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腊八节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腊八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腊八节教案 1
活动来源:
每年的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家家户户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好吃的腊八粥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腊八节,初步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能够尝试利用各种粗粮制作腊八粥。
3.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
活动准备:
1.腊八节的由来视频(后附)
2.歌曲《腊八节》、课件《腊八粥》(后附)
3.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电饭煲。
4.请两位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腊八节,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听一听:师幼共同欣赏歌曲《腊八节》,感受过节的快乐气氛。
2.说一说:幼儿相互交谈自己对腊八节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里面说到了腊八,你们知道腊八是什么节日吗?
师小结: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看一看: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二、进一步感知腊八粥
1.听一听:幼儿倾听绘本故事,请家长助教讲述绘本《香香甜甜腊八粥》。
提问:制作腊八粥都需要哪些材料?
幼儿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请个别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小结: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2.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展示实物材料,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3.讲一讲: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制作腊八粥
1.想一想:幼儿与同伴共同研究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2.做一做:请家长助教带领幼儿共同制作腊八粥。
四、延伸活动
1.在欢快的《腊八粥》音乐中,品尝腊八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科学区: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观察认识了解其营养价值。
3.图书区: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幼儿大胆讲述。
4.美工区:用橡皮泥制作腊八粥,并绘画《快乐的腊八节》。
中班腊八节教案 2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煮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3.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五、认识卡片上的字。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中班腊八节教案 3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中班腊八节教案 4
设计意图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
2、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
3、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PT准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们要准备哪些事情呀?
2、和孩子们探究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绘制腊八粥制作顺序表
①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厨师出场)两位厨师师傅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时,老师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②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延伸活动
腊八节除了有好喝的粥,还有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学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中班腊八节教案 5
活动目标
对腊八节感到好奇,乐于参加分享腊八粥和感恩惜物义卖会的活动。
简单了解腊八节的来历,知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知道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了解腊八粥所包含的食材。
与家人一起为义卖活动做准备,学会布置自己的义卖摊位。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义卖活动,并尝试解决义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愿意将自己在义卖活动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收人贡献出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活动准备
(一)活动时间
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二)活动地点
1.制作并分享腊八粥
各班教室。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
(三)参与对象
1.分享腊八粥
全体小朋友、各班的家长志愿者。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
(四)活动准备
1.环境场地准备
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红灯笼,在廊道里张贴幼儿平时的剪纸作品或其他美术创意作品,营造出“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节日气氛。
2.活动材料准备
(1)煮腊八粥所需食材,如红枣,花生,精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米、大米、小米、桂圆干等。
(2)义卖活动中需要桌子若干,主席台一个,捐赠箱一个.
3.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人民币的常见面值,会简单的货币换算。
(2)有购物的经验,知道简单的卖场推销语言。
4.家长配合准备
(1)提前发放“邀请函”和“家长须知”,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提醒家长在安全、着装、流程及规则上的配合事宜。【详见附件】
(2)以图片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自己的义卖摊位招牌。
招牌制作建议一:用幼儿的名字作为摊位名称,如“宝宝杂货铺”,招牌尺寸建议在100 cm x200 cm以内,制作好后粘贴在KT板上,最后用透明胶将招牌粘贴在小椅子或桌子上,以吸引他人注意。
招牌制作建议二:准备一张A3大白纸,然后用彩色马克笔在上面用POP字体书写店名和商品介绍,招牌做完后将其衬在一个衣架上,以方便展示。
(3)提醒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些面值为1元、5元和10元的零钱,用于义卖现场的交易活动。
(4)提醒家长和幼儿整理家中的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装饰品等,并提前为这些物品定好售价,贴上价格标签,如1件衣服10元、1本旧书1元、1件玩具5元等。
活动流程
活动一:制作和分享腊八粥
1.认物熬粥
(1)活动材料:
电饭煲(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电饭煲的数量),分装有各种食材的透明玻璃碗,腊八粥所需食材,一个操作台。
(2)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引导语:孩子们,今天是腊八节,我们要做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们知道做腊八粥需要哪些食材吗?你们认识哪些做腊八粥的食材呢?(师生互动)
【2】介绍腊八粥所需食材
请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如红枣,花生,糯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慧米、桂圆干、核桃仁、葡萄干等。
【3】食堂阿姨示范并讲解熬粥步骤
第一步,将食材放入锅里(冰糖先不放),加人适量纯净水;
第二步,盖上锅盖后按下煮粥的旋钮;
第三步,熬制40分钟左右后打开锅盖进行搅拌,以防止粘锅(可根据粥的黏稠程度适当加水);
第四步,加入适量冰糖;
第五步继续熬制20分钟左右即可。
【4】熬粥过程中的互动游戏
教师引导词:亲爱的孩子们,腊八粥已经煮上了,但还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煮好,在这段煮粥的时间里,让我们来和腊八粥大家族的米和豆子们一起做游戏吧!
