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时间:2025-02-26 15:49:46 晶敏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通用13篇)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难。

  2、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丝巾若干条、关于盲人的图片和视频、游戏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出示丝巾,幼儿带上丝巾,感受黑暗的世界。

  师:小朋友们,请到这边来。请你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请你用一用摸到的东西。(教师声音引导)

  2、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完成简单的动作。

  师:当你蒙着眼睛的时候,你感觉怎样?你是怎么找到老师的?蒙着眼睛的时候,你是怎么找到桌子上面的东西?当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平时做这些事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群眼睛看不见的盲人,他们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只能通过手指触摸来分辨物体,所以盲人的生活会有很多困难。

  二、观看视频图片。

  1、观看关于盲人的图片,完整播放。

  师:盲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例如幼儿回答盲人走路需要导盲杖(出示相应的导盲杖图片)

  3、观看帮助盲人的视频。

  师: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帮助盲人的视频,看一看视频里面的哥哥姐姐是怎么帮助盲人的?(播放帮助盲人的视频)

  小结:盲人和我们一样,我们都要去尊重他们,不能嘲笑他们。10月15日是国际助盲日,我们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和盲人一样,生活很不方便需要我们的帮助。

  4、观看残疾人照片。

  (出示残疾人的照片)

  师:这些残疾人生活很不方便,我们为这些残疾人设计了很多公共设施来帮助他们。小朋友们,有哪些公共设施来帮助这些残疾人呢?

  (出示公共设施帮助残疾人的照片。例如:腿不好的人设计了轮椅,聋哑人发明了手语等)

  师:小朋友们,这些残疾人,有一部分是天生残疾的,有一部分是后天因为发生重大事故残疾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关爱这些残疾人。虽然他们的身体残疾了,但他们很勇敢坚强,值得我们来学习。(教师出示残奥会上的照片)

  三、爱心小天使。

  1、帮助盲人

  师:现在请一部分小朋友当盲人,一部分小朋友当爱心小天使帮助他们走到后面的椅子上,给他们讲一讲书本中的故事。(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小朋友们,你当盲人是什么感觉?当爱心小天使帮助盲人有什么样的感觉?

  2、互换角色

  师:现在请小朋友互相换一换角色,爱心小天使帮助盲人送回教室吧。

  【活动反思】

  当课程改革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表达。残疾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是因为他们受生活空间的狭小和交际能力的有限所限制的。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成对残疾人的尊敬、理解、友爱的情感,学会关心,学会爱,树立愿意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是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中考虑的重点。围饶这些目标,我做了以下设计:

  一、体验活动贯串课堂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为了让学生获得残疾人的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生活中的不便,课前我设计了蒙上双眼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盲人的生活,随后又在学生们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是故事时,设计了用嘴写字的活动,体验了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写出苍尽有力的毛笔字的超额付出,而在第三个环节讨论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后,又进行了单手穿衣、学哑语活动。我想:通过活动学生一定会获得真实的感受。

  二、教科书中图例的选用和教材空白的填补

  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内容。教科书中我着重选择乙武洋匡的故事,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作为教师,我也打心底佩服他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所以,我又亲自讲述乙武洋匡的感人故事。用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形象去感染、教育学生。而桑兰则做简单的介绍。

  与此同时,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搜查一些感人的图片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如:盲人画、聋哑姑娘的舞蹈、断臂青年的篆刻及口书,还有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精彩画面的选用,使教材的功能得以拓展。

  三、以情动情,教学相长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不断的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课堂中,我设计了师生共学哑语这一环节,强调学生参与,保证主体地位。

  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在记录感受的时候,在课堂的结尾,我充分利用了音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心灵感受,感受残疾人的奋发向上,顽强拼搏,感受社会和谐,互相关爱的美好意境。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活动评价

  本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食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残疾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了孩子关爱社会、尊重残疾人的品德。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3

  教材简解:

  残疾人朋友是现代社会的弱势群体,经常遭到白眼、嘲笑等不公正的待遇,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同情心、爱心是幼儿园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歧视、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人甚至直呼他们瞎子、聋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朋友,让幼儿学会关心、爱护残疾人朋友是势在必行的。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简单的说教幼儿印象不深刻。该活动设计中穿插体验式游戏,幼儿在说说、玩玩、听听、议议等亲身体验中了解残疾人朋友生活的困难、自立自强从而激发其同情心、爱心,学会关爱残疾人朋友并向残疾人学习遇到困难乐观面对的生活观。

  目标预设:

