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9 09:01:5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经典]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9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4、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说明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

  A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B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

  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2、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理解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4、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学习重点: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1、了解作者:[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文体介绍:科学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

  3、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4、给加点字注音:

  媲美()膨胀()挑衅()迷惘()澎湃()滑稽()

  歧途()啮齿()苔藓()迁徙()繁衍()笃信()

  5、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2)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6)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7)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6、通读课文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7、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8、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作者对旅鼠之谜有几种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3、这几种猜测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还有什么疑问呢?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生:课前观察秋天,了解秋天,查找、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及诗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文、识字。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借助本组导语导入。

  二、 读文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三、 生字

  四、 扩展活动

  小结。

  五、作业 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组“美丽的秋天”。板书课题。

  1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方法:看下面苹果里的生字注音。

  3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游戏: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

  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1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2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板书:“粮仓”。

  将学生说的词语板书在粮仓内。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学习目标:

  1 复习生字词。

  2 指导学生写好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 指导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积累词汇的习惯。

  三 作业

  注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

  2游戏:读字找字。

  师读字。

  3出示一片关于秋天的短文,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找出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2教师范写。

  检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资料袋:

  1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2 关于秋天的文章

语文教案 篇4

  课题:《大海睡了》

  教学内容

  9、大海睡了

  拟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老师的读书方法。

  2、 学会本课“夜、里”等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可爱。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识记“夜、她、抱、着、背、那”的字形。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齐读课文,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今天我们将看到的大海和平时看到的大海是不一样的,让我们来听听(放录音)

  二、 初读指导:

  1、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温柔、可爱)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不闹、深夜里、睡觉、抱着、明月、背着、她、那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鼻音、边音、轻声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多种方法练习朗读:重点理解“深夜、潮声、鼾声”

  (4)齐读生字词:

  4、轻声读课文,指名读,相机正音,交流:每句写了什么?

  三、 指导书写。

  实施修改意见

  听三遍:

  1、看图听。

  2、看准每个字听。

  3、听句子怎样读。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1、 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夜: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重点指导右下部分的笔顺。

  里:独体字,第五笔是竖,而不是横,末笔横较长。

  她:女字旁,左窄右宽,右边是“也”。

  抱:提手旁,左窄右宽。右边是“包”,部件“巳”不要写成“己”“已”

  着:上下结构。羊字头,下这是“目”。

  月:独体字,第一笔是撇,作字底时,第一笔改为竖。

  背: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下面是月字底。

  那: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3、练习口头组词。

  实施修改意见

  重点指导女字旁的写法:第一笔“撇点”的撇要写长一些,不要太斜,点要往里倾斜。

  背:重点指导前五笔。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导入:

  1、小朋友,你见过大海吗?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深夜里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2、板书:大海睡了。

  (创设意境)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1、 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 读准本课的生字。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j、q、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

  二、教学重点

  重点是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三、教学难点

  难点是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四、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j、q、x发音的录音带;j、q、x的字母卡片;拉动式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j q 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拼音乐园逛一逛。准备出发!(配上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2、师:拼音乐园到了,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瞧,他们来了!逐个出示拼音字母:g p h l k (自由读指名读)

  3、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把这些声母的名字都记住了,还有几个声母朋友,他们的模样长得差不多,谁能把他们给分出来呢?出示拼音字母:f t n m d p b。(同桌互读指名读)

  4、师:太棒了!看到小朋友们到拼音乐园里能认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小鱼娃(课件出示:ü戴帽子的形象)也眼馋极了,也想到拼音乐园去玩一玩。那么,它会有什么收获呢?咱们来看一看!