游戏一:找出指定的食材。
将食材展示在前面的桌子上,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问:“奶奶要煮腊八粥,红豆红豆在哪里?”请幼儿同样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回答:“奶奶奶奶别着急,红豆红豆在那里.”幼儿说到“那里”的时候要用手指出红豆来。
游戏二:蒙着眼睛猜豆子。
请一名幼儿走到场地中央,教师将该名幼儿的眼睛蒙上,然后选一种食材请该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等方式猜出食材的名字。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以请幼儿两两组队玩猜豆子的游戏。
游戏三:花生花生在哪头。
请教师左手捏拳代表公鸡头,右手捏拳代表母鸡头,并偷偷将一粒熟花生米藏在某一个拳头里,然后念儿歌:“公鸡头,母鸡头,花生花生在哪头?”请幼儿猜花生藏在哪个拳头里,幼儿若猜错了就继续猜,猜中了就可以吃掉这粒花生米。
游戏四:猜谜游戏。
请教师准备与腊八食材相关的谜语,请幼儿和家长猜谜语。【详见附件】
2.腊八粥分享
(1)引导幼儿观察腊八粥的形态和颜色。
教师提问:孩子们,闻一闻,熬好的腊八粥香不香?看一看,腊八粥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教师与幼儿互动后小结:腊八粥变得黏黏的、稠稠的,颜色也交红了,这是因为糯米、薏米、黑米有粘黏的特性,而红豆、黑米会把粥的颜色变红。
(2)学会感恩。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一起盛出腊八粥,请幼儿分享腊八粥,并提醒幼儿对熬粥的老师说“谢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将腊八粥放凉一些再吃)
(3)分享腊八粥,了解腊八的知识。
(4)餐后清理。
请家长、幼儿,教师一起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干净卫生。
活动二:感恩惜物义卖会
1.义卖布场
(1)义卖地点: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内。
(2)布场建议:
【1】幼儿园提前按年级组划分义卖区域,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桌子或地垫按长条形摆放在操场或廊道等地方,并在指定位置设置自己的摊位。
【2】为了进行义卖后的捐赠活动,教师还需在场地的前方布置一个主席台,并在主席台上摆放一个捐赠箱。
【3】播放喜庆热闹的背景音乐,如民族音乐《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等。
2.义卖互动
(1)活动开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到岁末了!腊八已至,祝大家吉祥如意,团圆和睦!腊八节是家人团聚、整理旧物、迎接新年的日子,是感恩怀德、分享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和家人分享腊八粥,还会和家人一起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xx 基金会,将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宣布,“感恩惜物义卖会”正式开始! 让我们一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传递人间的温情吧!
