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5-03-11 10:22:19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3篇(经典)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3篇(经典)

设计方案 篇1

  1现有隧道工程介绍

  1.1隧道部分

  该项目中现有隧道一座,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因素限制,隧道净宽仅为7.0m,限高3.0m,且没有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服务水平较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二级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因此项目改建时,对该隧道进行了扩建,扩建后隧道净宽为11.0m,限高5.0m,衬砌为复合式衬砌。

  1.2地质部分

  隧址区位于太岳山脉基岩低山区之太行山大峡谷区内,隧道洞体处在河谷内河曲部位,左侧为峪口河河谷,右侧为基岩山脊、基岩中陡坡,隧道洞身山体陡峻,基岩出露较好,进出口地形较陡。洞体埋深0~45m,顶板全部为基岩,洞室围岩奥陶系中风化石灰岩,围岩坚硬为主,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块碎石状结构为主,根据原隧道开挖的边仰坡和原隧道支护情况,结合隧道规范进行划分,初判定围岩为Ⅲ级。

  2隧道扩建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2.1设计方案

  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推荐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根据地层、地质条件顶部采用加长系统锚杆对扩建后的掌子面采取预加固措施,随后以喷、锚、网、格栅钢架等构成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衬砌后空隙部分,除隧道顶部其余均应用同级混凝土泵送回填密实。

  2.2施工设计方案

  首先对现有隧道采用砧木支护20m范围的拱顶进行锚杆注浆,然后对原隧道的拱角进行开挖,紧跟施做护拱,最后按正常隧道施工。该隧道为改扩建隧道,开挖时如有较大范围的坍塌,应提前做好原洞体的支撑。施工时一定要做好隧道的监控量测,随时调整支护参数,并防止隧道变形塌方。施工工序:先施工护拱,待护拱稳定后,再施工其他部分。开挖导坑上半断面,上导坑拱部初期支护,开挖导坑下半断面,下导坑边墙初期支护,下导坑仰拱部初期支护。完成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立即进行仰拱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

  3隧道扩建结构计算

  3.1计算软件

  因岩土分析更加注重施工阶段和材料的不确定性,由此计算当中决定岩土的物理状态格外的重要。在岩土分析中应尽量使用实体单元真实模拟围岩的状态、尽量地接近模拟岩土的非线性特点以及地基应力状态(自应力和构造应力)、并且尽量真实地模拟施工阶段开挖过程,这样才会得到比较真实的`结果,这些特点较一般的结构分析存有差异。本次大条山隧道扩建有限元数据模拟采用能真实地模拟现场条件和施工过程,并提供更多的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让在做岩土分析时有更多选择的MIDAS软件。

  3.2计算方案

  根据隧道原位扩建方案,就单侧扩建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拱肩以下周边扩建、原隧道拱顶部位回填条件下扩建隧道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底鼓情况,从而为大条山隧道既定的扩建形式提供依据。

  3.3计算模型

  为大条山隧道既定的扩建形式的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平面应变单元进行计算。

  4结论

  a)改扩建隧道与新建隧道的主要不同在于既有隧道支护的拆除与利用。旧结构的拆除对围岩产生新的扰动,因此需要制定严格拆除工序,尽量减少施工工程中对围岩的干扰,保证安全。但同时也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既有隧道支护来减少对围岩大面积的扰动,控制围岩塑性区的发展空间。

  b)该项目隧道改扩建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开挖隧道时松动圈变化为:横向变形与新建隧道影响基本一致,竖向变形比新建隧道影响小。

  c)通过对监控量测实测数据采集分析,进一步验证有限元模拟分析的精确性。总结出现行有限元分析来指导设计施工的必要性,为今后类似的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设计方案 篇2

  1.压风机系统现场情况概述

  空压机房配置四台智能型空压机,智能型空压机本身具有参数监测、自动控制及保护等功能。现场配置四台冷却水泵,为空压机提供循环冷却水,风包以一对一方式设置。

  2.压风机集中控制系统监测的主要参数与部位

  压气系统

  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压力、风包压力、风包温度等参数;

  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进水口压力;

  电机系统

  电机电压、电流、螺杆温度等;

  供电系统

  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电量及频率等;

  3.压风机集中控制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各类传感器、电动阀、PLC控制柜、带触摸屏的西门子S7-300 PLC及模拟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及以太网通信模块等组成。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结构。

  系统的现场测量控制主要由各类传感器、变送器及执行机构完成。对于空压机本体,由于选用的是智能型的设备,所需传感器及执行机构本身已有,无需再添加。智能空压机都提供有通信接口,所以只需通过通信电缆连接到PLC系统中,通过在PLC中编程即可实现对空压机的自动监控。

