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3 11:12: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者论坛,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学习重难点】

  1、会认14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者论坛,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

  【学习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求〗

  1、认读14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者论坛,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大家喜欢旅游么?去过哪些地方?

  2、介绍认识天下名山:

  黄山、华山、泰山等等。

  3、出示黄山图片。

  4、演黄山风光课件。

  5、今天我们就去领略黄山石头的奇特。

  二、出示教学挂图

  1、看挂图。

  2、说说石头的样子。

  3、导语:

  那课文又是怎样写这些石头的?请自由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画一个点。

  三、生字教学

  1、找出生字后,看注音拼读。

  2、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⑴ 有6个字是连词出现的,字词连教:

  尤其、胳膊、形状。

  ⑵ 采用猜字谜的方式认读:

  当:横山上三根草。

  仙:山边一人要成仙。

  ⑶ 熟字组词法认读:

  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

  ⑷ 形近字认读:

  区 巨

  ⑸ 出示生字卡测读:

  测读的形式可以采用摘果子或摘树叶的方法激发学生认读,也可以采用课件进行认读。

  四、介绍黄山

  1、出示课件或图片。

  2、学生介绍黄山后教师归纳: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那里,景色秀丽,著名的有七十二峰,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似人似物似鸟,形态各异,生动逼真,遍布黄山峰顶峰腰,构成了一幅幅图画。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两句话讲了什么?

  ⑴ 第一句讲黄山在安徽省南部。

  (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安徽省。)

  ⑵ 第二句讲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

  3、喜欢的词语读、说:

  ⑴ 闻名中外:

  中国与外国(全世界)都有名的。

  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长江是闻名中名的河流。

  ⑵ 秀丽神奇:

  美丽奇妙。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

  ⑶ 尤其:特别:

  今天的天气十分睛朗,尤其是早上的,阳光照在校园里,暖洋洋的。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学生自选余下的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段进行教学

  (以“猴子观海”为例进行教学。)

  1、出示“猴子观海”图片。

  2、自由描述图片内容。

  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注意语调要稍慢,似乎怕惊动猴子。

  ⑵ 注意重读以下词:

  陡峭、抱、蹲、翻滚、有起、猴子观海。

  ⑶ 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教学:

  陡峭:

  由理解的学生讲或画陡峭直的山势图以帮助理解词意。

  翻滚:

  出示课件,演示云海翻腾状,即风吹云涌。

  ⑷ 抱着腿、蹲:

  由学生上台表演。

  ⑸ 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⑹ 展开想象,说说猴子此时会想什么?

  4、背诵“猴子观海”

  5、过渡语:

  黄山的石头真是神奇,除了猴子观海还有什么,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继续认识黄山石的神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背诵第一、三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

  1、依照昨天学习“猴子观海”的方法学习“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三个段落。

  ⑴ 学生自由读三个自然段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一:能讲出奇石的形状。

  练习二:能模仿奇石的样子。

  练习三:从奇石的形状想像一个故事。

  ⑵ 生在组内自由完成三道练习。

  ⑶ 派出讲、演、编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教学:

  ① “仙桃石”:

  A、出示图片。

  B、描写形状:

  一个大仙桃,如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C、模仿表演:

  可用手或身体来表演仙桃下落状。

  D、讲述故事:

  学生任意编,教师可提慰王母娘娘的蟋桃园。

  E、朗读“仙桃石”一段话。

  F、小结:

  “仙桃石”真美啊!

  ② “仙人指路”:

  A、出示图片。

  B、描述形状: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手臂指向前方。

  C、模仿表演。

  D、讲故事。

  E、小结:

  “仙人指路”真美啊!

  ③ “金鸡叫天都”。

  (同上道理教学。)

  ⑷ 注意以下词语的教学:

  ① 巨石:大石。

  ② 金光闪闪:

  出示一课件,演示金光闪闪状,再在阳光下出示一金属物,看阳光反射时的样子。

  ③ 伸着:

  以表演时的动作增进理解。

  ④ 啼叫:

  以鸡鸣、鸟鸣声以帮助学生理解。

  ⑸ 朗读课文。

  ① “仙人指路”要读出神话的神秘感。

  ② “金鸡叫天都”要读出童话的有趣。

  ⑹ 选取一段进行背诵。

  2、学习第六自然段:

  ⑴ 自由读。

  ⑵ 模仿表演或出示图片。

  ⑶ 为奇形怪状的石头取名.

