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时间:2024-11-22 09:38:32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精选5篇)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1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想制作谁?怎么做? (幼儿讨论)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

  (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

  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2

  活动目标:

  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3

  活动目标:

  1. 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 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 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 《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 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辅助材料。

  4. 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

  2. 观察人物特征:

  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沙和尚等人物的特征。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讨论:孙悟空的脸是什么样的?猪八戒的嘴巴呢?唐僧和沙和尚的特征是什么?

  3. 教师示范:

  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 幼儿操作: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开始捏塑。

  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教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5. 作品展示: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陶艺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立体塑形能力,还加深了对《西游记》人物特征的理解。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还需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4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 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 《西游记》人物脸谱图片。

  2. 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3. 事先熟悉《西游记》故事内容和人物特征。

  活动过程:

  1. 回忆故事:

  教师:你们知道《西游记》里的哪些人物?他们有哪些特点?

  2. 观察脸谱:

  出示一组猴子脸谱,引导幼儿找出孙悟空,并说出理由。

  观察其他人物脸谱,找出他们各自的特征。

  3. 绘画指导: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对称绘画的方法表现人物特征。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绘画,注意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4. 幼儿绘画:

  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中的困难。

  5. 作品展示: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所画的人物和特征。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活动反思:

  本次脸谱绘画活动不仅让幼儿对《西游记》人物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教师在活动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绘画工具,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但在指导过程中,还需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 5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故事发展表现故事情节画面,尝试制作连环画图书。

  2. 在小组合作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商、分工,共同完成图书制作。

  3. 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PPT、记录表、订书机。

  2. 事先熟悉《西游记》故事内容和连环画知识。

  3. 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1. 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师:“《西游记》的故事你们听过吗?里面有哪些主要人物和情节?”

  2. 介绍连环画的制作步骤,激发幼儿创造连环画的兴趣。

  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

  教师介绍制作步骤:先将自己想要创作的故事分成几幅图画,逐幅绘制,标上页码,装订起来即成连环画。

  3. 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

  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教师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注意画面形象要前后一致,完整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分享作品:引导幼儿集体或小组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

  教师重点围绕幼儿作品构图及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讲评。

  鼓励幼儿将连环画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图书区,供其他幼儿阅读和欣赏。

【大班美术西游记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6-22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7-28

大班美术教案07-27

大班美术教案06-24

美术教案大班09-12

《漫画头像》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漫画欣赏教案05-29

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详案05-15

大班美术教案《插花》06-09

【精】大班美术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