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河流千年鸣唱散文
这是一条不知名字的河流,然而,它却默默流淌了两千多年;这是一条能洗涤心灵的河流,河面飞奔的雎鸠,发出的声音如天籁般,鸣唱了两千多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最纯美的爱情,正是通过这一鸟一河,跨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传递最美、最暖的情感。
每次阅读《诗经》,总被这条河流和河流上的一片绿洲阻挡我阅读的去路,思绪总被那天籁般的鸣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域,然后停滞其间徘徊,流连,久久不能离去,也不愿离去。因为它拨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弱的游丝,使我不得不放慢阅读的速度,细细地品读字里行间的意味,展开畅想的翅膀。很想化作一尾灵动的游鱼,在那位窈窕淑女采撷参差荇菜的那一刻,随她的纤纤玉手,摆尾嬉戏,帮她采集,亲吻抚摸,让那位在河边咏叹、羡慕并不断向淑女抛递爱的信号的翩翩君子,嫉妒,惊艳。也想为他们从中作伐,代为传书,让多情君子与纯净淑女成就一段千年佳话。可是,那位纯真单一痴情的君子啊,似乎光知道在河边傻望,傻想,傻唱,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心动不如行动的道理?是没有勇气,还是担心淑女的拒绝,还是书读得多了有些迂腐?
然而,正是这纯真和单一,让我们透过纸背,了解了古人的爱情是那样醇美和质朴。整部《诗经》三百零五篇,而将《关雎》放在《风》之始,《诗经》第一篇,足见我们的先人对人类纯美爱情的向往和首肯。孔老夫子曾经编修过《诗经》,在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现在,我们无法了解孔老夫子的爱情,他被儒家尊奉为圣人。我想,圣人的爱情观肯定不一般。他能把这篇《关雎》作为整部《诗经》的首位,也可见我们的`孔圣人对这篇诗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老夫子肯定不知吟诵过多少遍,感悟过多少次,才终于下定决心,把这篇《关雎》放在了《诗经》的开篇的位置。向往美好的爱情心理,从圣人到君王再到贩夫走卒,殊途同归。这是谁都不能否认,谁都无法否认,只要你是在用你的心和你的眼睛去说话。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相思之苦,跃然纸上,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副因爱而不得终于导致面目憔悴的神情。可一旦求得,便会发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誓言。恋爱中的人,总善于痴心妄想,越妄想,就越彻夜难眠。这个痴心的君子,看着面前可爱的淑女,一下子幻化出了他们结婚时的热闹场景(钟鼓乐之),和婚后琴瑟生活的感情十分融洽的情景(琴瑟友之)。虽说体现的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但别无他法,那位痴情的君子面对淑女的沉默此时此刻只能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萦绕心中无法排遣的相思。读到这里,我们又要为多情君子的痴心和决心感到纠结和牵念。相思之甜,心领神悟。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纯真的年代,产生纯真的爱情。这是真情的流露,是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流露。这是真正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让人倍觉心暖的情怀。全诗以追求和思慕为主旋律,展示了一个君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蕴含着一股难以遏制的激情。
就这样,那位君子对淑女的思慕被我们的诗人以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这也是我们最初有文字记载的爱情。两千多年来,《诗经》中描写因爱而思慕的缠绵情愫,清新纯正,历经金文、大篆、小篆、楷书等书写;从竹简到绵帛,再到纸张,再到今天的电脑时代,历经无数次的抄誊、印刷,这种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的思慕,非但没有被书写的形式和书写的工具的更替所磨灭,反而在时间的打磨下,越发显得鲜亮,越发醒目,越发让人追思缅怀。
既然我们最初的爱情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那么流传在我们骨子里、血脉中的诗的基因就会永远保留,永远不会发生异变。只要情怀在,诗心就在,诗心在,诗歌就是永恒的。我们讴歌爱情,思慕美好,也是我们人生永不凋谢的主题。这就是诗歌的力量,更是爱情的力量。
【千年河流千年鸣唱散文】相关文章:
美文一千年的等待一千年的守候散文05-22
一千年以后散文10-25
承诺千年经典散文09-30
千年木梳散文10-06
千年的寂寞散文09-08
搁千年散文07-20
母爱千年散文07-22
千年雁门关散文11-18
梦回千年散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