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10-26 08:41: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锦集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平衡能力。

  2.感受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稻谷若干

  2.田野布置(四个收稻谷的筐)

  3.小篮子四只,椅子16张,呼啦圈16个。

  活动过程:

  一、探路

  1、秋天里,稻谷熟了,让我们去田野帮农民伯伯收稻谷吧!让我们先去探探路。

  2、看田野里的路是什么样的啊?教师介绍:在去田野的路上,有小桥,还有坑坑哇哇的泥地,我们要小办法过去。

  3、幼儿自由的在平衡木上行走,要求相互不碰撞,并练习连续的跳过每一个呼啦圈。

  二、稻谷丰收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离“稻田”20米的场地一边,场地中间分别摆着四行障碍物。

  2、活动开始:每队幼儿连贯的过小桥和洼地,到了田里,装一罐稻谷,快跑回来将稻谷放在自己队伍的篮子里。接着第二为幼儿出发。如此往返直至把稻谷全部收完。注意跑的过程中不能掉稻谷。

  3、比一比哪队的稻谷最多,大家高兴的欢呼“稻谷丰收啦!”

  三、放松运动:庆丰收

  教师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大家一起跳舞,庆祝稻谷丰收。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让有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农民伯伯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虽然活动总的来说是一节体育活动,但是它的教育意义更多的在于通过幼儿体验,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作为体育课,在游戏环节设计上比较简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猜测比赛结果,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了解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

  3.引发对属相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向家人了解他们的属相

  2.故事投影

  3.十二生肖图片一套,胸饰两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小猴玩具。新年快到了,金老师收到了一件礼物,知道是什么吗?因为老师属猴,所以朋友送我了一个小猴玩具。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是属什么的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属相)

  刚才小朋友非常能干,已经说出了许多属相,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属相呢?我们来听一听。

  二、.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1.利用课件边讲述故事边提问:提问牛、老虎、老鼠比赛钻山洞?你觉得谁会得第一?为什么?(幼儿猜想后继续讲述)

  现在进行的是爬山比赛,你们看谁来参加了?你认为谁能最快爬到山顶呢?为什么?(幼儿猜想后继续讲述)

  接下来动物们进行的是跨步比赛,你认为谁会跨的最远呢?为什么?(幼儿猜想后继续讲述)

  咦,你们看,接下来动物们要进行什么比赛呀?谁能跳过去得第一呢?为什么?(幼儿猜想后继续讲述)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出示其余动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幼儿数),对了一共有十二种动物,所以称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外国是没有的,在很早以前我们中国人就发明了,每年都有一种小动物做为标志,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呀!

  3.你们知道这十二种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吗?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第二遍。问: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三、做十二生肖排队的游戏

  教师交代:“今天我们也来做十二生肖排队的游戏吧。请小朋友自己来选一种生肖动物挂好,我们分成两组,看那一组先排好就是冠军,会有礼物哦!”

  四、延伸: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十二生肖,还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咦我们有的小朋友是属马的,有的大人怎么也是属马的呀,为什么年纪不一样属相却是一样的呢?下一次,金老师再和小朋友一起去发现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盖、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

  3、产生对听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游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 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

  活动准备

  1、锅盖一个

  2、教师或父母与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菜名的知识

  活动过程

  1、通过情境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儿歌里讲了些什么?怎样用我们的手来玩“顶锅盖”游戏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音。请幼儿做一做顶锅盖动作,启发幼儿探索用手掌当锅盖,用食指顶手掌心。

  3、介绍游戏玩法。

  (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

  (2)儿歌念完,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4、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难点部分。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丰富关于菜肴的经验。提问:小朋友,你吃过什么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菜的名称。如:糖醋排骨、红烧肉圆、西红柿炒鸡蛋等。

  5、带领幼儿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扮演锅盖将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一口风”,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收回。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是什么菜?幼儿报菜名,然后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最后,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

