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6-17 08:40:2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和实验让幼儿具体感知风。

  2、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知道空气的性质。

  3、介绍人与风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气球、塑料管、纸片;风车人手一份;一盆水;自制帆船每组一份。

  2、教师:气球、塑料管、纸片、电扇。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风

  1、请幼儿猜谜语:谁也看不见我的影子,谁也抓不住我的身子,有时我只摇摇树枝,有时我要吹倒房子,我总在你的身边跑来跑去,谁知道我的名字?(风)

  2、请小朋友用手扇风,问幼儿有什么感觉?

  3、教师打开风扇,问幼儿有什么感觉?

  4、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手一扇、电扇一转就有风?”

  5、教师小结:以前我们认识了空气,空气藏我们的`周围,手一扇空气就流动了,空气流动了,就有了风,人们就感觉凉飕飕的,所以说:空气流动就产生了风。

  (二)幼儿实验:空气流动产生风

  1、观察体验:现在屋里有风吗?(没有)咱们来玩盒里的东西,试一试怎 样才能产生风?

  1) 玩纸片、,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有风?(幼儿边玩边讨论)

  2) 各组派两名代表发言,说明他们是怎样玩的、怎样让(纸片、塑料管、气球)有风的?

  3) 教师小结:纸片扇动,用嘴吹管子,将气球吹鼓,再往外放气,就使空气流动了,空气流动就产生了风。

  2、让帆

  船动起来:

  1) 请幼儿玩帆船(请小朋友不用手去推船,怎样能使船动起来)

  2) 请幼儿讲述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或知道哪些办法能产生风?

  3) 教师小结:汽车、火车跑动,从滑梯上往下滑,都使空气流动了, 空 气流来流去就变成了风。

  (三)介绍风和人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风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还会带来哪些坏处?

  2、教师小结:介绍防风、利用风的办法。

  (四)游戏:放风车

  教师和幼儿一起到院子放风车。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

  ⒉感受个体的多样性,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活动准备

  镜子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找不一样

  (出示ppt图片)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看它们是谁?小狗,它们一样吗?(斑点狗),数数有几只斑点狗?它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讲述(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斑点多、有的斑点少……)哈巴狗,它们一样吗?虽然都是小狗,可仔细一看他们长得也都不一样。

  以同样的方法找找昆虫(毛毛虫与瓢虫)、花朵(郁金香和蝴蝶花)的不同。

  二、同伴比较,找不一样

  ⒈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寻找就会发现每个物体一般都有不一样的地方。那我们小朋友长得一样吗?请两名幼儿走上前,请其他幼儿比比有什么不一样?

  ⑴男孩和女孩比:长头发、短头发,五官不一样等。(请幼儿讲述)

  ⑵男孩和男孩比:个子不一样、手、脚大小不一样。

  ⑶女孩和女孩比:皮肤颜色不一样、眼睛、嘴巴等不一样。

  ⒉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那你觉得你自己长得怎么样呢?

  师:请你们用小镜子照一照,再来仔细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引导幼儿一边照一边说:“我的眼睛大大的,我的鼻子尖尖的,我的脸蛋圆圆的”。观察了自己长得怎么样,再照着镜子和边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些地方不一样。

  ⒊现在谁来说一说你长得怎么样?(请幼儿拿着小镜子变照边说)

  过渡语:如果这样说,你知道他是谁吗?

  三、游戏:找朋友

  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说一个小朋友长什么样,他(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不说出他(她)的名字,请你们来猜猜这个小朋友是谁?

  ⒉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某个好朋友特别的地方,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谁。

  ⒊那么老师和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大人和小孩)老师和老师一样吗?

  ⒋那我们为什么不一样?我们又和谁有点一样呢?(原来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有点像,是遗传)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

  内容音乐《秋天多么美》重点

  难点

  1、能用短促的声音演唱调音部分

  2、了解跳音的演唱技巧教学

  目标

  1、能用短促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2、感受旋律,体会秋天的美好组织

  形式集体教学

  准备儿童经验基础了解秋天的美景,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环境准备歌词相关图谱、磁带、钢琴过程与策略有效语言设计环境辅助一、以游戏形式,学习跳音

  1、请小朋友根着老师做动作,初步了解副歌歌词内容

  2、通过老师带领学做动作来感受跳音的特点。学习跳音的唱法。

  二、学习演唱第一段

  1、出示图谱,理解歌词。

  2、根据老师图谱学念歌词

  3、根据图谱,演唱第一段。

  三、完整演唱,感受秋天的美好

  1、老师与幼儿对唱。边唱边动,感受歌曲的意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2、幼儿完整演唱。

  1、请小朋友来和老师学学吧!

