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通用9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见习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1
在实行素质教育、加强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今天,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的人格,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为使一个班形成坚强的集体,学生能按照培养目标,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探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我特拟定了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会利用班队课和晨会时间让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文明语言、文明行为等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文明、有礼貌、爱师长、爱学习、互相友爱等行为习惯,树立人人争做合格小学生的意识。加强学生队伍的管理,包括排队做操、排队上、下楼、排队吃饭、排队放学、排队集会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的准备、上课集中精神听讲、自觉完成作业等。
二、循循善诱,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问题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技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充分尊重爱护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第二,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对学生宽容但不放纵,严格但不苛刻,这很重要,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容易自卑,孤立封闭自我。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愉悦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上进的源动力。
第三,要为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和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同时,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
三、认真上好每一节德育课。
积极参加每星期的德育教研工作计划,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主题班队会,上好每一节德育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真实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开好家长会。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在校外,我会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优缺点不夸大,也不缩小,采取与家长共同研究和商讨的态度,争取和家长配合,推动家庭和校外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家长会中可以打破以前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家长可以谈谈教育的心得、心中的疑惑,学生也可以说说自己学习的心得、自己的感受,做到人人互动。
五、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2
班级基本情况:
共有61名学生,29名男生,32名女生。其中四名学生本学期刚从外校转学,平均年龄为9岁。全年学生人数最多,班级气氛活跃,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对各种活动热情高涨。班上有特长的学生也很多,体育、舞蹈、声乐、器乐等方面都有特长生。父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计划,但有些学生仍然缺乏意识,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需要老师的提醒和监督。班上的'班干部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能起到很好的组织和监督作用。如收集作业本、组织早读、眼保健操等,为教师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工作。由于年龄小,有些学生自制力差,往往无法控制自己。他们喜欢在课堂上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不认真完成作业。许多行为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
主要实习工作:
(一)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日常管理
(3)班级活动管理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5)其他方面
日常工作:
(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要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向原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与学生交谈。
(2)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早操和校会排队。指导早读,组织学生吃饭、午休、作业,督促学生下午打扫卫生。
(3)批改作业、批改周记、作文、试卷。
(4)开展主题班会。
(五)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6)认真写实习日志。
