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5 15:10: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音乐声中,在教师深情地话语中,走进快乐的课堂。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了。

  2、交流反馈

  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读。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水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学生默读,寻找描写颜色的词语。

  学生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划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美美地读读句子,体会色彩的美:自己小声地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体会:如果把句子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

  指导朗读,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走进情景,美读课文。

  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鱼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一段?

  4、表演朗读

  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如境,以演促读。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吧。

  师生互动演一演,

  朗读指导:这么快乐的景象,让我们来快乐的读一读吧。

  四、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2、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3、积累背诵

  五、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画一画秋天的雨。

  反思:《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小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集中在第二、第四自然段。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这两个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好的的词句。学生在流畅读书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精彩的句子、段落,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中,教师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理解、积累。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课文。而且,朗读的形式很多,让学生想象画面,边读边演一演等,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是:

  1.会认8个生字,指导书写“爽”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雨”引入,激发情感。

  1、淅沥淅沥的雨从周六到现在,已下了几天了,它留恋着这片土地,不舍离去。让我们想想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

  2、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这绵绵的秋雨走进课堂,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昨天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出示生字:凉爽。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

  “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秋天的雨既清凉又温柔,让我们走进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秋雨是什么样的呢?

  师读课文

  2、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了他的感受,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

  读课文。交流学习成果吧。

  学生读每个自然段开头一句。

  看屏幕,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小诗,连起来齐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每句话是每段的意思。)

  三、深入品读课文

  (一)感悟秋雨特点。(学习课文第一段)

  钥匙,很常见,也很神奇,拿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读一读课文,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感悟“五彩缤纷”。(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师问:秋天的雨把这些颜色都给谁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课件。

  2、重点体会,指导美读。

  现在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1)学生轻声练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反馈: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多媒体显示相应句子及画面.师分别作朗读指导。(比喻、拟人,“频频点头”意思。)

  3、读得真美,能不看书读吗?

  4、仿写:秋雨还把什么颜色送给了谁?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几句吗?

  秋雨把紫色给了葡萄。

  秋雨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个个火把。

  秋雨把红色给了苹果,一个个苹果向我们露出诱人的笑脸。

  5、秋雨给我们带来的颜色可真多真美啊!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五彩缤纷)谁会运用“五彩缤纷”这个词?

  五彩缤纷的图画五彩缤纷的衣服五彩缤纷的花朵

  6、齐读全段。

  (二)体会“气味的香甜”。(学习课文第三段)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1、指名读。

  2、你还知道秋天的雨里藏着什么香味?谁能仿照“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来说说?(生:枣甜甜的;葡萄酸酸的…)

  3、秋天的雨里原来藏着这么多成熟的果实呢!秋天的雨多香啊!我们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表演朗读。(学习课文第四段)

  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她还很热心呢!瞧!她现在正拿起金色的小喇叭在喊话呢!听听,她在说些什么?同学们,我有个好主意。咱们来把第四段的内容演出来,好吗?

  1、怎样把课文中的内容演好?你想演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自主练读课文.)

  2、师生互动表演,以演促读。

  师:(拿起小喇叭)朋友们,冬天快来了,大家作好准备啦!

  小喜鹊,你在哪儿呢?(我在这儿呢!)

  你在干什么?(我在忙着造房子呢!)

  师:小松鼠,你在哪儿呢?(我在这儿呢!)

  你在干什么?(我在忙着找过冬的粮食呢!)

  师:小青蛙,你在哪儿呢?(我在这儿呢!)

  你在干什么?(我在忙着挖过冬的洞穴呢!)

  师:小松柏,你们在哪儿呢?(我们在这儿呢!)

  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服了!)

  师:杨树、柳树,你们在哪儿呢?(我们在这儿呢!)

  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的落叶已经飘到了树妈妈的脚下!)

  我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2、你们真是出色的小演员。这么快乐的景象,你们想不想大声地读出来呢?读读这一段吧!(课件出示第四段内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齐读第五段。

  2、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丰收、欢乐……)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分析】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对网络下的学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学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阅读。

  2、大多数学生乐于体验实践,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的打写速度在每分钟8~20个字左右,要在规定时间内打出流畅的篇章,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课室。

  2、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思路介绍】

  本课时以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线索,学生体会文中词句,品味文章优美为重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听觉、视觉、味觉等直观感受使学生读出秋雨的美,品出秋天的味。再利用资源平台,拓展阅读相关文章,积累丰富的语感,打写一段描写秋景的文章,充分落实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

  3、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从而使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同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2、谁愿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3、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课文,师范读。同学们你们评价一下老师读的怎么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吗?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晨读课上老师经常大声地读课文,一篇课文老师不知道读过多少遍,而且老师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课文中的画面,好像看电影一般,你们要不信,请按老师的方法读,聪明的你们绝对比老师强。

  4、生自由练读。

  5、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后说)

  6、品读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第一段课文,学生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这段自由朗读一遍。

  ⑵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你能通过你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⑶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7、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希望同学们用心感悟。

  三、学字指导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2、学生自选词语造句,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教师强调:同学们本课要求写的生字有12个,如扇是多音字,还可以读成shān。枚的右边是反文,不是文,柿的右边是市,菠萝是上下结构。并重点指导扇、枚、爽、粮、紧字。

  4、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沐浴着绵绵秋雨走入了课堂,学习这秋天的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并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师:打开秋天的大门,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自学提示: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闻到的,用==画出听到的词句,并多读几遍课文。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师:你看到了什么?

