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雪绒花》教案

时间:2025-09-02 18:06:03 银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歌曲《雪绒花》教案模板(通用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歌曲《雪绒花》教案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歌曲《雪绒花》教案模板(通用7篇)

  歌曲《雪绒花》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学生自制沙锤。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课学生进入课堂,放音乐《雪绒花》。上课师生问好,打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学生答)“雪绒花”那么今节课咱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雪绒花》。

  2、多彩的旋律——学习歌曲放录音,学生欣赏。体会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欣赏完后)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雪绒花》。但是他是借用“花”来赞美——“祖国”(学生答)。那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呢?

  ⑴情绪: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放录音,学生欣赏。学生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⑵节奏:舒缓的、舒展的。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学生回答。(老师要深入的进行范唱示范,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⑶力度是:弱与强的对比。

  ⑷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那么,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好了,下面咱们来做一个练习、“拍一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规则: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并且通过两个弱拍拍腿交换进行。练习:拍手清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⑸引导:拍子我们该怎样指挥呢?同学们看一下它的指挥图示。咱们在指挥时可以划一个三角符号来表示——老师示范后学生练习。练习:指挥清唱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二组指挥。然后再交换进行。

  ⑹老师弹伴奏,学生拍手或指挥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⑺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强拍两个同学双手击掌,弱拍各自拍手或拍腿交换进行,以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

  ⑻集中教唱英文。注:上述练习就是让学生去体会电影插曲的意境,使学生能体会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老师引导进行。

  3、情景的感受——艺术再现,二次创作。

  ⑴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哪部音乐剧的选曲?——(学生答)《音乐之声》。那么,这部音乐剧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电影的概况呢?——(学生答)“想”。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来讲述电影的概况,并且放录音,用一至二遍讲述完。

  ⑵“实践与创造”第五题,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表演、乐器、舞蹈。然后分别让他们任选《西游记》当中的一人作为对象,分别用上述不同的形式再现人物的形象,然后再请同学们分别表演。(在学生练习中,老师要分别给予指导)

  4、美好的回忆——课堂总结

  ⑴阐述授课内容。

  ⑵布置课后作业。

  ⑶集体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歌曲《雪绒花》教案 2

  教学内容:歌曲《雪绒花》

  课型:唱歌课

  课时:一节课

  教学目标: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教学

  重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难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划拍演唱为难点。

  教材分析: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主题音乐《雪绒花》(用扩音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走进教室,听到这首歌时,你们可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吗?(对,叫雪绒花),其中,这首歌,发生了这么一个故事。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生:想。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讲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个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有时间,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

  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三、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眼睛,我们来认识一下绒花。

  四、同学们看这谱面的左上方告诉我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呀?

  那同学们会划三拍子的指挥示意图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老师学)

  五、学唱歌曲:

  1、听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用手打节奏,用“鲁”来跟老师哼唱以下歌谱:3/4 1 2 3/ 3 2 3/ 1--/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歌的歌词。

  3、师一遍遍的教唱歌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4、划拍跟老师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5、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

  6、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7、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六、课堂小结: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老师有件很遗憾的事:我至今没有看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利用网上资源帮老师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让我对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了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网址打开以后再在对话拦打上:外国电影《音乐之声》。我相信同学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对不对?!

  下课:让我们在《雪绒花》的歌声中(师放音乐)离开教室。

  歌曲《雪绒花》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能够用亲切,赞美,充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雪绒花》。

  2、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3、通过认知,学习了解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满含深情的声音学唱歌曲《雪绒花》。

  2、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

  三、教学方法:视唱法、讲授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播放背景音乐《1 2 3》)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

  2、多媒体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①师设问: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是什么花吗?

  师总结:这种花名叫雪绒花,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的一种植物。

  ②多媒体出示雪绒花相关知识: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多年生草本。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全缘。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这种花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

  ③师总结:雪绒花虽不是艳丽娇媚的花朵。,却有着顽强独立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人们赋予它勇敢坚强的象征,成为奥地利的国花。在奥地利,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条件艰苦的山上,常人难以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从前,奥地利许多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攀上陡峭的山崖,只为摘下一朵雪绒花献给自己的心上人,只有雪绒花,才能代表为爱牺牲一切的决心。

  【画外音内容:《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善良,会弹吉它,喜欢唱歌。(边讲解边放片断1)】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她教上校家七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学会了许多歌曲,通过歌唱,她还和孩子们结成了好朋友。《哆来咪》就是其中的一首。(边讲解边放片断2)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她。上校很感动,他也边弹吉它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边讲解边放片断3)从上校的眼神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七个孩子的妈妈。不久,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讲解完后播放片断4)

  3、聆听欣赏

  ①多媒体播放歌曲《雪绒花》。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归纳总结:亲切、优美、赞美,充满深情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再找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感受歌词的内在含义。

  学生朗读。

  师总结:歌名虽然是雪绒花,但是作者却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花来赞美————祖国。

  ②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歌曲,一起来看歌曲的速度及节拍?

