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1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人学常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各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人学常规教育。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上来上学,是自已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引导: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3、教师: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情感。
1、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问:“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呢?平时见到老师应怎么说呢?放学了又应怎样和老师、同学道别呢?
2、学生结合自己成为小学生以来的经历谈上学的感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初步学会向老师和同学讲讲自己想当怎样的小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是小学生了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学生(出示带拼音的课题)。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光荣的。
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开学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红花戴在你们胸前,这说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请学生回答)
1.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2.教师接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3.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什么路上?我们学校周围有什么工厂、商店、机关、公园?(可根据学校周围的特点设计问题)
(教师正确地介绍学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称、学校周围的环境,可边介绍边画。)
4.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教师在本班名称上用粉笔画上小红旗。)
5.说一说: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谁能看着小黑板,看着图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先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
三、自我介绍
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下。
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请先预习过的学生作示范,教师评议)
2.同桌互相介绍。
3.介绍爱好。
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1)连起来作介绍。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请预先准备好的同学先讲,教师评议)
(2)“开火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对讲得好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画上☆)
4.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
先请事先有准备的小朋友讲,然后各自讲,再指名讲。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
5.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自己是XX学校一(X)班的小学生,我们这个班有那么多小朋友,又互相帮助,大家都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老师看谁的行动快。
四、巩固与延伸
1.为鼓励学生达到愿望,教师可设计一些图表,如:贴小红花、登上“三好山”、看谁小红花多等。
2.在开学的头几天里,教师可以每天点一下名,让学生起立应答“到”,以帮助学生互相认识。
第二课时
上课专心听 发言先举手
【教学目标】
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模型,导入活动
出示眼睛模型(或板画)。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学生讨论)
对啦!解放军叔叔靠眼睛来保卫祖国,科学家靠眼睛来搞科学实验,工人叔叔靠眼睛来制造机器,农民伯伯用眼睛来播种、除草。我们小朋友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二、激情明理导行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习。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游戏明理:“小小照相机”。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另一位背朝着老师,眼睛看不到老师。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小学生”。请这两位同学讲讲卡片上写了什么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另一位讲不出?(学生讨论)
归纳: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它能把看到的东西印在脑子里。因此上课要学会用眼睛,要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拍下来印在脑子里,使脑子里的知识越积越多。
(2)怎样才算会用眼睛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话,眼睛看着老师;
老师写字,眼睛看着黑板;
同学们发言,眼睛看着同学;
读书时,眼睛看着课本。
(3)训练用眼“听”指挥。
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着老师念:
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
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
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
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要紧。
(4)出示耳朵模型(或板画)明理。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耳朵就是人体的录音机,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
(5)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
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
(6)训练用耳听。
教师在教室的各个方位讲话,请学生听后回答讲了什么,看看学生是否听得清。(发言的学生要大声讲,讲清楚)
(7)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
①讨论:我们会用眼睛也会用耳朵,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
归纳: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
②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③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
④小试验明理。