  压风机房风包部分需要加装以下设备:风包压力变送器、风包温度变送器、风包排污口阀门应选用电动阀。

  压风机房冷却水水泵的出水口阀门也应选用电动阀。电动阀及水泵的控制通过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实现。

  压风机供电系统的监控通过高压柜内装设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实现,综保都具有通信功能,通过其通信接口可以与PLC连接,通过在PLC内编程即可实现压风机供电参数的采集、开关的遥控分合闸等功能。

  PLC集中控制柜设于压风机房内,PLC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性能稳定而可靠。集控柜装设有触摸屏,操作人员可通过该触摸屏查看各台空压机的'实时运行情况,如操作员权限符合要求,还可向空压机发出命令,进行各种控制操作。

  PLC集中控制柜内装设有以太网通信模块及光端机等设备,可方便地与调度中心通信。在调度中心设有高性能工业控制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并装有后台监控软件,可实现对压风机房的远程集中控制,最终实现无人值守。

  4.压风机集中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

  4.1控制系统具备就地手动/远方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压风机房集中控制柜内提供有触摸屏操作界面,能对压风机系统所有运转状态、运行参数及故障信号进行动态显示。操作人员可以对压风机发出命令,控制压风机的启停、冷却水泵的启停、风包的定期排污等等。

  可以在调度室内设高性能工控机,配后台监控软件,软件基于高性能的工控组态软件编制,可实现对压风机房的远程集中监控。

  4.2压风机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完成对压力(包括压风机排气压力、风包压力、冷却水压力)、温度(包括压风机排气温度、风包温度)、空压机总运转时间以及电气参数(包括电机温度、电流、电压、电机功率、日耗电量等)的连续在线检测功能。

  4.3具有保护及报警显示功能,具体有:

  超温保护

  超风压保护

  断水保护

  空气过滤器堵塞报警

  油过滤器堵塞报警

  油细分离器堵塞报警

  电机过载、超温保护

  故障排除后,可实现安全复位功能。

  4.4实现空压机供气网络的自动联动控制,按程序执行启动/停止压风机操作。可通过比较供气压力与设定联机控制压力,选取空压机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网络中空压机的启动停机、自动稳定供气压力、平衡网络中各空压机的运行时间。

  4.5具有参数设定功能,具体有:

  风包自动排污运行参数设置

  压风机自动运行参数设置

  4.6后台监控软件可提供设备管理及人员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参数一览表、设备投入运行时间显示、设备当次工作时间、设备工作总时间等。人员管理功能包括工作人员一览表、值班人员安排、管理员及操作员权限密码设置等。

  5.压风机集中控制系统的特点

  本系统以工业控制PLC为核心,主要由各类传感(变送)器、执行器、PLC、触摸屏及通讯装置等设备组成,主要特点如下:

  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高。

  PLC选用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的S7-300系列。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与普通PLC相比平均硬故障/软故障间隔时间更长、功能,通用性更强、速度更快、扩展更灵活。

  监控软件采用国外著名的组态软件InTouch进行二次开发,稳定可靠。以图形界面显示工作状态,画面丰富,直观生动。

  监控软件还可提供设备管理及人员管理功能。

  选用了国外进口传感(变送)器,具有原理先进,质量可靠,寿命长,精度高等特点。

  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因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监测准确。

  留有备用通道,便于扩展。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全矿数据共享。

  软件平台设计起点高,能方便地与其它自动化系统互联,为以后搭建全矿自动化平台提供最好的便利。

  维护方便。

  6.结语

  空压机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对系统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对于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让司机及时了解空压机的工作状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压机的控制能力和利用率。减少了岗位司机人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在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对系统故障的早期预防和诊断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设计方案 篇3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意见》(赣发[20xx]12号)、赣州市委、市政府《赣州市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会议要求,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市“矿山恢复绿化工程”的指导工作。为更好地指导全市实施矿山恢复绿化工程,现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全市已发现矿种106种,探明达到工业储量级别的有75种,现有各类矿产地1400多处。目前有勘查项目517个,矿山企业1395个,矿区面积342平方公里。金属、非金属矿产加工经营企业236家。矿产业已成为赣州的主要经济支柱。

