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古言及翻译

时间:2025-02-09 10:44:42 佩莹 励志成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励志古言及翻译大全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励志古言及翻译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励志古言及翻译大全

  励志古言及翻译 1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励志古言及翻译 2

  1.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翻译: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翻译: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翻译: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翻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翻译: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翻译: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励志古言及翻译 3

  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励志古言及翻译 4

  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9、割鸡焉用牛刀?

  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2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3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3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3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翻译: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3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3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译: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7、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38、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39、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41、朽木不可雕也。

  翻译: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6、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翻译: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4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50、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52、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5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翻译: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5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翻译: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5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58、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5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0、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译: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6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6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64、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翻译: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6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翻译: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励志古言及翻译】相关文章: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03-18

《古别离》原文及翻译12-27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05-24

古离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1-24

《古大梁行》原文翻译03-01

《蝶恋花》古词翻译及赏析09-19

职场励志名言及感悟句子08-12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古08-04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02-29

《登古邺城》翻译赏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