  2、你发现这段音乐在唱法有什么特点?给你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

  3、秋风秋风轻轻吹,吹过了哪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事?

  4、听完歌曲,你觉得秋天的场景是怎么样的?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

  学唱歌曲

  图谱

  学唱歌曲

  接唱歌曲分析反思:

  幼儿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充分体会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通过副歌部分的学习,幼儿能够很好的区分长音与短音,从而来感受秋天丰收所带来的愉快心情。在学习歌曲的部分里,幼儿通过对歌词的理解,能够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画出不同造型的人物画。

  2、了解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画出不同的运动方法。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运动,喜欢锻炼身体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运动的图画一幅,彩笔,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运动吗?告诉老师,你喜欢用什么方式锻炼身体?你和谁一起锻炼身体?感觉怎么样?(幼儿举手回答,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上面有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在锻炼身体。请小朋友看一下,他们在哪里锻炼身体?用什么锻炼身体?(发展幼儿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请幼儿示范跳绳和踢球的动作。(幼儿到台前示范)全体幼儿观察跳绳和踢球的动作及正面人,侧面人的脸部特征。观察做动作幼儿的脚,身体,头发的特征。(观察不做动作的人物特征,为幼儿画画做铺垫。)

  4、启发幼儿想一想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在哪里,和谁一起做的运动,然后把它画下来,看看谁的运动方法多。

  5、幼儿绘画,鼓励幼儿画出多种运动方法。

  6、展示作品评价。

  (1)请举手的幼儿到台前讲述作品。并说出锻炼身体的好处。

  (2)把全体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说出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没完成的作品可到区角里进行。请幼儿到户外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察图片的排列顺序,熟悉歌词的顺序。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喜爱京剧的情绪。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游戏,认识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根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认识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游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诉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教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游戏,教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变化,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秘密导入,尝试多次的比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量,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正值秋收季节,田野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稻谷金灿灿、桔儿黄澄澄。现在的孩子,与自然界的接触甚少,生活的范围狭窄。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竹子、木桩及果农丢弃的桔子等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设计体育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而这一切,也正符合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爬、跑、平衡、攀登等基本技能。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重难点:

  攀登竹梯(1.2米左右)

  活动准备:

  1、稻草席四条木桩若干草绳若干竹编筐子四个竹梯四个

  2、桔子(幼儿人数5--6倍,为果园果农摘收以后扔弃的小桔子)场地布置

  草地(稻草席)----小河(稻草绳)----田埂(木桩)----摘桔子(竹梯)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锻炼本领-----摘果子游戏------放松身体结束活动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我们要到果园里去帮助农民伯伯干活,我们先来练练本领。跟着音乐做各种模仿动作:摘果子、收割稻子、摘棉花、抱西瓜、擦汗等各种动作。

  (二)锻炼本领

  1、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教师:我们到果园里去,要经过一片草地,从一条田埂上走过,还要遇到一条小河,怎么办?

  幼儿自由合作,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练习。

  2、重点难点练习

  教师:我们怎么帮助农民伯伯把树上的桔子采下来呢?

  幼儿合作,攀爬竹梯。鼓励胆小幼儿勇敢攀爬。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三)摘果子游戏

  教师:刚才老师接到村长的一个电话,他说:有位外商寄来了订货单,需要500箱桔子,今天下午交货,来不及摘怎么办?(帮助摘桔子)

  1、提出要求:一次只能摘一个桔子,一个一个依次攀爬竹梯,教师在竹梯旁指导、保护。

  幼儿练习两遍。

  2、竞赛

  幼儿分成人数人数均等的四列,进行比赛,看哪队幼儿能迅速地把桔子摘回来。根据四队幼儿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不同的小动物贴纸)

  (四)游戏结束,放松身体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村长交给的任务,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村长说:谢谢小朋友。

  幼儿听音乐,跳集体舞“丰收舞”。结束。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由来】

  五一黄金周过完以后,孩子们纷纷讨论着去旅游的地方和好吃好玩的东西。

  林仪芮说:“妈妈带着我去九鲤湖玩了。还给我讲了有关九鲤湖的传说。可好听了。”吴一超说:“妈妈带我去爬了石室岩,我爬到了山顶上,那里可漂亮了。我还在那照了好多照片呢。”林婕说:“我去了常太的九龙谷森林公园,那里的山、水可美了。”余冬韵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湄洲岛。看到了大海和沙滩……”幼儿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家乡。何不利用此机会,对幼儿进行一次爱家乡的教育呢?

