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4-12-23 15:59:59 晶敏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品】数学日记范文32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数学日记范文32篇

  数学日记 1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来到了角的王国,来到那里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角,有直角,锐角,还有钝角 。看它们在一起快乐得生活着。

  在那里直角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组成很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但是也别小看了那些锐角和钝角,比起直角一直挺直的背,锐角和钝角就轻松多了,随着它们背的变化组成了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角。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这些奇怪的角,比如说我们学习用的书本,课桌,还有黑板等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我们的好朋友《角和直角》吧!

  数学日记 2

  今天,乘妈妈中午休息的时候,妈妈和我当起了花匠。

  我们拿好工具,就开工了。我们把家里花坛里的的杂草拔出来,当我拔到兴致高时,妈妈却故意考我:“假如我拔的这一小块杂草是整个花坛杂草棵数的 12分之1,我一次可以拔2根杂草,那么花坛里杂草的`总数是多少?我又要拔几次呢?”“你那一小块的杂草有15棵15乘12等于……恩…等于180。180除2等于…等于90。答:花坛杂草有180棵,需要拔90次。”当我把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后,妈妈一看表,哇!时间这么充裕,于是,我们又顺便拿一些砖围在树木旁,防止树木下的泥土滚下来。这时,“狡猾”的妈妈又出题了:“假如每棵树需要9块砖,有一片森林,里面种满了树,横排有7棵,竖排有11棵,这片森林要是要给所有树都围上砖,那这片森林要多少块砖呢?”“7乘11等于77,77乘9等于…等于693。答:这片森林要用693块砖。”妈妈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妈妈该上班了,我也该写作业了…

  ……

  数学日记 3

  数学老师布置了数学节活动作业:《披萨的设计与数学》,要求1。手抄报;2。数学小论文;3视频;4。实物作品。

  现在开始写数学小论文。题目是:披萨的设计与数学

  昨天中午,我跟妈妈说我想吃必胜客的披萨了。妈妈在美团外卖点了一个超级至尊,为什么要点它呢?因为这款披萨在搞活动,妈妈觉得这款披萨又好吃又实惠,所以就下单了。

  过了十来分钟,披萨就送到了。它是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外面装着一个超大的`塑料袋。放着两个叉子,一盒番茄酱。闻着很香,我赶紧打开披萨盒子,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披萨立马摆在了眼前,上面外围放着一大圈的火腿片,中间有好多虾仁,鱿鱼,青椒,洋葱,同时还洒了一些黑芝麻,色泽非常鲜艳、亮丽,看了让人直咽口水。披萨已经切成了相等的八份,我拿起勺子赶紧拿出一片扇形披萨吃了起来,由于太好吃了,中间都没有停止过,最后只剩下两片扇形披萨,实在吃不动了,肚子吃得圆x的,太好吃了。

  坐在椅子上休息,突然想起这披萨里边有很多数学学问呢!披萨外卖送来的时候是装在一个大盒子里的,那个盒子是正方体;一整个披萨是圆形的,所以叫圆;打开披萨,发现里面已经被划分成八格,那就是有八个扇形;我吃了六个扇形披萨,还剩两个,也就是8—6=2的数学题。还有妈妈之所以今天订了这款披萨,就是因为它在搞活动,原价80元,打7折,那就是80x0.7=56元,也就是我们只需要56元就行了,可以省80—56=24元钱,最后加上外x费7元,也就是56+7=63元。

  看来生活当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啊!

  数学日记 4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觉得很无聊,就去量电视机的周长。当我拿着尺子去量电视机的周长时,就发现尺子不够长,我想:“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许老师教了可以用线来量,想到这,我便开始动手,我剪了一条很长的白线,就开始量了。当我就要量完了,就发现线不够长,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样能变简便一点”?我回房间拿起书学书来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简便一点的方法。因为我家的.电视机是长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条长和一条宽。我拿着綫去量,过了一会儿,我量出来了,一条长和一条宽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两条长和宽,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来我家的电视机的周长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体的周长时,能想出简便的方法,就用简便的方法。

  数学日记 5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了解学生,知此知彼,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驾驭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了解、认识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观察、谈话、家访、测查等诸多形式供过于求,这里我要谈的是,“数学日记”亦是增加了解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可取方法。