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清楚。
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
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
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
⑤发言训练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进行评议。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耳朵、嘴巴、脑子来学习,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四、巩固和延伸
1.教师可以把上课怎样用眼、用耳等儿歌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左(右)角,让学生在打预备铃时读读,以指导行动。
2.教师要及时表扬上课用眼和用耳的同学。
3.对举手的姿势和说话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在举手和让学生回答问题前都要及时提醒,没有做到的要重做,对说话声音轻的要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3
教材分析
这堂课以“学习语文真快乐”为主题。画面上,学生在上语文课。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把生字贴到对应的图片下方。老师在一旁微笑地点头。座位上的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右边还有两幅图,分别表示了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教材处理
由于课时较紧张,所以我把这两课合二为一。把内容有机组合,让学生明白快乐的语文课能学到许多的本领,同时快乐的语文课也要求同学们有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的要求。
2.学生能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生能模仿教师和书上的小朋友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并懂得正确的姿势能保护视力。
教学过程
小朋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哦,你能看出他们在上什么课吗?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你们瞧,图画上的同学多认真啊,那我们和他们比一比,看谁上课更认真,好吗?谁做的好,老师就送他一个小奖片。
行为训练:
(1)老师讲话时同学们就不能再讲话,而且要做端正,眼睛看着老师。
(2)有问题要举手发言。
(3)课堂上不能随便走动,也不能随便讲话。
行为练习:做端正,眼睛看老师。
行为练习:举手
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做端正,还知道了该如何举手发言。接着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听的时候,可千万别讲话,也不能走上来噢。
(出示啄木鸟头饰)大家好,我是一只可怜的.啄木鸟。从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啄木鸟能飞能停,天天能捉害虫吃。我一飞眼镜就要掉,虫子根本捉不到。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天天饿肚皮。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同学们,老师今天就要教会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出示投影片)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图上的小朋友一样,做到
1)身体坐直
2)头放正
3)肩放平
4)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边说边指点投影)
教师分解动作示范
教师巡视,一一纠正。
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写字姿势不正确,字就写不好了,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变差,身体也会长不好的。
看,正确的写字姿势就是跟图上的小朋友一样,做到:
1)身体坐正,书本放平,
2)手离笔尖一寸,
3)眼离书本一尺,
4)胸离桌边一拳。(边说边指点)
教师示范分解动作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枕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无名指和小拇指钩起来,垫在中指下面。(重复两次)
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在语文书的第一页写上名字和班级,教师纠正握笔姿势。
课后作业
1.回家把儿歌念给家长听,并做给家长看。
2.教师,同学,家长观察一星期,评出读写姿势正确的好学生。
备注
“一尺”就相当于铅笔盒长的这条边的长度。
“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你们来说,差不多是三个指头的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4
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言行合一,不但明白,而且能自觉地做到。
课前准备:
我们学校的图片
课时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一名 小学一(2)班的小学生了。
2.学会说:“老师早,同学早,老师好,同学好,老师再见。
3.会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小学一(2)班的小学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 老师,数学老师是 老师,我们班有 位同学。
4.了解日常的课堂常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学会问好
1.(出示插图)仔细看图,你看明白了什么?(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校门外,老师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学。有的小同学结伴来到学校,有的小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画面上,一个小同学正在听妈妈说着什么,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说“再见”,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老师互相问好。校园里,教学楼高高矗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几个同学正在扫地、浇花。)
2.是呀,我们也学着图画上来问问好,问好时,我们可以鞠躬,如果以后你当上少先队员,那可以敬队礼。(师生起立,互相问好)
3.评价:表情是否是微笑,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大方。
4.早晨看见老师可以说老师早,中午呢?下午呢?校外呢?
5.仿照刚才的'样子同学之间问声好,老师和同学之间问声好。
在上每节课之前,老师和同学都要有礼貌地问好,这表示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我们来试一试。(师生进行问好。)
(二)明确自己是一名小学生。
1.刚才有的同学脸上笑眯眯的,你们为什么高兴呢?
学习说话: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有表情)
2.学习儿歌: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3.从今天起我们都是光荣的小学生了,教师板书:小学生,这三个字就是小学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自我介绍
1.我们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的已经在幼儿园里相互认识了,有的还不认识。现在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我们就要互相认识一下,该怎么说呢?