  ⑴生按顺序说句子并朗读,师相机指导感悟。

  ⑵小游戏贴秋天: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贴出一个美丽的秋天吧。(请出四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贴得怎么样?(分发橘子、柿子、苹果、梨的组合图片,学生贴画)利用贴秋天的游戏,体会词语你挤我碰、五彩缤纷。

  ⑶想象力擂台:用黄黄的银杏叶像红色的枫叶像等造句,进行比喻句的训练。

  ⑷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愉快的心情,品读第二自然段。

  2、师:你闻到了什么?

  ⑴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小游戏吃水果: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体会秋天的味道。

  3、师:你听到了什么?

  ⑴指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⑵如果你是秋雨,你会怎么给好朋友送去关心和问候。

  ⑶如果你是秋雨的朋友,你又会怎么回答秋雨呢?

  ⑷齐读第四自然段。

  4、师:是啊,秋天的雨给人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香甜勾人的气味,欢乐喜悦的声音。秋天的雨还给小动物和植物带来了忙碌,带来了喜悦!让我们怀着对秋雨的感激把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合起来读读吧。

  四、进资料城拓展阅读

  1、就其中一两篇谈自己的体会

  五、打写训练

  仿照课文,用上所学的好词好句,围绕秋天写一段话,如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校园、秋天的风、秋天的云

  六、点评学生的打写

  七、作业

  出一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反思】

  1、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各种感观学习文章,欣赏文章,朗读有感情,学生对课文体会深。

  2、注意学生的语言训练,结合课文,抓住时机,较好的完成了本文的知识目标。

  【不足】

  1、打写题目一开始设置没结合课文,学生不知写什么,浪费了时间。

  2、处理课文过细,问题过多,应抓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体会。

  3、朗读得还不够。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4

  《秋天的雨》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作品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富有特点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了一幅色彩缤纷、丰收味美、动物忙碌的生动画面。作品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感,充分彰显出秋雨的神奇、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设计意图:

  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深吸引、感染着孩子。对孩子经常开展文学欣赏启蒙教育活动,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真的启迪、善的熏陶、语言的积累、美的享受”。《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诗如画,不仅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例,还向孩子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秋之美,在欣赏活动中得到审美享受。因此,本活动设计以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活动,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其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使他们在欣赏中感悟、表述、积累、迁移。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感受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变化,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2、能积极投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欣赏的乐趣,对秋天的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与散文内容相符,并根据教学过程有交互的Flash动画课件。

  2、幼儿可以参与互动的送颜色动画课件。

  3、道具:金钥匙把、五彩画笔一支。

  4、配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滴答、滴答……”

  幼儿:下小雨的声音……

  1、师:现在是秋天了,那现在下的雨就是什么雨呢?

  幼儿:秋天的雨、秋雨……

  2、师: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落到了我们的身上,有什么撼觉?

  幼1:很舒服!

  幼2:很凉爽!

  幼3:很温柔,很清凉!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

  (师拿钥匙道具,在多媒体屏幕前做开门状,课件中的画面门就打开了,出现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并定格此综合画面。)

  评析: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同时运用了钥匙道具,配以轻柔的动作与声音为幼儿呈现了一幅多彩美丽的秋景,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幼儿的好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分段欣赏,讲述交流

  (一)欣赏第一段,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1、讲述综合画面

  师:小朋友,秋天的门打开了,你们看到什么啦?它是什么样的?

  幼1:我看到红红的枫叶,真漂亮!

  师: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大地上到处都是,真漂亮!

  幼2:我看到银杏树,它的叶子象一把小扇子。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扇一扇,感觉怎么样?(很凉爽。)

  幼3:我看到红红的苹果、橙黄的柿子。

  师:满树的果子都成熟了,他们在秋雨中摇摇摆摆的,好象对大家说什么呢?(点击单个果树动画。)

  幼4: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好!瞧我们多漂亮!

  幼5:小朋友们,你们想吃我吗?

  幼6:小朋友们,我们做个好朋友吧!

  幼7:我们水果都丰收啦,我们长大啦,快把我们摘下来吧!

  幼8:我还看到了各种各样颜色的菊花、金黄色的田野……

  师: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颜色的菊花?

  幼儿:淡黄的,紫红的……

  师:各种颜色的菊花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菊花)。田野金黄色的,真美呀!