  首先谈到的便是“数学日记”到底写些什么好,关于了解学生,其实很简单,写点“课上懂了什么”、“不懂什么”、“要求点什么”之类的。一段话或几句话,真实的语句能使教师很快地了解学生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

  一、“数学日记”的知此知彼作用。

  数学课知识点集中,重难点鲜明,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反馈很容易地在作业本上表现出来,但是作业也容易出现抄袭等情况,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从“数学日记”里寻找答案好。

  针对后进生,只要他吐出对新课的难题,你何为找不到辅导对策而犯愁呢?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后进生老是做错,他在日记里写道:“五分之一加上五分之三,等于十分之四怎么会不对呢?不是加法吗,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教师一看,很快就发现该生“难”在哪里了。

  二、“数学日记”的学后反思作用。

  当“数学日记”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在写之前总是会把今天所学的知识重新思考一遍,并通过自己的见解,稍微归结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还会责怪自己“为什么上课不专心点”,由此可见,“数学日记”渐对学生的学后反思起积极推动作用。

  一旦学生进行了学后反思,就相当于重新有效地温习了功课,能抓住难于理解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

  三、“数学日记”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学生的三言两语帮助教师了解了学生,定期有针对性地辅导了学生。总之也会有表扬学生的时候,当然也少不了婉转的批评,指出为什么有的学生会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有的学生为什么解决问题如快刀斩乱麻,关键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关键在于讲究学习方法。

  也许学生的学后反思也会有如此的归结,但是,“数学日记”也能帮助学生从失败中得到教训,从遇到的难题中吸取经验,最根本的启示:以后我该怎么做才会更好!

  不仅是“数学日记”,当班级学生缺少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当教师的若能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作用也不会亚于“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6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次,我姑姑家在装修新房子,他们要购买一些灯泡,不同的房间购买的灯泡也不相同。姑父列了一张清单,40W的普通灯泡要16个,50W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泡要4个(装在客厅里),25W的普通灯泡要30个,节能11W的灯泡要6个(装在厨房间、卫生间),这些灯泡的功能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

  姑父让我和爷爷去买,给了爷爷400元钱。我们到了灯具市场,那里的灯泡品种繁多,各种品牌的价格也相差很多,真不知该买怎样的。

  爷爷对我说:“你来帮我出主意,怎么买?”

  我对爷爷说:“那必须合理分配。”

  我们先买普通灯泡,看中40W的普通灯泡和25W的普通灯泡价格相同,每个4元,这样就花去了46×4=184(元),节能11W的'灯泡价格在12元一个,这样又化了12×6=72(元),这样,我们已经用去了184+72=256(元),剩下的就可以用在买最贵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了。这样计算,4X+256=400,那么4X=144,X=36。

  根据这样的推算,我们有了目标,找差不多价格的卤钨灯买,所带的钱就够了。

  数学日记 7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数学日记 8

  20xx年3月13日 星期五 晴

  平凡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愉快地走进教室,做好早读的准备。

  按照惯例,第一节是数学课,所以是数学早自习。我从书包里拿出数学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数学杨老师背着他的工具(三角板)进来了。就像是变魔术一样,教室里原本半死不活的读书声,顿时神奇般地变得宏亮悦耳,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是多么地害怕威严的杨老师啊!

  让大家胆颤心惊的.数学课终于开始了。杨老师板着脸,对我们说:“同学们先做这几道题,细心点儿,可不要做错了啊!”不知为什么,望着严厉的杨老师,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然后才开始做题。没想到今天我所向披靡,题目接二连三地被我顺利解答了。之后,我硬着头皮去交给杨老师检查。要知道,这道“虎门关”可不那么容易过啊,前去的“勇士”大多数都“凶多吉少”。不料,看着看着,杨老师的脸上竟然慢慢地露出了笑容,紧锁的眉毛也舒展开了。我心想:有戏了,有戏了!接着,只听杨老师微笑着说了一句:“不错,全对!”那笑容是多么的灿烂,我第一次发现杨老师是那么的帅气!我简直受宠若惊,好一阵没缓过神来,直到有同学叫我,我才得意洋洋、大摇大摆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可是,可怜的刘洋就没我那么幸运了,老师检查完他在黑板上做的题目后,立刻火冒三丈,几乎可以直接烤乳猪了。接着,杨老师二话不说,便挥动三角板,劈头盖脸地向刘洋打去,真是“惨不忍睹”。更让刘洋雪上加霜的是,有些眼尖的同学还在大声叫喊:“杨老师,他的题目也抄错了。”杨老师扶好他的眼镜,仔细一瞧,开口便骂:“怎么回事?连个题目你都抄错,而且就算用你那错题目来计算,结果也是错的!你真是愚不可及、呆头呆脑、笨手笨脚……”教室里霎时哄堂大笑。过了一会儿,杨老师还在骂,让我们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位数学老师比语文老师还有才,骂起人来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看来,杨老师还很有潜力兼职当语文老师呢。