  6、教师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可以以幼儿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与幼儿一起快乐地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我出示锅盖,通过提问引出手掌锅盖,边用手指顶着手掌锅盖,边念儿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后,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进行替换仿编,进一步扩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边创编念儿歌边游戏的形式,将活动推向**。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锅盖把顶的人的手指攥紧不放或说不出新的菜名,而导致游戏停顿,我应注意观察幼儿合作游戏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语言游戏“顶锅盖”,琦琦的手指被我抓住了,按游戏规则他该表演节目。可她非常胆怯,不肯站起来,我的鼓励丝毫不起任何作用,我急了,对她说:“今天你该表演节目了,我们大家都等你了,唱一首歌也行,说一句话也行。”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琦琦有点儿难堪,眼中几乎噙着泪花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她,但为了让她改掉胆小的毛病,我狠狠心,鼓励她说:“你能行,来吧,今天上台表演了,以后就敢了!”说着我拉着她的手,见拗不过我,琦琦跟我走到台上,一时又想不起要表演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琦琦快快表演呀!我们等得很着急!”琦琦一急“哇”的一声哭出来了,我只好气馁了,琦琦抽泣着回到桌位上。我用这种不得已的方法帮助她,可也不能改变她胆小的毛病,仔细想想,我采取的方法是她当时无法接受的,我是在琦琦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她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自尊心很强的琦琦来讲无疑是痛苦的。反思一下我的教育行为,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欲速则不达”。如果我能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和她一起表演,壮壮胆,也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中班教案 篇5

  分题学习目标:

  了解老师的工作。

  尝试当老师的乐趣。

  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培养观察能力。

  认读: “我爱您” “美丽”。

  活动一: 我的老师

  活动目的:

  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加深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

  认读: “我的老师”。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辅导一名幼儿先讲述<我的老师>。

  活动过程:

  1、请出被辅导的那一位幼儿讲述<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姓*,她长得很好看,皮肤白白的,眼睛亮亮的,头发又直又长。每天她都早早来到教室,把活动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她的脾气特别好,特别爱笑……。”

  2、幼儿分组,5人一组,讲述“我的老师”。

  3、游戏“我给老师打电话”,让每位幼儿跟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增强对老师的感情。

  4、欣赏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

  总结分享:

  唱歌《我的老师像妈妈》,进行表演。

  活动评价:

  能讲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一日工作和对自己的关怀。

  能用一些词汇进行讲述。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

  2、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

  1、教师:“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

  (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

  2、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

  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三、制作动物瓶,感知比6少的数量。(乐幼教)

  1、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2、师幼总结:此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3、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

  4、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教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5、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1、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

  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2、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1、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

  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2、教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

  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大胆进行故事表演。

  培养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品德。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操作背景及小白羊、小黑羊、独木桥的立体道具。

  2、准备故事《小羊过桥》录音磁带、录音机。

  3、准备小白羊、小黑羊头饰若干及用结构材料或平衡木搭成的独木桥一座。

  4、幼儿事先用A3图画纸自制成空白小图书,再准备绘画用的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偶激趣

  教师出示小白羊与小黑羊玩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猜想故事

  ①教师操作故事演示台,讲述故事《小羊过桥》的前半段(开头至两只小羊在桥

  中间碰头了,谁也走不过去),引导幼儿边看边听。

  ②想一想,猜一猜: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

  三、欣赏故事

  教师借助操作材料,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

  四、组织讨论

  小白羊和小黑羊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五、绘画故事

  ①鼓励幼儿以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②帮助幼儿将自己绘画的故事编制成小画册,并写上小作者的姓名。

  活动延伸

  将制作好的幼儿连环画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交流讲述。

  在表演区投放相应的表演道具及故事磁带,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练习撕、粘贴,锻炼手指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在月饼盒上粘贴狮子头,剪成10公分长的缎带若干,双面胶。

  【操作要点】

  1、折一小段双面胶粘贴在缎带的一端。

  2、将缎带粘贴在月饼盒的四周。

  3、将缎带撕成细条,即成狮子头上的卷毛。

  【指导建议】

  照此方法可制作其他动物的头。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10-30

中班教案06-08

中班的教案04-06

《鱼》中班教案关于鱼的教案中班10-08

实用的中班教案中班教学常规教案10-13

中班安全教案 中中班安全教案10-11

中班教案:美丽的天空_中班其他教案07-05

中班教案:果汁的颜色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制作手套_中班其他教案07-05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