  1、完整欣赏第一段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就是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因为它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观看第一段有声课件。)

  2、玩送颜色游戏

  (师播放没有色彩的秋天图课件。)

  (1)师:秋天的雨把什么颜色送给了谁?(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有机地渗透词汇及修辞手法。)

  幼儿:秋天的雨把红色送给了枫叶。

  师:请你来做秋天的雨,把红色送给枫叶。

  (请一幼儿用红画笔在课件中的空白枫叶上左右涂色,此时配合音效,枫叶随着幼儿的涂色慢慢变红了)。

  瞧,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盛装。什么是盛装?(师边说边播放枫叶落大地的课件: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好象给大地穿上非常漂亮的衣裳。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盛装”的含义。)

  (2)师: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送给谁了呢?也请你来做秋天的雨,把颜色送给它吧。(根据幼儿的回答请三名幼儿分别送三种颜色,最后其他颜色大家一起送。幼儿送颜色时,可以一边送一边试着说一说。例如:黄色送给银杏,黄了树叶,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它把金黄色送给田野,金黄色的田野就象金色的海洋。它把橙红色送给了果树,果子们都成熟啦!它把各种颜色送给菊花,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点头。)

  评析:美妙的视觉栽激把幼儿带入了秋的意境)在美丽、动态的互动课件中。幼儿不仅能非常真切地体验到秋天的色彩美,而且对秋天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之情;喜欢看,喜欢表达,幼儿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作品,感悟到了秋天的景色美。

  (二)欣赏第二段,感受秋天的味道美。

  1、整体理解欣赏。

  (1)师:秋天的雨真神奇,它除了有五彩缤纷的颜料,还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我们一起来看。(播放第二段有声课件。)

  师:秋天的雨里有哪些好闻的气味?

  幼1:菠萝甜甜的。

  幼2:梨子香香的。

  幼3:烤山芋的香味……

  (2)师:小朋友的脚呀,常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是为什么?

  幼1:因为我们想吃了。

  幼2:香味把小朋友吸引过去了……

  (3)师:平时你的脚有没有被香味勾住?被什么香味勾住过?

  幼1:我被炒粟子的香味勾住过。

  幼2:我被做面包的'香味勾住过。

  幼3:我被炸鸡腿的香味勾住过。

  (师随机评价:油炸食品不能吃太多噢!)

  2、老师配乐朗诵。

  师:好多小朋友的脚呀,都被秋天的雨带来的香味给勾住了,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再来感受一下秋天的气味吧。(暗示幼儿作睡状,师配乐朗诵。)

  评析:视听结合的欣赏,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秋天果子或熟后所带来的味道美,而且还激起了幼儿联系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讲述欲,从而使幼儿将外显的形象转化为内在的体验。

  (三)欣赏第三段,感受动植物的活动美。

  1、讨论交流

  师:秋天的雨还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滴答、滴答”,小动物,小树们,冬天就要来了,快快准备过冬吧!

  出示小动物过冬综合图。

  瞧,谁听见了?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准备过冬的呢?小树们又是怎么准备过冬的?

  (1)幼儿两两讨论,互相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交流

  幼1:小松鼠是摘松果过冬的。

  幼2:小青蛙是钻到泥洞里不吃不喝冬眠过冬的。

  幼3:小喜鹊是衔来树枝造房子过冬的。

  (3)欣赏动植物过冬这段,并在“还有小树叶呢”这里暂停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师提问:咦,还有小树叶呢!它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呢?

  幼1:常绿树的树叶变得更绿了。

  幼2:落叶树的树叶飘落下来。

  师总结:常绿树的树叶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落叶树的树叶飘呀飘,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都在准备过冬了。

  2、整段欣赏

  师:动物和植物们就是这样过冬的,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欣赏第三段课件。)

  3、表现散文

  师:小动物、小树们过冬真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吧!

  (师做秋天的雨,配乐朗诵,带领幼儿自然分组表演小动物和小树准备过冬的样子。)

  评析:形象的小喇叭引起了幼儿交流、讨论动植物过冬的表达欲。在表述中,孩子们充分展现了自己已有知识的积累,并于互动表演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验了动植物在秋天的忙碌之乐、活动之美。

  三、互动交流,完整欣赏

  1、交流感受

  (1)师:小朋友,秋天的雨有五彩的颜料、好闻的气味,还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秋天呢?(美丽的、漂亮的、丰收的……)

  (2)师:在这样美丽的秋天里,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快乐、开心、舒服……)

  2、欣赏散文

  (1)师:我们将说的和看的连起来,就是一篇好听的散文。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散文《秋天的雨》。

  (2)整体欣赏散文课件

  评析:忱美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吸引了幼儿,让幼儿在悦耳、悦眼中愉快地享受了秋天带来的美。整个欣赏活动幼儿沉浸其中,被其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所陶醉。

  四、活动延伸,经验拓展

  1、继续寻找美丽的秋天

  师:你们喜欢秋天的雨吗?(喜欢!)让我们一起再去寻找一下秋天的雨还带来哪些美丽的景色吧!

  2、反复倾听作品

  在幼儿午睡前或午睡起床后让幼儿倾听。

  3、利用区角或第二课时,进一步交流讨论、表演和迁移运用作品。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秋日私语》音乐录音带。

  3.根据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绘制成各色秋景图,如枫叶图、菊花图等。

  第一课时

  一、 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 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三、 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四、 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五、 拓展练习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关于《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3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3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3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8

《秋天的雨》课件设计05-04

关于雨巷的教学设计11-12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第1课时)12-16

秋天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5

《秋天的雨》优质课件设计05-02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