  紧接着,第二次“突击”(做题目)又开始了,我继续信心十足地做练习。这次,我也一气呵成,速度竟然超过了“奥数大王”周钜寒,而且,这一次我是唯一一个全对的人哦! 因为杨老师对我的微笑,让我感觉这堂数学课过得格外的开心,发挥得也特别好。而刘洋同学就很惨了,希望他今后加油些吧,也能让杨老师对他微笑!

  数学日记 9

  我们小孩都说过年是收红包的时候,当然今年也不例外。大年初一,我到亲戚家串门,像我爷爷奶奶的兄弟姐妹,都是七八十,甚至是有九十高龄的人了他们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只要我给他们送句诚挚的祝福,他们就会给我一个红艳艳的大红包,一天下来,我收集的红包一共有十六个。

  我开始查看里面的钱,我爸爸的上司给了我1600元,爸爸妈妈给了我2个红包,妈妈200元,爸爸800元。小姨、舅妈舅舅、外婆外公每人各给我100元,我爷爷奶奶每人给我500,加起来是1000元,还有我爷爷、奶奶的`亲戚好友,一共给了我5只,每只200元,还有一只则是我的一个邻居送我的100元,我收下来总共的钱有5200元呢!

  这5200元中,给我的钱最多的人就是我爸爸的上司了,约占总钱数的30.8%,排名第二的是我爸爸,约占15.8%,排名第三的是我的爷爷奶奶,各约占9.6%。

  接下来,我打算将这宝贵的5200元存进工商银行里,我用的是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4.25%,待到三年后把钱取出来,那么就会有663元的利息了,那么我的本息一共是5863元了。

  数学日记 10

  今日,我一早就做完了功课,妈妈见了,便走过来,跟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简洁地同意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重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移的指针。纸板被平衡分红24个格,格内区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啥?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明,即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左右一个数。-如果加起来是单数即是我赢,-如果加起来是双数即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那么简明,就相连玩了十屡次,然而每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何老是单数呢?我迷惑地问妈妈。妈妈说:你本人想想吧!因而,我费尽心机地想呀想,总算让我想起了老师已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如果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定是偶数;-如果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即是奇数,所以,不管指针转就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即是运用这个顺序胜利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很多奇异的顺序,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即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日记 11

  暑假里,我和妈妈玩拿扑克牌的游戏。

  首先,地上有13张扑克牌,规则是每次可以拿1~2张扑克牌,拿走最后一张扑克牌的`获胜。我让妈妈先拿,没过多久,妈妈就拿走了最后一张扑克牌。妈妈告诉我:“玩这个游戏是有技巧的,要先算它的周期,算式是1+2=3(张),然后再分组,算式是13÷3=4(组)……1(张),如果有余数就要先拿,无余数的话后拿,所以我有必胜策略,就是不论你拿几张扑克牌,我就跟你凑3,直到游戏结束。”

  妈妈说:“我们再来玩一个跟这个差不多的游戏。规则如下,有22张扑克牌,每次可取1~3张,拿走最后一张扑克牌的人输。”我吸取了上一局的教训,我先算它的周期:3+1=4(张),要加一个算:22-1=21(张),因为:拿最后一张的人输,所以要减1。最后,分组算式是21÷4=5(组)……1(张)。我又按刚刚那条原则,说:“这次换我先拿,果然按照原则,最后我赢了。”

