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锦集6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方案 篇1
一、捉蜻蜓(听说游戏)
目标:1、能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2、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准备: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儿歌:天灵灵,地灵灵,满天满地捉蜻蜓。捉蜻蜓,捉蜻蜓, 捉到一只小蜻蜓。
玩法:一幼儿扮"网"手掌伸平,掌心向下。其余幼儿扮"蜻蜓"食指碰"渔网"。教师边念儿歌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儿歌念完,扮"网"的幼儿手掌迅速握紧,扮"蜻蜓"的幼儿手指迅速缩回,被捉住的幼儿扮"网"继续游戏。
注意事项:
1、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
2、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没捉住,游戏继续进行。
3、提醒幼儿念准儿歌的字音。
二、好玩的抱枕
1、"抱枕可以怎么玩?看看谁最会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多?"幼儿自由玩抱枕,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倾听幼儿的语言;个别指导,了解幼儿。另一个老师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玩抱枕的`不同动作。
2、幼儿集中看照片。教师引导幼儿逐一的观看照片,请幼儿说说:照片中的他是怎样和抱枕玩的?教师运用同伴经验或者动作和词语的匹配来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的动词,并引导、鼓励幼儿用短句表述动作;
3、幼儿再次自由玩抱枕。我们学学照片上小朋友的玩法,看谁学的动作多。
三、夹尾巴
狼:(边唱边敲门)"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兔:(一起用力推门)"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师:(朝门缝一看)"大灰狼挣断尾巴,哭着逃跑了。"
一起欢呼:"我们胜利啦!我们胜利啦!"
师:"我们战胜了大灰狼,真是聪明、勇敢的小兔子!"
四、把门关的紧紧的
狼:(边唱边敲打门)"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兔:(一个拉一个排着队,用力把门关得紧紧的)"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师:(朝门缝听一听、看一看)"外面好像没有声音了。大灰狼看咱们把门关得紧紧的,走不进来,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五、摘苹果
目标:1.复习字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宝宝、吹泡泡、幼儿园、小字点、洗手、皮球、跳舞、唱歌、布娃娃。2.能用两个以上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准备:一棵树、有字宝宝的苹果、多于幼儿二倍的双数个、与人数相等的小筐。
玩法:
1.幼儿认读树上的苹果,并摘下两个(或三个)。
2.有自己摘下来苹果上的字宝宝,说一句完整话。(如:小字点喜欢拍皮球。)
3.幼儿说出后可以把苹果放入自己的筐中,树上的苹果摘光后,摘得苹果最多的为胜利。
六、公鸡头、母鸡头
玩法:请2位幼儿表演"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掌握游戏的玩法。提醒幼儿注意规则:猜错了就继续游戏,猜对了就将黄豆交给对方,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教学方法:
谈话、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再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
2、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随即板书,妇人——乞丐)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上路后的他结果怎样呢?(成了董事长)
3、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4、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学生进一步体会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
5、若干年后,成为董事长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在他们的谈话中,有一句话就是同学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妇人为什么不要报酬,还要把房子送给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学生抓住妇人说的话,体会到妇人也很有尊严,而且还很善良。)
7、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品质。
(四)感情升华。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你们想说点什么?
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尊严改变了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妇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让我们珍惜尊严吧!