具体安排:
1、第一周:熟悉课堂日常工作,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名字,了解部分学生的情况。在校长的指导下,尽快熟悉课堂管理工作。
2、第二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参与班级管理。早操、校会、眼保健操、早读、午餐、午休、作业完成、清洁、自学等。组织学习乐师附属小学文明礼仪。
4、第三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第四周:写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3
一、见习目标
掌握低年级语文课堂组织技巧,能独立管理 20 分钟的识字教学环节。
学会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拼音游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熟练运用 3 种以上课堂评价语,如 “你的发音像小喇叭一样清楚”“这个比喻让汉字变活了”。
二、时间安排(4 周)
第 1 周:观察适应
每天旁听 2 节语文课,重点记录老师如何用 “开火车”“摘苹果” 等游戏教拼音;观察课间操时如何引导学生排队,记录 3 种维持秩序的方法(如 “小火车要出发啦,谁的队伍最整齐?”)。
第 2 周:辅助参与
协助老师批改课堂练习,用红笔圈出规范书写的字并画小星星;参与课后辅导,教 2 名拼音薄弱生认读声母 “zh、ch、sh”,设计 “声母卡片配对” 游戏。
第 3 周:片段实践
独立执教 10 分钟识字课(内容:“日、月、水、火”),用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联想;课后请指导老师点评 “如何让肢体语言更夸张生动”。
第 4 周:综合提升
完整设计 1 课时教案(《秋天》第一课时),包含 “看图说秋天” 口语练习和 “给落叶涂颜色” 美术融合环节;参与家长会,学习如何向家长反馈学生识字进度。
三、成果形式
整理《低年级语文游戏集》,收录 8 个拼音、识字小游戏及效果记录。
提交 2 份课堂观察报告,分析 “老师如何处理学生注意力分散问题”。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4
一、见习目标
理解 “情境教学法” 在数学课堂的应用,能设计 1 个购物情境解决 “两位数乘法” 问题。
掌握课堂提问技巧,区分 “回忆型问题”(如 “乘法口诀背一背”)与 “探究型问题”(如 “为什么 3×12 可以拆成 3×10+3×2”)。
学会用 “错题分析表” 记录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如进位忘记加、数位对齐错误。
二、时间安排(6 周)
第 1-2 周:学科认知
旁听不同老师的.数学课,对比 “讲授式” 与 “小组合作式” 教学效果;记录 “除法竖式” 教学中,老师如何用 “分小棒” 演示算理。
第 3-4 周:技能实践
带领 4 人小组完成 “测量教室” 活动,指导学生用卷尺测量并记录数据;设计 “超市购物” 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用模拟币计算 “买 3 支铅笔和 1 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第 5-6 周:独立尝试
独立上 1 节 “年月日” 练习课,用 “生日猜猜猜” 游戏巩固知识点;制作 “错题银行”,收集学生常见错误并标注改进方法(如在竖式旁画小箭头提醒进位)。
三、考核指标
能独立设计包含 “动手操作” 环节的教案,学生参与率不低于 90%。
写出 500 字反思:“如何让数学计算课不枯燥”。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5
一、见习目标
掌握晨检 “一看二问三摸” 流程:看精神状态、问有无不适、摸额头测体温。
能组织 1 次 15 分钟的.班会,主题如 “我的书包我整理”,包含示范、比赛环节。
学会与家长进行 2 分钟有效沟通,如 “今天小明主动帮同学捡文具,在家也可以多给他自主做事的机会”。
二、时间安排(5 周)
第 1-2 周:日常观察
跟随班主任记录班级日志,重点关注课间纠纷处理(如 “两人抢跳绳时,老师说‘我们来定规则,每人跳 10 下轮换’”);学习如何填写《学生出勤表》《健康监测表》。
第 3 周:专项实践
负责周三晨检,用卡通贴纸奖励带齐红领巾的学生;设计 “班级之星” 评选表,包含 “发言积极星”“整理小能手” 等 6 个奖项。
第 4 周:活动组织
策划 “图书角整理日”,教学生按 “童话书、科普书” 分类摆放;观察放学后如何指导值日生打扫,记录 “擦黑板要从上到下” 等小技巧。
第 5 周:家校沟通
协助召开线上家长会,负责整理家长提问并分类:学习类(3 条)、生活类(5 条);尝试给 2 位家长打电话反馈学生情况,提前写好沟通提纲。
三、成果形式
提交《班级管理小妙招》,收录 8 个实用方法(如 “用‘安静小魔法’手势代替大声呵斥”)。
完成 1 次班会方案设计,附现场照片和效果分析。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6
一、见习目标
能设计 “校园植物观察”“废物利用手工” 等符合小学生年龄的.实践活动。
学会指导学生记录活动过程,如用图画 + 文字完成《我的种植日记》。
掌握活动安全预案要素:活动范围、分组名单、应急联系人电话。
二、时间安排(3 周)
第 1 周:活动观摩
旁听 “包饺子” 实践课,记录老师如何分配任务(揉面组、擀皮组、包馅组);学习如何强调安全(“擀面杖要握稳,不对着同学”)。
第 2 周:方案设计
合作设计 “校园寻宝” 活动:用地图标记 5 个打卡点(如 “找到 3 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准备任务卡和小奖品(贴纸、铅笔)。
第 3 周:组织实施
协助老师开展活动,负责第三组指导,用鼓励语如 “你们发现的这片枫叶像小手掌,观察得真仔细”;收集学生作品,分类整理成 “实践成果墙”。
三、考核标准
活动中学生安全无事故,任务完成率不低于 85%。
写出《实践活动反思》,分析 “如何平衡趣味性与教育性”。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7
第一周:熟悉教学环境与课程体系
跟随指导教师旁听 3-4 节不同学科的常态课,记录课堂结构、教学环节设计及师生互动方式,课后与指导教师交流听课心得。
研读小学 1-2 年级的`语文、数学教材及教学大纲,明确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整理出《教材核心知识点清单》。
观察指导教师备课流程,学习如何根据学生学情调整教学方案,尝试撰写 1 篇简易教案(如一年级语文《拼音入门》),交由指导教师批改。
