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1
音乐活动:
扮家家(中班)
活动目标:
1、能以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趣味性,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扮家家的游戏吗?我们扮家家的时候都要有谁?(爸爸、妈妈、娃娃等)爸爸、妈妈、娃娃都会做哪些事?(做饭、洗衣服、擦地、擦桌子等)”
“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扮家家》,请小朋友边听边想,这一家人好象正在做什么事?”
3、教师范唱,请幼儿仔细倾听
提问:
(1)你听到的这段音乐好像家里面都有谁?他们正在做什么?
(2)你会象爸爸妈妈那样炒菜吗?(请幼儿边说边模仿炒菜的'动作)
(3)听,咕噜噜……这是什么声音?(是小娃娃饿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重点引导幼儿学出爸爸妈妈细心喂孩子的样子,如:吹吹饭,慢慢喂等等)
4、幼儿学唱,教师引导幼儿边表演动作,边整首跟唱。
5、尝试分角色演唱:
“我们做扮家家游戏时,家里要有爸爸、妈妈(男孩说“我来做爸爸呀”女孩说“我来做妈妈呀”)爸爸妈妈在家做什么呀?(男女孩分开做炒菜的动作)
6、表演唱歌曲《扮家家》
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的模仿爸爸妈妈在家中做饭的样子
7、激发幼儿尝试将家中的其它事编到歌曲中,如:擦玻璃,擦地、洗衣服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2
一、推荐主题:
《扮家家》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歌曲选材来源于主题,并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在整个教学中,始终都贯穿着游戏,有节奏的游戏、角色游戏等等。
三、建议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在教师的带领下,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的动作。
2、愿意参加集体表演,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围裙、铲子、筷子、蔬菜图片若干。
3、将座位排成一个U字形。
4、幼儿已熟悉歌曲扮家家。
(三)活动过程:
1、复习韵律活动《买菜》。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及音乐节奏,合拍地做“买菜”的动作。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在基础上进行模仿。)
2、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学习“洗菜”的动作。
A、教师分别出示若干蔬菜图片(萝卜、黄瓜、虾、冬瓜、蘑菇),引导幼儿回忆蔬菜的'名称。
B、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有节奏地洗菜。
a、哗啦啦?洗萝卜,洗萝卜,洗好萝卜洗什么?
b、这个黄瓜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拿小手臂变条弯弯的黄瓜,拿好小球来洗,哗啦啦?洗黄瓜,洗好黄瓜洗什么?
c、我们一起把虾放在篮子里洗,哗啦啦?洗虾拉,洗虾拉,洗好虾来洗什么?
d、冬瓜真大,就象我们小宝宝的肚子一样,我们一起来拿抹布洗吧。哗啦啦?洗冬瓜,洗冬瓜,洗好冬瓜洗什么?
e、哗啦啦?洗蘑菇,洗蘑菇。
3、将“切菜”和“炒菜”的动作与音乐匹配,听音乐做动作。
A、幼儿回忆相关经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切菜的动作。
B、在教师语言及动作的提醒下,幼儿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炒菜的动作。
(评析:教师以从买菜到洗菜到切菜刀炒菜,这个生活中幼儿都了解的过程为整个活动的贯穿线,并且以有节奏的儿歌游戏来配合幼儿的模仿动作,增加幼儿的模仿乐趣。)
4、复习歌表演《扮家家》:
教师引导幼儿找空的地方与同伴进行表演,体验同伴间身体接触的快乐。
师:让男孩子来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我们一起来招待小娃娃吧。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扮家家》
活动过程:
1、讨论玩“扮家家”的游戏
T:你们爱玩扮家家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一边唱一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2、学唱歌曲跟着音乐念歌词
T:我们现在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吧。你们先竖起小耳朵听何老师来唱一遍
3、创编歌曲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T:这首歌那么好听,我们把它遍成舞蹈吧,一边唱一边跳舞。好吗?