(2)全场自由互动,各工作人员组织和指导活动
【1】各班班主任组织和协调各班家长和幼儿在指定位置摆好自己的摊位,架起招牌,并确保每个家庭都有摊位。
【2】班级老师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急于引导幼儿买东西,而是引导幼儿先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在摊位处摆放整齐,并定好每件物品的售价。
【3】家长先帮忙守摊,让幼儿观察了解他人的义卖物品,发现并确定自己想要的物品。
【4】请家长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交易行为,让幼儿自己解决义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主持人走人现场进行采访,并对热门商品进行推荐。例如:“这里是中班组的.卖场,有一家非常棒的绘本小摊,欢迎大家来选购!”或者对最高成交额进行播报,例如:“刚才有一个芭比娃娃以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恭喜交易成功!”主持人需要活跃卖场气氛。
【6】工作人员做好全场巡视,及时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提醒幼儿不随意乱扔垃圾,保管好自己的钱财,并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如:“你买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你卖出了多少件商品?一共挣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买不起的商品?如果想要买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3.公开捐赠、清理场地
(1)义卖活动结束,盘点物品,清点现金。
准时响起结束音乐,请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盘点义卖所得钱款并自愿捐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义卖活动即将结束,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现在请所有的家庭盘点剩余物品,清点现金,并将义卖挣得的现金自愿投放到主席台前的捐赠箱中。
捐完款后,请大家在原地稍作休息,10分钟后,我们将开始捐赠公开仪式。
(2)捐赠公开仪式。
【1】工作人员配合义卖公证员现场清点并公布捐款数额,并将捐款数额报给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募集善款 xx元!感谢所有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和老师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现场每一位的付出!
【2】义卖公证员向全体师生,家长说明善款去向和后期反馈事宜。
(3)整理清场。
家长和幼儿按照小班、中班、大班的离场顺序有序离场,待所有家长和幼儿离场后,全体员工共同清理现场。
主持人:美好腊八节,义卖献爱心。腊八节的甜蜜分享活动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将自己的爱与温暖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接下来,首先请小班组的家庭离场,然后请中班和大班的家庭依次离场,离场时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带走残留的垃圾。
并请各班的爸爸志愿者帮助老师把户外场地上的桌子搬回班级教室,谢谢你们的支持!最后,祝福所有的家庭腊八节快乐、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中班腊八节教案 6
活动目标:
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腊八粥的起源与意义。
尝试制作腊八粥,体验制作的乐趣。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与热爱。
活动准备:
收集腊八节的相关资料。
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大米、小米、红豆、绿豆、红枣、桂圆等。
制作腊八粥的厨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讲述腊八节的起源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
教师展示腊八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二、制作腊八粥
教师示范制作腊八粥的步骤,边讲解边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一套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和厨具,动手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分享与品尝
各组将自己的腊八粥盛入碗中,互相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香、味三个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腊八粥。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腊八粥,共同分享制作的成果和乐趣。
四、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意义和腊八粥的制作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在家尝试制作腊八粥给家人品尝。
中班腊八节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及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亲手制作腊八粥的活动,锻炼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之情。
二、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腊八节相关的绘本或视频、制作腊八粥的各种食材(红豆、绿豆、糯米、枣子等)、熬煮腊八粥的厨具等。
环境布置:利用教室环境展示腊八节的传统元素,如窗花、对联、腊八蒜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出腊八节的主题,讲述腊八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讲解环节:
展示并介绍腊八粥所需的各种食材,解释其在腊八节中的象征寓意。
3、实践环节:
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亲手参与制作腊八粥,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学习安全使用厨具的方法。
4、分享环节:
全体一起品尝自制的腊八粥,交流各自的感受,深化对腊八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在幼儿园学到的腊八节知识,并一同熬制腊八粥,增进亲子关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班腊八节教案 8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中班腊八节教案 9
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准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中班腊八节教案 10
设计意图
腊八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方尤其受人们重视。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上浓浓的腊八粥,还会泡上腊八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腊八节,教师设计了“开开心心过腊八”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养成善观察、勤记录的良好习惯。
(3)喜欢过腊八节,乐于参加腊八节的实践活动。
环境互动
1.主题墙面环境
在“冬天”的主题墙饰中设计一个“冬日的节日”板块,其中包括腊八节板块。
2.互动墙面环境(低矮墙面环境)
“我知道的腊八节”:请幼儿搜集各地有关腊八节的风俗图片,粘贴在墙上。
3.相关区域融合
(1)语言区:投放有关腊八节的书籍资料。
(2)自然角:把腊八蒜的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并引导幼儿自制腊八蒜投放到自然角,同时为幼儿提供记录表格、笔等。
活动一:话说腊八节
(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3)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腊八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腊八节的知识。
材料准备:有关腊八节习俗的图片,并做成 PPT;较大的日历一本。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腊八节的相关习俗。
难点:会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活动过程
1.出示日历让幼儿观察
师:今天是几月几日呀?(指着日历上标出的日期)这一天也是农历的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腊八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2.集体活动:说说我知道的腊八节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腊八节。
提问: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你知道的腊八节吧。腊八节有什么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吃什么?做什么?