第二至三周:参与课堂教学辅助
协助指导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包括制作教具(如数学图形卡片)、布置课堂板书框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等。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承担 10-15 分钟的课堂教学片段(如二年级数学 “20 以内加减法” 练习课),课后根据指导教师反馈修改教学设计。
负责批改 50 份学生作业,学习如何通过作业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漏洞,形成《作业问题分析表》并反馈给指导教师。
第四周:独立设计与展示微型课
独立设计 1 节完整的 40 分钟课程(自选学科与课题),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课后作业布置,经指导教师审核后进行模拟授课。
邀请同年级组教师听课并收集评价意见,重点改进 “课堂提问有效性”“时间分配合理性” 等问题,形成《教学反思报告》。
总结四周教学实践心得,制定后续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如每周练习 1 个教学技能:情境导入、小组合作组织等)。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8
第一周:班级日常管理观察
全程跟随指导班主任参与班级一日活动,记录早读、课间操、午休、放学等环节的管理流程,重点观察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处理学生矛盾(如同桌抢文具纠纷)。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协助指导班主任检查学生仪容仪表、作业上交情况,熟悉班级奖惩制度(如 “小红花积分制”)。
与 3-5 名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简短交流(如课间询问 “最喜欢的课程”),初步了解班级学生特点,建立《学生基本情况档案表》。
第二至三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协助组织主题班会(如 “文明礼仪我做到”),负责前期材料收集(如制作 PPT、准备互动小游戏),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主持 5-10 分钟的班会片段。
承担 1 次课间操整队、2 次午休纪律管理工作,学习如何用简洁指令引导学生,记录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如设计黑板报边角装饰、整理图书角书籍,学习如何通过环境布置营造班级氛围。
第四周:家校沟通与应急处理实践
观摩指导班主任与 2 位家长的'电话沟通(如反馈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沟通话术与语气,模拟撰写 1 份《学生在校情况反馈单》。
跟随指导教师处理 1 起班级突发情况(如学生轻微磕碰、课堂物品损坏),学习应急处理流程及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形成《突发事件处理笔记》。
向指导教师请教 “如何培养小班干部”“如何关注特殊学生(如留守儿童)” 等问题,整理成《班级管理锦囊》。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 9
第一至二周:教研活动参与
参加学校语文 / 数学教研组每周例会,学习如何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讨,记录教研活动中提出的教学改进建议(如 “低年级识字教学趣味化策略”)。
跟随指导教师参与 1 次跨校教研活动(如区级小学科学公开课),撰写《教研活动观察报告》,重点分析 “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差异”“专家点评的核心观点”。
阅读 3 篇小学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如《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抄关键理论并结合见习观察撰写 500 字读后感。
第三周:多元教学技能学习
向音乐、美术教师请教 1 项艺术教学技能(如简笔画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儿童歌曲教唱技巧),并在班级活动中尝试应用。
学习使用 1 款教学辅助工具(如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完成 1 份包含动画、互动习题的课件制作,用于辅助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观察并记录学校心理咨询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学习 2-3 句安抚学生情绪的常用语(如 “我知道你现在有点难过,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第四周:综合实践与总结
协助组织 1 次校级活动(如 “校园读书日” 班级展示),负责活动流程策划、学生分组安排等工作,总结活动组织中的经验与不足。
结合前三周见习内容,完成 1 份《小学教育见习综合报告》,涵盖 “教学认知”“班级管理感悟”“教研对教学的作用” 三个板块,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与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明确自身在 “专业知识储备”“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等方面的优势与短板,制定为期 3 个月的针对性提升计划。
【小学教师见习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见习工作计划08-06
小学教师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通用9篇)01-20
见习教师参培计划01-02
见习生的周工作计划10-24
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09-20
医院见习报告06-20
教育见习体会05-21
医院见习报告09-12
岗位见习报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