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故事

时间:2025-07-15 10:37:39 蔼媚 千字文 我要投稿

千字文故事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悟助者,焉哉手也”结尾。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千字文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千字文故事

  千字文故事

  1、方仲永

  宋朝时,在金溪有一个小孩名叫方仲永(钦声希语),他虽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天资聪慧。在五岁的时候,这个从未见过书本的小孩,突然哭泣着向父亲要笔墨纸砚。他父亲十分惊异,便向别人借了这些东西,只见小仲永随即写了四句诗文,并且自己标上了诗名(钦声希语)。别人一看,写得还真不错,像他这样年龄的小孩是很难写出来的。

  大家都很惊奇,于是随便指了一件物品,叫小仲永以此再作一首诗。小仲永很快就做完了,文辞很优美。当地人对此都啧啧称奇,纷纷邀请仲永和他父亲去家里做客(钦声希语),有的还用钱来买仲永的诗文。仲永的父亲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天天带着孩子四处走动,使仲永根本就没时间学习。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仲永到了十二三岁时,文才就大不如从前了,等到他二十岁时,就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了(钦声希语)。

  2、夜明珠

  从前,分封在随地的一个诸侯国君从随地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随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随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觐见随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受你极大的恩惠,救了我使我能够生存下去,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拒绝。”到了早晨,随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美丽璀璨,光彩夺目,世称为“随侯珠”,是稀世珍宝。

  3、剑号巨阙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

  历史上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说的是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鱼肚子里暗藏利刃,趁机刺杀僚王。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作鱼肠剑,而成语“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

  4、珠称夜光

  中国古代,有一本专门讲神怪故事的书,叫《搜神记》,里面有一个隋侯珠的故事。

  汉朝有一个在隋地被封为侯的贵族,代表国家出使他邦。在路上,隋侯看到一条受伤的蛇在沙地里翻滚,马上要死了。他赶快用水把蛇救活,并将蛇带到有水草的地方放生了。一年以后的一个晚上,隋侯做梦见到蛇来报答他,送他一颗夜明珠。梦醒一看,枕边果然有一颗明珠,照得满室通明。

  5、燧人氏取火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惯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操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

  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熟的食物味美且容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和保留火种。当时,有一位圣人看到鸟啄木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从此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还奉他为“三之首”。

  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造了福,人们都感谢、敬仰他。据说,燧人氏活了一百多岁。死后,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大墓,直到今天还保存着呢!

  6、神农尝百草

  神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人物,据说他生下来眼睛就能透视物体,看别人的身体是光亮透明的,而且内脏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人们还不会用火烧东西吃,无论花草鱼虫全是生吞。居住条件也很简陋,穿衣保暖方面不周全,因此人们常常生病,乃至于死掉。

  神见到很难过下决心寻找治疗人们疾病的药物,于是把看到的植物都尝尝,看它们在肚子里面是怎么变化的。

  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左边的袋子里,给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右边的袋子里,当药用。就这样,当左袋里积累了花草根叶有四万七千种,右袋里积累了花草根叶有三十九万八千种的时候,神衣看见一朵黄色的小花,像小茶花,叶子还一张一缩地动着!他把叶儿才放进嘴里,肠子就节节断开,来不及吃解药就去世了。

  后来世人就称这种毒死神农的草为“断肠草”。

  常言道:“神衣尝药千千万,可治不了断肠伤。”说的就是这件事。

  就这样,神农为了拯救人们而牺牲了自己。人们也没忘记他,称他为“药王菩萨”,好多地方都盖了

  “药王庙”来祭祀他!

  7、仓颉造字

  远古时候,人们用结绳的办法录史记事。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奇异,年久月深便难以辨识。

  仓颉是轩辕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他独居深沟“观全奎星圜由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字。仓颜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仓颉去世后,当地才在其墓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8、推位让国

  尧年老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体衰,便想物色一个“接班人”,众人一致推荐了舜。但是尧听完大家的介绍后,并没有立刻把权力交给舜,而是决定对舜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指派他们到地方上和群众一起生产劳作。每到一处,善于解决各种纠纷,谦让有德。所以,各地的人民都来依附他,投奔他。尧看到他做出了这么出色的成绩,欣慰万分,赏赐舜很多财物。

  舜的父母心生邪念,想设计烧死他侵吞财产,幸好这个阴谋被皇和女英及时识破,舜才幸免于难。但是舜在事后,再一次表现出了宽宏大量的品格,原谅和宽了他的父母和弟弟,没有进行报复。直到这时,尧才充分相信了舜的才德,决定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他。

  9、吊民伐罪

  继尧、舜之后,禅位伯益,伯益不仁,被的儿子启取代,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后来被汤所灭,汤王又建立了商朝,后迁都于河南安阳,史称股商。

  商朝末期,纣王荒淫无道,酒池肉林,国内政治一片黑暗,人民怨声载道。这个时候,渭水流域的诸侯国周,在周文王(姬昌)的领导下,开始兴盛起来。文王重视农业生产,宅心仁厚,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他的儿子武王即位后因为看到纣王荒淫无道,为救商朝的人民于水火之中,顺应民心带兵讨商朝的纣王,消灭纣王后,建立了周朝。

  10、墨悲丝染

  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书中有个“墨悲丝染”的故事。

  话说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颜色。任凭人们怎样努力,也恢复不了生丝的原色了。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这个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丝一样洁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复质朴纯洁的本性,已经不可能了。

  11、隋侯获珠

  古时候的隋侯出使齐国,经过一片竹林时,在路上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大蛇的腹部开了一道伤口,看得出像是被什么利器所割导致的。由于伤口太大,大蛇呆在路边一动不动。出于怜悯,隋侯就给它包扎了伤口,并把它带到时有水草的地方放生。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隋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山民打扮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 床前,并且送给了它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说道:“感谢你的救命之恩!”说着便化成了一道白烟飞走了。

  隋侯当即就醒来了,长呼了一口气,心想原来是在做梦,忽然感觉身旁有亮光,只看见床头上,果真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大珠子,发出的光芒照得整个屋子如同白昼。

  隋侯刚用手碰到这个大宝珠,珠子里就显像出影像。一条大蛇在高高的山崖上,缠绕着崖边的树枝要去吃枝头上那野果,此时缠绕着的树枝突然折断了,大蛇便掉入崖底,重重的摔在地上,腹部也被山石割伤了,当时正值中午,阳光炙热,它勉强爬到旁边的竹林,便奄奄一息了。这时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个人给蛇包扎......

  隋侯一看,这就是半年前他救大蛇时的影像。原来,这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是那条大蛇送给隋侯的,是来感谢隋侯当时的救命之恩啊!

  《千字文》的影响:

  《千字文》不仅可以作为启蒙教材来读,也是书法爱好者的绝好范本,宋朝皇帝宋徽宗就曾抄写过。后来《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梵语千字文》、《叙古千字文》、《性理千字文》,等等。

  宋代真宗时,编了一部《道藏》,分装在4、00多个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

  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也按照《千字文》中的文字顺序来编号。比如天字号考场,而不是“第一考场”。

【千字文故事】相关文章:

千字文成语故事01-14

经典千字文03-09

《千字文》的由来03-05

千字文原文及解释06-26

千字文的注释及解释11-07

千字文全文及解释09-18

关于千字文的由来03-06

《千字文》全文及译文10-22

趣解千字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