  我市矿山点多面广,开采造成矿山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植被破坏严重。多年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高度关注矿山环境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治理资金投入;适时督促矿山企业,改进开采工艺,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矿山环境,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虽经治理,但矿山环境和水土流失、污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矿山相关设施侵占土地,矿产开采造成河道淤塞,废渣(包括废石、尾砂)不规范堆积和排放,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地下开采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造成矿坑冒顶和地面变形塌陷,矿山排放引起水均衡破坏及水土污染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矿山废渣(含尾砂和废石)累计积存量稀土矿山6229万吨、钨锡等矿山5119万吨。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矿山开采废水年处理率达50%以上。据68个矿山统计,矿山开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65处,其中崩塌、滑坡26处,地面塌陷(沉陷)36处,破坏土地面积490公顷,灾害体积54万立方米,经济损失4405万元。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全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和建设绿色生态赣州的总体要求,以《江西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xx-20xx年)》和《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xx-20xx年)》为指导,围绕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2%的目标,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完成市里规定的20xx年造林绿化任务及20xx年巩固完善阶段任务,促进矿业经济的科学和谐发展。

  三、实施范围

  已停产、关闭矿山及现在生产的矿山,因采矿场(采空区)、排土场、尾砂库破坏土地,因采矿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及其他因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尤其是老百姓反映强烈、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严重的矿山纳入矿山恢复绿化规划范围。

  四、目标任务

  到20xx年,完成矿区植被恢复面积15.29万亩,达到综合治理及造林复绿目标。到20xx年,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30%以上。20xx~20xx年矿山恢复绿化任务见附表。

  五、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5年,即20xx年~20xx年。

  造林绿化阶段:20xx年~20xx年,今冬明春造林属20xx年任务,以此类推。各年度造林绿化任务见附表。

  巩固完善阶段:20xx年~20xx年。

  六、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0月)

  大力实施矿山恢复绿化工程,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采矿权人的法定义务,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向采矿权人宣传,增强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保护和复垦复绿义务的意识,增强干部群众参与矿山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督采矿权人履行义务的意识,推进我市矿山恢复绿化工程顺利开展。

  (二)编制规划阶段(20xx年11~12月)

  各县(市、区)政府要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的全面调查工作,查清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造林树种、数量、面积等,编制矿山恢复绿化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规划必须请有资质的单位、专家评审,确定科学的投资概算。

  (三)组织实施阶段(20xx~20xx年)

  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行动,主动负责,认真指导、督促矿山企业按照制定的矿山恢复绿化规划实施。同时,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实施的日常监管,督促项目承担单位精心设计、规范施工。

  (四)检查验收

  1、验收时间:20xx年至20xx年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主体:各县(市、区)政府组织会同有资质单位和专家;

  3、方式方法:查看恢复绿化规划等档案、实地勘查等。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矿区植被恢复(含客土回填):3000元/亩

  (二)资金筹措

  要拓宽渠道,积极筹集矿山环境治理复绿资金。

  1、各县(市、区)要加大对责任主体灭失或不明的废弃矿山、因政策原因关闭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山体复绿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

  2、生产矿山企业,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对于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道)两边的矿山,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污染严重的矿山,应在今冬明春优先安排,资金由矿山企业负责解决;

  3、建立“谁受益,谁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划分山场林地范围,签订有关协议,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恢复治理矿山环境;

  4、积极争取国家治理项目资金,加快恢复绿化进程。已经列入国家矿山环境治理的项目,凡属恢复植被、造林绿化的资金和恢复面积,都可列入“十大工程”之内。

  5、有关部门收取矿山企业的水土保持费、林地占用费等,返还部分用于该矿山恢复绿化工程。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县(市、区)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矿山恢复绿化工程”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此项工作。要迅速开展调查摸底和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市、县两级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指导,矿山企业是矿山恢复绿化的主体责任单位,应服从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安排,协同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抓好矿山恢复绿化工作,构建绿色、生态、和谐矿山企业。

  (二)政策保障

  各县(市、区)要以《江西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xx~20xx年)》和《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xx~20xx年)》为指导,做好矿山恢复绿化规划,科学推动矿山恢复绿化工作。要认真执行《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意见》(赣市府发[20xx]86号),《赣州市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造林主体、管理主体、受益主体,不造无主林,不栽无主树。

  (三)种苗和技术保障

  各县(市、区)林业和矿管部门要加强对“矿山恢复绿化工程”的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引导矿山企业选购适宜的树种,聘请有资质单位、专家提供植被恢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务,做好矿山恢复绿化的具体指导工作。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7-22

设计方案(精选)07-27

设计方案【精选】07-29

[精选]设计方案08-24

设计方案04-01

设计方案04-02

设计方案04-02

设计方案04-02

设计方案04-03

设计方案(精选)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