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时间:2025-02-07 09:34:48 晓凤 教学课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课件,一个优秀的课件,采用的形式其产生的效果应该是高于传统教材的,也就是说,如果连传统教材的效果都没有达到,那也就没有必要做成课件了。那么问题来了,课件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五月田野是自然美的化身,是孩子们的乐园。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玩呀?(如学生不说田野,教师引导:老师的兴趣和大家有点不同,我可喜欢去田野玩耍)板书:田野。你去田野玩耍过吗?你是怎么玩的?(你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老师真羡慕你们。)

  2、今天有位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他将带我们一起走进江南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一下江南大自然的魅力。板书:五月的田野(课件展示五月的田野的自然景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江南的五月麦子熟了,随机问我们北方麦子什么时候熟啊,六月,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早一个月,南方的五月相当于北方的六月)看过刚才的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另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吧。齐读课题。

  二、新授

  1、打开课本跟老师一起去了解五月的田野,先听老师读。(师伴乐读)

  2、想不想,把这篇文章美美的读一读,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默读、小声读、同桌读……记住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自读。

  4、来看看同学们对生字的认识情况。一起看大屏幕,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读。“舒服、柔软、削皮、甩开、嫩绿、捧着、篮子、铁锅、喷香、吃饱、乏味、摘下。”

  5、相信同学们不但是认字小能手,也是朗读小能手指名读(谁来读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朗读的快乐)分段朗读,说出你想读的段落。

  6、读了文章,你有什么疑问吗?可以提出来。

  7、再读课文,边读边画,你在五月田野见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画出来。画完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看到的哪些情景,为什么?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五月的田野中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你觉得五月田野是安静的吗?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想象田野中的各种声音,体会五月的田野不仅景色美而且充满了欢乐的声音,让静的画面生动起来,有声有色起来。)

  8、江南五月的田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五月的田野是孩子们的乐园)

  9、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光脚走路、吹竹笛、用柳鞭、撵鸭子、赶羊、撒着欢儿跑……)

  10、你对文章的.哪句话感兴趣,就大声读一读,指名读,读后评价。

  学生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在灿烂的阳光下,他们甜甜的笑了,”他们是谁,他们会笑吗?为什么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此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光着脚在田埂上走”一部分。你光着脚在田埂上走过吗?什么时候(可能和父母浇地、摸鱼时)你有什么感觉?那该用什么语气读(快乐)就用快乐的语气来体会一下作者光脚走的乐趣(软软的、冷不丁、冒)

  “赶羊、赶鸭”去干什么?从哪句话看出来,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本段文字或是反复诵读,体会“把……吧”的句式,感悟乡野中的孩子们知道家乡的田野中那里草嫩哪里虫肥,体会孩子们是多么的熟悉和热爱家乡的田野。指导学生理解他们的劳动形式都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体会乡野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我们农村除了养羊和鸭还能养什么?你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的?仿照课文中的样子说一说。

  把( ),那里( )

  把( ),那里( )

  撒着欢儿的跑,就是尽情的跑,无拘无束的跑。

  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当你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你希望吃上一顿什么饭菜呢?(学生们充分发言,发散思维的训练,和文中孩子们的想法形成对比)如果现在出现一锅米饭和一盘冒着热气的豆荚,你也会像田野中的孩子们一样大口大豆的吃么?想像一下你会怎么吃这顿饭?

  为什么田野中的孩子们对已过如此简单的米饭和一盘如此普通的豆角都吃得那么香呢?(引导学生从饭菜是自己做的,劳动了半天肚子饿了,农村孩子对饭菜的要求不高等方面体会孩子们的纯朴和对生活的热爱。)

  吃饱了就想休息了,如果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大地当床,蓝天当被,那多美啊!枕着麦子的金黄,闻着豆角的清香,玩耍了一天劳动了一天的孩子们在田野中甜甜的睡着啦,想象一下,睡梦中的他们会梦到什么呢?(放音乐,学生想象,充分的发言)。那就让我们闭上眼,在美丽的田野中那些孩子们一同来梦想田野的美,梦想田野中游戏劳动的快乐吧!(师配乐读最后一段,学生闭着眼听)