  二、教学声母j q x 1、学习j q x的发音。

  (1)学习拼音j。 师:小鱼娃蹦蹦跳跳来到了拼音乐园,哇,里面可好玩啦!有喔喔叫的公鸡,有游来游去的'小鱼你看,小鱼娃还和一窝小鸟做了好朋友呢!小鱼娃在拼音乐园里又是骑马,又是游泳,又同拼音捉迷藏,跟小朋友做游戏。小鱼娃正玩得高兴,突然他听到叽叽叽的叫声,小鱼娃回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小鸡正在开心地玩耍呢!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小鸡正在跟谁玩呢? 师边出示拼音卡片j边贴图(鸡头上有蝴蝶)边述:小鸡的鸡跟这个声母朋友的读音相同,有小朋友认识它吗?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试读)真了不起!你们把它读对了,你瞧它朝你们笑呢!(师贴拼音卡片j)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叫叫它,同它有礼貌地打个招呼好吗?(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小鱼娃着急了,也想快点认识它,谁能来帮帮它?(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2)学习拼音q 师继续讲述故事:小鱼娃很高兴自己也认识一个声母朋友。哎?小鱼娃刚才还挺高兴的,现在又怎么啦?哦!原来它看见公鸡爸爸手里拿着气球正分给小鸡们玩呢。它大概也想要吧! 师边贴气球图边述:气球的气读得短一些轻一些,就是这个声母的读音。(出示拼音卡片q) 师:小朋友,你能猜出它的读音吗?(自由试读指名试读) 师:听听老师怎么叫它好吗?(师范读) 师:现在谁来做小老师教小鱼娃,让它快点高兴起来。(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拼音x。 师述故事: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鱼娃怎么还不高兴呢?公鸡爸爸好像看出了小鱼娃的心思,可是它只有七个气球正好分给了七个孩子,怎么办呢?忽然,公鸡爸爸拍了一下脑门,转身回家捧来了大西瓜,切了一大块递给了小鱼娃,这下,小鱼娃嘻嘻嘻地笑了。 师边贴西瓜图边述:西瓜的西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声母的名字。(出示拼音卡片x)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已经猜出它的读音了。(指名读齐读) 生读完师贴卡片x:你们真能干,已经会读了,你看小鱼娃也会读了。

  2、识记j q x的形。 师:小鱼娃认识了三个声母朋友,高兴极了,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看着,小鱼娃为难了:三个声母的名字我记住了,可我怎么记住他们的样子呢?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助小鱼娃记住这三个声母朋友的样子,好不好?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第18页,书上有三个声母,三幅图,现在你把字母和图对照着看一看,然后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记住这三个声母的样子,先自己看一看,然后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看书,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真实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不仅自己记住了j q x的样子,还帮助小鱼娃也记住了它们的样子。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 课中操

  3、书写j q x 师:小鱼娃知道了三个声母的名字,记住了它们的样子,还想学会写它们呢!你们想学吗?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它们怎么写。请同学们再翻到书本18页,下边的笔顺图告诉我们每个声母怎样写,下面你们看一看,每个声母占在什么格,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j q x的写法。 交流j q x的写法。 师范写,并强调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学生练习写j q x,教师巡回指导。 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写错的字母,并集体纠正。

  三、巩固

  出示七只小鸡玩耍图。 师:谁能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共有几只小鸡? 师:小鱼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就是关于七只小鸡的儿歌。出示儿歌: jī jī jī jī jī jī 叽 叽 叽, 叽 叽 叽,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qī zhī xiǎo jī xī xī xī 七 只 小 鸡 嘻 嘻 嘻, qī liù wǔ sì sān èr y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师范读一遍,生跟读一遍。 配乐加动作师生共同读一读。 师:就在我们刚才读儿歌的时候,小鱼娃和j q x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小鱼娃找不到j q x了,它想让我们帮着找一找,同学们愿意参加这个游戏吗? 师:老师先来告诉你一个秘密,j q x就藏在我们刚才学习的这首儿歌里,现在请你找一找,找到的同学马上到前面来告诉小鱼娃。 找到的同学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并领着同学们把这个声母读一读。

  四、小结回味

  师:今天小朋友们在拼音乐园玩得开心吗?在拼音乐园里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呢?(指名回答)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呢!我真替你们高兴!看,小鱼娃也玩得高兴极了。现在小鱼娃想跟小朋友们说再见了,小朋友们也跟小鱼娃说再见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2、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去拼音乐园玩一玩,好吗?我们的老朋友小鱼娃也要跟我们一起去(课件出示:ü戴帽子的形象)。你看,它多高兴呀! 拼音乐园到了,这里有我们认识的许多拼音朋友,你看,它们来了。课件逐个出示拼音字母:g p h l k j q x(自由读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把这些声母的名字都记住了。 师:太棒了!看到小朋友们到拼音乐园里能认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小鱼娃(课件出示:ü戴帽子的形象)也眼馋极了,也想到拼音乐园去玩一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一认3”的内容是:认识“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字,教材给这8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辅以拼音,已学过的“rì”、“yǔ”用红色拼音标明。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值得思索的新命题。

