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3 11:39:0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汇总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2.认识生字,了解母鸡的形象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2.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古怪又淘气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打开课本,看一看吧!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画出生词,边画边读两遍。

  3.思考。

  (1)作者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讨厌 尊敬)

  三 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默读课文,出示投影。

  (1)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表现了母鸡的什么品质?

  2.小组交流讨论。

  第(1)题: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发狂炫耀。

  第(2)题:①精心保护鸡雏,很有责任感;②想方设法为鸡雏找食,表现出母亲慈爱的本性;③教小鸡生活的本领,很负责,很辛苦;④夜间啼叫保护小鸡,很勇敢。

  3.集体汇报。

  4.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作者改变了他一向讨厌母鸡的心思,因为他看到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现在作者是什么心思?读第9自然段。(认为母鸡伟大,是英雄。)

  2.作者仅仅在写母鸡吗?(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无私。)

  3.看看作者写猫和写母鸡在写作手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1)结构清晰。《猫》写猫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母鸡》明显分为母鸡孵出鸡雏前和孵出鸡雏后两部分。

  (2)叙述动物的特点,善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表现动物特点。对点滴小事进行具体的描写说明,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情感表达。《猫》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则有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对母爱的赞颂。

  (5)语言运用。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有浓郁的“京味”.

  课后习题

  1.用“天?地?”的形式写四字成语。

  (1)形容大风时天地间暗淡无光。(天昏地暗)

  (2)形容声音大。(天崩地裂)

  (3)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天寒地冻)

  (4)形容时间长,永久不变。(天长地久)

  (5)形容包围严密,四面八方都布下了罗网。(天罗地网)

  2.后来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自读故事,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自读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二、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看看故事的'哪部分是写去年的事,哪些是写今年的事?

  2、反馈:引读:去年的──……今年的──……

  3、你能根据刚才的朗读,正确地标好段吗? (学生分段,标好段落符号。)

  三、研读课文

  板块一:

  1、师导: 刚才同学们都说小鸟与树之间有很深的友谊,小鸟很守信,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2、学生找句子,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引导感悟:

  ⑴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

  ⑵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他又在想什么?

  板块二:

  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加深理解

  你喜欢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五、收获与畅想

  【感动的一幕】

  课上了一半,我让学生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很多学生站起来用哀求的语气说话,大致意思是等见了小鸟再让伐木人砍它做火柴。情真意切,我听了不禁有些动容。这时,我发现叶诚超篡紧拳头,一脸的愤怒,正用力地用指甲刮着“伐木人”三个字。一会儿,他站起来说:“我以后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说不定我在损坏他们时,它正在苦苦哀求着我呢!说不定他正等着他的朋友、亲人呢!”说完伏在桌子上大哭不止,教室里也传出了阵阵抽噎声,课有些上不下去了。我禁不住红了眼眶。

  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我临时续编了故事:第二年春天,树拼命喝着春水,终于迎着阳光抽出了新芽,长出新叶,茁壮成长起来。小鸟认出了他,高兴地围着他唱起了去年的歌……

  我想,学生在这堂课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平时任何一次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案 篇3

  《荷花》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一精读课文,它图文兼美,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在教学这课文时,始终以“美”贯穿全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播放画面,感知形象美。

  1、设问激趣:同学们看到过荷花吗?把你看到的荷花用一个词形容听听。(含苞欲放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2、课件播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一池白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利用这一问题直接导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同位交流,说说句子美在哪里?

  2、抓住重点词句全班交流,品味课文。

  (1)借助CAI课件体会荷叶、荷花的特点,并感受三种白荷花的姿态美。

  (2)换词体会“冒”字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冒”字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而且写出了荷花蓬勃向上,顽强生长的动态美。)

  三、创设情境,领略意境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荷花有哪些姿势?

