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精选9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1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本学期新招收的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舞蹈队一共41人,都为1―4年级女同学。)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我结合我们舞蹈对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三、训练步骤
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四、基本功训练内容:
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
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
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
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
五、训练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中午12:10――13:00
舞蹈队一队:周一、周三
舞蹈队二队:周二、周四
六、训练地点
xxx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2
为搞好学校音乐舞蹈工作,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一批音乐舞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为以后各级的比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学校舞蹈队训练计划如下:
一、总任务:
建立校舞蹈队后,能在学生学好各课的时间下参加舞蹈训练,从基础训练开始,练好基本功,学好各个动作到成品舞蹈的排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技能,坚持基本功训练,坚持舞蹈动作的训练直到成品舞蹈,争取获得好的成绩,为学校挣得荣誉。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毅力,不怕吃苦不怕流泪。并强调舞蹈基本功的练习。
2、基本功训练要从严,在此基础上加强舞蹈意识的培养。
3、训练过程中学生老师严密配合,抓紧时间,每一分钟都能利用起来。
4、每天训练时间80分钟。
5、实践和看相结合,在练习的同时还要看好的舞蹈作品,从中学习。
6、训练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
三、训练时间:
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兴趣活动课
四、训练内容:
1、基本功训练。
(1)韧带:在学习舞蹈动作之前,最重要是把韧带拉开,为以后学习舞蹈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体力耐力:在做每个动作都能坚持,这就需要体力和耐力相结合。
2、在基本功基础上加上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1)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
(2)手形,手势。
(3)勾绷脚的练习
(4)眼神,方位。
3、舞蹈动作的训练。
(1)接触简单的舞蹈动作。
(2)各个动作学习后,一一串连。
(3)培养学生的.节奏。
(4)能较好的掌握舞蹈动作。
(5)最后舞蹈动作和音乐能有效的结合,达到统一。
4、成品舞蹈的排练。
(1)在单个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过度动作,使之连贯,和谐,最后成为小段舞蹈动作 。
(2)成品舞蹈的排练需要动作统一,一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培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
(5)成品舞蹈最后要带入表情,情绪进行表演。
五、技能、技巧的训练:
(1)除了舞蹈动作的训练还有技巧的加入。
(2)腰部训练。
(3)腿部训练。
(4)撤手翻,前乔,后乔。
(5)简单的转的训练。
六、二十周训练重点安排:
1、 第一周:了解基本的基础训练。
2、 第二周:韧带的训练。
3、 第三周:腿部训练。勾绷脚,圆场。
4、 第四周:腰部训练。能自己下腰和涮腰。
5、 第五周:复习腿部和腰部的训练。
6、 第六周:腿部和腰部能协调的结合起来。
7、 第七周: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入少许舞蹈动作开份。
8、 第八周:复习动作。
9、 第九周:教学生单个舞蹈动作。
10、第十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1、第十一周:进行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12、第十二周:练习串连后的舞蹈动作。
13、第十三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4、第十四周:参加市级艺术节舞蹈比赛。
15、 第十五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
16、 第十六周:结合音乐练习成品舞蹈(包含串联后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17、 第十七周:复习舞蹈动作和练习技巧,练习成品舞蹈。
18、 第十八周:学期训练观摩、总结。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3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预计让舞蹈队的学生在加强基本功之余还要学习一些中国民族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让孩子了解民族风情,在不同民族风韵里感受不同艺术美的教育,在千变万化的舞蹈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音乐感、节奏感、韵律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孩子们不断升华对美的认同感,增强动作协调性,从而提高对音乐舞蹈艺术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筹划下组建舞蹈队,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有关舞蹈的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主要方法,通过系统、艰苦的训练,使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从艺术层面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舞蹈队的负责老师,我深知责任重大,为实现这一目标,特科学制定教学训练计划如下:
一、活动内容:
舞蹈队在上学期新加入了一批舞蹈队员,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舞蹈基础,本学期在素质训练以基础训练和适合少儿年龄特征的舞蹈为主,同时所学舞蹈也必须服务于明年我校百年校庆所需节目。具体如下三点:
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3、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具体内容如下:
1、软开度训练:基本关节训练、前低头、仰头、单肩、双肩、前环肩、后环肩、推指、拉肩、压肩。
2、软开度组合练习(合乐)。