  ⑷ 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仙 桃 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黄山奇石 金鸡叫天都 神奇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学习文本表达,尝试用上“好像”“真像”说说其他奇石。

  4.体会黄山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老师想给大家画个字,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它。(板写“奇”的小篆形式)给“奇”组词。

  2.你见过哪些奇怪的东西?这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黄山那里奇怪的石头。(板书:黄山奇石)

  3.指导读好课题,重点可放在“奇”或“石”上,读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二、初识奇石

  1.擦亮我们的眼睛,叫醒我们的耳朵。跟着老师的朗读,去黄山瞧瞧那些奇怪的石头吧。(范读)

  2.自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里介绍了哪些石头?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3.指名说,师板书: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4.指导读好这些奇石的.名字,说说发现。(与动物有关,好几个都带有“仙”字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尚未完整接触课文前,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便是一种“身教”,一种“引领”,为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学习创设了有效情境。)

  三、探究名字“奇”

  1.读句子,想象画面。

  读描写“仙桃石”的相关语句,展开联想,体会动作。

  读“仙人指路”相关语句,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导读。

  2.练习对读(我说石头名字,你来读;我读句子,你猜名字)。

  3.拓展运用,出示两张石头图片,用“好像”“真像”将句子补充完整。

  瞧,那巨石真像____。

  这巨石,好像____。

  4.学写生字“巨”和“位”。

  (设计意图: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学生要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勾画,在教师提醒之下,圈出表示动作的字,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根据教师的简单要求,能找出描写石头的句子。长久坚持,学生便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感悟石头“奇”

  1.重点品读“猴子观海”语句。

  关注表示动作的“抱”“蹲”“望”,一块冰冷的石头,被这么一描写,就好像活了一样。(指导朗读)动作描写真神奇,有了它们,石头更加神奇有趣了!

  梳理“猴子观海”部分的学习步骤。(自主读—画语句—品读词句)

  2.学法迁移:用刚才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金鸡叫天都”部分。

  感受“金鸡叫天都”的奇妙

  (1)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的句子。

  (2)小组内读一读,找一找表示动作的字。

  (3)再次练习朗读。

  3.全班赛读。

  小组推荐代表参加全班赛读,看谁更能把石头的活灵活现表达出来。

  4.学写“每”“升”和“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猴子观海”部分,并总结学习方法。“金鸡叫天都”部分便尝试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学,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使其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向你推荐“奇”

  1.我演你猜。

  有趣的名字、神奇的石头,同学们学得用心,读得动情,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放松放松,来玩个游戏吧。

  2.小小导游。

  自主练说:这就是黄山奇石,安徽黄山四绝景色之一。我们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如此独特的景观,下面请大家做回小导游,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石头吧。

  同桌互说:告诉你的同桌你最喜欢的奇石叫什么,并向他介绍这块奇石。

  小小导游荐“奇石”

  (1)读一读相关文字。

  (2)练习背诵,争取脱稿。

  (3)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介绍,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学生评价—推荐展示—评选奖项—简短颁奖(“最具创意奖”“最佳解说奖”“最有风度奖”)。

  (设计意图:让学生变换身份,作为小导游来介绍黄山奇石。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换一种背诵的方式,进一步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恰恰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习能力。)

  六、尝试表达“奇”

  1.介绍其他石头。

  黄山可不只有这四种石头,文章里还给我们介绍了———(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学写生字“狗”。

  2.创新介绍。

  (出示课后题中三幅奇石图)小导游们,你该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些奇石呢?

  自主选图,自主练写。(提醒:确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描写)交流评点。

  (设计意图:传授方法,以读促写,既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

  七、课堂总结

  1.自主分享。伴随着作者的文字,我们感受到黄山石头的奇妙,欣赏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黄山奇石是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山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色?请去过黄山的小朋友跟大家分享分享。(奇松、云海、温泉等)

  2.总结: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堪称“天下第一奇山”。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拥有太多太多绝美的自然风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图游我们大美中国!(出示祖国大好河山组图,播放《我爱你中国》歌曲。师生欣赏。)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神奇。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体会语言美、想象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徽、景”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琴、站”等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语言美,想象意境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奇”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

  我国有一个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黄山的景色?(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黄山四绝。)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读读课题,找出重点。

  课题由“黄山、奇石”两个词组成,你觉得课题中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内容?(奇石)你能用朗读来表现这个重点吗?(读课题)

  2自读课文,了解奇石。

  黄山的奇石是怎样的奇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把读得不顺利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尤其、风景、陡峭、手臂、脖子、、奇形怪状”等词语。)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3)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写黄山奇石的?

  三、细读探究,品味“奇”

  1研读第1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找出这一段中赞美黄山风景的词语,用“——”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①读第1句话,理解“闻名中外”这个词,指导学生用自豪的语气读这句话。

  ②读第2句话,理解“秀丽神奇”(秀丽指清秀美丽,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③比较句子: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理解“尤其”。(第2句加上了“尤其是”,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语意有轻重之分,突出了怪石有趣,提示了下文。)

  (3)小结:这一自然段写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引出了黄山石(是全文的总起)。

  2品读2~6自然段。

  (1)轻声读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奇石“仙桃石”。

  ①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知道它的有关资料吗?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②对比句子:(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第一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飞”和“落”两个字,突出石头形成的趣味性。)

  ③再读这一段,想象奇石的样子。

  (3)出示奇石“猴子观海”图。

  ①说说图上的岩石象什么?

