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1
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中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但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状况却出乎意料。经过单元测试,班级的状况不容乐观,合格率和优秀率都较低。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状况大致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应对这种严峻的状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能够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状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但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三、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状况下,就就应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就应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制位值原则书写,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
成功之处:
1.联系旧知,呈现多种算法计算。在例1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联系旧知解决问题。学生得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1)3.5+3.5+3.5=10.5(元)
(2)3.5元=35角35角×3=105角=10.5元
(3)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元5角=10.5元
(4)3.5×3=(3.5×10)×(3×10)=1050÷100=10.5(元)
(5)3.5×3=35÷10×3=35×3÷10=10.5
在这几种算法中,通过第一种算法可以得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第二和第三种算法是已具备整数乘法计算的意识,想到应用名数的改写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第四种算法是通过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想到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第五种算法是想到把其中的一个小数转化成整数,再通过整数四则运算进行计算。学生的这些算法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出来的,从第二到第五种算法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学生在解决新知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联系旧知,通过不同形式的转化成为整数乘法计算,体现了学生积极动脑的优良品质,也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化,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已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
2.分阶段学习,弄清每个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度。
在第一阶段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知识目标就是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计算,即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例1只是通过不同算法初步体会计算小数乘法要利用原有知识转化为整数乘法再进行计算,通过对第二到第五种算法的分析使学生想到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的必要性。而例2则是脱离具体计量单位,利用竖式怎样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问题,再如何点小数点。
在第二阶段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知识目标是如何根据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发现点小数点的本质规律。
不足之处:
1.小数乘整数的竖式书写存在个别学生把整数的数位对齐现象,整数末尾有0的竖式书写存在没有按照整数乘法简便计算的书写格式。
2.小数乘小数的竖式书写存在小数点对齐的现象。
3.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计算与小数乘法计算出现竖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4.个别学生对于几位小数的意义不清楚,不知道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是一位小数。
再教设计:
注意竖式的书写和阶段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把握好教学的度。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3
在教学前,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的不是很充分,本以为学生已经会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只要让学生理解了“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之和”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却让我始料不及。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对位问题:初学时,小数乘法的对位也遵守小数加减法的对位方法,造成乘得的积的末尾对位不准。随后,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按照小数乘法的对位方法,造成不同计算单位相加减的错误。
2、0的问题:一是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因数中的零也去乘一遍,不会简便了;二是,小数乘整十、整百之类的数,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乘出积后,不把整十、整百数后面的零落下来就点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后再添零,随后又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
3、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些情况,我想,如果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一个课前预测,对学生有了充分的把握,课堂的效率会高一些。
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
1、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的复习铺垫要充分。如果相关复习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不利于学生从旧知上迁移出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不能清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果在学习之前,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效果可能会好些,错误会少些。
另外,要把好计算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给学生夯实基础。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4
《小数乘法》具体教学任务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等。这一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原本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为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现实出乎我的意料。
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
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计算上的失误: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算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计算过程中字迹不清或丢三落四现象。
2、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乱点小数点。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反思如下:
1、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心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一定会有帮助。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它体现在我们平日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课堂上要让学生“活”起来,主要是思维要灵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并非乖乖的坐着,要成为课堂的主人,时时都要展示自己。
4、要培养学生“向上”的心态。每一次的评比后都要帮学生找准自己失利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过来,更要帮学生树立荣辱感,要下定决心,下次超过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动力,有了动力就会行动起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是做不到,只是没想到,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了目标,就会有行动,有了行动就会有成功的喜悦。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5
(1)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并且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注意运算律的推广,运算律的直接运用都面向全体,集体练习,集体讲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间接运用展开讨论交流,力争让学生理解方法,掌握拆分、变形的.方法,建立保持等式平衡的思想。注意学生思维的拓展,让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
(2)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学习。通过练习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不足之处:
通过本课复习,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有了系统了解,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乘法,但部分同学在把小数乘法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有的先去零后,再数位数等。针对这些错误,还有待于继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养;在简便运算时,大部分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熟练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也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6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感受自己最成功的一课时是截取积的近似值,之所以有良好感觉,主要是新理念,活课堂,多创新,多思维的作用,在此具体就不展开,因为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需要反思过去,成就未来。
每次上课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总是完不成,比其他老师要慢半拍;平时作业有学生总也会出现拖拉现象;作业正确率不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对于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率的运用总有学生不明白,总会有人出现把加号改写成乘号;对于单位的换算这一单元知识涉及较少,学生遇到时出现错误百出的情况。
1、把一部分口算练习放在课堂加上对答案,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对于此涉及本人觉得还是有其必要性,这样的竞赛性口算练习可增强学生口算能力;
2、知识性内容讲的过多;(多些体验,少些灌输。)
3、课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应使用多种形式。)
4、作业一开始没有全部抓住,有松懈;(正在改善中。)
5、对于作业质量没有严抓,使学生感到作业对错无所谓,错了改一下也很快。(正在实行新的措施,改善作业质量,拒收不合格产品。)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7
在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中,有收获也有不足。
课堂导入时,我通过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引入,学生兴趣较高,能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新授环节,我借助直观的图形和实例,详细讲解了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节奏,理解计算步骤。
然而,在练习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学生在确定小数点位置时出错,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理解不透彻。比如,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可有的'学生只点了两位小数点。这说明我在讲解这一重点内容时,方式还不够多样,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其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尤其是针对小数点位置确定的专项练习。同时,运用更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如通过表格对比等,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8
本次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整体上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先让学生尝试计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题目,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我适时给予指导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竖式计算步骤。
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出现计算错误,如乘法口诀运用不熟练、数位对齐不准确等。另外,在处理一些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难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针对这些问题,在后续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计算基本功的训练,如进行乘法口诀的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对于确定小数点位置这一难点,我会设计更多层次分明的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9
在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的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学生们对这部分内容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在讲解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时,我通过板书示范,强调了每一步的计算要点,学生们也能认真观察和模仿。
可是,在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们的'错误率较高。除了小数点位置确定不准确外,还有部分学生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数位没有对齐,导致计算结果错误。这反映出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关注不够,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增加课堂上学生动手计算的时间,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设计更有针对性的练习,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10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的教学结束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成功的方面在于,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算理时,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整数乘法过渡到小数乘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本质。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对算理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当遇到因数小数位数较多或者计算结果需要保留一定小数位数的题目时,他们容易产生退缩心理,计算的准确率也明显下降。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不够,没有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学习的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在遇到难题时,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11
本次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开始,我通过复习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为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在新授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了不少计算技巧,课堂参与度较高。
然而,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不足。我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较少。这使得学生缺乏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机会,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上不够。只注重了基本的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方法的教学,没有涉及到小数乘法在更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拓展教学内容,将小数乘法与更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7-17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8-09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5-27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0-02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8-31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6-12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5-28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学反思09-26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学反思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