4、游戏:我给娃娃来喂饭
请2到3位幼儿当妈妈抱着娃娃喂饭给她吃,大家一起来唱歌
活动反思:
这堂音乐课中,因为内容特别贴近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歌曲的演唱风格也很轻快有趣,所以孩子们在本堂课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感兴趣的。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接唱和齐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3.有与同伴共同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请二位小朋友排练表演歌曲。
2.有扮家家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学新歌。提问:你们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请两位排练好的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带领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以及歌曲内容。
2.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练习歌曲中“说白”部分。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男女练习等方法练唱。
3.幼儿创编歌表演。启发幼儿除了炒小菜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编“说白”部分的内容。 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伴表演,并共同商定“说白”的内容。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分二次进行,接唱和结伴表演可在第二次进行。
2.可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唱一唱这首歌。
活动评价
1.幼儿喜欢演唱歌曲,乐于结伴表演歌曲。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体会创作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启发幼儿表现出当爸爸妈妈烧菜的高兴、快乐的'情感。
3、引导幼儿探索尝试运用对唱和齐唱的方法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不同的角色。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的图片、娃娃的哭声
活动过程:
1、在“扮家家”音乐伴奏下,玩《买菜》的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2、语言节奏练习:按节奏说菜名。
3、教师完整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幼儿跟老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感逐句艺术处理歌曲。
“娃娃家里的爸爸样子可神气了,应该怎样这句?”自豪、有力
“妈妈都很温柔,应该怎样唱妈妈?”温柔、优美,唱足二拍子
“炒小菜时,怎样炒得?(动作)你觉得高兴吗?带劲吗?应该怎么念这句?”高兴、跳跃
“宝宝肚子饿了,有没有力气?应该怎么唱?”轻轻唱
“宝宝肚子饿了,爸爸妈妈来喂宝宝、照顾宝宝,感到很自豪,应该怎样唱?响亮
(3)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结合图谱,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对唱和接唱的方法。启发幼儿续编歌词,编出不同的菜名唱出。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6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乐意编唱说唱部分的歌词。
2、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歌名卡,布置一个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以娃娃口吻):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娃娃,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娃娃家的游戏,你们开心吗?
二、学唱歌曲
(一)以游戏的形式分层学唱歌曲
1、娃娃家分角色(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初步了解歌曲前半部分歌词内容
娃娃家有爸爸、有妈妈,那——谁来做爸爸呀!(男孩学念:我来做爸爸呀)
谁来做妈妈(女孩学念:我来做妈妈),(师:我们一起来呀,来玩扮家家)。
2)师范唱歌曲前半部分
3)幼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2、炒菜给娃娃吃(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1)师:咦,呜呜,谁哭了?(娃娃),娃娃肚子饿哭了,怎么办呢?(幼:炒菜给他吃)
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炒菜的(师念幼学)。
小菜炒好了,味道怎么样?(让幼儿尝一尝)(师范唱)
(2)我们一起炒菜给娃娃吃。(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二)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2、接唱歌曲:
1.师唱,幼念;
2.幼唱,师念。
3.分角色唱(男孩子唱爸爸,女孩子唱妈妈)
三、仿编歌曲
1、引导幼儿看图仿编念白部分。
师:我买了一些娃娃喜欢吃的小菜,等一下,我们烧给娃娃吃好吗?
2、引导幼儿自由仿编念白部分
师:你们还想烧什么菜给娃娃吃?
3、完整演唱仿编歌曲,改编最后一句歌词。
(1)师:今天除了娃娃,还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吃吧?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吃,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唱?
(引导幼儿仿编:客人肚子了,快快来吃吧!)
(2)幼儿完整唱仿编歌曲
师:我们邀请客人来吃,把一个个的'菜都炒出来吧!
四、出示歌名
师:刚才,我们一起开心地玩了娃娃家游戏,还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扮家家》(出示歌名卡)。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学习与同伴的协调表演。
2、学习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体验创作及合作表演的乐趣。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娃娃家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喜欢玩娃娃家吗?娃娃家里面有谁呢?你们在玩娃娃家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呢?
2、观看情境表演并欣赏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和听一听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熟悉学习歌曲。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边听老师的琴声,一边听两个小朋友的范唱,并跟着他们一起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扮家家》。
4、分组表演。
师: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两人为一组来进行演唱表演。
5、结束。
活动反思:
其实音乐活动,我一直上的不是很好,这次这堂音乐课,我觉得在一些方便已经有些进步了,如: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孩子们产生共鸣,这样孩子们注意力才能更快的集中过来,让孩子们学唱的时候形式有变化,孩子们也会感兴趣等等。但是我觉得这堂音乐课还是上的有很多的不足。我觉得下次在上这样的音乐活动时,可以注意的有:
1、 在幼儿学唱的时候,首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教师的方法可以在变幻一下,效果会更好。
2、 让幼儿学会了,在来分角色演唱,这样孩子们不但能兴趣更浓,对歌词的内容才能理解的更透彻,唱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 8
目标:
1、随音乐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
2、在音乐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表达爱爸爸妈妈的情意。
准备:
1、娃娃家玩具、扮家家的'音乐一段。
2、装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领带、项链等)。
过程:
一、出示教具(领带、项链)
提问:爸爸是带哪个呀?妈妈是带哪个呀?
二、学学我的爸爸妈妈。
1、看教师扮做爸爸。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爸爸戴领带、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男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爸爸的动作。
2、看教师扮做妈妈。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妈妈梳头、抹口红、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妈妈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女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妈妈的动作。
三、模仿表演
1、学学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2、请一个男孩上前来系上领带,请一个女孩上前来带上项链,装扮爸爸妈妈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学一学。
3、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连起来,大家一起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扮家家》】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扮家家优秀01-06
扮家家教案03-31
扮家家教案03-28
扮家家教案与反思05-25
“扮家家”作文10-2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扮家家》(精选6篇)11-22
中班音乐《办家家》说课稿03-07
《办家家》托班音乐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