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班区域观察记录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
幼儿状况:
本地生,是个得意、大方、宽容的孩子,也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情愿与大家一起共享。
观看环境:
午睡室观看人:
观看实录:
午睡起床了,小朋友们都从被子里探出了小脑袋,纷纷起床穿衣裤,羽哲宝宝也从被子里钻了出来,但是没有立刻穿裤子,却跑到隔壁的小床边去叫醒诗雨宝宝:诗雨,快醒啦,要起床了!接着又跑到了行医的床边叫:星怡,快起床!几分钟过去了,眼看着大家都快穿好裤子鞋子了,我发觉羽哲宝宝的裤子鞋子都还没穿呢。我有点生气的说:羽哲,你怎么还没穿好呢?要着凉的!羽哲还是待在诗雨的床边不过来穿裤子,我有点等不及了,挤进了小床边,发觉羽哲在帮诗雨穿鞋子呢。看到我过去,急着说:教师,诗雨的'鞋子太难穿了,所以我帮她穿。我弯下腰说:那教师来帮诗雨穿鞋子吧,羽哲抓紧把自己的裤子鞋子穿好,不然会感冒的。她点点头,很快的把裤子和鞋子传好了。
分析:
羽哲始终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今日差点错怪了她,她是为了帮忙别的小朋友穿鞋子,才耽搁了自己。在我批判的时候她还是很坚持的要帮忙小朋友穿鞋子。她只想着要帮诗雨宝宝把鞋子穿好,全然不顾自己有没有穿好。
措施:
在我要批判羽哲时忍住了,走进去看个毕竟,发觉原来是在帮忙其他孩子,帮忙别人是好事,所以在小朋友起床后我表扬了羽哲宝宝帮忙别人的行为,同时也告知羽哲宝宝,以后要先把自己的衣服传好了再去帮忙别人,这样自己就不会着凉。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2
观察对象:
李明泽
年龄:
性别:
所在区角:
手工区
时间:
午时14点10分
观察情景记录
李明泽在选择给妈妈制作礼物时,选择了做一个项链,他把珠子从一头穿上,一拉绳,珠子就从另一头掉下来。反复几次。
评价与分析
这个孩子经过数次穿上数次又掉下来,耐性还行,但不会找珠子掉下来的原因。
教师介入策略
教师看到后指导,珠子为什么会一次一次的掉下来,别人的'珠子有没有掉下来,你也想个办法,阻止珠子掉下来。
改善措施及目标
在布置任务时就提前让幼儿知晓,所要发生的事,让幼儿有准备或提前预知,想要将要发生的后果。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3
区域名称:
生活区
观察对象:
记录者:
顾丽亚
观察重点:
能安静参与游戏,有良好的游戏习惯。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
昊昊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她拖回来。那个孩子见昊昊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成了你追我逃。她们俩在孩子中窜来窜去好几个孩子差点让她们撞倒。见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们,要她们注意安全。听了我的话她俩又到一边玩去了。于是我就设法转移她的注意力。
行为分析:
也许是昊昊觉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许是刚才玩得还没有尽兴,总之一会儿昊昊又提议玩起追逃的`游戏来,看来今日她对捉人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评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可能会口服心不服,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情绪。
教师后续的支持:
昊昊各方面本事较强,我在表扬阳阳是教师的小帮手的同时,向她指出刚才奔跑的不足,并请大家讨论?室内为什么不要奔跑,室内奔跑会有什么后果,昊昊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注意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时不露痕迹地投入与另一个活动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还能在以后都做的很好。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4
性别:
所在区角:
绘画区
时间:
午时14时25分
观察情景记录
绘画的资料是我的教师,而丁誉涵画的我的教师也是很异常的,有6个圈和4条线组成的,颜色也很统一,全是红色,画完就拿给我看了。
评价与分析
在幼儿的眼里,头脑中,有头有身子有胳膊腿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形体了,孩子涂成红色也是因为我当天穿了一件红衣服。
教师介入策略
教师及时指导幼儿丰富人物肢体,学会给人物添五官,穿衣服。
改善措施及目标
幼儿的绘画技巧和经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教师应多让孩子接触一些同样类型的绘画作品。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5
幼儿观察记录:
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目的:
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观察地点:
状况分析:
政政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个性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应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个性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明白.我看他有兴趣了,立刻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呢!真是奇迹呀!我想.于是之后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他被我感染了.他此刻已经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
活动反思:
透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理解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这也是我的个人愿望.相信我是最棒的!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6
观察对象
年龄
性别
所在区角
绘画区
时间
午时14点15分
观察情景记录
幼儿的绘画主题是《我要飞》,他画的样貌很滑稽,头仰着像睡觉的样貌,四肢张开。
评价与分析
这个幼儿是个本事较强的幼儿,他的绘画功底算是不错,虽然样貌很滑稽,但却是表现出了“飞”的.样貌。
教师介入策略
其实“飞”的样貌不能固定我只指导幼儿朝那儿飞,看到了什么,在飞的基础上添画所看到的东西。
改善措施及目标
幼儿绘画的如何飞,怎样飞,不能固定在他的思想里,我要引导幼儿经过自我丰富的想象,画出飞的样貌,添画更多丰富的资料。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7
时间:xx
班级:中班
过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周雨欣随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皱纹纸看了起来,黄玉琦、张秀清也来到了桌子面前,她们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皱纹纸,他们显得非常开心。今天的美工区是要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皱纹纸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出美丽的花,桌面上已经摆放好了白纸、双面胶、皱纹纸。黄玉琦、张秀清分别欣赏着自己拿到的皱纹纸,还念念自语的说着要粘五颜六色的。她们两个已经开始做了,周雨欣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可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这时候她发现在观察她的我,马上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我走过去说“一会儿老师要来你的“花园”赏花?”“周雨欣立马提起精神头来了,她看看别的小朋友在把皱纹纸往双面胶上粘,她试着也做起花来。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很强,可是当她听到我要来欣赏她的`花园时,她显得异常兴奋,好像接受了一个使命一样,一丝不苟的做起来,不一会,她就在白纸上粘了满满的花。她满意的拿着自己做的花,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谁的比较好看。
分析