3、勾绷脚训练:勾脚趾、勾脚踝、绷脚踝、绷脚趾、单勾脚、双勾脚、外环动、内环动。
4、勾绷脚组合练习(合乐)。
关节部位训练:1、髋关节训练:展胸压胯、含展胸、侧压胯、侧抬胯。
2、髋关节组合练习(合乐)。
3、腰训练:胸腰、大腰、旁腰。
4、腰训练组合练习(合乐)。
二、活动目的:
1、第一月要安排原舞蹈队员教会新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老师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开始成品舞的练习。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继续成品舞排练。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考核
学期末活动结束前要针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基本功与舞蹈表现力两方面,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做综合评价。老师也可以知道每个学生在哪一方面还存在问题,以便在下学期能够解决。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4
一、训练目的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参加信丰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做好准备。
二、教练:
符琼兰许世确徐春霞
三、训练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晨6:20――7:00下午第四节课
四、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两周内)
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队员:xx
2、宣布运动员训练纪律,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动员工作,注重运动员的刻苦、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第二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
1、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第三阶段(基本技术训练阶段)
1、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辅以柔韧、灵敏、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第四阶段(专项技术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训练为主,辅以综合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训练为主,辅以模拟比赛训练。
五、训练措施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3、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5
一、训练目标
培养队员对舞蹈的兴趣,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和基本手位、脚位。
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节奏感,为后续舞蹈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二、训练时间与地点
每周二、周四下午 4:00-5:30,学校舞蹈教室。
三、训练内容
热身运动(20 分钟)
慢跑、开合跳等有氧运动,活动全身关节,避免训练受伤。
动态拉伸,包括手臂环绕、腰部扭转、腿部踢腿等动作,每个动作保持 10-15 秒。
基础功训练(40 分钟)
形体训练:靠墙站立 10 分钟,要求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纠正不良体态。
柔韧性训练:压腿(正压、侧压)、压肩、下腰等,每个动作逐渐加大难度,根据队员情况调整,避免过度拉伸。
基本手位和脚位训练:学习芭蕾舞的 7 个基本手位和 5 个基本脚位,反复练习,确保动作标准。
协调性与节奏感训练(20 分钟)
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步伐练习,如小碎步、踏步、蹦跳步等,提高身体协调性。
听鼓点或节拍器打节奏,培养队员的节奏感,可进行节奏模仿游戏。
放松整理(10 分钟)
进行静态拉伸,放松肌肉,每个动作保持 20-30 秒。
队员互相按摩,缓解身体疲劳。
四、注意事项
训练前检查队员的服装和鞋子,确保穿着合适的舞蹈服和软底舞鞋。
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队员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训练。
鼓励队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五、考核评估
学期末通过基础功展示、节奏感测试等方式对队员进行考核,评估训练效果,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下学期训练计划。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6
一、训练目标
掌握一支完整成品舞的动作和节奏,能够整齐、流畅地表演。
提高队员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感染力,增强自信心。
进一步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排练中学会配合与沟通。
二、训练时间与地点
每周二、周四下午 4:00-5:30,学校舞蹈教室。
三、训练内容
热身与基础功复习(25 分钟)
沿用第一学期的热身运动,增加一些针对成品舞动作的.专项热身。
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基础功,如压腿、下腰、基本手位脚位等,巩固基础。
成品舞教学(50 分钟)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成品舞,如儿童舞蹈《快乐宝贝》。
分解教学:将舞蹈分为若干段落,逐段教学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和节奏,确保每个队员都能掌握。
分段练习:队员分组练习各段落动作,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合音乐练习:每掌握一段落后,合音乐练习,逐渐加快速度,注意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整体合排与表现力训练(15 分钟)
完整合跳成品舞,注意队形的整齐和队员之间的配合。
引导队员在舞蹈中加入表情和肢体语言,提高舞蹈表现力,如通过眼神、笑容传递快乐情绪。
放松整理(10 分钟)
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总结当天排练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注意事项
成品舞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动作不宜过于复杂。
教学过程中注重细节,对每个动作进行规范指导,确保舞蹈质量。
鼓励队员大胆展示自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队员的自信心。
五、考核评估
学期末组织成品舞汇报表演,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观看,根据队员的表现进行评分,评估排练效果。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7
一、训练目标