(2)教师结合PPT小结: 我们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节日了,是用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喝腊八粥、吃腊八饭,还会泡制通体碧绿的腊八蒜呢。
(3)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并说说去年的腊八节是怎么过的,都吃什么了。
3.欣赏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他们讲述搜集的图片是什么、代表什么等。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腊八节”互动墙面环境。
活动二:奶奶熬的腊八粥
(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腊八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腊八粥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认识不同的腊八粥食材,知道营养搭配身体好。
(3)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喜欢喝腊八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成的。
人员准备:事先请一位对熬制腊八粥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备课。
材料准备:电饭锅、各种做粥食材、儿童用碗筷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熬粥的各种食材,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体验共同做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是什么节?请小朋友猜猜,奶奶今天来我们班做什么。
2.老奶奶讲述并熬制腊八粥
奶奶:今天是腊八节,你们知道腊八节喝什么粥吗?(腊八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做好喝的腊八粥。
(1)介绍食材(各种豆类、米类和干果)(见图 34),让小朋友们一一认识,并讲解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熬粥的方法:洗干净食材一烧开水-将食材放进电饭锅里-熬半小时即可。
(3)演示做粥的过程,可请小朋友帮忙清洗食材。
(4)讲解腊八粥的来历。熬粥的同时讲一讲腊八粥的各种食材代表什么意义,讲讲腊八粥的.来历。
3.品尝腊八粥
幼儿洗手-保育老师准备碗筷--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品尝腊八粥。
活动三:动手泡制腊八蒜
(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和同伴较好地合作泡制腊八蒜。(3)养成爱探索、爱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剥蒜皮。
材料准备:大蒜若干、醋、干净玻璃器皿。
活动重难点
合作完成制作腊八蒜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腊八节话题引入
师:前几天我们喝了腊八粥,我们还说到腊八节的时候还要泡制腊八蒜,谁吃过腊八蒜?腊八蒜是什么味道的?
2.制作腊八蒜
(1)出示泡好的腊八蒜,请小朋友说说制作腊八蒜需要什么。(洗好的玻璃宽口瓶、剥好的蒜、醋)
(2)分发大蒜,请幼儿说说剥蒜皮应该注意什么。(洗干净手;不要用剥过蒜的手抹眼睛等)
(3)幼儿分组剥蒜皮。(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4)往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醋。(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5)将剥好的蒜放入醋中,盖好盖儿。(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活动延伸
(1)师幼共同设计自然角互动墙,把腊八蒜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同时,把幼儿泡制的腊八蒜摆放到自然角。
(2)绘制观察记录表格和分组记录单,请幼儿观察腊八蒜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中班腊八节教案 11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6.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活动过程:
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
(1)准备熬粥的东西 (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
(2)洗好了
(3)准备锅
(4)煮腊八粥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别打来电话吵着要学煮腊八粥,你愿意教教他们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分组再来煮一次,并且把制作腊八粥的方法按顺序画下来,好不好?
(1)幼儿分两组讨论
师:要先商量好谁负责煮腊八粥,谁负责观察记录。
(2)幼儿边煮腊八粥,边观察、记录。
4.请幼儿分享熬制腊八粥的方法。
师:谁能根据记录的步骤图,说一说怎么熬制腊八粥?