  生:舒缓、舒展、缓慢生:3/4拍3/4强弱规律:╳ ╳ ╳ |强弱弱● ○ ○

  师:那如何用我们的肢体表现?

  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强弱规律。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雪绒花》,用刚才的肢体语言为歌曲加上强弱拍子。③学习3/4指挥图式

  师:我们对三拍子的强弱已经掌握得非常娴熟了,那怎样为歌曲指挥呢?

  学生得出:三角形△即是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再次聆听《雪绒花》,全体师生共同指挥。④学唱歌曲

  a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b学生齐唱旋律c分组填词唱d齐唱⑤用亲切,赞美,充满深情的声音演唱全曲。

  4、延伸拓展

  师:影片中还有大量的歌曲,传唱至今成为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孤独的牧羊人》

  歌曲《雪绒花》教案 4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雪绒花》

  教材分析:

  《雪绒花》这首乐曲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歌曲为c大调,单二部曲式,3/4拍子,要求采用中速稍慢,深情地演唱风格。歌曲优美、舒缓、轻柔,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体会歌曲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与热爱。

  2、感受3/4的节奏特点,学习3/4拍的指挥图示。

  3、学习歌曲中“重复”的创作手法,并能应用这种创作手法完成《小伞花》歌曲片段。

  教学重点:

  在歌唱、指挥活动中感受体验3/4拍韵律美感。

  教学难点:

  学习、应用歌曲中的创作手法。

  课时计划:

  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音乐的花园里去畅游一番,请大家听一听,猜猜歌曲中唱的是什么花?

  播放课件:播放编排好的歌曲《茉莉花》、《樱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牡丹之歌》等。

  学生活动:在播放过程中学生抢答出歌曲中唱的是哪种花。

  师:花,绚丽芬芳,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而且是美丽、幸福、和平与爱的象征。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也是赞美花的。

  二、聆听故事,初听歌曲。课件播放雪绒花的图片。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师:“这是美丽的雪绒花,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生命力非常旺盛,是瑞士的国花。关于雪绒花还有个小故事呢?同学们想听吗?(配乐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故事内容:《雪绒花》是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作家理查德。罗杰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获奥斯卡金像奖。故事描写修女玛利亚活泼好动,与沉闷和修女生活格格不入,院长嬷嬷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就把她介绍到冯特接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上校共有两男五女七个孩子。玛利亚以她的善良、体贴,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当德国法西斯入侵他们的祖国后,上校一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德国人的严密监视,前往瑞士。《雪绒花》这首歌曲,在剧中共出现了两次。

  学生听剧中第一次演唱歌曲。师一边讲,第一次是上校带了客人到家里做客,玛利亚和孩子们用歌声表示欢迎。优美、抒情的歌声把上校和客人都惊呆了。孩子们请求父亲也表演一曲,孩子们围坐在父亲周围,上校怀抱吉他,演唱了这首《雪绒花》。学生听剧中第二次演唱歌曲。师一边讲:德国军队入侵上校的.祖国后,上校和玛利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出魔掌,到自由的国度,在告别祖国的音乐会上,上校全家深情地再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全场听众的心沸腾了,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大家都随着高唱起来,使敌人感到恐惧。】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在电影中的二次演唱,有什么感受?师:这首歌曲优美、舒缓、轻柔,大家再听一遍,边听边在心里哼唱。

  三、层层深入、学唱歌曲。

  师:我们先用wu随钢琴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体会歌曲舒缓、轻柔的特点。师操作:用钢琴慢速弹奏歌曲《雪绒花》的旋律,与学生一起用wu练习演唱。

  教师活动:学生演唱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出现的问题。

  师:我们已经能用wu哼唱歌曲旋律了,接着请同学们试唱歌谱,并找找歌曲的旋律哪些句子相同或相似?师生活动:一起练习演唱歌曲旋律。学生活动:找出歌曲旋律中相同相似的句子演唱。