利用夏季假期集中训练,强化队员的舞蹈基础功,提高舞蹈技能。
学习 2-3 支新的成品舞,丰富舞蹈队的表演曲目。
增强队员的体能和耐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训练时间与地点
暑假期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9:00-11:30,学校舞蹈教室。
三、训练内容
热身与体能训练(30 分钟)
增加体能训练内容,如跳绳、蛙跳、仰卧起坐等,提高队员的体能和耐力。
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在高强度训练中受伤。
基础功强化训练(60 分钟)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训练强度和难度,如增加压腿、下腰的.时间和幅度,练习更复杂的手位组合。
加入技巧训练,如前滚翻、侧手翻等简单技巧,根据队员的能力逐步提升。
新成品舞学习(70 分钟)
选择不同风格的成品舞,如民族舞《小苹果》、现代舞《青春修炼手册》。
加快教学进度,采用分解教学与整体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注重舞蹈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技巧,让队员更好地诠释舞蹈作品。
综合练习与放松(20 分钟)
复习之前学习的成品舞和基础功,进行综合练习。
进行充分的放松运动,帮助队员恢复体力。
四、注意事项
夏季天气炎热,训练期间注意通风降温,提供充足的饮用水,防止中暑。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队员过度疲劳。
加强安全教育,在技巧训练中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受伤。
五、考核评估
集训结束后进行汇报演出,展示集训成果,根据队员的训练表现和汇报演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表彰表现优秀的队员。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8
一、训练目标
针对即将参加的舞蹈比赛,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舞蹈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队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心理素质,确保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优化舞蹈队形和动作细节,提升舞蹈的观赏性和竞争力。
二、训练时间与地点
比赛前一个月,每周二、周四、周六下午 2:00-5:00,学校舞蹈教室。
三、训练内容
赛前基础功巩固(40 分钟)
针对比赛舞蹈中涉及的基础功动作进行重点巩固训练,确保动作标准、到位。
加强柔韧性和力量训练,满足比赛舞蹈的高难度动作要求。
比赛舞蹈精细化排练(90 分钟)
逐段打磨比赛舞蹈的.动作细节,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整齐度和协调性。
优化舞蹈队形,根据舞台效果调整队员的站位和移动路线,确保队形美观、流畅。
加强舞蹈与音乐的配合,注重节奏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表现力。
舞台表现与心理素质训练(40 分钟)
模拟比赛场景进行训练,让队员熟悉舞台环境和比赛流程。
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如深呼吸、自我暗示等,帮助队员克服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
引导队员在舞台上展现出最佳的精神面貌和舞蹈风采。
放松与总结(10 分钟)
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训练疲劳。
总结当天训练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
了解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比赛成绩。
关注队员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队员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比赛。
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服装、道具、化妆等,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五、考核评估
比赛结束后,对队员的比赛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9
一、训练目标
巩固之前的训练成果,进一步提升队员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学习舞蹈创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
组织开展舞蹈交流活动,拓宽队员的视野,提高舞蹈水平。
二、训练时间与地点
每周二、周四下午 4:00-5:30,学校舞蹈教室。
三、训练内容
热身与基础功复习(25 分钟)
进行常规热身运动,复习基础功动作,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舞蹈技能提升训练(40 分钟)
学习更复杂的舞蹈动作和组合,如民族舞的转体、跳跃动作等,提高舞蹈的难度和观赏性。
加强舞蹈表现力训练,通过模仿、情景表演等方式,让队员更好地理解舞蹈情感,提高表现能力。
舞蹈创编教学(25 分钟)
讲解舞蹈创编的基本要素,如动作、节奏、队形等。
引导队员分组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从几个基本动作开始,组合成一段小舞蹈,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
交流与展示(10 分钟)
组织队员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片段,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邀请其他学校的舞蹈队进行交流演出,学习借鉴他们的.优点和经验。
放松整理(10 分钟)
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身体疲劳。
总结当天训练情况,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四、注意事项
舞蹈创编教学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保护队员的创新积极性。
在交流活动中,引导队员尊重他人,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确保训练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队员的学习。
五、考核评估
学期末通过舞蹈技能展示、舞蹈创编作品展示等方式对队员进行考核,综合评估队员的训练成果和创新能力。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鼓号队训练计划06-25
关于中学舞蹈队训练教学计划(精选7篇)07-15
舞蹈队活动计划07-19
舞蹈队工作计划09-29
小学鼓号队训练计划(通用6篇)09-13
小学体育运动队训练计划04-23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12篇12-10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14篇)12-13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12篇)10-28
舞蹈训练教学计划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