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时间:2024-11-20 10:30:54 炜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通用9篇)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

  3、投影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1)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2)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

  (3)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

  3、读第三句

  (1)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

  (2)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

  (3)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4)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1)指读第四句。

  (2)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演示活动投影片

  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

  (4)你们夸夸他们吧!

  (5)齐读第四句话。

  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1)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洞里睡着了)

  (2)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

  (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

  (3)最后两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吗?

  指名读(指导)

  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

  1、填空背课文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集体背

  五、小结

  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词语、生字卡

  竹叶小马月牙不用

  马牙用笔加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学写生字

  (1)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数笔画

  2、指导写字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

  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要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

  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

  3、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

  四、思考

  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

  五、讲评小结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2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一篇课文。本文以儿歌的形式讲了下雪天一群小动物到雪地上画画的有趣情景。学生对竹子、枫叶、月牙、梅花这些词语比较陌生,特别是梅花,不仅梅是生字,而且梅花没有几个学生见过。所以必须要让他们有些感性的认识。

  教学预案:

  一、认识事物,学习生字词语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吗?

  依次出示梅花、月牙、竹叶、枫叶的实物和图片问:“看到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在哪儿见过它?”边贴图片边介绍相关事物,学习这些表示物品名称的词,并学习生字“梅”。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副美丽的画:出示画有各种小动物脚印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3、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提示:想知道这副画是在什么情况下画的吗?想知道是谁画的吗?)出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了课文,你就能找到所有的秘密。

  二、初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提示:看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想:这副画是谁画的`?

  三、再读课文

  1、反馈:你知道这副画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画的吗?你是从哪句画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演示下雪的动画情景,边打出“下雪了,下雪了!”这句话)

  2、师:你们见过雪吗?喜欢雪吗?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啦”读轻声!学习生字“啦”·

  3、下雪了,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干什么?

  4、下雪了这么好玩,许多小画家也来了,都有谁呢?看动物图(边说边贴上小动物的图片和动物名字)和小动物打声招呼。

  5、它们会画什么呢?看看实物,看看图片,猜猜会画什么?边读边在书本后的作业山上连一连。抽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到黑板上连一连。

  6、抽几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7、同学们做的是不是对的呢?放课件验证。

  8、做对了的同学自豪地站起来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错了的同学纠正。

  9、这么美的画,是用什么画的呢?你是从哪句发现的?(理解“几步”“就成”)指导书写“几”字。指导读好“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这两句。

  四、课中操。

  小动物们画的可真轻松啊,我们也来轻松一下,好吗?听音乐,念儿歌,做动作。

  五、学习最后两句。

  1、咦!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的睡觉和我们的睡觉有什么不同?(训练用“参加”说话)

  2、看课件插图,指导读好问句。用问答式练习朗读。

  六、拓展。

  1、练习用问句提问。

  2、课外找找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冬天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字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2.同桌互听互读。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

  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听课文歌曲再次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用学唱歌曲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教学策略。

  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

  (一)学习第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

  (二)学习第3句。

  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

  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

  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

  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6.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

  (三)学习第4句。

  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

  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

  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

  (四)学习第5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

  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学习第6句。

  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

  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

  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逐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童真童趣,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并理解课文。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语言。

  四、总结全文,学唱歌曲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

  4.想一想:

  (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

  设计意图: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小画家”们的作品,重温课文内容;通过拓展仿写儿歌,培养说话写话能力;启发思考,突破课文难点;学唱歌曲,兑现课前诺言,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认识 “群、竹、牙” 等 11 个生字,会写 “几、用、鱼”3 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雪景图片,引出课题。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习生字:认读生字,通过多种方式巩固。

  精读课文:逐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脚印特点。

  总结:回顾课文内容。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书写生字。

  四、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几、个、友”3 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动物们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

  难点:体会小动物们在雪地上作画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播放雪天的音乐,营造氛围。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读文,自学生字。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拓展训练:创编儿歌,拓展思维。

  总结评价: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学生表现。

  作业布置: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脚印。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 11 个生字,会写 “竹、牙、马” 等 7 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书写,理解课文意思。

  难点:体会小动物们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

  初读课文:学生轻声读文,整体感知。

  识字教学:运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表现。

  总结:回顾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画一幅雪地里的.画。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和反思。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认识 “群、竹、牙” 等 11 个生字,会写 “几、用、鱼”3 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雪景图片,引出课题。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精读课文: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脚印形状。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

  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生字书写和朗读指导方面还需加强。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 “步、为、参、加”4 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动物们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动物们的'快乐。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生字词,回顾上节课内容。

  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

  写话训练: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会来雪地画画,并写一写。

  书写指导: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总结:总结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拓展,但在课堂组织和时间把控方面还需改进。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学会 “洞、睡、蛙”3 个生字,认识偏旁 “目”。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难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通过游戏复习生字词。

  朗读表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组表演。

  识字教学:学习新的生字,讲解字形和书写要点。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总结: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但在个别学生的关注上还需加强。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相关文章: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06-05

《雪地里的小画家》语文教案范文07-18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03-0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优秀02-23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09-09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03-09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语文说课稿【精选】08-22

小学语文《雪地里小画家》说课稿09-30

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08-30

【精选】《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20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