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大全全文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大全全文1
科目:语文
听课内容:xx
讲课人:xxx
班级:八二
听课时间:下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xx: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xx: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作者:
1、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一)评说xx:
请用"xx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品味xx: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课堂的条理很清晰,亮点在什么地方呢?问题的设置上面真的很到位,每个问题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大全全文2
科目:语文
内容:列夫托尔斯泰
讲课人:xxx
班级:八四
听课时间: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四、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评:紧抓住描写手法的运用来教学是教师着重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托尔斯泰的特点。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少了些。可以将更多的主动交给学生,当然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老师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大全全文3
科目:语文
听课内容:新闻两则
讲课人:xxx
班级:八七
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全文】相关文章:
物理听课记录01-03
初中物理听课记录范文推荐09-11
物理听课记录范文(通用10篇)06-08
听课记录07-29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05-16
大班听课记录04-04
中班听课记录11-19
听课记录【优选】07-30
《狼》听课记录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