  真没想到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

  数学日记 12

  2月22日星期一 晴

  今天下午,我和堂兄弟们在家里玩,“嘎吱”一声门开了——妈妈拎着一个大蛋糕回来了。蛋糕很香很香,让我们全都陶醉了。

  终于等到吃蛋糕的时候了。哥哥说:“我要吃大的。”弟弟说:“吃大的人应该是我。不然我就去告状,让爸妈来把你们揍一顿。”我说:“够了。大家都平均分吧。”哥哥说:“我来切。8个人,4刀就能行。”我灵机一动,说:“我三刀就能切出8块。”哥哥恍然大悟:“对。对。对。我只顾着想吃美味的蛋糕,把以前的只是都忘了。”

  我拿起刀一看,蛋糕的'正中间正好有一颗草莓,我沿着草莓小心地横切一刀,再竖切一刀,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弟弟叫起来:“我们一共有5个小孩、三个大人,要分8块呢。怎么只有4快呀。”我得意地摇摇头,说:“看我会变魔术。”弟弟好奇地睁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我。我沿着蛋糕的腰中间又切了一刀。这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4份蛋糕变成了8份。弟弟高兴地一蹦老高:“哥哥,你真棒。怪不得数学考了100分。”

  蛋糕很甜很甜,连小鸟也想吃一口呢。

  数学日记 13

  在这六年的时光里,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到现在掌握了数学方面上的许多的知识。我不仅学会了加减乘除,学会了怎样解方程,还学会了怎样计算圆的周长、面积,怎样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我的`数学老师—韩老师,是老师辛勤的努力、无私的奉献,才有我们现在的成绩。

  还记得在学习圆柱体积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圆柱体模型,当时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下,我们都饶有兴趣的抬头仔细看着。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圆柱的体积公式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样,都等于底面积乘高。我们都不相信。于是老师证实着她的说词,摆弄着手中的圆柱体。只见老师把手中的圆柱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个扇体,然后将扇体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班里的同学都惊讶了,原来圆柱体也可以变成近似的长方体,老师又告诉了我们它的长就等于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底面半径,高就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这真是有趣的一堂课,让我们在快乐的实验中既学了知识,又长自己的见识。是老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这么有趣生动,是她激发了我们学数学的兴致。韩老师,您辛苦啦,谢谢您!

  数学日记 14

  今天数学课,老师和我们做了个实验。一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说这节课我们要讲“综合与实践”,说着,拿来了一个天平、一盒半钉子、一些大米和一个盒子,看着这些行头,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会不会是称重量呢?

  只见老师在黑板上端正地写了“称出总颗数”,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实验开始了,老师拿出一个纸盒,里面装满了大米,“同学们,你们猜猜看里面有多少颗大米?”老师问。同学们纷纷抢答:“1000颗?500颗?2000颗?……”老师说:“还是让我们用实验来正确地计算大米的总颗数吧。”说着,老师开始讲解,第一步,称出1克大米有几颗,结果在天平上称出1克大米有62颗。第二步,称出整盒大米的重量,在天平上一称,总共有590克。最后一步就是计算总颗数了,590×62=36580颗,终于大功告成。

  第二个实验称钉子。先称出50克有多少颗钉子,结果一数整整有20颗钉子,但因为盒子里钉子数量太多,无法称出,所以实验以失败告终了。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实验结束了,但还是让我意犹未尽。

  数学日记 15

  今天,我和妈妈在妈妈午休的时候成了园丁。

  我们拿到工具开始工作。我们在家里拔了花呗里的杂草,但是当我兴致很高的时候,我妈故意试探我:“如果我拔的这种小杂草是整个花呗杂草数的1/12,我一次能拔两个,那么花呗里的杂草总数是多少?”我要拔多少次?”“你有15棵野草,15乘以12等于。嗯。等于180.180除以2等于…等于90。答:花呗杂草180株,需要拔90次。“等我解决完这个问题,我妈看了看表说,哇!时间太多了,所以我们顺便在树周围拿了一些砖,以防树下的土滚落下来。这时,“狡猾”的.妈妈又问了一遍问题:“如果每棵树需要9块砖,那么就有一片森林,里面全是树,横排7棵树,竖排11棵树。如果这个森林想用砖把所有的树围起来,这个森林需要多少砖?”“7乘以11等于77,77乘以9等于……等于693。答:这片森林需要693块砖。”母亲听到答案时满意地笑了。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妈妈该上班了,我该写作业了…

  数学日记 16

  一天放学回家,桌子上摆着一个大大的蛋糕,我问妈妈:“妈妈,今天是谁的生日啊?”“今天是你外婆的生日。”“外婆今年几岁了呢?”“这个问题嘛!让我们从数学题中寻找答案吧。”妈妈笑着说。

  妈妈出了一道题:“妈妈今年38岁,你今年11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外婆的年龄是我们年龄差的2倍还多9岁。外婆今年几岁?”我脱口而出:“这也太简单了,妈妈比我大27岁,外婆今年63岁。”“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40岁,再过几年,他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2倍?”这下我傻眼了,呆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

  最终,我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列出来呀!最终推算出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接着就给我讲了起来: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还可以这么简单呀!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探索数学的奥秘!