  三、小结

  江南五月的田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充分发言)

  是啊,五月的田野像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她的怀里有金黄的麦浪,有豆角的清香,更有孩子们自由撒欢儿的欢声笑语,他们像一个个田野中的小精灵在田野妈妈的怀抱里尽情的玩耍,快乐的劳动,幸福的成长,因为他们,五月的田野,才越发的生机勃勃,诗意盎然!如果,你也站在五月的田野,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句:“噢,黄的是麦子,青的是豆荚!”体会“!”的作用,以及诗歌的韵律,感悟这句话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四、感悟全文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老师此时已被这美景陶醉了,恨不得今年五一假就去看一看,体味一下那独有的江南情趣,你呢?

  五、作业

  江南五月的田野真美,我们北方五月的田野也很美,模仿本课某一两段来写一段话,写一写北方五月的田野,然后写在小笔头上。

  板书: 17、五月的田野

  黄的…… 青的……—————--- (美)

  光脚 吹竹笛 做柳鞭 撵鸭子

  (乐)

  赶羊群 撒欢跑 割青草 自己做饭……

  黄的是…… 青的是……!————-- (爱)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观察田野的风景。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忙碌”、“喷香”、“清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形象生动,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锻炼学生迅速总揽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为什么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自由练习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B:第三自然段①“光脚在田埂上走”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对照一下。可以让学生想象,再通过朗读,抓住“泥土软软的、冷不丁、冒”等词语体会光脚走的乐趣。

  ②从“赶羊、赶鸭”的语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可以抓“那里的草虫最多”、“那里的.青草真嫩”体会孩子们的爱心。这一部分可以再引导想象一下,农村除了养羊和鸭,还能养什么?孩子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的?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

  把 ,那里 ;

  把 ,那里 。

  C:第四自然段重点抓 “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热爱生活。

  D:第五自然段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尤其要读好最后一句。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舒”、“甩”、“篮”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写一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快乐的事。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品味,享受语言的熏染、发展语感。

  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里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让学生去想像文中的小伙伴赶鸭子时的心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小练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不要只浮于表面,让学生体会到“喷香”的饭菜不只因为是绿色蔬菜,更因为是自己劳动所得,心里感到自豪。不光甜在嘴上,更甜在心里。

  通过各种形式记忆生词,并配有老师的重点指导。(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通过小本本的运用,不但使学生的所感有所言,有所抒,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学生抒真情,写真言,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3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活泼优美、朴实真挚,沁人心脾、撼人心弦。文章主要写家乡五月的田野是孩子们的乐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丽迷人的五月、纯朴可爱的乡村孩子的喜爱。文章情景交融,物随情移,不枝不蔓,相得益彰,让我们了解到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那浓浓的乡土气息。

  结合新课标,以及本单元文化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作者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田野五月的自然美,感受五月的田野是孩子们的乐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独立预习,查阅资料。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3.理清层次,品词析句,想象情境,自读感悟。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我确立的本课教学重、难点是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田野的美丽迷人及田野是孩子们的乐园。

  2.在阅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真挚的语言,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物随情移的表达方法。

  结合本课的内容特点,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阅读感悟法:在阅读中,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谈感受,情中研读,读中感悟,悟中美读。

  读议结合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下来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三、情景交融,说过程。

  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共分四步: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美丽的田野风光让我们心情愉悦,留恋往返。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五月的田野,与作者一起欣赏五月田野的美丽,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先板书:17 五月的田野)。

  (二)边读边画,品读感悟

  自读感悟,勾画体会

  这部分内容我以自读为纽带,设置中心话题为:你从哪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请画下来,用心体会体会,然后再读一读,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汇报交流、个性解读