  我们莆田自古以来就有:“荔城”“鞋城”“港城”“戏剧之乡”“田径之乡”“文献名邦”。林默娘、李耕、李霞、林兰英、林桑、刘玉栋等一大批家乡的名人;红团、扁肉、卤面、兴化粉等家乡的小吃…….一个个为之自豪的名字让我们的莆田生动而美丽。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进幼儿对家乡的了解。于是,我们设计了《莆田——美丽的家园》的主题活动。

  我们觉得这个主题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对该主题可能指向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向家长分发了问卷调查表。更深入了解大班幼儿对“家乡”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把握主题的切入点和进展方向。拟定了让幼儿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我们的骄傲、值得敬佩的人等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活动的开展】

  一、家乡的风景区

  我们班的孩子,大都生活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环境中,通过问卷发现:幼儿对于家乡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明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知识面比较窄,那么如何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成为这个活动的努力方向。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会用语言大胆进行表达。

  2、学会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的家乡。

  【活动实录】

  1、 幼儿带来了好多从家乡各个地方照的.照片,非常漂亮。大家纷纷介绍着,这是莆田什么地方。仪芮说:“这是九鲤湖,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瀑布。”林珧:“这是荔枝公园,里面有许多的石雕,其中有一尊很高很大的弥勒佛石像。里边还有很多的荔枝树呢……”幼儿高兴的介绍着自己的照片,开心的互相介绍起来,都非常想与他人分享。

  2、 教师把幼儿的照片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知道更多关于家乡—莆田的风景名胜。

  3、组织幼儿给家乡的名胜古迹评星级。孩子们纷纷拿着“☆”贴在自己喜欢的风景区上面。最后,幼儿一起统计,并制作了一份表格《莆田风景名胜排行榜》。

  4、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莆田。请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谈到可以通过拍录像在电视上或步行街上去宣传、有的幼儿说可以让家长把录像发送到互联网上、还有的说可以在自己班上举办一个莆田的风光展览,让大家来欣赏……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同伴玩连体人的游戏,发展幼儿合作运动的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2、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塑料筐两只,成人旧衣服十件、皮球二十只。

  2、场景设置,小树林、山洞、小水沟、西瓜地。

  3、快乐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入场

  幼儿一对一对踏步入场。

  2、双人模仿操练习

  伴随音乐做模仿操。

  3、出示衣服

  告诉小朋友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可以把两个小朋友连在一起变成一个连体人。

  4、幼儿尝试如何变成连体人。

  5、请小朋友做动作,看看连体人可以做些什么。

  6、讲解游戏规则

  连体人会做的事情真不少,现在请小朋友去张爷爷家摘西瓜,要摘西瓜,首先要过三道难关。

  第一关,先穿过密密的树林;第二关,钻过黑黑的山洞;第三关,跳过宽宽的小沟,然后快速的跑到西瓜地摘西瓜,一个连体人一次只能摘一个西瓜,摘了西瓜之后,从原路返回,把西瓜放在筐子里,然后拍一下下一组小朋友的'手,下一组进行比赛。

  7、请一组小朋友来示范

  8、分成红队和蓝队来进行比赛。

  9、小结:对获胜的一组小朋友和表现出色、合作默契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对配合不默契的小朋友进行鼓励。

  10、游戏2遍。

  【活动反思】

  1、 在游戏时,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游戏时老师要给孩子一个一个找规律。

  2、 在这节课里,孩子们知道了报纸的多种用途,除了可以看还可以做游戏,增加了生活兴趣。

  3、 在这节课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体现出了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较流畅的语言大胆地表达、交流自己喜欢的游戏。

  1、幼儿尝试两人合作走大鞋,发展平衡、协调能力,培养节奏感。

  2、体验游戏的多样和乐趣。

  活动准备:

  1、两人走的大鞋15双.

  2、音乐准备:《找朋友》和《欢乐颂》

  3、课件《有趣的游戏》

  4、场地准备

  活动实录: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直接导入:

  1、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

  2、师和小朋友玩《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玩三次,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玩)。

  二、交流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在交流中学或玩个别有趣、简单的游戏。

  1、师: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找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平时我们在幼儿园里、在家里、在外面玩过许多游戏,那你喜欢玩什么游戏?什么原因让你喜欢玩的呢?