特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内容。这样的幼儿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任务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喜欢身边有教师的陪伴,需要教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完成操作内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兴奋不已。
分析:从案例中,周雨欣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可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这时候她发现在观察她的我,马上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还未经过操作就认为自己不会。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活动。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导策略
1、了解需要,直接建议。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主观地选择自己所喜爱、兴趣的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2、适当的鼓励,使之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点头,逐步消除她们的依赖心理,从而提高她们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师的鼓励和赏识有时候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针对一些年龄小,依赖心强,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她,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8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陈xx一进入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玩,陈xx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找出来,摆放在底板的一旁,开始慢慢地拼起来,很快几分钟后陈xx将拼图周围的大块拼完了。这时剩下里面小块的拼图不由得使陈xx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陈xx直抓头。就在这时,张xx也来到益智区,看见陈xx手中拿到的拼图兴奋地说:“这个我最会拼了,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是不是?”张xx边说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很快在张xx的帮助下陈xx将一幅拼图完整地拼完。陈xx说:“张xx要不我们一起拼图吧!”张xx:“好啊,我们一起来拼这个的吧。”
于是陈xx与张xx选择了大型拼图,两人很迅速地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张xx拿起了其它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陈xx提醒张xx翻看卡片后面的标记,不一会两人合作着快速地将拼图拼完整。
行为分析:
1.陈xx敢于挑战自己,当遇到困难时并没有放弃。
2.陈xx、张xx懂得与同伴友好相处。
3.学会观察拼图之间的不同,知道拼图中提示的意思。
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地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对于较难的拼图增添了标记,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提示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
措施:
1.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
(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2)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水平,在较多数量的拼图上做相应的标记符号,如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引导幼儿观察,判断,从而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其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观察、分析、学习两拼图之间的联系,使其学会学习。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9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小明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小明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我问他:“小明: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摇摇头,并不说话。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小明之所以不懂得怎么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是自己家乡的话。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所以,很不适应,对自己又没信心,不懂得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交流。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起去玩。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
区域名称:手工区
观察对象:xxx
记录者:xxx
观察重点:乐意与同伴交往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
xxx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喜欢到手工区做一些安静的区角游戏。今日我看到她拿着自我的进区卡来到了区域角,我看到她从进去后就一向坐着看旁边的小朋友折纸,我想她肯定没纸,所以没办法折,这时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她怎样了她过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轻的话我没有纸。听完我告诉她你拿不到能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下让他们递给你就好了。她点点头我发现她愣在那还是不折,我又问她怎样了这次被我一问她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用发抖的声音告诉我,我不会折。这时我看到旁边的xxx我说“xxx你教下好吗”,当我再次看她们时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行为分析:
xxx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语言交流本事很差。遇到事情她只会坐在那里看而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在这时教师在旁边去引导让旁边语言交流本事强的幼儿去带动她,让她在其他幼儿面前敢说敢做,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教师后续的支持:
1.多鼓励她多和同伴交流。
2.肯定她的提高。让孩子自信,并愿意与别人交流。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1
幼儿观察记录:
不能随便小便在身上
观察对象:
性别:
观察时间:
三月二十五日
观察目的:
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小便在身上
观察状况:
我班AA小朋友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位,他的`性格也较内向,平时也不爱说话.他的自尊心也个性强.想要小便也不告诉老师自我一向憋着,最后就只有小在身上.即使小在身上他也不告诉我,当我发现他的裤子是湿的时问他是不是小便了,他也只是摇头不说话.于是在帮他换裤子时我就告诉他,AA,我们已经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便要举手告诉老师你能小在身上哦.而且小便了必须要告诉老师,湿裤子穿着是会生病的
分析:
幼儿年龄较小性格内向在上课时间不敢举手告诉老师要小便,小在身上后更不好意思说,怕其他小朋友笑话.