  从“认字”这一要求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力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一课的8个新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且当新字在脱离图画及生活中出现时都能熟练认读;同时让他们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显然是这一课的重点;而“星、风”两字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后鼻音,加上吴地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的影响,这两字的教学无疑成为本课的难点。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这些入学才一个月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星”这一读音教学的难点,我借助多媒体,显示星星闪动的画面,让星娃娃开口说话,跟小朋友交朋友。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学生要读好“星”字,与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利用情境导语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练读“风”字。巩固时,以8位新朋友考考小朋友的形式,通过媒体辅助,创设小朋友念对新朋友的名字,就显示对应图画和小朋友见面,并用中、英文评价夸奖的方式,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自编儿歌,配以音乐和童声朗读,让学生听听、学学、动动,既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又照顾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更好地进入新的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8个新字时,我分为两步: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带着学,体现老师“导”的作用;轻松易学的就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小朋友。在群体的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究,学会了团结、协作,更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徐鹄的教学感言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新授生字时,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都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在生活中认字这一思想,而且游戏比赛的形式,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了拼音,还学了很多字,这些字还认识吗?读一读。(显示认一认(1)、(2)学过的32个字)

  2、读得真好!这堂课我们再来认识8位新朋友,好吗?

  二、创设情境,交友识字

  1、第一位新朋友是谁呢?

  (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

  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娃娃。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他交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练习“星”的读音。

  (读准星xīng,显示星星眨眼晴的动画)

  引申:我们刚才认识的是天上的星,老师常在小朋友作业本上打一个个红五星,你们还见过哪些星呢?

  (逐一交流,指认“星”字)

  2、(显示白云翻动的画面)这位朋友是——(云)

  练读并仔细看,闭眼想这个“云”字,记住它。

  你们都见过些什么样的云呀?

  3、(显示闪电动画)引出一位威力极大的朋友——(电)

  练读并拓展认字: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4、这位朋友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就是——(风)

  (显示四季风和龙卷风画面及“风”字颜色的变化,配以音乐、风声。)

  你们看,柔柔的是——春风,热乎乎的是——夏天的风,凉凉的是——秋风,刺骨的是——西北风,漫天卷地的是——龙卷风。

  (随机纠正“风fēng”字读音)

  三、探究合作,自学新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星、云、电、风”(抽生字卡)这4位朋友,还有4位朋友,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他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发给各组生字卡,合作学习;师巡回了解,点拨引导。)

  2、下面就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会哪些字?是怎么学会的?

  四、小结回归,诵读课文

  1、(显示8个生字)这会儿,8位朋友的名字都在这儿,谁念对了,它们就出来和小朋友见面(显示对应画面),还会鼓励夸奖你呢!(中、英文评价配音)谁来试试?

  2、打开课本,练习诵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情朗读,展开丰富的想像。教师适当地运用形象的挂图,帮助学生从观察中体会青蛙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小心”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唱歌。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唱歌。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自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教平台、挂图。

  教 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图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青蛙的挂图(开心的):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动物呢?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蛙的表情,说一说。

  ———————的小青蛙。

  3、教师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快乐的情感)

  4、教师导入:这只青蛙为什么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只快乐的青蛙。

  二、初读,认读生字。

  1、教师提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并读一读。

  2、检查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并要求把文中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议,强调生字读音上的要点。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认读读中巩固。

  3、读通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议。(要求从正确、流利、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进行个别长句的指导。

  “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

  “一头大象/听见井里/传出的歌声。”

  (3)、全班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青蛙的不急不慌。

  1、教师出示挂图(青蛙在井里唱歌的图):这只快乐的小青蛙在那里?(井里)

  2、引导读文探究:这只青蛙怎么会到井里去了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指名反馈:课文第一自然段)

  3、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教师出示练习,学生说。

  这只快乐的青蛙是_____掉到枯井里的。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不小心”“不急不慌”,感情朗读体会小青蛙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法记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

  小 结:

  同学们,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可他不但没有哭喊,反而唱起了歌,真奇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后 记:

  通过生字学习和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遇到事情不急不慌。并通过想读、爱读、会读,读中有所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领会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1个会认生字,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诉、阿”等7个生字,并且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通过情感朗读,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生字,学会了11个会认生字,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诉、阿”等7个生字,并且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并说一说怎样记这个生字。

  2、教师出示在井里唱歌的小青蛙挂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____里,他不但没有____,反而,真是一只____的青蛙。

  3、教师导入:那么,这只青蛙掉进井里为什么还这样快乐呢?真是太奇怪了!你们看,它的歌声把大象吸引来了。(出示大象的兔)