  数学日记 17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就在我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时,就被已经练成了揪耳功的老妈给叫醒了,还对我说:“你这么大了,竟然不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还在睡懒觉。”“那不就等于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可我妈哪会听我说的话,还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买菜。

  来到菜市场,我按照妈妈说的.白菜一斤:一斤4毛6,瘦肉一斤:一斤3块5,辣椒半斤:一斤4毛4,牛肉半斤:一斤11块,怎么加呢?先算44÷2=2块2,11÷2=5块5,4、6加4、4等于9毛,2、2加5、5等于7块7,7、7加0、9等于8块6。哈哈,我真聪明。回到家妈妈直夸我棒。

  我还帮妈妈算了其他的账:

  丝瓜:

  每斤2元5角,2斤是2元5角+2元5角=5元钱;

  鸡蛋:

  每斤4元1角,3斤是4元1角+4元1角+4元1角=12元3角;

  蘑菇:

  每斤3元,2斤是3元+3元=6元钱。

  今天买菜总共花了4元5角+5元+12元3角+6元=27元8角。妈妈带了50元钱,最后剩了50元-27元8角=22元2角。

  我能帮妈妈算账了,我觉得心里很高兴。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数学日记 18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像赛车一样。成绩较好的同学是冲在最前面的跑车;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是那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的跑车;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当然是状况频发,远远落后的车辆。

  它们都有着一段同样长的路程,每辆车都有着类似的性能和动力,为什么有的跑得如此快,有的跑得这么慢呢?

  成绩较好的同学,虽然经历了路程的各种坎坷和崎岖,但他们不急躁,深层剖析路况,制定各种应急措施,坚定信心、越过障碍、战胜困难,继续在平坦的数学大道上驰骋。

  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会时不时地冲进绿化带、蹭上树、掉个头、甩个尾,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稳住内心,抵制不住外界的干扰,容易偏离航道。

  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像没有设定好航道、没有规划好行程的跑车,方向不明确,方法不得当,信念不坚定,当然也就收获不到好成绩。

  打了这么多比方,没把大家绕迷糊吧!哈哈,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学习数学是个既枯燥又有趣、既漫长又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刺激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一个起跑线出发,平时的准备积累、战时的沉着冷静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树立好目标、选择好方法、坚定我们的信念,朝着光辉的前程,加油吧!

  数学日记 19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书。因为假期除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以外,还要让我们读指定三本书,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诗三百首》。

  走进书店,书架上到处都摆放着书,瞬间,让我陶醉在这书的海洋中。妈妈说:“快点找,你需要的书。”正在这时,来了一位阿姨说:“小姑娘,需要什么书?”在阿姨的帮助下,我顺利找到了这三本书。

  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让我自己去结账。考验我数学学的.怎么样?我接过钱,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爱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诗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问妈妈要了1元5角给了结账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给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说:“这个小女孩,还挺会算账的。”妈妈也看了看我说:“数学学得真不错!”

  听了阿姨和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动脑筋,多思考,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 20

  数学课要上课了,老师一进教室,我们班内变得鸦雀无声,因为昨天老师让我们带12支吸管、黏土和剪刀。这些材料一看就知道是让我们做几何体框架。我们期待极了!

  杨老师只说了句:“现在要做一个长12cm、宽9cm、高6cm的长方体框架”,现在全班开始制作……

  我先用尺子将吸管剪出合适的长度,将长、宽、高的要求各剪4个。为了让它们粘的更加牢固不易变形,我还用双面胶将12条两端接口全部加固粘牢。接着,我用黏土搓了8个圆球做长方体的顶点。我用一个顶点黏上高、长、宽三个小棒,然后顺次将它们按照老师要求拼成了一个长方体。全班同学都陆续做好后,正好也响起来下课的铃声……

  到了第四节课,老师又让我们将长方体框架一个一个拆掉,然后问我们怎么才可以把一般长方体变成特殊长方体?