2.谁来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3.教师评价:要求声音响亮,说话连贯,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再说说是哪个学校(或者幼儿园)的学生,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爱好。
4.小朋友都介绍得挺好的,自我介绍中还可以突出自己的特点。同桌之间互相介绍。教师巡回。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问好,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认识了“小学生”三个字。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地使用,从今天开始就看看哪些小朋友是真正有礼貌的小学生。
(五)课外作业
1.把学会的本领说给家长听。
2.认读有关的三个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以及语文学习的快乐。
2.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小学生的身份,培养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 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揭示身份: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小学生。成为小学生意味着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本领。
二、认识校园与自我
1. 认识校名与年级:教师领着学生说一遍校名,请个别学生再说一遍。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
2. 学会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介绍自己,如:“我是XX小学X年级X班的小学生。”然后,进行同桌互相介绍和“开火车”介绍,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三、观察与体验
1. 校园初印象: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昨天参观校园时的所见所闻,如:“我们的校园里有教学楼、操场、花坛等。”
2. 交流感受:分享自己最喜欢校园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喜欢那里。
四、行为规范教育
1. 课堂常规: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上课时要遵守的纪律,如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等。
2. 正确姿势: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并编成儿歌加以巩固。
五、礼貌教育
1. 观察图画: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习图中的小朋友是如何与老师、同学问好的。
2. 模拟演练: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相互问候的场景,如在校门口、教室里等地方遇见老师或同学时如何问好。
六、总结与鼓励
1. 总结全课: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强调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2. 激励展望:鼓励学生争做“大拇指”学生,即表现优秀、值得表扬的学生。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学校环境,增强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整理书包、保持个人卫生等。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回顾自我介绍:请几位学生上台再次进行自我介绍,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校园深度探索
1. 分组参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老师或高年级学生带领,参观学校的.各个角落,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
2. 分享体验:回到教室后,请各小组分享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三、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1. 整理书包:教师示范如何整理书包,包括分类放置课本、文具等物品。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教师巡回指导。
2. 个人卫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衣物整洁等。
四、激发学习兴趣
1. 展示学科魅力: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来班级进行简短的学科展示,如语文老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学老师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等。
2.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要上学,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学习。
五、总结与期望
1. 总结收获:请学生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寄语:教师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他们珍惜小学时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并接受自己作为小学生的新身份。
2.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意识。
3. 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明确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难点:引导学生将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等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向学生介绍:“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这是你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引导学生讨论成为小学生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认识自己,认识同学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及兴趣爱好等。
组织“开火车”游戏,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3. 学习行为规范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学生上课、课间、放学等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正确的行为方式。
强调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规范。
4. 模拟演练
模拟上课场景,让学生练习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课堂常规。
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与老师、同学间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式。
5.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为小学生的光荣与责任。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而努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8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有趣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梦想,鼓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
2. 学习方法指导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尝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3. 培养良好习惯
强调定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书写姿势和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等视力问题。
4. 关注身心健康
引导学生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
组织体育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5. 总结展望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和同学的友爱。
2.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明确身份
1. 开场白: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你们将在这里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度过愉快的校园生活。
2. 认识身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是小学生,要学会用“我是一名小学生”来介绍自己。
二、认识校园,增进情感
1. 参观校园: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2. 交流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的'感受,引导他们表达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课堂常规
1. 观察图画: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课堂常规,如上课要专心听讲、发言要举手等。
2.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上课情景,让学生实践课堂常规,如坐姿、举手发言等。
四、学会自我介绍
1. 示范引导:教师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2. 互动介绍: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互相介绍和“开火车”式的全班介绍,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五、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1. 日常规范:教育学生要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整洁。
2. 安全教育:强调校园安全,提醒学生注意上下楼梯、课间活动时的安全事项。
六、总结与激励
1. 总结全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肯定学生的表现。
2. 激励展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小学生活,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明确自己是一年级小学生的身份,增强归属感。
2.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一、认识自我,融入集体
1. 自我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班级、爱好等,增进彼此了解。
2. 集体认同:通过班级活动,如共唱班歌、共做班级手势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学习课堂常规
1. 观察图画,理解规则: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2. 实践操作,巩固规则:通过模拟课堂情景,让学生实践课堂常规,如正确坐姿、举手发言等。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课前准备:教育学生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如课本、文具等。
2. 专心听讲:强调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 完成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安全教育
1. 校园安全:教育学生注意校园内的安全事项,如不攀爬楼梯扶手、不追逐打闹等。
2. 交通安全:简单介绍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等。
五、激发学习兴趣
1. 趣味教学:利用游戏、儿歌等趣味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总结与鼓励
1. 总结全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肯定学生的表现。
2. 鼓励展望: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范文通用08-29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0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5-2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19
部编版《燕子》教案01-10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0-28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语文教案11-2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02-16
部编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给物体分类》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