  二、朗读、讨论、突破重点。

  教师导读:大象感到很奇怪,他走近枯井询问青蛙。它知道了青蛙唱歌的原因了吗?请大家朗读课文2到6自然段。

  2、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情况。

  (2)、教师指名评议学生读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感情指导。

  “是谁在井里唱歌呀?”(“奇怪”“问”: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

  “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读出兴奋、激动、有礼貌的语气)

  “你掉进井里,怎么不哭,还有心思唱歌呢?“(亲切地、疑惑地)

  “你真是个聪明有勇敢的小家伙!”(“真”“有聪明有勇敢”:读出称赞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4)、集体反馈、评议,教师适当地指导、评议。

  3、讨论、交流青蛙唱歌的原因。

  (1)、小组内讨论交流:青蛙掉进井里为什么还唱歌呢?(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要是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多没出息呀!”

  (3)、齐读青蛙说的话。

  (4)、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唱歌的原因,(进行说话的训练)

  4、再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扩展详细。

  1、教师导:从青蛙的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勇敢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中感悟。

  3、教师小结:是呀,小青蛙的勇敢,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能灰心、放弃,要主动动脑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

  四、布置作业。

  1、把小青蛙的故事说给弟弟妹妹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 结:快乐的小青蛙告诉我们快乐的秘诀,那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哭,要勇敢地面对,要用自己的用和智慧战胜它。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勇敢、聪明、有出息的人。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青蛙

  不急不慌 结果

  青蛙掉进枯井 }勇敢、聪明——— 被大象救了

  唱起歌

  后 记:

  我们要学习小青蛙那种遇事不急不慌,勇敢、聪明的好孩子,但是今后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和爱动脑的习惯。

  学习了这节课后,同学们都知道了遇事不急不慌,爱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但是,同学们缺少了观察能力,今后注意培养和朗读的练习。

  通过分角色朗读,男女比赛,师生互读、给课件中动画配音等形式训练读,但是学生缺少了语气朗读的能力,今后注意指导。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积极创设情景,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探究。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感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

  课前搜集有关资料,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用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8个字,学习运用积累过的词语。

  2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体会朱德总司令的品质和特点。

  3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朱总司令的故事,激发学生产生热爱总司令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插图,课文朗读录音带。

  学生:搜集朱德总司令的故事、生平,搜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乐曲《南泥湾》

  2.谈话:

  小朋友们,会唱这首歌吗?在我们中国革命史上,曾发生过一件举世闻名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延安大生产运动,朱德总司令亲自参加了这次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编箩筐》。

  3 资料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要说清楚自己搜集了什么资料。

  二、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 复习学习方法。

  (1)学生回顾,汇报。

  (2)教师总结,并用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记: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议:交流生字学习情况。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疑:提出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可自由组合)。

  3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学习成果。

  4 全班交流,通过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你们有哪些收获?(可以汇报自己学会的生字、生词,可以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可以汇报自己的朗读情况,可以汇报自己对课文的初读感悟……)

  5 学生提出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6 老师重点引导学习(小黑板出示句子):

  a 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种地,有的纺纱,都忙着生产。

  (1)观看《东方红》片段,初步感受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的场面。

  (2)齐读,指导读好这句子,勾画句式。

  (3)句式练习:有的……有的……

  (4)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b 课件出示第三段。

  (1)指导分角色朗读。

  (2)自由读,指导读。

  (3)讨论:总司令是以什么样语气说这段话的?从对话中你感受到总司令是怎样一个人?

  (4)交流。

  (5)再分角色朗读。

  三、情感升华,课后延伸

  1.再次欣赏电影《东方红》片段,进一步感受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的场面。情感进一步升华。

  2.朱德总司令平易近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生的故事太多太多,请大家课后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朱德总司令的崇高品德。

  四、比赛写字,评选小小书法家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描红。

  2.向同学推荐自己写得最好的字,说说推荐的理由。

  3.同桌互评,及时鼓励。

  4.评选小小书法家。

  五、作业超市、实现拓展

  1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 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附:板书设计

  编箩筐

  平易近人 热爱劳动

  我们 学

  总司令 教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学诗给学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二、简介香菱身世。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学诗的情节。

  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第三首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四、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五、总结。

  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六、欣赏《叹香菱》。

  课后可试着分析一下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08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8-05

语文《台阶》教案02-18

语文复习教案02-28

语文园地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