  临近放学时,老师照样让我们将特殊长方体拆了做一个正方体。我将吸管全部剪成6cm的`小棒,黏在一起后变成了一个正方体框架了……

  终于放学了,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数学日记 21

  外婆出去得老早,我还在梦中,便被一阵推门声惊醒了,往外一瞄,外婆正拎着满篮子菜踉踉跄跄跨进门来。饭点未到,她又端来几支香烛摆在菜前,磕头跪拜。我一问,阿婆告诉我是七月十三过鬼节。

  中午,望着满桌的菜,我向阿婆询问了鬼节菜市场食材价格的变化,还列了表格。

  150%

  20%

  100%

  25%

  33%

  50%

  60%

  从表格来看,鬼节市场价位比往日上涨不少。先说涨幅最高的海鲜类吧 ,九节虾以成倍的速度增长,由40元/斤涨到100元/斤,是原价的2.5倍(100÷40=2.5)。再看鱼,由20元/斤涨到40元/斤,是原价的2倍,正顶着“贴秋膘”名头的螃蟹由20元/斤涨到30元/斤,是原价的1.5倍。还有肉类中的排骨、鸡肉分别上涨了20%、25%以上,水果里的'小姑娘上涨了60%以上……

  看我算到这,一旁的外婆挤出一个笑,还叫我多吃点,但她那提不起的嘴角却被我识破了:在市场价位抬龙头的时候,却去买本来就贵的食材,不免有些心疼吧?

  外婆还说,市场价格提高了,今天买菜的人也少了,可见商家们靠节日哄抬物价的方法也是维持不下去的。看来明年鬼节的市场趋势正有待变化呦!

  数学日记 22

  每天出门回家乘坐电梯,每次看到电梯上的牌子写着1050kg,但我从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妈妈“1050kg?”妈妈说“宝,这是这部电梯最大承重量,咦,你可以换算下约多少斤?”“妈妈,我懂了,我们一般生活中都是说多少斤,人重多少斤,物重多少斤,给我几分钟让我想想哈”我端着脑袋,沉浸自己的思路,脑子飞快的转动,“妈妈,我知道了,一千克等于两斤,一千千克除以二就是五百斤。50kg不到500kg,我就忽略,所以这部电梯最大承重量约在五百斤,对吗?”“宝,你很聪明哦,还知道用估算,有听懂我的问题”。等我到了妈妈单位时,我在电梯里看到的数字又是不同的,1800kg。经求证后,原来每部电梯的'承重量是有业主单位自已选择,这跟电梯使用次数,使用人数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跟建设一部电梯用了多少钱也有关系。我自已在心中默默的想着,偷偷的笑着,妈妈单位好有钱耶。

  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它深深的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要想发现,就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 23

  有些数学题目,按顺向思考比较难解,而采取逆向思考比较容易解答,下面我就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解答下面的趣题:[例]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都长长一倍,20天能长到8厘米,请问这条毛毛虫长到1厘米长需要多少天?解:根据“每天都长长一倍”这个条件,顺着想是: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1天的2倍,第3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2倍……

  倒着想是:第1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一半,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3天的一半……这道题顺着想就较难求,而用倒着想的方法比较容易解决:第20天长8厘米;第19天虫的长度是第20天的一半,也就是8÷2=4厘米;第18天虫的长度是第19天的一半,也就是4÷2=2厘米;第17天虫的长度是第18天的一半,也就是2÷2=1厘米。答:毛毛虫长到1厘米要17天。

  请你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试做下面的题目:1、妈妈往一只篮子里放苹果,每分钟篮子里的苹果增加一倍,5分钟篮子就装满了,请问几分钟后是半篮子苹果?2、奶奶卖一篮子鸡蛋,第一天卖出一篮子鸡蛋的一半,第二天卖出剩下鸡蛋的一半多1个,这时还剩36个鸡蛋。请问这一篮子鸡蛋共有多少个?

