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10 11:24:41 佩莹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1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的美工材料,大胆尝试不同形式的美工制作。

  2、在经验共享、经验再加工的基础上,综合用剪、贴、拼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欢的画。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能将自己面前的材料收放整齐。

  活动准备:

  1、一张桌子上有彩色纸,报纸,皱纹纸等、剪刀、浆糊。

  2、一张桌子有橡皮泥、泥工板。

  3、一张桌子有蜡笔、水粉等。

  4、其它桌子放豆类、橡皮泥、瓜子等。

  5、每张桌子放一些白纸。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你见过哪些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认识不同的材料,探索不同的制作技能。

  1、今天要用不同的材料做各种不同的花,(让幼儿到桌子前了解材料),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材料?

  2、讨论:怎样使纸、泥、豆、瓜子变成漂亮的花呢?

  3、师幼小结:纸可以剪、贴、撕;泥可以搓、压、团、切;瓜子用胶水贴在纸上等。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选自己喜欢的.材料,做自己喜欢的花。

  2、仔细观察幼儿,及时反馈个别幼儿的好方法供集体分享。

  四、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幼儿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花,了解其基本外形特征,如花瓣数量、形状、颜色,花蕊特点等。

  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组合表现花朵形态,学会用线条勾勒花瓣纹理、花茎及叶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各种花卉图片、实物以及视频资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感知力。

  以小组讨论、示范讲解、自主创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中花卉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良好品质。

  在绘画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花朵的特征,运用基本图形进行花朵绘画创作。

  让幼儿用色彩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花,展现花朵的绚丽多彩。

  难点

  帮助幼儿掌握花瓣与花蕊之间的比例关系,使画面构图协调。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在花朵形态、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创新,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类花卉的高清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展示花朵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盛开的生长过程。

  实物鲜花若干,如玫瑰、康乃馨、雏菊等,放置在教室显眼位置供幼儿近距离观察触摸。

  绘画工具材料: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绘画纸、剪刀、胶水等,按小组分配整齐摆放。

  展示板,用于展示幼儿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教师身穿带有花朵图案的围裙,手持一个神秘的大盒子,走进教室,微笑着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奇的礼物,它藏在这个盒子里,大家猜猜是什么?”

  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摸一摸盒子,通过触觉感受猜测里面物品,然后打开盒子,露出一束美丽的鲜花,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出主题 —— 我喜欢的花。

  (二)观察欣赏(7 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鲜花盛开的.视频,视频中有各种不同种类、颜色鲜艳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提问:“小朋友们,在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花呀?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说出自己认识的花名及颜色。

  展示实物鲜花,让幼儿分组近距离观察,教师引导幼儿用手轻轻触摸花瓣、花蕊,闻一闻花香,感受花朵的质感、形状与气味,并提问:“看看这朵花有几片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花蕊像什么?” 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花朵细节,进一步了解花的结构特征。

  (三)讨论交流(5 分钟)

  组织幼儿回到座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你最喜欢哪种花?为什么喜欢它?”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与花有关的小故事,教师巡回倾听,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幼儿从花的外形、颜色、寓意等方面阐述喜欢的原因。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与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四)示范讲解(8 分钟)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中提到较多的花朵种类,选取其中一种,如玫瑰,进行绘画示范。首先在黑板上用一个椭圆形画出花蕊,边画边说:“小朋友们,看,这是玫瑰花的花蕊,就像一个小小的椭圆。”

  接着在花蕊周围用多个水滴状的图形组合画出层层叠叠的花瓣,提醒幼儿注意花瓣的大小、形状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遮挡关系:“我们来给花蕊穿上漂亮的花瓣衣服,花瓣要一片挨着一片,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哦。”

  用绿色的彩笔画出细长的花茎和椭圆形带有锯齿状边缘的叶子,强调花茎与叶子的生长方向要自然:“花茎就像小树枝一样直直的,叶子要长在花茎上,像小扇子一样。”

  示范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给花朵上色,鼓励幼儿大胆选用鲜艳明亮的色彩:“玫瑰花有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把它涂得美美的。”

  (五)实践创作(15 分钟)

  向幼儿发放绘画工具材料,布置创作任务:“小朋友们,现在轮到你们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花啦,可以是我们刚刚看到的,也可以是你在外面见过的其他漂亮的花,看看谁画得最有创意,颜色最鲜艳。”

  幼儿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对于绘画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如引导他们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组合花朵,启发他们选择合适的颜色;对于想象力丰富、创作较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在画面中添加一些小昆虫、太阳、云朵等背景元素,丰富画面内容。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引导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

  组织幼儿围坐在展示板前,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作品,进行评价。首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喜欢,然后教师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每一位幼儿的努力与闪光点,如:“小明画的这朵向日葵,花瓣颜色涂得特别均匀,而且他还给向日葵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真有创意!”“小红画的花,构图很饱满,花朵画得很大,看起来特别漂亮。” 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如构图偏小、颜色搭配不协调等,以委婉的方式提出建议,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水平。

  (七)课堂小结(2 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漂亮的花,还学会了用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大家都画得非常棒!”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花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彩泥、废旧物品等制作花朵,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与动手能力,最后教师宣布下课。

  六、教学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绘画材料、手工材料以及花卉相关的图书、拼图等,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继续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与探索。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中种植一盆小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并用照片、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加深幼儿对花卉的了解。

  七、注意事项

  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要提前向幼儿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幼儿安全操作。

  观察实物鲜花时,提醒幼儿爱护花朵,不要随意采摘、损坏。

  评价幼儿作品时,要以鼓励为主,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避免用单一标准衡量所有作品。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花朵的形态和色彩。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以及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喜好的能力。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铅笔、蜡笔、水彩颜料、画纸、各种花朵的图片或实物、展示板。

  环境布置:教室一角布置成“小花园”,展示各种花卉图片或实物,营造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

  经验准备:提前带领孩子们在校园或公园进行一次赏花活动,引导他们观察花的形状、颜色、花瓣层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花朵的小故事,如“彩虹花”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花的好奇心和兴趣。

  讨论分享:请孩子们分享自己见过的最喜欢的花,描述它的颜色、形状和为什么喜欢它。

  二、认知新知(10分钟)

  展示与讲解:利用多媒体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如玫瑰、向日葵、郁金香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观察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细节,如花瓣的排列、颜色的渐变、花蕊的形态等。

  三、技能示范(10分钟)

  教师示范:在黑板上或画纸上,教师演示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花朵的轮廓,再用色彩填充,强调色彩搭配和层次感。

  步骤讲解:逐步讲解绘画步骤,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尝试简单的线条勾勒。

  四、创作实践(20分钟)

  创作任务:请每位孩子选择或想象一种自己喜欢的花,用彩色铅笔、蜡笔或水彩颜料进行创作。鼓励自由发挥,表现个人特色。

  巡回指导: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

  作品展示:将孩子们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每个孩子简短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集体评价:引导孩子们相互欣赏作品,从色彩、形状、创意等方面给予正面评价,增强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六、总结延伸(5分钟)

  总结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创作中个人表达的价值。

  家庭作业: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或附近的花坛,记录下新发现的花朵,下次课分享。

  教学反思:

  观察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中班美术《我喜欢的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09-15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09-23

《我喜欢的一种花》的教学设计10-06

中班美术《落日》教学设计03-19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扇子》07-11

我喜欢教学设计10-11

《我喜欢》教学设计10-30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篇09-04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篇)07-16

中班美术教案:《我设计的服装》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