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

时间:2025-02-24 09:56:0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龙抬头”这个节日的由来及习俗。

  2、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剪头发”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班级里请一位职业是理发师的'家长,前来参与活动。

  2.提前准备好理发工具,如剪刀、卷发棒、吹风机。

  活动过程:

  1.理发师登场

  教师: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那小朋友们知道理发师怎么理发吗?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理发师,欢迎他。

  2.理发小课堂

  理发师介绍工具名称和用途。和一名幼儿合作,简单演示理发的过程。

  3.开展“理发店”角色游戏

  两人一组,让幼儿扮演理发师或顾客。顾客要完整说出自己的要求,例如,你好,我想要把头发剪短或者要做一个卷发等等。理发师认真模拟洗、剪、吹的动作。

  4.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小朋友都当了一回理发师,你们开心吗?我们平时除了勤洗头还要勤理发,做一个爱整洁的好孩子哦。也感谢今天的理发师,希望您下次再来给孩子们做发型。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

  2.探究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1.龙抬头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

  2.龙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龙在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龙抬头和龙文化的基本知识。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究龙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龙在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表现,让学生感受龙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龙抬头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简要介绍龙抬头和龙文化的相关知识。

  2.讲授新课

  (1)教师详细讲解龙抬头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2)教师介绍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探究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龙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3)教师通过分析龙在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表现,让学生感受龙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3.课堂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龙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点评和补充。

  4.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龙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学并搜集关于龙文化的相关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深入探究了龙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感受到了龙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文化自信。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参与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3

  活动背景:

  过龙节、知龙事、做龙的传人、传承龙的精神!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拼搏!实验幼儿园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教育,并以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为契机,举办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二月二是“龙抬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通过节日相关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民俗文化。

  活动内容:

  一、师幼活动

  1、教师首先了解传统节日“二月二”的来历,知道过节时的习俗、习惯等,结合“龙”的图片讲给孩子听。

  二月二,在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我们都知道二月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你具体的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您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为小朋友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含义。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你可能会在二月二这天听到第一声春雷,农民伯伯也在这时开始下地耕种,有了春耕才有秋天的收获!因为春天雨水少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二月二这个祈雨仪式显得特别重要,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祭祀的习俗。

  2、绘画、剪贴、制作“龙”。

  3、学唱《小龙人》

  4、舞龙游戏

  二、亲子活动

  1、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家长带孩子去理发店剃头,做漂亮的发型,可在班级群分享。

  2、利用周末时间到乡下农村去踏青、听春雷、看春雨,看农民伯伯耕种土地,知道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食物来之不易。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天、一生之计立于幼学”的意义。了解植物生长的顺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明白所有的收获来之于付出的努力。踏青的照片也可以在班级群分享哟!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龙抬头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二。

  2.通过找找相关资料,知道二月二的日期、习俗、来历、故事、诗歌等。

  3.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含义及与龙抬头的关系,对二月二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并重点掌握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问:一年有多少个节气?你知道哪些节气?(学生在日历上自由寻找)

  小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节气的日子以农历为准,农民都是以节气为准种庄稼的。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是讲冬季里不吃不动的动物,到了天气暖和时,渐渐脱离冬眠的状态,从昏睡中惊醒过来。

  二、了解龙抬头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据说,冬眠的龙,到了惊蛰前后,被隆隆的雷声唤醒了,开始抬头。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三、了解龙抬头的由来与传说

  四、二月二民间食俗

  1.山东食俗——吃料豆、打粮囤(出示课件)

  2.其他地方的食俗  吃春饼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

  五、古诗诵读

  二月二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耕作风檐夜雨声。

  六、总结

  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二月二的?

  七、课外拓展

  让爷爷奶奶讲一讲以前当地过二月二的习俗。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氛围,了解简单的节日习俗。

  2.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若干彩色纸条当作“龙须”,用大纸箱制作几个“龙洞”。

  2. 提前布置好游戏场地,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

  活动过程:

  1. 开场介绍(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力后说:“小朋友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一天,龙会醒来,给我们带来好运。我们今天就来玩和龙有关的游戏!”

  2. 游戏一:龙须接力(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成一列纵队。教师在起点放置一篮彩色纸条当作“龙须”,每组第一个幼儿跑到“龙须”处,拿起一根纸条跑回队伍,将“龙须”贴在第二个幼儿头上,第二个幼儿重复动作,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教师边组织边说:“小朋友们,快像小龙一样快快跑,把龙须带回家!”

  3. 游戏二:穿越龙洞(10分钟):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幼儿依次穿越“龙洞”,穿越时要绕过障碍物,不能碰到。教师鼓励幼儿:“勇敢的小朋友们,像小龙一样穿过龙洞,就能获得好运啦!”

  4. 结束分享(5分钟):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再次强调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二月二主题活动教案(通用6篇)02-19

幼儿园二月二教案10-04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05-15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09-10

二月二龙抬头主题活动方案(通用15篇)02-19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教案(精选6篇)02-19

幼儿园冬季活动主题教案03-20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06-14

幼儿园小班活动主题教案08-23

幼儿园教育主题活动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