  师:老师来演唱歌曲中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大家来唱其它的句子。师生以接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旋律。师指挥,学生演唱旋律。课件出示三拍子指挥图示,教师向学生讲解3/4拍的指挥手势及其要领。师生活动:一边指挥,一边按节奏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师:我们试着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1、跟范唱演唱。

  2、师弹奏歌曲伴奏,和学生一起练习演唱。

  3、用多种形式练唱、小组唱、男女分唱等。师:请大家自学一下歌曲低声部的旋律。

  学生活动:分组自学低声部旋律(教师下组指导学习)

  师:老师想和大家合作演唱这首歌曲,老师来唱高声部,大家来唱低声部,咱们试试。

  师生活动:分声部练习演唱。女同学演唱高声部,男同学演唱低声部,老师指挥。

  四、歌曲延伸、创作练习。

  师:“重复”是歌曲创作中常见的手法,请你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为歌曲《小伞花》创编一个句子。(课件出示歌曲《小伞花》的曲谱。学生活动:视唱歌曲旋律,尝试为歌曲创编第三句。

  师小结:掌握一些简单的歌曲创作手法,我们也成了小小作曲家,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歌曲中有趣的创作手法,并加以学习应用。

  五、分组表演、整体表现。

  1、启发创编。

  师:同学们,除了演唱,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方式来表现《雪绒花》这首乐曲的优美、舒缓、轻柔吗?

  2、小组合作。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分成舞蹈组、演唱组、演奏组等。

  3、分组表演。

  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分组表演。

  六、巧设评价、激发热情。

  师:刚才几个小组都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创编成果。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评评,每个小组都有哪些优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逐个给各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最具潜力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奖品为教师亲手制作的“雪绒花”。)

  七、音乐拓展、歌曲延伸。

  师:同学们,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片,片中有许多胯炙人口的歌曲,你们听——

  课件播放《do re mi》的片段。课件播放《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

  八、总结。

  师:(配乐)同学们,今天我们体验了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感受了欢乐有趣的《do re mi》,欣赏了幽默风趣的《孤独的牧羊人》,此刻你的心情一定轻舞飞扬,音乐是滋润人心灵的阳光雨露,愿你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收获人生最大的快乐!

  歌曲《雪绒花》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通过学习歌曲,到达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3、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到达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磁带《哆来咪》的'音乐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

  (二)、故事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喜欢这首歌吗?你明白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这天老师来给大家讲讲

  《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善良,会弹吉它,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她教上校家七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学会了许多歌曲,通过歌唱,她还和孩子们结成了好朋友。《哆来咪》就是其中的一首。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她。上校很感动,他也边弹吉它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从上校的眼神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之后,玛丽亚成了七个孩子的妈妈。不久,德国的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十分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

  (三)、学唱歌曲:

  1、了解了电影概况,想听老师用中文来演唱这首歌吗?

  2、(在音乐背景中提出问题)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情感?(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

  3、那就让我们跟随着电影中的人物一起走进《雪绒花》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并且大家能够边听边轻轻地跟哼唱。

  4、有了大家情感上的投入,很多同学已经能跟着唱了。那就让我们最和谐、最抒情的歌声、完整地来唱一遍这首歌

  5、唱得真不错,太棒了!你们觉得还有那些困难的地方?

  (五)、口琴练习(有条件的班级能够试吹《雪绒花》)

  歌曲《雪绒花》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悠长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3/4拍的律动,通过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和人民对祖国热爱的情绪。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喜爱多元的音乐文化,树立宽容待人、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歌曲第五乐句的'视唱。

  2.启发、指导学生深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体验法、情境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抗日战争歌曲我们听过、唱过不少,你能说出一、两首来吗?

  学生回答:《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歌唱王二小防牛郎》等。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首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年代里的一首外国歌曲《雪绒花》。

  (大屏幕出示课题,播放男声英文独唱,flash动画)

  (二)感知歌曲,熟悉旋律

  1.听完英文版《雪绒花》,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情优美)

  2.欣赏教师中文演唱《雪绒花》。

  师:同样是反法西斯歌曲,请学们从情绪情、感两方面对比中国歌曲,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表达感情比较含蓄,而大多数中国抗战歌曲情绪上铿锵有力,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三)歌曲学习,表达感情

  歌曲《雪绒花》教案 7

  一、教学对象:

  初二年级

  二、教学体系:

  人音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

  三、课题:

  《雪绒花》

  四、教学内容: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欣赏并学习完成二声部合唱歌曲《雪绒花》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演唱中中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在演唱中学会正确的发声方式,有感情的完成合唱歌曲《雪绒花》,并能用英文完成演唱。

  六、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该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影片中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中《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重点难点:

  用圆润的声音并且有感情的完成合唱歌曲,并可以运用英文演唱。

  八、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较法

  九、教具:

  多媒体、钢琴

  十、课型:

  合唱课

  十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的插曲《哆来咪》,学生听音乐,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这个音乐片段你们熟悉吗?知道它选自哪一部音乐剧吗?

