究依仗皇亲贪污巨额官粮的仓吏。

  C.黄绂体恤百姓。两京工程兴起时,他用国库的盈余抵充湖广百姓应该缴纳的税款;荆王奏请迁移祖先坟墓,他担心扰民,坚决不同意。

  D.黄绂绥边有方。他惩治不法将领,逮捕奸豪;捐赠财物,抚慰士卒妻子;增设建安等城堡、边墙以及设置驿传、扩大教场,给予百姓便利。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按部崇庆,旋风起舆前,不得行。

  (2)会有诏毁庵寺,绂因尽汰诸尼,以给壮士无妻者。

  (3)未行而卒,讣闻,赐祭葬如例。

  参考答案

  4.C(C.豫:预先,事先。)

  5.D(D.均为介词,因为。A.兼词,于此/助词,表强调;B.连词,并且/连词,尚且。C.代词,什么/副词,多么。)

  6.D(D.“捐赠财物”无中生有,原文意为“立即预支三月军饷,亲自抚慰”。)

  7.(1)(黄绂)巡视管辖内的崇庆,轿舆前刮起旋风,不能前行。(关键词:“按”“部”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恰逢诏令毁弃庵寺,黄绂于是汰除所有尼姑,将她们嫁给没有妻子的壮士。(关键词:“会”“汰”各1分,定语后置句式“壮士无妻者”1分,语意通顺1分)

  (3)(黄绂)还没动身就去世了,皇帝听到讣告,按照体例赐予葬礼。(关键词:“闻” 1分,状语后置句式“赐祭葬如例”1分,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黄绂,字用章,他的祖先是封丘人。曾祖迁移到平越,于是安家到这个地方。正统十三年,黄绂考中进士,授官行人,历任南京刑部郎中。黄绂刚直清廉,人们称他为“硬黄”。大奸人谭千户,强占百姓芦场,没有人敢过问,黄绂夺回来还给百姓。

  成化九年,晋升为四川左参议。过了一段时间,晋升为左参政。(黄绂)巡视管辖内的崇庆,在轿舆前刮起旋风,不能前行。黄绂说:“这里一定有冤魂,我应当为它理讼。”风于是散去。到州城,向城隍神祈祷,梦里仿佛有人说州城西面寺院。寺院距离州城四十里,倚山而筑,后面临近大水塘。僧人夜里杀人,沉尸塘下,瓜分掉被杀者的财物。并且在洞窟中藏了很多妇女。黄绂派官兵包围寺庙,深入追问,得出实情,诛杀僧人,毁掉那座寺庙。仓吏倚仗皇亲贪污官粮极多,黄绂依法追究,威望流传于辖区。历任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奏请关闭建昌银矿。

  两京工程兴起,湖广应当缴纳二万两银子,按旧例向百姓征收,黄绂用国库盈余抵充。荆王奏请迁移祖先坟墓,黄绂担心扰民,坚决不同意。

  二十二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弹劾参将郭镛,判都指挥郑印、李铎、王琮等有罪,用计逮捕奸豪张纲。申明军令,增置墩堡,边防政务出现新面貌。出巡时看见士卒妻子衣不蔽体,叹息说:“勇士们的家贫穷到这个地步,我有什么面目做他们的长官。”立即预支三月军饷,亲自抚慰。恰逢诏令毁弃庵寺,黄绂于是汰除所有尼姑,将她们嫁给没有妻子的.壮士。等黄绂离去,很多人携带子女在路上拜送。

  弘治三年,授官南京户部尚书。谏官因为黄绂晋升很快,不断谏阻。皇帝不听,黄绂就地改任左都御史,皇帝在大庭上焚烧差历簿说:“事情贵在得人,资格和功劳的长久与否,哪里是立官的本意呢?”

