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时间:2024-06-09 03:44:18 泽彪 我要投稿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50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50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2、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13、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14、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15、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1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0、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2、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2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2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2、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6、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38、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39、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40、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许及之《贺新郎》

  41、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42、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43、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44、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4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47、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8、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49、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刘克庄《贺新郎》

  50、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51、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陆游《楚城》

  5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53、綵绳累累作端午,石青蜥蜴泥金虎。——李梦阳《端午曲二首·其二》

  54、端午又逢新节序,秣陵犹是旧山河。——边贡《午日渡江》

  55、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张耒《早起观雨》

  56、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苏轼《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57、家家妆点垂门艾,儿童报道端午来。——周申《寿友人》

  58、一年一度为端午,此去应须亿万年。——许应龙《贵妃阁端午帖子·丹篆钗符彩缕鲜》

  59、五月五日端午节,好事当阳难掩塞。——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

  60、异国谁开角黍杯,香楼竞折菖蒲草。——黄省曾《五日追忆往岁客途一首》

  61、去年别家值端午,千山万山正风雨。——尹廷高《丙午端阳抵郡》

  62、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63、五月五日端午节,天童为汝开真诀。——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

  64、颁赐三宫端午节,金丝缠扇绣红纱。——张昱《宫中词二十一首·其三》

  65、想得薰风端午後,荷花世界柳丝乡。——杨万里《过临平莲荡四首·人家星散水中央》

  66、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钱时《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67、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午日观竞渡》

  68、今朝五月端午节,千妖百怪尽消灭。——释祖先《偈颂四十二首·今朝五月端午节》

  69、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杨循吉《初食杨梅》

  70、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

  71、过祠解后日端午,昌歜之酒芬兮清。——魏了翁《题大安军杨宝谟□旌忠庙》

  72、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杨万里《过戈阳观竞渡》

  73、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苏轼《苏幕遮·咏选仙图》

  74、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李处全《西江月·窗户风薰端午》

  75、楚粽叶缠江米白,蜀葵花间海榴红。——张泰《午日对雨》

  76、阴沈端午水,晴映半天星。——袁说友《午阴小饮》

  7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78、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7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8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1、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8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83、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8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86、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87、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88、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89、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90、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9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93、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9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9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9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9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9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99、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0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01、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10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0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04、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0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06、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0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8、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10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11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1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12、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1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14、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1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1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1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18、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1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2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21、腧穴、枕穴通气,经络续生。四时花争巧,九粽争新。

  122、一昭同归长生,众护繁华。义气不换,以后对昆芳有利。

  123、吴天,五月水长,极目烟云静。有绿女烟,采绿意,作几阿通幽。

  124、珠帘、枕垫、芙蓉蒲、桨、古筝、古筝、船。拟从龙楼上偷看殿,心疼江北海西头。

  125、端午节始于明朝,首筵宜上霜。 ——楚光熙《大九得长字韵时安以微》

  126、高永初词付午,天涯匆匆。 ——陈玉仪《临江仙人·高永初辞午日酬》

  127、久居石溪思端午,驿楼前看机车。鼓声一响,隐隐有雷声,猛兽头上的积雪微微飘动。

  128、每年端午节风雨交加,似乎是屈原的冤屈。欲与何人谈徐适,南北喧哗。 ——宋兆凡《端午诗三首》之二

  129、景都深悼千年恩怨,忠魂一去,可还。现在亡国何在,人间只剩下《离骚》了。 ——宋张磊《何端午》

  130、端午节,风大风大,村里的孩子还穿着旧衣服;相邀带蓑笠,敢恋草堂为泥。

  131、谁说端午节,千古传闻是屈原。可笑楚河空了,也洗不掉直臣的恩怨。 ——唐文秀《端午节》

  132、曲子冤案古存,楚乡风俗至今。 ——卞公《正午看渡口》

  133、越人传楚风俗,伐竹竞丝。在水底的深度休息也被祝贺在一天中。

  134、出使皆准,马已红旗牵;江两岸衣香飘香,银钗映日霜刃。

  135、一群人惊动龙水上游,却不知是木兰舟。云旗猎翻青人,雷鼓喧殷碧流。

  136、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积淀已久。荡轩知芙蓉萋萋,香水闻芦花香。

  137、菖蒲酒美而纯。 ——欧阳修《渔夫的骄傲·五月榴莲花开》

  138、官服也有名,端午有尊。细葛随风柔,香淡随雪。 ——唐杜甫《端午赠衣》

  139、冰糖包小丸子,透明的牛角小米松。 ——宋·张雷《端午节》

  140、莫依爱福俗,祈求平安。两鬓的头发一天天花白,榴莲的锦缎年年映在眼前。 ——唐寅要盘《端午节》

  141、屈子之冤自古有之,楚乡风俗至今。 ——卞公《正午看渡口》

  142、五月天数,五音夏君。旧时说五天,万物皆称神。

  143、好酒醉以偿佳节,十酒一曲。 ——宋苏轼《青游端午献黄寿、许君友》

  144、五色新丝包粽子。 ——欧阳修《渔夫的骄傲·五月榴莲花开》

  145、谁有儿女,就过端阳。 ——舒迪《小重山·端午节》

  146、粽子桃柳,与门同饮,刻菖蒲雕各人。 ——宋·秦关谐音名“端午”字句

  147、独写菖蒲竹叶盏,彭城芳草初归。情知不死瓯江,何必烦舟舟。

  148、四时花争巧,九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宫宴官寻神言》

  149、灵君死后,是捷昌玉兰。彩丝碧云粽,香粳白玉粽。死者之善受苦,今人之乐。 ——唐元珍《夏日十歌》第10首

  150、宫服也名,端午节也尊。 ——杜甫《端午送衣》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相关文章: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01-07

描写端午节诗句08-21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集锦04-04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5篇01-13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5篇)02-05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40句06-26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精选180句)06-20

描写端午节诗句(精选110句)05-30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40句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