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21 13:35:07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美术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美术教案模板锦集5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编写试图引导学生由欣赏徐悲鸿的自画像开始进入学习情景,画自己感受自画像的艺术特点。

  2、鼓励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点,画自己开展交流和表现活动,提高学生扑捉形象特点并进行大胆表现的能力。画自己

  3、强调观察和回忆时直觉感受的生动性和具体性,通过互赠作品、照片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同学间的友情和学习的情感色彩。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捉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友谊和自我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启发学生观察和扑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四、学习材料

  教师:大师自由像图片几张

  学生:小镜子、水彩笔或油画棒

  五、教学活动设计

  (1)组织教学:

  稳定纪录、检查工具

  (2)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1、选学生,并用硬纸遮住脸。

  2、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头发的特点。(长短、发型、颜色)

  3、露出眉、眼、耳,请学生仔细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大小、形态、位置)

  4、露出鼻、嘴、整张脸,请学生比较其特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5、比较脸形。

  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小镜子观察)

  感受:游戏——做司令、找五官

  (3)揭题:

  每各人的长相不同,同一个人因为表情的变化有不同的面貌。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自己。出示课题——画自己。

  (4)新授:

  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纸上范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步骤。

  2、启发创作: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请把自己画出来后剪下贴到画好的老师身边,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

  (5)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小结。

  1、 作业展评: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

  请小朋友互相评价: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2、 玩游戏——猜猜他是谁?

  3、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

  (7)课后延伸。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写一段介绍自己的文字。可将学生的作品与文字一起布置在教室中。

  (8)结束语。

  这就是我们的班集体,由许多长相不一,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的成员组成,老师希望我们的集体是团结的集体,进步的集体!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对幼儿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孩子们每次洗手时,一双小手好象总也洗不干净。一天,XXX小朋友不小心把水杯碰翻了,活动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孩子们有的跑来向我报告,有的出主意让蒲智童赶快把水擦干净,有的干脆用手把桌上的水往地上抹……当时我没有责怪孩子们,而是抓住时机,顺应幼儿的兴趣,借助真情实景提出问题:"谁能想个好办法,帮桌上的水搬家。"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我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就这样诞生了。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力为一体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性的探究,并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3、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活动难点:

  1、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活动准备:

  1、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2、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3、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盐、铁、塑料品、毛巾等 人手一份。

  4、水宝宝图片一张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啊?(出示水宝宝图片)教师:你们喜欢水宝宝吗?水宝宝它呀有很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二、探索活动

  (一)1、闻一闻,尝一尝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2、猜一猜教师分别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进彩色雪花片,请幼儿猜一猜水里有什么?牛奶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见里面的东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原来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水,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

  (二)探索活动

  1、盛水活动请幼儿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水的东西,有浇花用的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现在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结果,水是会流动的)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水到底会不会流动呢?(教师操作)分别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师小结:原来水真的会流动。小朋友真棒,那么水还有没有秘密呢?

  2、溶解实验

  (1) 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盐、铁、塑料品等分别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然后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

  (2) 请幼儿用小勺在杯子里搅一搅,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3)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4) 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教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说出有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会被水溶解了呢?(教师操作)分别把白糖、盐、铁、塑料品放进水杯里。

  教师小结:白糖和盐真的被水溶解了。

  3、扩散性思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被水溶解吗?

  三、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很多秘密,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有些东西还会被水溶解。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水和保护水的洁净。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冷色和暖色是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冷色和暖色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冷色和暖色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冷色和暖色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新)苏教版美术教案http://anxue.c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新)苏教版美术教案http://anxue.c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四、教师教学随笔:

美术教案 篇4

  第1课

  教学内容:环境雕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掌握观察、评述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

  2、能力目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和感受作品题材的表现内涵,初步掌握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怀人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正确的审美评价。

  教学过程:

  1、《环境雕塑》要点: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学会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

  活动: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作品的美术文化→德育渗透→拓展创新

  2、看一看、说一说

  (1)、欣赏本课中的美术作品,你能说说画中表现了什么?

  (2)、说说那你喜欢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

  第2课

  教学内容:凹凸的美感

  教学目标:

  通过对z纸箱纸的认识和观察,让学生感受纸箱肌理的特点。以剪,刻,贴等方法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再则就是感受立体表现的独特美,体验废物利用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难点:纸材特点与创作构思的巧组合。

  教学过程

  (一)观察体验

  引导学生观察纸箱纸的内部,感觉不同层面的不同特点。

  纸箱纸我们平时都很常见,但是很少有人撕开里面看。

  小结:纸箱纸中间一层是波浪式的,立体感很强。

  (二)新授

  1.欣赏老师作品

  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的相框,你认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结:看起来简单,但是也需要技巧。

  2.亲自动手实践

  把准备好的纸箱纸剪成一个三十二开大小的长方形,其次,在长方形里画一个长方形,左右留边3厘米,上下留边2厘米,再画一个长方形四边各空1.5厘米。画好两个长方形后,借助小刀和尺子沿着第二个长方形的边划下,到纸箱纸的知二层。再接着轻划第一个长方形,只需要划到纸箱纸的第一层,划好后,把最里面一个长方形的一二层全部取出。把中间长方形的第一层取出,第一个长方形保持原样。

  就这样,相框的基本形状已经做好,再取边角料翦几片叶子,做一朵花放在相框的旁边作装饰。

  制作完成。

  (三)作业展评

  引导学生用手工是否精细方面做评论。

  (四)思维拓展

  除了做相框外,你还可以用这种纸做什么样的东西?要求:有层次感,能巧妙利用它本身的纹路。

  (五)课外探究

  纸箱纸是生活中的废物利用,除了它,你还能想到别的东西吗?

  第3课

  教学内容:教师节的礼物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在一次玩沙活动时,幼儿光着小脚丫在沙地上高兴地玩着,几个幼儿对沙地上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脚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争论起来。

  ——像火车轨道

  ——像一朵花……

  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议论着,我被他们的议论声吸引住了,对这些脚印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有趣的脚印》活动诞生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充分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从中培养愉快的情绪,喜爱美术活动;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启发幼儿在脚印上创造性地添画,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绘画工具:水粉颜料、毛笔、彩笔、大白纸;

  2、音乐《小脚》、抹布若干;

  【教学理论依据】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做为教师应给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运用绘画这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使他们的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美术活动,并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脚,了解脚的外形特征。

  *让幼儿脱掉自己的鞋子、袜子。

  师:瞧一瞧,我们的小脚上有什么?

  2、玩色游戏:小脚印。

  幼儿同教师在脚上涂上各种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随着歌曲《小脚》音乐,一起在大白纸上随意跳舞,使大白纸上留下各种颜色不同、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脚印。(在活动中,让幼儿尽情地舞蹈,积极调动他们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脚印象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的不同及颜色的变化。

  4、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作画。如:彩笔、蜡笔、彩色纸等,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添添画画:幼儿自由添画把脚印变成其它物品。

  师:现在小朋友来当魔术师变脚印,看谁变出来的东西最多。

  (2)组织幼儿看小脚印变成了什么?(老师出示幼儿的脚印画,让幼儿欣赏)

  (3)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再次动手操作,制作脚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量和别人创作的不一样。

  5、作品展示。

  6、活动延伸:

  (1)和父母开展“妈妈手、宝宝手”的印画活动。

  (2)围绕这次活动,开展其它材料印画活动。如:瓶盖、纸团、蔬菜横切面印画等。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3

实用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简单教案10-09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教学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