  ②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预设:学生理解“翻滚的云海”可能较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看大海的波涛来理解。

  ③出示课后“读”中的第2组句子,对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体会石猴的动作。)

  ④自由练读,体会石猴的奇特与可爱。

  ⑤指名读,读出石猴的奇特和可爱。

  (4)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图。

  ①阅读第4自然段。

  ②自由练读这几句话,并学着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为什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②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③指导朗读,抓住“就变成了……雄鸡”“就像对着……啼叫”等句子指导,读出金鸡叫天都的可爱。

  (6)齐读第6自然段。

  ①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省略号里藏着什么?

  ②你还知道黄山有什么奇石吗

  ③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四、回归整体,再现“奇”

  1回读课文,想象黄山奇石的特点。

  2表演读:像导游一样把这些有趣的黄山石介绍给游客。

  3回归文题,体会“奇”的意思。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题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第2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

  2你能读得比老师好吗?试一试。

  3阅读讨论:作者在文中写了几处黄山石景,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你是怎样分辨的?详写的奇石是怎样写的?

  4略写的奇石有哪些,任选一项,展开想象说说这种奇石可能是什么样子。

  二、识字写字

  1利用字卡、课件检查识字落实情况。

  2.写字指导重点:

  “站”字左边“立”字的写法及末笔的变化。

  “巨”字的内部不要写成扁“口”。

  “尤”字不要多一笔。

  “琴”字下部是“今”不是“令”。

  “狮”字三部分的比例要合适。

  “等”字细腰横的写法。

  2写字练习。

  (1)每个字写3~5遍,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议。

  三、积累内化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为什么?

  2将喜欢的词填在词语小车内。

  四、拓展总结

  1引导学生读一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太阳的话》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欣赏了黄山石的独特与神奇,老师送给大家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黄山看一看,也希望你们给黄山那些还没有命名的奇石起一个充满想象与神奇的名字。

  板书设计

  1黄山奇石

  仙桃石飞落

  猴子观海抱 蹲 望

  仙人指路站 伸 指

  金鸡叫天都伸 啼 叫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教学构思:

  1、初步看图读文,粗知图文意:先整体感知图意并通过观察了解奇石的特点,再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然后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图文结合研读,体味语言美:通过观察朗读和语言文字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文中美的语言。

  3、赏图诵读想象,激发爱国情:通过观察和诵读帮助学生体会黄山奇山的神奇有趣,将图文融为一体、在美的意境中启发想象,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设计:

  1、依次出示课文中四幅插图,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说说图上画的什么?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那石头会想到什么?使学生对黄山景观有个整体印象。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划出不懂得的词句。

  4、检查自学效果,注意音、形,帮助引导学生记清字词的音形义。

  5、说说课文的四幅图分别与课文的哪趣。

  二、图文结合,细读课文

  (一)看图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黄山全景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思考: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什么?划出句子中赞美黄山风景的词语?想想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3、指名读这一段,问:这一段哪些词语是赞美黄山风景的?

  ①理解“闻名中外”,指导朗读第一句,请学生用自豪的语气练读,指名读。

  ②理解“秀丽神奇”,指导朗读第二句,老师范读,学生试读。

  ③理解“尤其”,指导学生领会:课文的重点是突出黄山的怪石有趣,点明题目、提示下文。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话,“尤其”要读重音,指导学生用“尤其”造句。

  ⑤齐读第一段,理解这两句话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第二至第五段

  1、学生轻声朗读第二至第五段,思考:这四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四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奇石?

  2、导读第二段,指导学法。

  出示“仙桃石”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①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段,划出描写奇石的句子,找出具体描写奇石“奇”的词语,用“--”表示。(“飞”“落”)

  ③讨论:这些词语写得好在哪里?(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大桃子”写出了石头的外形、“从天上飞下来”使人感到神奇。)

  ④这样的一块石头多么神奇。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对它的喜爱,“飞”、“落”要重读。)

  3、老师板书小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学法:看——看图,想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找——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奇石“奇”的句子和词语。

  议——读句子,议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读——感情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4、半扶半放学习第三段

  (1)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学习第三段

  ①看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猴子)

  ②找出具体写奇石“奇”的 词语。(抱、蹲、望)

  ③这些词语好在哪里?(把石猴子写活了。)

  ④请个同学表演一下“猴子观图”的形态。

  ⑤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2)学生体验一下运用上述方法学习课文的乐趣。

  5、运用学法自学第四、五段

  ①第四段,检查学生找写“仙人指路”神奇的词语(站、伸、指),点名朗读,齐读第四段。

  ②第五段,检查写“金鸡叫天都”神奇的词语(伸、嘀、叫),指名朗读,分组读。基础好的同学还可让他据文配画。

  三、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1、齐读第六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

  2、请你仿照二至四段介绍奇石的写法,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奇石名称,抓住其特点,用一段话把自己喜欢的奇石样子具体地说出来。

  四、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五、作业

  1、完全课后第3题

  2、向同学介绍你最喜爱的一块奇石。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蹲望

  仙人指路 站伸指

  金鸡叫天都 伸啼叫

  (奇) (趣)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01-07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4-08

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02-06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2-08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7-08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8-25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06-26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1-02

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11-03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