小结:看来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首先要给事情排排队,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来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附腊八粥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中班腊八节教案 12
活动目标:
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腊八粥的起源与意义。
尝试制作腊八粥,体验制作腊八粥的乐趣。
感受腊八节的文化氛围,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
收集腊八节、腊八粥的相关资料。
腊八粥的材料:大米、糯米、红枣、桂圆、绿豆、黄豆、薏米、冰糖等。
制作腊八粥的厨具:锅、勺子、碗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腊八节的起源和意义。
教师介绍腊八节的由来,让幼儿了解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腊八节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腊八节是一个感恩、敬老、祈福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引导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教师出示腊八粥的材料,让幼儿认识这些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教师演示制作腊八粥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3、组织幼儿制作腊八粥。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演示,自己动手制作腊八粥。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
4、品尝腊八粥,分享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腊八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腊八粥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幼儿的交流和互动。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班腊八节教案 13
活动来源: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腊八粥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
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
中班腊八节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2.认识制作腊八蒜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蒜。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体验制作腊八蒜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腊八蒜的制作材料,学习制作腊八蒜。
难点:掌握制作腊八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大蒜、米醋、白糖、密封容器等制作腊八蒜的材料。
教学课件或图片,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四、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通过播放有关腊八节的儿歌或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了解腊八节
教师讲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幼儿了解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腊八粥、腊八蒜等节日特色食品。
制作腊八蒜
介绍制作腊八蒜的材料,如大蒜、米醋、白糖等。
教师示范制作腊八蒜的步骤:
将大蒜剥去外皮,洗净并晾干。
将大蒜放入密封容器中。
加入适量的米醋和白糖。
密封容器,放置在阴凉处。
幼儿分组制作腊八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制作过程。
观察与等待
引导幼儿观察腊八蒜的变化,了解腊八蒜的制作过程需要时间。
分享与总结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腊八蒜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意义和传统。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制作腊八蒜或其他传统节日食品。
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制作腊八蒜的过程和乐趣。
观察腊八蒜的变化,记录下来,待到腊八节时品尝自己制作的腊八蒜。
中班腊八节教案 15
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 、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中班腊八节教案 16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实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口述两三个传说)。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活动反思: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如果直接给孩子自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孩子们也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我通过多媒体PPT课件方式展示腊八节特有的习俗,孩子们看的认真,听的仔细,互相讨论,活动结束后依然沉浸在腊八节的温暖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活动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中班腊八节教案 17
活动目标:
学画横线、波浪线和锯齿线。
提高手的控制能力,体验绘画的兴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每人一支蜡笔,小碗的实物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农历的什么日子吗?对了,是腊八节。你们知道我们这儿的腊八节有哪些习俗吗?喝腊八粥。那你们想不想来亲手做一碗腊八粥呢?好,那我们就来画一画吧!
