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2-08 10:58:56 雪桃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关于考试想要拿高分,多做练习是少不了的,特别是等级或者职业证的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一、选择题

  1.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2.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答案】C。解析: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3.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答案】C。解析: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计划。

  4.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答案】B。解析:游戏活动提倡幼儿的自主性。

  5.1928年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创办乡农学校的是( )。

  A.陶行矢

  B.晏阳初

  C.叶圣陶

  D.梁漱溟

  【答案】D。解析: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

  6.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答案】C。解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个性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

  7.(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

  8.“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答案】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观点。

  二、名词解释

  1.间接教学

  【答案】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2.白板说

  【答案】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3.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答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4.幼小衔接

  【答案】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5.独立自主性原则

  【答案】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三、判断题

  1.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 )

  【答案】×。解析: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2.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 )

  【答案】×。解析: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

  3.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 ( )

  【答案】√。

  四、解答题

  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我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与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②尽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对于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③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21世纪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2.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的“六解放”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让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允许儿童发问,让儿童在自由发问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去赶考。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去,让儿童有学习人生的机会。

  (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要解放他们活动的空间,从而扩大儿童的眼界,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

  3.简述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参考答案】

  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

  (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五、论述题

  1.教师与保育员应如何消除误会,建立良好的关系?

  【参考答案】

  教师与保育员一旦发现合作不顺畅时,不妨与同事好好地沟通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另外,当教师与保育员发现两个人的合作不愉快而造成情绪方面的困扰时,不妨找一个正确的发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总之,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

  教师与保育员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相互之间要做好沟通工作。在某一活动环节要保育员帮忙,应在前一天与保育员商量,以便让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与教师的活动相配合。保育员如有需要教师帮忙的事,也应该提前与教师打招呼,而不是临时通知。在事后,教师与保育员要相互致谢,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因为自身儿童观与教育观的不同而会有一些冲突。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与保育员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应该在幼儿面前出现相互指责的现象,而是要在休息的时间,相互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一同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是一同找有关的书籍进行研讨。我们坚决反对那种当面不讲而背后乱说的做法。

  2.试述我国三位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特点是:

  (1)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幼儿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

  ①“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教育,这是他通过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②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他认为,建设中国式的幼稚园,应使幼稚园适应中国的国情,城区需要幼稚园,农村需要幼稚园。

  ③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环境的斗争中获得并遗传下来的人的才能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是教育的任务之一。

  ④教育内容。亲近自然、虚心好学、孝顺父母,养成好习惯、勤读、善于学习等。

  ⑤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⑥开办师资培训。使幼稚园教师具有:奉献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作则,白化化人的精神;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

  (2)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①基本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张雪门先生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身心并不能自己单独发展,全靠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②幼稚园课程。张雪门先生指出,课程的范围是很大的,包括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及种种经验。

  ③幼稚园教材教育方法。幼稚园的教材应取材于儿童的生活,而且要适应社会生活,能充实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在脑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热爱劳动,有互相合作及有自理能力。

  ④幼稚园教学法。张雪门对于如何进行幼稚园的教学,主要有三点意见:一是教、学、做合一;二是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三是自由自动教学。

  (3)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①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并反复强调幼稚教育不仅是一种正式的教育,而且是人生的一种最基础的教育。

  ②陈鹤琴的教育方法。陈鹤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几个特点,那就是儿童有“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儿童是易暗示的”。因此,他要求教师要以“做”为主,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教育内容。陈鹤琴认为,要根据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陈鹤琴制定了幼稚园教育内容: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文学活动。

  六、案例分析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参考答案】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生儿爱听( )

  A.低音调的声音

  B.中音调的声音

  C.强烈的声音

  D.高音调的声音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新生儿听觉有一定偏好,一般来说,新生儿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托儿所的保教任务的是( )

  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B.对幼儿进行适宜的艺术陶冶

  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不是托儿所的保教任务。

  3.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此时教师应该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4.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成人应留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外部语言。

  5.( )被称为“第二断乳期”。

  A.青春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青春期被称为“第二断乳期”。

  6.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7.一个人所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8.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认知地图

  B.探试搜索

  C.尝试错误

  D.顿悟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

  9.下列哪种做法适合学前班的教育?( )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B.每天至少上课三节以适应小学教学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学前教育应注意与小学的衔接,并应避免出现小学化的倾向。

  10.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11.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 )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裴斯泰洛齐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12.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

  13.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14.婴儿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婴儿刚出生时各项感觉能力都很弱,其中味觉是最为发达的感觉。

  15.( )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17.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 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18.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 ),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A.《学校系统改革案》

  B.《蒙养堂章程》

  C.《钦定学堂章程》

  D.《奏定学堂章程》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1904 年 1 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

  19.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认识风格

  D.个性特征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注意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20.1~1.5岁幼儿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简单句

  B.复杂句

  C.单词句

  D.电报句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此时期幼儿使用的句型主要是单词句。

  二、名词解释

  1.转折期

  答案: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 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2.创造性游戏

  答案: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分离焦虑

  答案: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

  4.气质

  答案: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方面。

  5.社区幼儿教育

  答案:社区幼儿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6. 幼儿园课程

  答案: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或活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三、简答题

  1. 选择幼儿园课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要点:(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2.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有哪些区别?

  答案要点:(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 (2)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 (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 (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 (5)公布的范围不同。

  3.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答案要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4. 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 (2)自我中心地认识识性别角色(3~4 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四、论述题

  1. 试述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答案要点:(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5)进行感知训练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2. 试述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案要点:(1)强调把儿童当做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人格; (2)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必须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及个性特点; (3)教育的阶段论,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五、案例分析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要一两次就能熟记心中。

  结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分析影响幼儿无意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案要点:(1)客观事物的性质; (2)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3)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 (4)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5)活动动机。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幼师招聘考试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07-21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06-08

医学检验专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09-20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含答案10-31

《招聘考试》阅读答案10-27

招聘考试阅读答案06-17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0-22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11-05

护理公开招聘试题答案07-26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