  数学日记 24

  6月15日 星期二

  今天我醒来时已经8:00了,爸爸妈妈早就吃完了早饭,于是我决定自制一份营养早餐——黑芝麻豆浆。首先拿出豆浆机,再把洗净的1杯干黄豆、1/5杯黑芝麻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启动。经过20多分钟的`“轰隆轰隆”,黑芝麻豆浆终于做好了。我喝了其中的1/5,其他的由我家3个人平均分。

  简单地吃完早餐,爸爸就带我去平湖大润发shopping!临走前,妈妈嘱咐我们买一包黑木耳,于是,我们开始在玲琅满目的货架上选购。爸爸一直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坚持要买贵的那包黑木耳。可是,到底哪包贵呢?这就得看单价了。先看这一包,15元150克,15÷150=0.1元/克,再看那一包,12元100克,12÷100=0.12元/克。0.1元﹤0.12元。哦,原来是第二包贵,那就要第二包了……这次购物,我们共花了136.8元。回到家时,已经11:30分了。我感到有些疲倦,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已经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数学日记 25

  星期天,我运动完后和妈妈一起回家。走到家楼下看着这一级级台阶,我顿时感觉无力,心想:不就是爬6楼嘛!我是男子汉,区区几级台阶怎么能难倒我!

  说爬就爬,我一开始爬得可快了,妈妈一直走在我后面,可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脚越来越慢,腿似乎有千斤重,妈妈就鼓励我继续加油,终于到了6楼。

  妈妈说:“孩子,你知道我们从1楼到6楼走了多少台阶吗?”

  我说:“刚刚我只顾着爬没数”。

  妈妈又说:“你看,每层楼有18级台阶,那么你能算出多少台阶吗?

  我想了想:从一楼到二楼走18级台阶,二楼到三楼也是18级台阶,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就有5层,应该用算式18+18+18+18+18=90(级)。

  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又说:“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几分钟?”

  我思考着: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那么到6楼,就应该有5个2分钟,应该用算式2+2+2+2+2=10(分钟)

  妈妈说:“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5×2=10(分钟)。”

  妈妈还跟我讨论了关于乘法的思路,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数学日记 26

  今天晚上,爸爸带了我去大洋书城买书。

  那里的书可真多,什么书都有得买.有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各种的字典,有世界经典名著的童话,还有小学语文阅读达标训练等等。

  爸爸对我说:“女儿,买本故事书看看吧。”“不要,我不要看故事书。”我说...... 最后买了二本<<找不同>>,每本9.80元;一本<<经典名著童话>>,每本20.50元;一本<<成语接龙词典>>9.80元和10元的'<<三字经>>。当时,我心想:这些书一共多少钱了?二本<<找不同>>一共多少钱?<,童话故事书>>比<<三字经>>贵多少元?就这么一下子,一连串的问题往我脑子里挤。我急忙跑到柜台,问阿姨借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计算起来,⑴9.8元+9.8元=19.6元,⑵20.50元-10元=10.50元,⑶9.8元+9.8元+20.50元+9.80元+10元=59.9元。算好了,我拿给爸爸看,爸爸表扬了我,说我很棒。此时,我心里乐滋滋的。

  数学日记 27

  寒假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离过年还有三天,我们一家人商量去哪里玩?最后以3:1投票决定去——奇特冰雪乐园。

  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出发了,经过了一个小时的旅途,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一进大门,就看见里面人山人海,我一溜烟的跑到队伍的后面,经过2个小时候的等待,终于轮到了我们,看见售货处标着成人票平日2小时滑雪票价188元、成人周末2小时滑雪票价218元,一米以下的儿童免费但没有装备。妈妈说:“柔柔不需要门票,没有装备也没有意思,也来一张成人票。”妈妈问我,我们共4张门票,每一张188元,总共要花多少元呢?开动你的脑筋,认真思考一下。我说:“这可难不倒我,188*4=752元。妈妈说读了2年半的.书不是白读的,算的又快又准。

  售货员阿姨微笑着对妈妈说:“门票+押金总共付3152元”。妈妈又问我一个人押金需要多少元。我又一下子就算出来,3152-752=2400元,2400/4=600元妈妈回答:“完全正确。”

  学好数学真得很重要,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

  数学日记 28

  2月22日 星期一 晴

  寒假的第一天,我自信满满地跟爸爸说:“我要先把数学《寒假作业》写好,每天20页,两天写完。”

  第一天,20页完成得很顺利。可是第二天,当我写到27页时便遇到了“拦路虎”。这是一道思考题: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小于90°的角,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题目下方有三幅图。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三幅图分别是1个角、3个角和6个角,可是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我觉得后两幅图角增加的个数分别是比前一幅图加2、加3的。我一边想一边又在旁边画了一幅图,从一个顶点引出五条射线,是10个锐角,比第三幅图多4个角了。我坚信自己的发现是对的,可是该怎样表述呢?