  2、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画家是谁?想象这幅画的样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并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白荷花后的感受: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我”作伴?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我”真的是荷花吗?“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呢?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体验,也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拓展思维,展现创造美。

  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爱的形式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作诗,有的表演,有的朗诵,有的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创造中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走进自然,发现生活美。

  课后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南山公园的.荷花池,学生完全被池中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形态各异的假山、水珠四溅的喷泉等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声。很多学生还仿照这课文写出了家乡荷花池独特的美。

  [评析]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使学习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句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己不同的感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二是多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荷花池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三是以“美”贯穿全文,通过画面、朗读、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荷花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融入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自身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身的感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练习4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照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拼拼读读,再连线,并进行句式训练。

  3、写好3个铅笔字。

  一、按笔顺写字。

  1、导入: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小朋友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汉字,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 牛 虫 采 蚂 蚁 集

  贝 风 沙 浪 晚 渔

  厅 车 交 阴 林 泉 道

  我的十分钟

  ▲小声自读,容易读错的字音多读两遍。

  ▲小老师带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

  ▲小组比赛读。

  2、写笔顺

  ▲小组内检查笔顺掌握情况。

  ▲指导容易出错的笔顺:

  采 集 晚 车 阴 泉 道

  ▲把书翻到106页,按笔顺描红。

  二、学习字词句。

  1、拼拼读读

  [出示] 水果卡片:苹果、香蕉、柿子、橘子、葡萄、哈蜜瓜

  △你们认识这几种水果吗?

  [出示] 字词卡片:苹果、香蕉、柿子、橘子、葡萄、哈蜜瓜(加拼音)

  ▲指读,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词。

  ▲齐读。

  2、连线。

  3、句式训练。

  △你喜欢吃哪些水果?

  [出示]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 ,有 ,有 ,还有 。

  自主练习

  △能不能把你喜欢吃的水果名称填到这些横线上去,然后再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师指导。

  ▲小组内说一说。

  三、学写铅笔字。

  [出示] 用 向 南(写在田字格黑板中)

  ▲认读。

  △这三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从外向内)

  ▲指导三个字的笔顺。

  ▲师范写,学生完成书上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观察图画,拼读词卡,填写卡片。

  2、熟记4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古朗月行》的前两句。

  3、口语交际:传话游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楚,说准确。

  一、综合性学习。

  1、课内学习。

  每四人小组拿出一套动物卡片和相应的拼音卡片,本小组的学生互相之间认认、填填。

  [出示] 动物卡片和拼音卡片:

  ▲请四人小组上台完成练习,其他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2、课外延伸。

  每位学生拿出课前家长帮忙做的几张动物的拼音卡片,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抽读。

  二、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出示] 红日东升 秋高气爽 窗明几净 书声琅琅(加拼音)

  ▲认读,指导字音:升、声(sheng) 明(ing)、净(ing)

  ▲师大体说说词意

  ▲指导背诵。

  2、读背古诗。

  [出示] 古朗月行(节选)(拼音加诗文)

  ▲认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行、镜、青。

  ▲介绍作者:李白: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写了许多的诗,被人称为“诗仙”。《静夜思》就是李白写的。

  ▲数数有几句话,指导分句读。

  ▲师说说诗意: 这首诗是说作者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当做了百玉盘。又觉得月亮像一面瑶台镜,挂在了云朵上。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三、口语交际

  我的十分钟

  1.导入:

  今天,老师代小朋友做一个传话游戏,看看谁的`耳朵灵,谁的嘴巴灵。

  2.提出要求:

  在做传话游戏时,传话的人,要说得轻一点,但一定要说清楚;听话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要听清楚。

  3.游戏活动:

  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把个人。老师先把传话的内容告诉每组第一个小朋友,然后依次向后传,最后由每组最后一个小朋友说出传话内容,说得完整准确的一组获胜。

  传话内容:星期二早上八点,胡老师带二年级小朋友去国防园看展览。

  ▲每组进行游戏。

  指导每组在每次游戏结束后要讨论总结,找出传得不正确的原因。

  多进行几次游戏,每次传话的内容不同。(可以让学生做老师来出题)

  板书设计:

  练习 4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4

语文的教案11-16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8-05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08

语文《养花》 教案02-13

【荐】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