  生:很熟悉,选自《音乐之声》……

  师:是的,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

  师:那大家还知道这部音乐剧里的其它经典歌曲吗?

  生:讨论......师: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世界名曲《雪绒花》。

  (三)进行新课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

  学生边看视频边听歌曲,旋律的优美及画面的优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学生陶醉在其中。

  师:聆听歌曲,

  1、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生回答,师总结:旋律特点是优美动听、舒缓。3/4拍子的歌曲

  2、歌曲背景:

  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影片的主人公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

  师: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们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起来。《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师:《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深情、舒缓......)

  3、准备活动与练声

  (1)肩颈放松练习(四个八拍)

  师:要想唱好歌曲,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式和练习,为演唱歌曲作准备工作。随四个八拍的口令,做肩颈放松动作,让肌肉得到放松。

  学生随老师一起完成,并听老师口令相互拍打肩膀,放松练习。

  (2)口腔打开练习

  师:演唱歌曲之前,除了放松身体的肌肉,还要尽可能的打开口腔,让口腔肌肉放松。“咬苹果”练习

  学生随老师共同完成。

  (3)呼吸与气息发声练习

  师:自然、正确的呼吸方式,吸气的统一,气息的控制。

  “si”发声练习

  音阶发声练习(集体):3/4

  3-|2

  4-|3

  5-|4

  6-|…… a音程和声练习(A、B组)

  4、学唱歌曲

  (1)教师自弹自唱歌曲一声部,请学生随音乐挥打三拍子节奏。

  (2)教师弹奏一声部旋律,带动学生用唱名演唱歌曲一声部

  师:所有同学第一遍随老师用唱名演唱歌曲一声部旋律,第二遍由学生单独完成。

  (3)教师弹奏一声部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带入歌词完成演唱。第二遍学生单独完成。(演唱中用手挥拍,强调学生的声音与气息)

  (4)教师自弹自唱歌曲二声部,学生同样随音乐挥打三拍子节奏。

  (5)教师弹奏二声部旋律,带动学生用唱名演唱歌曲二声部

  师:所有同学第一遍随老师用唱名演唱歌曲二声部旋律,第二遍由学生单独完成。

  (6)教师弹奏二声部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带入歌词完成演唱。第二遍学生单独完成。(演唱中用手挥拍,强调学生的声音与气息)

  二声部多演唱两遍

  (7)由A组演唱一声部,B组演唱二声部,随伴奏演唱全曲。

  A、B组互换声部进行演唱,比比哪一组唱的更美。

  5、学生有感情的进行合唱(多媒体音乐伴奏,教师指挥,运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带动学生)

  四、知识拓展

  1、导入:今天,我们在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时候体会到了歌曲感人的艺术魅力和合唱的魅力。而我们今天是演唱的中文歌词,下面我们试着去演唱英文原版歌词。

  2、教师朗诵英文歌词,学生跟读。

  3、把英文歌词分别带入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演唱。

  4、播放英文版《雪绒花》全班用英文演唱。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练、唱的三个环节对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在这过程中我们通过发声训练及合唱歌曲,认识到正确的发声方式对歌唱的重要,以及合唱给我们带来的团队合作力和艺术魅力。

  课堂设计反思:

  大音乐家叶圣陶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通过音像资料的欣赏,教师充满深情的演唱,结合正确的发声方式完成二声部歌曲《雪绒花》的演唱,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合唱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

【歌曲《雪绒花》教案】相关文章:

《雪绒花》教案01-18

《雪绒花》音乐教案01-26

《雪绒花》教案优秀09-22

《雪绒花》教案优秀05-08

《雪绒花》音乐教案10-07

元旦节欢乐歌曲《雪绒花》歌词01-02

大班音乐教案雪绒花教案11-06

《雪绒花》音乐教案(精选11篇)11-22

《雪绒花》教案(通用9篇)09-06

小班歌曲教案苹果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