措施:
1、正确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小便在身上,想小便要告诉老师.
2、经常询问该幼儿是否要小便.
3、与家长交流在家也要教育孩子小便必须要告诉老师.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2
观察情况记录:
三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一开始,他们各自从种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占据了一个位置,独自开始拼搭。罗宇浩(以下简称浩浩)什么也不干,只是静静的看着我。我走过去问:“怎么了,浩浩?”他说:“老师,我不会搭。”我对他说:“你先想一想你想搭什么?”浩浩想了想说:“老师,我想搭超市。”我对他说:“嗯,很棒的想法。那你想一想你见到的超市是什么样子的?”他想了想,开心的说:“老师,我知道了!”浩浩先选择了一块长方体的积木,并将积木横着放在垫子上。又去拿了一块拱形的积木,很快他将半圆型的积木也堆在了拱形积木上,并高兴的对旁边的李思妍说:“李思妍,你看,我的房子造好了。”李思妍低头忙活着自己手里的积木,没有理他。罗宇浩又叫远一点的彭书扬:“彭书扬,你看看我的房子。”彭书扬问:“你搭的.是什么房子呢?”罗宇浩说:“是超市。”彭书扬看了一眼后,就走开了。一旁的李思妍低着头,手里拿着圆形插塑的积木,并将两块积木插起来。罗宇浩问道:“你搭的是什么?李思妍大声说:“我搭的大汽车!”罗宇浩看了一眼后,什么也没说,走开了
评价与分析:
他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操作。这样的幼儿缺乏自信心,总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行”,总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任务,对老师有很强的依靠心理。需要老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独立完成操作,一旦完成了操作就兴奋不已。
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其实在建构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积木该如何的组合、拼搭,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玩。并没有在区域活动中学到什么。
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整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对孩子拼搭的启发也不多。幼儿完全在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建构。
教师介入及策略:
1.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让幼儿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借助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完成操作。教师体现引导者的角色。
2.适当的鼓励,使之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点头,逐步消除她们的依靠心理,从而提高她们自主操作的信心。
改进措施及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多鼓励幼儿、让能力强的幼儿多带动他、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多提供机会锻炼幼儿的自信。
2.引导幼儿欣赏大班哥哥姐姐建构作品,学习简单的建构方法。
3.引导幼儿有目的的搭建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学习合作搭建。
4.增减建构区辅助材料。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3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建积木;
2.提醒儿童游戏规则
材料投放
1.建筑区积木一篮有五个孩子选择;
2、数量足够五个幼儿活动的量
指导
1.虽然积木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熟练地玩积木,老师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
2.尊重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说说自己在做什么,帮助孩子理顺思路;
3.给孩子一些创作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
观察原因
1、幼儿的想象能力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还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点和不足之处。
观察记录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还是很感兴趣的,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xx。今天我就选择了了班级中建构玩具中的`一种,对孩子们搭积木进行观察和分析,今天区域活动中参加建构区的幼儿有五名,分别为:言、尚、宜澜、晨杰和雨轩等。
言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却很快适应了我们这个集体。我对他的要求也稍微放松了些,不过搭的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的大小的积木平铺再一起,他说是宽宽的马路,我引导他,在马路边上还有房子呢?