(五)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个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 ),实际上他得到了 。
(2)文章中“双手健全的乞丐”代表(
)的人,写这个人,更能反衬出( )。
(六)布置作业
1、阅读短文《嗟来之食》,围绕着尊严这个主题,谈谈你对文中主人公的认识。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乞丐
搬砖挣钱
设计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是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征兵政策规定,紧紧围绕提高新兵质量这个核心,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科学分析形势、合理统筹规划、积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征兵、廉洁征兵、科学征兵,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我县的`征兵任务。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周 萍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廖海斌 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副组长:黄合田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蒋 军 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
陈立文 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成 员:陈建元 县委宣传部新闻室主任
雷陈军 县电视台台长
欧阳帆 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在县委宣传部设立征兵工作宣传办公室,黄合田兼办公室主任,蒋军任副主任。
三、 宣传阶段划分
根据征兵工作总体安排,多时段重点报道任务:
(一)10月1日至10月31日,为征兵宣传月,各单位要采取多形式、全方位进行征兵宣传动员。重点报道《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今冬征兵新形势新变化、优抚安置政策,激发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开辟征兵专栏,进行征兵电视讲话和征兵政策答记者问。
(二)11月10日至20日,重点报道征兵体检政审进展情况及先进典型。
(三)11月20日至12月6日,重点报道审批定兵情况。继续深入报道征兵先进典型。
(四)12月6日至26日,重点报道欢送新兵情况。
四、具体举措
(一)社会宣传
1、各乡镇(办事处)10月15日前设立征兵咨询站,在显要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3条以上。
2、组织本单位征兵集中宣传一次,尽量深入基层进行宣传。
3、帮助应征青年及家长算好“三笔帐”(政治帐、经济帐、发展帐)。
4、组织人员深入家庭搞宣传,面对面做工作,召回外出预征对象,动员预征对象积极报名应征。
5、各单位及时上报宣传报名过程的做法及先进典型。
(二)电视宣传。
1、在县电视台xx新闻联播开辟开辟征兵宣传栏,每周报道一期征兵宣传工作。
2、播放宣传标语不少于20天,每天不少于2次。
3、对全县征兵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向省、市媒体报送优秀稿件。
(三)网络宣传
1、在xx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开辟“冬季征兵”专栏,宣传征兵报名、体检、政审的有关政策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帮助广大应征青年、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应征条件和相关规定。开通“冬季征兵在线解答”栏目,为广大应征朋友解疑答惑。
2、对征兵过程中的涌现的感人事迹,或是好的做法进行组织发稿。
设计方案 篇4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评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设计方案 篇5
为了切实做好我乡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我乡慢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具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项目,建立我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加大对慢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的力度,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我乡糖尿病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力争在 20xx年底前,全乡病人管理率达6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健康体检率达到5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100%。
二、项目内容
根据《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患者筛查:
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开展35岁以上居民每年测血糖;居民诊疗过程测血糖;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血糖,让患者主动与卫生医疗单位联系测血糖;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填写慢病健康体检登记表。
2、随访:
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每次随访对患者进行询问病情、血压、空腹血糖测量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进行健康指导,并填写随访表。
3、健康检查: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并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体格、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一般检查,并填写慢病健康体检年检表。
三、职责分工:
㈠、成立项目领导组,负责项目的领导和协调,(领导组名单附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负其责,完成项目任务。
㈡、疾控中心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项目督导、技术培训、健康教育、考核验收、相关材料印制和资料整理上报等工作。
㈢、各村卫生室负责对各村35岁以上人群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息等)
㈣、我院负责本辖区项目的宣传,动员落实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指导村卫生室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集 等)。
四、工作实施安排
㈠、项目启动阶段
1、成立慢病项目领导组,制定出工作方案。各村同样成立慢病管理领导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设置管理门诊、制度规范上墙。
2、召开全乡糖尿病、慢性病健康项目启动会。
3、编制印发各种制度、表格及宣传材料。
4、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
㈡、宣传筛查建档阶段
1、大力宣传:通过电视、报纸、资料、板报、广播等方式广为宣传项目内容,把党的温暖普照到每个目标人群。
2、建立测血糖制度。搞好首诊登记工作。
3、开展慢病健康体检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动员人民体检并填写健康体检登记表。努力发现糖尿病患者,对高危人群至少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4、建立档案:对在体检中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100%。
5、进行随访:对已建档的糖尿病患者分别在6月底、9月底和12月初进行一次随访,并填写随访表入档。
6、开展督导:市疾控中心对我乡糖尿病工作进行多次督导,督导内容主要是人员落实工作进度发现率、建档率、随访率、控制率,经费使用等,并写好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
7、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慢病重点村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咨询,检查和治疗指导。
设计方案 篇6
1232木头人
一、教学背景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景,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能够放松心境,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所以,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经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此刻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本事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经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难点:体验游戏的欢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照相机
七、学生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能够用到“123木头人”
游戏规则。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样呢?(尽量坚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坚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坚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起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我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日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那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应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我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终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我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经典]10-28
设计方案(精选)09-14
设计方案03-07
设计方案03-09
设计方案03-10
设计方案03-11
设计方案03-25
设计方案03-26
设计方案03-31
设计方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