  我就去找爸爸,他一看题目就说:“计算角的个数是有规律的,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但是你才四年级,看不懂。你的想法是对的,要敢于把自己发现的和想到的'大胆地写下来。”于是,我就在题目下面写道:图形中,后一幅图角的个数分别比前一幅图多2个角、3个角……

  爸爸的话让我懂得了,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仅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还要相信自己,大胆地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数学日记 29

  2021年3月4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数学课,杨老师说:我们让长方体进行变形,大家愿意吗?同学们情绪马上高涨起来!

  按照杨老师的'要求,我第一次搭造长方体,用了12根吸管,分为3组,长度分別是:高6厘米、长12厘米、宽9厘米。因为一个长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要用8块橡皮泥。

  第二次搭造特殊长方体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所需12根吸管,因为有12条棱,分为3组,长度分别是:高6厘米、长12厘米、宽6厘米。以此类推特殊长方体也要用8块橡皮泥。

  第三次搭造正方体时,我把上次的长剪去了6厘米,这样12根吸管的长度都为6厘米,正方体也是有8个顶点,所以也要用8块橡皮泥。

  我每次搭建的窍门是:先一次性把所有的材料剪好,先拼底座,用吸管和彩泥粘好,再粘上高,在每个高上放一个彩泥,最后把长和宽粘上去,这样又快又好,做起来也很容易。

  这几节课下来,我收获了许多知识,比如: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可分为3组,每组4条,还学会了如何求出棱的总长,同时知道特殊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等等。我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数学日记 30

  今天下午我在做奥数题时,突然,看见了一道迷惑人的奥数题,费了我好大的劲才解出来。这道题的题目是:一块草地,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吃的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我一看完题目,想了想,这不就是牛吃草的问题,于是我用牛吃草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是错了。我便更加认真的.重新做起来。我想,将牛和羊的吃草量转化为牛的吃草量。

  那由于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每天的吃草量,那么60只羊每天吃草量和15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等,80只羊每天吃草量与20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我的算式是:60÷4=15(头)80÷4=20(头)(16×20-20×12)÷(20-12)=10(头)16×20-10×20=120(头)120÷(10+15-10)=8(天)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牛和草问题涉及三种数量,原有的草,新长出的草,牛吃掉的草。牛吃草问题解法上大体分三步,一、求新生草量;二、求原有草量;三、给出问题的解。

  数学日记 31

  今天早上,施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圆的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操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起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

  施老师让我们把量出的周长报上,再量出圆片的直径,然后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试试看。我们很快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施老师让我们打开书本,阅读第9页下面智慧老爷爷的话: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以得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许多例子。

  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的周长。

  数学日记 32

  数学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数学是人一生必有的部分! 有一天,我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我同学的一场生日聚会。还没进门,就看见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360÷45=?(商是几就拍几下门) ”我仔细一算,啊是8!然后我拍了8下门,门一下子开了,原来,数学题是他们出的!

  过了一会儿,人都到齐了,我们一起等我同学的妈妈拿蛋糕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出了一道题:“买蛋糕的`地方离我们这大概是25米的5倍,你们能猜出蛋糕店离这里有多远么?”我想了一会说:“25×5=125,一百二十五”。我迅速的说了出来,同学们都鼓起掌来。 正在这时同学的妈妈拿着蛋糕回来了,正要吃的时候又有一位同学出了一道题:“我们一共六个人,我把蛋糕分成十二块,每人可以吃几块?答错了不许吃蛋糕呦”。“两块”我们异口同声的答道,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次生日宴会原来是个有趣的数学聚会,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数学,数学王国真的是很奇妙啊!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精选08-10

数学日记09-20

数学日记10-14

数学的日记06-23

数学的日记【荐】01-23

数学的日记【热门】01-26

关于数学的日记01-02

【热】数学的日记01-17

数学的日记【热】01-19

【精】数学的日记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