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精选6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的精彩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1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元素,引导幼儿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与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能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幼儿积极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探索的活动,从而促使阅读活动进行到底,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度,既依赖于幼儿的兴趣,还依赖于幼儿自身的体验和知识经验。因为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与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师幼之间才会产生有效互动。
《好长好长的名字》是适合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一个故事,主要角色是蓝狐狸,里面还有波波蛙、红叶鼠、绿草蛇、桂花獾等有趣故事角色,画面清晰、情节简单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较好的关注到绘本的主要内容,比如说:人物、主要事件、原因与结果;但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细节的观察。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图画内容,同时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帮助幼儿达到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的目的。
绘本教学中对幼儿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突出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创造思维的激发。教师的提问的有效,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应答,合作探究地互动,能促进师幼的有效互动。因此在设计自主阅读中,集体分析,培养幼儿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的阅读能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结果。最后让幼儿解决问题,知道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放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并感受故事中动物们的和谐谦让的境界,懂得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绘本中出现了一些幼儿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阅读符号,犹如云朵般的符号:代表角色人物说的、想的事或物,该用何种方式引起幼儿关注兴趣并习得相关信息。首先要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绘本阅读教学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对绘本深入准确地挖掘则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教师对绘本作品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将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中,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图画、对图画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即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欲望。同时要充分利用绘本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阅读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去看看讲讲、再看看再讲讲,从看图讲述到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将语言游戏化,正迎合了现在“游戏化”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目的不仅在于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很奇特、很幽默,还是让幼儿能脱离成人自主独立阅读。
大班幼儿的语言领域的发展要求是能合理的组织并完整的表达一件事情。但是,我们都知道,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个体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通过同伴分享、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方式才是幼儿所喜欢的,这样有助于带动语言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幼儿。从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充分让幼儿与图书、与教师、与同伴对话和互动,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2
在《好长好长的'名字》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名字中蕴含的情感,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清晰讲述故事主要情节,对故事里角色名字变化及背后情感有一定理解。但在语言表达训练环节,部分基础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很好地仿照故事进行名字创编。后续教学中,我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任务,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3
课堂上,我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分享自己对故事中有趣名字的看法。但在提问环节,我发现问题设置有时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学生回答偏离方向。比如在询问名字变化的意义时,问题表述过于笼统,学生理解出现偏差。下次备课,我会更加精心设计问题,明确问题指向,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思维更好地围绕教学重点展开。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4
本次教学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朗读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故事中的动物王国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角色对话中,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切换不够流畅,从情境创设到朗读环节过渡生硬。后续我会提前规划好教学环节的衔接,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自然、高效,让学生在多样教学方法中更好地吸收知识。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5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不同,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记忆深刻,能快速回答问题;而有些学生则在理解故事深层含义上存在困难。在小组活动中,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讨论,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度低。之后我会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小组分组时考虑学生能力互补,在教学中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 6
为了拓宽学生思维,在课程结尾我设计了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好长好长的名字,并说明含义。学生们创意十足,设计出许多有趣的.名字。但在这一环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下次教学,我会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让拓展延伸环节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
【大班早期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好长好长的名字》教案07-01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评价《好长好长的名字》02-10
《好长好长的电话》教案03-05
各自安好长大的我们心情散文07-05
写爱情美好长久的句子(精选235句)01-14
大班早期阅读计划09-17
不忘初心走好长征路征文(精选16篇)07-20
爱情诗歌《今生好长,来生好远》11-28
大班早期阅读《收集》说课稿08-31
期中考试没考好长篇检讨书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