2、观察认识线状图形。
出示课件一:
(1)这是什么图形?长长的是横线。
(2)这又是什么图形?短短的也是横线。
(3)像波浪一样的线叫什么线?波浪线。
(4)像锯齿一样的线叫什么线?锯齿线。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腊八粥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线的画法。
1、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横线、波浪线和锯齿线的画法。
2、教师示范讲解画腊八粥的方法:先画一个大的碗,里面画上你喜欢吃的豆子,再画一勺豆子,最后给整碗豆子画上汤。这样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要画上很多很多的豆子,丰富画面内容,以及启发幼儿用好看的颜色进行装饰,注意握笔的方法。
四、评价与欣赏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腊八粥里有哪些豆子。
4、请画的好的小朋友把腊八粥送到实物投影仪上,向其他小朋友和客人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鼓励表扬作画认真的幼儿。
5、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老师把小朋友画的腊八粥放在一起,变成了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小朋友们都很开心。那我们一起围着腊八粥跳个圆圈舞吧!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围着锅里的.豆子转起了圈,做起了快乐的舞蹈。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绘画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在画腊八粥的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学会了使用波浪线、横线和锯齿线进行装饰,对绘画充满了兴趣。但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努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还是比较流畅,活动过程中幼儿也比较配合,能够安静倾听,和我一起学画横线、波浪线和锯齿线。但在这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我在讲解时没有重点讲解怎样画豆子,在示范时也没有强调豆子要一颗一颗地画在碗边外面一些,所以导致孩子们画的豆子都挤在一起了;其次在画汤的时候也没有重点强调汤要画在碗里的最上面这样才能显得汤很多;最后在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腊八粥里有哪些豆子时,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点评和推广好的方法(如用好看的颜色进行装饰)让其他孩子借鉴和学习。
中班腊八节教案 1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较细致地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的内容,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仿照故事中的表现形式,合理安排画面。
3、感受腊八节的热闹和温馨,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幼儿操作纸、黑色水笔人手一份。
2、《腊八粥》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的内容。
1、导入: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述出这是什么时候?是谁的节日?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们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描述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人们拿的东西。
2、幼儿观察并表述,教师将故事内容中人物动作、表情及所拿物品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教师:故事中讲的是什么事?(煮腊八粥)他们是怎样分工的?最后他们都有什么?这样煮腊八粥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小米粒、黑米饭、红枣、葡萄干、栗子、白糖、花生米)
4、教师: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小米粒、黑米饭、红枣、葡萄干、栗子、白糖、花生米)贴在黑板上,小米粒、黑米饭、红枣、葡萄干、栗子、白糖、花生米先洗好煮熟,放在锅里,还要干什么?(要搅一搅)教师边贴图片边问幼儿,师生共同丰富画面内容。
5、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为线索,把画面的内容一步一步讲出来,丰富画面内容。
二、教师示范仿编故事,为绘画做准备。
1、教师:我们也来把刚才小朋友讲的画下来吧!看看我们要画哪些东西?教师边说边引导幼儿说出所画的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事物,丰富画面内容。
2、教师示范讲述仿编故事,为绘画做准备。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本领,把我们的想法也像老师一样把它画下来好吗?看看谁画得最像!
三、幼儿创作绘画。
1、教师提示幼儿先想好故事内容,然后按顺序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画下来,丰富画面内容。注意画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腊八粥里的各种材料。可根据画面需要添画相关事物。如锅、炉灶等。
2、幼儿创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可多画几个情节;能力弱的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3、请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肯定幼儿的创作,尽可能多地提出表扬鼓励的话。如:你真棒!你真有想象力!你真会动脑筋!你画的真有趣!你画的真棒!等等。
4、教师根据画面情况启发幼儿继续添画有关事物,进一步丰富画面内容,并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所编的故事。可请个别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故事。也可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室四周供大家互相欣赏。
5、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仿编故事和怎样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等会儿我们再继续学习怎样把画面装饰得更漂亮的方法好吗?小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多画一些人物和事物的图片,回家后把他们贴在一起做成一本连环画书好吗?那么小朋友们加油吧!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6、收拾绘画材料,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包饺子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包饺子的整个流程都较感兴趣特别是擀皮和包饺子这两个环节兴趣最浓厚!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都比较兴奋能够很好的与我配合完成活动的各个环节!
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有的孩子在包饺子时不太注意饺子的形状导致最后煮好的饺子有的都露馅了!以后在包饺子时应该提醒孩子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这样才能使包出来的饺子即美观又好吃!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所追求的教育目标——生活中学做人中学!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引导孩子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使孩子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孩子才能。
【中班腊八节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腊八节教案08-31
幼儿园中班腊八节教案08-06
幼儿园中班腊八节教案模板03-03
中班腊八节由来教案模板(精选13篇)01-12
中班腊八节活动教案(通用21篇)01-19
腊八节教案03-13
腊八节教案08-18
中班腊八蒜教案(精选9篇)01-21
幼儿园中班腊八教案02-28
中班腊八节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通用11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