他就把积木竖着xx在“马路”上,高兴的对我说:“老师,房子搭好了!”还真挺回动脑筋的;尚在我们班也属于年龄偏小的孩子,不过还是听聪明的。他一开始搭的是电风扇,他说:“天很热的时候,可以扇一扇”,我问他这个电风扇还像什么,怎么样会更好看呢?他就看到别的小朋友让我给她搭的小汽车说:“我搭个停车厂,这是停车厂的电风扇。”很有创意的。宜澜年龄也偏小些,却是个很有灵气的小女孩。她一开始就搭了两条长长窄窄的,我以为是马路呢,她告诉我,这是火车,于是,还在“火车头”的位置xx上了两根长的积木说:“这里就是火车头!”还在火车边上搭了一些土地,土地上还搭了一个摩天轮,她很开心的告诉我说:“老师你看,这个我电视里看过的!”还用手转动着上边的座位,真棒!晨杰聪明且任xx的孩子。他一开始也搭了电风扇,但是他的电风扇是一整排的,说:“我这个是连排的电风扇,很凉快的!”他还做了个小盒子,说:“这个小盒子里可以装很多好吃的东西呢。”还在盒子上装了个电风扇,说是要给盒子也要扇一扇凉快。雨轩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子。首先做了一个电风扇,然后把电风扇做的很不同,还让我帮她做了一辆小汽车,她开着开着,小汽车不小心摔坏了,我让她自己想办法,她做到了,说:“我要把它变成公交车,这个电风扇可以装在公交车里。”她平时很多时候是做公交车来的,所以对公交车也比较了解。很好的想法。
思考与对策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4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4日10:20—10:40
观察对象:xxx
观察地点:美工区
观察目的:观察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观察记录:
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曹静晶和赵俞润选择了美工区的材料进行操作,他们不约而同地拿起剪刀和彩纸。
曹静晶首先拿了一张浅绿色的纸,用剪刀剪出一个波浪形的长条,剪好后再大一点的白色卡纸上比划了一下,又剪出一个波浪形的长条,晶晶将剪出的长条贴在白色卡纸上。而赵俞润呢,则是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些运动的小人,然后再用剪刀将小人剪下来,贴在白卡纸上。晶晶看了看也拿起笔准备画,这时,她看到站在一旁的我,又看了看贴了波浪形长条的卡纸后,在剩余的绿色纸上画了一个人物,沿着人物外形小心翼翼地剪下来也贴在卡纸上。紧接着,晶晶拿起一张红色的纸剪成一个太阳的形状,还在下面贴了一些有横着的也有竖着的长方形。晶晶满意的笑了,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画得是谁吗?”我说:“是雯雯。”
“不是的,我画的是你,老师你辛苦了,我想请你去我家玩,你看,这儿还有一个摩天轮,我想带你去坐摩天轮。”
“谢谢你,晶晶,老师很开心,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润润的运动小人贴好后,看到晶晶剪的波浪形,觉得很好看,就对晶晶说:“你这个真好看,怎么剪的?我也剪一个。”晶晶耐心地讲着,润润认真地听着,也用晶晶的方法学着剪。
“我再来剪几朵花”晶晶说。于是,晶晶拿起一张粉色的'纸,折叠了几下后开始剪。“哎呀,怎么剪不动呀?”晶晶用劲剪还是剪不动,润润说:“太厚了,就会剪不动的。”晶晶打开纸,重新叠了叠,终于剪出几朵花。
评价:
晶晶和润润都是比较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整个自主区域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对剪纸的制作活动特别的感兴趣,会根据之前的经验以及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操作。润润很喜欢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区域活动的兴趣性很高,晶晶的情感比较丰富,用剪纸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活动中两个孩子还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策略:
1、老师要做一名旁观者。在进行剪纸活动的过程中,当幼儿出现困惑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的解决方法,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来,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答案。
2、及时让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不仅对幼儿本人是一种激励作用;对其他幼儿来说,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3、在美工区投放与剪纸息息相关的物品。
4、孩子与家长共同收集剪纸材料以及作品。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5
观察对象:小琸
记录者:顾丽亚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与他人的交往情景。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是很感兴趣的,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选择了软体积木、雪花片等积木让幼儿进行拼搭。这次我让小琸也玩积木,小琸平时在这方面本事比较弱,所以我安排他多动手拼搭来锻炼自我的本事。在活动中,他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开始拼搭。看着其他幼儿能够跟自我的'同伴一起拼搭,但文博却常常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就算不会拼搭了,也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
行为分析:
孩子们对建构是很有兴趣的,但在活动中,由于小琸年龄较小,并且胆子也比较小,所以缺少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对于他的要求不能过高,应当慢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本事。
教师后续的支持:
在任何活动中要及时地引导幼儿合作,鼓励幼儿合作来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本事。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1-15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0-31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精选)08-27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经典)11-16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精选]10-15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荐]06-17
【精品】中班区域观察记录11-15
【优】中班区域观察记录07-12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01-17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通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