  黄绂历任官职四十余年,性情急躁,不能容人。然而操行高洁,所到之处均有建树。弘治六年,请求退休,没上路就去世了。

  黄绂在二十二年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增设建安等城堡、边墙以及设置驿传、扩大教场。百姓都因此得到便利。弘治三年,破格提拔为南京户部尚书。四年改任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主管都察院事宜。弘治六年黄绂上疏请求退休,皇帝允许他乘坐驿车返乡。(黄绂)还没动身就去世了,皇帝听到讣告,按照体例赐予葬礼。黄绂性格急躁,不能容人,遇到事情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没有什么顾虑。然而他所到任的地方都有建树。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2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曾祖徒平越,遂家焉。绂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行人,历南京刑部郎中。刚廉,人目之日“硬黄”。大猾谭千户者,占民芦场,莫敢问,绂夺还之民。

  成化九年,迁四川左参议。久之,进左参政。按部崇庆,旋风起舆前,不得行。绂曰:“此必有冤,吾当为理。”风遂散。至州,祷城隍神,梦若有言州西寺者。寺去州四十里,倚山为巢,后临巨塘。僧夜杀人沉之塘下,分其资。且多藏妇女于窟中。绂发吏兵围之,穷诘,得其状,诛僧毁其寺。仓吏倚皇亲乾没官粮巨万,绂追论如法,威行部中。历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奏闭建昌银矿。

  两京工兴,湖广当输银二万,例征之民,绂以库羡充之。荆王奏徙先垄,绂恐为民扰,执不可。

  二十二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劾参将郭镛,都指挥郑印、李铎、王琮等抵罪,计捕奸豪张纲。申军令,增置墩堡,边政一新。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日:“健儿家贫至是,何面目临其上。”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会有诏毁庵寺,绂因尽汰诸尼,以给壮士无妻者。及绂去,多携子女拜送于道。

  弘治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言官以绂进颇骤,频有言。帝不听,就改左都御史,焚差历簿于庭曰:“事贵得人耳,资劳久近,岂立官意哉。”

  绂历官四十余年,性卞急,不能容物。然操履洁白,所互有建树。六年乞休,未行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黄绂传》)

  二十二年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延馁,增置建安等堡、边墙及移置驿传、拓教场地。人皆利之。弘治三年,超升南京户部尚书。四年改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六年疏请致仕,许秉传归。未行而卒,讣闻,赐祭葬如例。绂性严急,不容物,遏事辄径行己志,无所顾虑。然所守有可取云。

  (节选自《国朝献征录·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黄绂·实录》)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出自《明史·黄绂传》 ,讲述了明朝官员黄绂的相关事迹。下面为你带来详细的原文赏析及相关习题答案。

  一、原文赏析

  《明史·黄绂传》中关于黄绂的记载,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且颇有政绩的官员形象。从“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起,便开启了对他一生经历的叙述。

  黄绂出身背景虽未过多着墨,但从其后续的仕途发展能看出,他凭借自身的才学和努力踏上为官之路。在任职过程中,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例如,面对地方上的恶势力和不良现象,他毫不畏惧,坚决予以整治。“出按湖广,斥两司以下不职者至百有二十人”,这一举措彰显了他整顿吏治的决心和力度,对当时湖广地区的官场风气起到了极大的净化作用,使得官员们不得不奉公守法,为百姓做实事。

  在处理民生问题上,黄绂同样尽心尽力。他关注百姓的生活疾苦,积极推行有利于民生的`政策。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封建时期的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这些行为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历史背景来看,明朝时期官场腐败现象时有发生,黄绂的所作所为与一些贪腐官员形成鲜明对比。他就像一股清流,坚守着为官的道德底线和职责操守。他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正廉洁官员的渴望,以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仍有许多有识之士在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努力奋斗。

  二、习题

  1. 选择题:黄绂字用章,其先( )人。

  A. 开封 B. 封丘 C. 长安 D. 洛阳

  答案:B

  2. 简答题:黄绂出按湖广时,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黄绂出按湖广时,斥两司以下不职者至百有二十人,大力整顿了当地吏治。

  3. 分析题:结合原文,分析黄绂的人物形象。

  答案:黄绂是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有担当且关注民生的官员。他敢于斥责众多不称职的官员,体现出刚正和担当;在任职期间关注百姓生活,推行利民政策,展现出他的清正廉洁和以民为本。他的种种行为表明他是一位一心为民、坚守正义的好官。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叶嘉传》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06-16

《崔景拜师》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05-16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8-08

陆游字务观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07-10

君马黄原文及赏析02-27

《封丘作》阅读答案10-26

封丘作高适原文02-29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的原文及阅读答案09-10

与顾章书原文及赏析07-17

寄黄几复原文及赏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