  2、幼儿交流和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

  1)、幼儿1:我喜欢玩《下棋》的游戏,因为我每次和爷爷下棋都能赢。

  师:那你都和爷爷下什么棋呢?

  幼儿1:下象棋、跳跳棋、五子棋……

  2)、幼儿2:我喜欢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我觉得蛮好玩的。

  3)、幼儿3:我喜欢在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玩《瓜儿蹲》的游戏。

  4)、幼儿4:我喜欢玩《山上有木头人》的游戏,还有《切西瓜》的游戏。

  师:我也玩过,和你有同样的感觉。

  5)、幼儿5:我喜欢玩《推小车》的游戏。

  师:就是推着小车跑的吗?(师边说边做动作)

  幼:不是的,是两个人做的。

  师:这个游戏肯定有趣,你来介绍一下吧!

  幼儿5请另一幼儿合作边说边示范玩法。游戏玩法:一人爬在地上,另一人抓住他的两只脚,往前爬。

  师:真有趣!原来小车是小朋友做的呀!让我们也一起找个朋友推小车吧!

  全体幼儿玩一玩。

  6)、幼儿6:我喜欢玩电脑游戏,每次我做对了,电脑上就表扬我了。

  师:那你玩电脑时间可不能太长,因为会伤眼睛的.。

  7)、幼儿7:我喜欢玩医院的游戏。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想当医生给人看病。

  师:很棒!你是个有理想、有爱心的孩子。

  8)幼儿8:我喜欢玩“猜谜语”和“跟我说得相反”的游戏。

  9)、幼儿9:我喜欢和奶奶玩“猜动作”的游戏。

  师:我也会玩,我们俩一起玩玩。游戏规则:一人做动作,另一人猜是在干什么。(此游戏有趣,幼儿都想玩)

  师做两个有趣的动作让幼儿猜一猜

  10)、幼儿10:我喜欢玩“走迷宫”和“拼图”,因为可以让我多动脑筋。……

  11)、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将自己喜欢的游戏相互进行了交流!看到你们交流时的高兴表情,我能感受到你们对游戏的喜欢。

  三、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老师喜欢的游戏《走大木鞋》

  师: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听听?

  幼儿:想

  师:你们看(教师出示玩具)!这是什么?(幼儿猜测)这是一双木头大鞋,老师喜欢的游戏就是用它玩的,叫《走大木鞋》。猜猜看怎么样玩?

  幼儿猜测后,教师说:这个游戏是两个小朋友一人前一人后穿着大木鞋向前走的,可好玩了,想试试吗?(想)。

  1、幼儿第一次尝试合作探索

  (1)、幼儿相互找朋友,第一次尝试合作穿大木鞋走,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注意发现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探索情况.

  (2)、组织交流探索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走起来了吗?

  幼儿:走起来了,没有走起来……

  师:先请没有走起来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了?也许老师可以给你们帮助。

  幼儿1:我们走不起来,我走,XX小朋友又不走。

  幼儿2、我们也走不起来,那个木鞋老戳在地上,老是要跌跟头。……

  师:那有没有走起来的?你们在玩的时候是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走起来的幼儿分别来说一说,并示范方法。

  师小结:原来两人走之前先要统一出哪只脚,然后喊“预备起”,一边走一边喊“一二一二”,看来玩这个大木鞋还需要我们两个人好好合作才能玩好,特别是我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只要想办法就能解决。

  2、幼儿再次合作探索。

  要求会走的幼儿去带一带不会走的。

  3、幼儿合作听音乐跟节奏走大木鞋

  (1)、师:小朋友!老师要提一个加大难度的玩法,你们敢不敢挑战?(敢)老师放一段音乐,看一看谁能合着音乐的节奏走得更神气呢!

  (2)、幼儿听音乐《欢乐颂》走大木鞋

  四:观看录像《有趣的游戏》

  1、师:小朋友!其实游戏还有很多种,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2、观看各种游戏,教师有机地向孩子们介绍幼儿从未玩过的游戏。(如:跳房子、背萝卜、跳竹竿、数蚕豆、斗鸡……)从游戏的观看中让幼儿体会到不仅孩子们喜欢玩游戏而且大人也同样喜欢玩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相互合作,感受着探索成功的喜悦。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符合幼儿需要和兴趣的活动内容一定会受到孩子的喜欢,一定会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1-04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24

大班教案08-08

大班的教案11-09

大班教案08-21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6-18

大班健康教案05-18

大班美术教案06-24

大班跑步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