  在进行这一教学步骤时老师尊重学生选择内容、汇报方式的权利,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以读为媒,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想象,了解到农村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感受到那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描述田野自然美这一部分中“在五月的田野里,它们散发出阵阵清香。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田野中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富有灵性而诗意盎然,洋溢着泥土的芬芳。仿佛我们就置身于五月的田野中,产生了奇妙的'感受。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所在。学生可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麦子和豆荚为什么会笑呢?”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全面,我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笑”字,表面写的麦子和豆荚的快乐,而实际上却更表现了乡下孩子们的快乐。此时学生享受在语言所带来的美妙中,然后我再巧问:你仿佛还看到怎样的景象呢?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机会。

  在讲述田野就是乐园这一部分中,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和语言训练。让学生抓住孩子们在田野里活动时的感觉的词语,如“真舒服”、“撒着欢儿地跑”、“心里真高兴”等想像着孩子们在田野里忙碌的情景,体会到孩子们高兴的心情。假如你就是在田野中的孩子,你会做些什么呢?接着引导学生从孩子们简单的“野炊”中,感受到乡下孩子们的淳朴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学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风光以及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自己心中丰富的感受用读尽情宣泄出来,我辅以多媒体将农村田野的迷人风光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帘,把学生带到在田野里享受劳动乐趣的美景中。然后配乐美读并尝试背诵全文,让孩子们的心与作者一起跳动,一同品味着快乐的田野生活。

  为了让学生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淳朴、真实。我引导学生结合书上76页插图,再次品读全文,把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孩子们的快乐久久地留在记忆中,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镌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三)深入探究,升华情感

  还能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请你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五月的田野去寻找答案。

  通过再次细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农村的孩子饿了,自己拿出锅和米做饭吃,困了就躺在草地上睡觉。”这些都是乡下孩子们独有的生活,他们能在生活中找到乐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田野生活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生活在田野中的孩子们的朴实可爱。

  (四) 课外拓展,积累语言

  “得法于课内,增效于课外。”教学一定会结束,可是课文中所带给我们的纯朴、真切的农村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向往。因此我推荐孩子们找一些有关农村生活的故事、散文、诗歌,如《少年闰土》《水乡的孩子》读读、背背、积累优美的语言,让快乐的童年生活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 4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对呀,春天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到树林里听听鸟叫,到小河边摸摸小鱼,到田野上赛几趟跑,捉几次谜藏,好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板书:五月的田野)

  二、初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按要求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确,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试着组成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标记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忙碌、削皮、鞭子、撒欢、咕咕叫、铁锅、喷香

  在认读生词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两个多音字及“撒欢”一词的意思。

  2、提问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并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对“田埂”“竹管”等词不理解,教师可做简单解释。

  3、检查读课文。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五月的田野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4、(学生带来交流感觉)谁来说一说?(快乐、高兴)

  5、细细地读读课文,把课文里带给你这种感觉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写出勾画标志)。

  四、品析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出示田野风光的图片,学生看后畅谈感受。

  2、师:美丽的田野风光让我们心情愉悦,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五月的田野》就是一篇有浓浓乡土气息的文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内容吗?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3、师:文中田野的美丽和农村孩子的快乐,深深吸引着我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他们一起分享。

  二、 边读边画,感知品悟。

  同学们请你按要求认真读课文。要求:

  1、用“~~”勾画出描写田野美丽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儿?

  2、用“——”勾画出能表现孩子们童年生活快乐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 品析语言,研究领悟。

  师:同学们都欣赏完了课文内容,并有了自己的所见所感,现在让我们一起交流。

  预设:

  1、第二段中“麦子是黄黄的它们甜甜的笑了。”

  (1)读句子后,同学可能会说:“黄黄的”、“青青的”写出了颜色;散发出来的“清香味”;“笑”是拟人的.写法。

  分析中仿写“麦子是黄黄的”

  (2)重点理解“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的笑了”一句。“它们”指谁?他们会笑吗?为什么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

  (3)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自由一下读出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间互读互评。

  2、第三自然段

  师“麦子黄,豆荚青,阳光洒遍田野,真美啊!纯真自然的美,让人眼前一亮。在这美景中,孩子们寻找到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聊一聊。”

  (1)理解“我们光着脚在田埂上走真舒服。”时可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对比,想象当时孩子们的样子;再通过朗读,抓住“泥土软软的、冷不丁、冒”等词语体会光脚走在田埂上的乐趣。

  (2)“折一根柔软的柳条撒着欢儿的跑。”是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高兴、开心、自由自在教师可先举个例子,再激励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有相同的感受的事例。再带着这一种心情读一读这两句。

  (3)问:孩子们把鸭子,羊群撵到哪儿去了? 先读读文中的语句。“把鸭子撵到青草真嫩。”再引导学生分析出把鸭子、羊群撵到那里是让他们吃饱,孩子们是在放鸭子,放羊。并想象鸭子、羊群吃食的场面。从中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从中体会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

  (4)结合课文想一想,农村除了养鸡养鸭,还养什么?学生可能马上答出:小兔子。 读读相关句子。“从麦田的沟沿上又有青草吃了”引导学生分析出“心里真高兴是因为小兔子有青草吃”体会到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

  (5)出示句子:

  1、这时候,我们忙碌起来。

  2、我们忙碌着,心里真高兴。

  师:“忙碌”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忙碌”指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出忙碌就是农村孩子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这是劳动。对比自己劳动中的快乐,体会到劳动让人乐在其中。

  (6)师小结:忙碌中的我们光脚走在田埂上,真舒服;折柳条,做竹笛,赶着鸭子、羊群撒欢地跑;找到一小捧一小捧的嫩青草,心里真高兴。我们感到劳动中有无穷的乐趣。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第四自然段

  引导学生说出这一段中蕴涵的孩子的快乐。

  师:你吃过可口的饭菜吗?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谁能发现问题?

  学生可能提问:只有米饭和豆荚,作者为什么说比什么饭菜都香?

  忙碌了半天,孩子们累了,也饿了,在五月的晴空下,在这醉人的风景里,自己亲手做的饭即使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也有着特殊的滋味,难怪孩子们会觉得自己做的饭菜是喷香的,是可口的呢!

  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那样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 热爱生活的品质。

  适时指导朗读这一段。 放音乐,朗读一首描写田野的小诗。(另附)

  老师根据这一课的内容编写了一首歌谣,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吗?幻灯片出示教师自编的歌谣:《五月的田野好风光》

  让同学们睁开眼睛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想读最后一段。

  5、问:你觉得文中的景美吗?而文中让你感受最多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领悟到表面写景,实际上却表达出孩子们的快乐。

  6、小结。

  总结自己学完课文的收获。学生谈后,教师小结。

  文章通过田野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植物“麦子”“豆荚”展开了全文,描绘出一幅惬意、自由的童年生活图画。画中的田野因孩子们而富有生气,孩子们因田野而快乐。情景交融,物随景移。让我们在作者的笔墨中感受到五月的田野与童年的快乐融为一体。

  四、 扩展延伸

  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令人难忘的人和事。

  五、作业套餐

  师:同学们现在还意犹未尽,那就一定要做好下面的事。

  1、用画笔或文字或影像记录下你眼中的五月,收入到你的采蜜集中。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麦子,豌豆制作剪贴画。

  3、给小兔割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家里有喜欢的小动物做朋友)

  天苍苍 野茫茫 五月田野好风光

  豆荚青 麦子黄 暖风送爽阵阵香

  竹笛响 柳鞭扬 撵鸭赶羊心欢畅

  嫩青草 割一筐 热爱劳动我最棒

  白米饭 豆荚香 亲手做饭滋味长

  天当被 地做床 闭上双眼入梦乡

  童年乐趣永不忘 永 不 忘

  板书设计:

  五月的田野

  麦子 豆荚

  快乐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五月的田野作文02-22

五月的田野作文03-18

《五月的田野》说课稿范文07-23

五月的田野课文原文09-11

《长城》的教学课件03-19

《乡愁》教学课件10-03

教学课件的作用04-08

五月的田野作文(通用15篇)05-09

童年的泥巴教学课件10-19

《采薇》教学课件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