  1.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激发其同情心、爱心,并且学会关爱残疾人朋友。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眼罩、球、ppt课件、爱心卡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残疾人朋友的困难,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难点:萌发帮助残疾人朋友的意识,学习残疾人朋友的自立自强。

  设计理念:

  课程游戏化理念,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自去了解、感受、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与困难,从内心激起他们想帮助残疾人的欲望,激发孩子的同情心、爱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

  设计思路:

  在体验中萌发爱心,就是要让幼儿体验到关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幼儿进行了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活动。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残疾人的痛苦,老师把幼儿的眼睛蒙上,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要求幼儿用一只手取篮球体验活动,触动了幼儿幼小的心灵,原来残疾人朋友的生活这么困难……。体验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的重要性。残疾人朋友面对困难的乐观、坚强,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这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最后的延伸活动,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绘画爱心卡、说温暖的话使孩子们对残疾人朋友的关爱和帮助得到了真正落实,他们在心中刻上了对残疾人朋友要关心、帮助的烙印!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师: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开心地唱歌、玩游戏,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

  在我们身边有些朋友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不能够开心地唱歌,有的不能够想蹲下就蹲下,想站起来就站起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二、体验残疾人朋友生活的不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引导幼儿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

  1.观看残疾人生活的视频,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师:对了,这些是残疾人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

  观看盲人生活视频,这是盲人朋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呢?

  幼儿:他们看不见东西。

  (1)体验盲人:全体幼儿蒙上眼睛听铃声找到老师,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眼罩,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都戴上它,听铃声来找老师,看谁能找到。

  师:戴上眼罩走路方便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2)体验肢体残疾人观看肢体残疾人生活视频。

  师:这是什么残疾人朋友,失去腿或手的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

  请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一下,谁来告诉我。

  下面请小朋友们想办法只用一只手取篮球。

  师:只用一只手取篮球方便吗?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看来,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朋友生活真的很困难!

  小结:除了眼睛看不见的,手残疾的人还有哪些残疾人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幼儿讨论讲述)还有聋哑人、没有脚的人等残疾人朋友。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出示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图片,请幼儿自由讨论。

  师:虽然残疾人朋友的生活很困难,但是他们非常乐观的面对生活,请孩子们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说说残疾人是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

  3.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师提问:孩子们,残疾人朋友这么可怜,他们生活中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可是有的人却还嘲笑他们,你们觉得这样好吗?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幼:我帮残疾人朋友过马路。

  幼:我推坐轮椅的残疾人朋友乘车。

  幼:我不肯别人嘲笑残疾人朋友……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我替残疾人朋友谢谢你们,是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温暖。

  三.延伸活动:

  你们有没有想要对残疾人朋友说的话呢?请小朋友一个一个的说,老师把它录下来带给残疾人朋友听。

  出示爱心卡。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准备送给残疾人朋友的爱心卡,不过爱心卡上什么也没有,老师希望你们把爱心卡打扮的漂亮一点,这样残疾人朋友会更喜欢。

  (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幼儿打扮爱心卡。)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以及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责任重于泰山。组织幼儿参观福利院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并且把认知、情感、意志、品质、行为等教育融为一体,孩子们感触深,记得牢。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从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所获得的快乐。同时,要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可贵精神。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4

  活动目标:

  知道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残疾人。

  活动准备:

  舞蹈视频片段、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1、谈话引发幼儿关注。

  2、出示课件,认识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激发幼儿同情心。

  1、活动一:体验盲人。

  请幼儿蒙上眼睛,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活动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手绢",幼儿参加后说说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3、体验聋哑人。

  请幼儿不说话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鼓励幼儿献爱心。

  1、幼儿自由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言。

  (1)盲人过马路。

  (2)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3)用手语关爱聋哑人。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帮助残疾人,有了你们的帮助,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爱帮助残疾人。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了解并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重点:

  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

  1、课件

  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玉米糖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得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这些残疾人,有的靠卖艺为生,有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还有的外出、过马路、坐公交车都需要别人帮助。

  四、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请一位幼儿扮盲人上来拿玩具。

  请小朋友说说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样子。

  小结:是啊!拿玩具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的不容易。

  2、单手剥糖。

  师: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当一回断了手臂的残疾人,请将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来剥糖。

  师:今天有些小朋友为什麽剥不下糖纸呢(原来一只手不好剪)

  小结:拿玩具、剥糖这么简单的事,对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非常的不容易。

  五、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提问: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设计师也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方便他们生活的用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

  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用具。

  六、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为残疾人设计一件生活用具,幼儿进区角尝试利用各种材料为残疾人设计用具,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6

  一、活动意义:

  20xx年x月xx日是我国法定的“全国助残日”。认真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是营造“助残扶弱为荣”新风尚的具体行动,对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幼儿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顽强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幼儿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主题:

  加大与扶持力度,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

  三、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扶残救困献爱心”活动,要教育幼儿学习残疾儿童少年战胜残疾、自立自强、立志成才的优良品质;培养中小幼儿慈善博爱、关爱他人、同情帮助弱者,团结互助的道德情操,在中小学树立奉献爱心、扶残救困的良好风尚。

  四、活动安排:

  (一)、举行助残日捐款活动。

  1、活动时间:x年x月xx日星期四课间操在幼儿园国旗下举行捐款仪式。

  2、x年x月xx日,大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助残捐款活动倡议。

  3、全体教师进行排队捐款

  4、1-6年级幼儿逐一进行捐款。

  (二)、各班开展“扶残救困献爱心”班队主题活动。

  内容:各班队布置幼儿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残疾人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利用班队会时间举行“扶残救困献爱心”主题班会或队会,对了解情况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不畏生理缺陷,顽强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学习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三)、活动场地

  老师负责划分场地;幼儿捐款队列、队形安排。

  (四)、音响、摄影准备

  x老师负责在进行捐款时播放《爱的奉献》,x老师协助x老师摄影。

  五、活动要求:

  1.要加强对“爱心助残”募捐活动的领导。广泛宣传情系残疾儿童、奉献一份爱心、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爱心助残”活动的热情,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2.各中队要为献爱心活动设立爱心箱,募捐的礼品经幼儿园察看后,要整齐装箱封好,并在爱心箱上写上一句温馨的话。各班要在5月25日前将献爱心礼品箱上缴幼儿园大队部。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7

  一、活动主题:

  让心靠近,将爱传递。

  二、活动意图: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关注社会,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行动中来。小浯塘幼儿园将开展“爱心义卖为主导,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主体”的义卖活动。让孩子们懂得积少成多的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未来充满阳光,让自己能够也获得更多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义卖活动,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

  2.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身边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

  四、活动对象:

  小浯塘幼儿园全体师生和家长。

  五、活动时间

  5月11日下午15:30

  六、活动地点:

  前操场

  七、活动安排:

  1.我园根据本次助残日主题,召开班主任会议,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助残日活动方案,部署助残日活动。

  2.幼儿园大队部向全体师生发出助残活动倡议。

  3.加强主题宣传,用心灵感受社会关爱。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幼儿园将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幼儿园宣传栏、校园小广播等宣传主阵地,加强宣传“全国助残日”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爱,使聋生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忘,而是有那么多赋予爱心的人在帮助他们,深切体验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开展“红领巾手拉手爱心助残”募捐活动。以中队为单位,利用自己的零用钱、卖家里的`废品钱,为残疾儿童买他们喜欢的东西,送他们一份爱心。

  5.5月20日献爱心送温暖。在助残日(5月17日)当天,幼儿园部分幼儿代表,带着全体师生的祝福,把捐赠的礼品送到了残疾朋友的手中。

  6.手拉手共度六一。在六一当天,将残疾儿童请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欢庆六一,让残疾儿童与幼儿一起活动,共享童年的欢乐。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精神,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和支持残疾人士。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残活动,传播正能量,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二、教学准备

  1. 收集关于全国助残日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相关案例故事,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社会助残的温暖瞬间等。

  3. 安排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全国助残日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全国助残日吗?它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了解全国助残日

  (1)教师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发展历程以及每年的主题。

  (2)展示关于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和需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残疾人的不易。

  3. 学习助残知识

  (1)教师讲解如何正确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

  (2)分享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残疾人,如让座、协助过马路、提供信息支持等。

  4. 小组讨论与分享

  (1)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或身边人参与助残活动的经历,分享感受和收获。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5. 制定助残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助残活动。

  (2)学生个人或小组制定助残计划,包括具体行动、实施时间和预期效果等。

  6. 总结与倡议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助残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发出倡议,鼓励学生将助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相关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助残计划。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或学校组织的助残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下次班会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案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增强了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助残活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激发了他们参与助残活动的热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助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助残精神。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9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次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让学生尽自己的能力为残疾儿童捐献钱物,让他们知道要同情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 讲解残疾人的故事,特别是通过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3、了解全国助残日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游戏时,我们的一些同龄小伙伴却因为残疾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我们正常的生活,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生:他们真的太可怜了!

  生:老天对他们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

  3、小结:是的。当我们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时,应该想到还有许多人他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不能看到蓝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们太需要帮助了。

  二、讲解故事,励志教育。

  1、课件出示张海迪的图片。

  2、师讲解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师:听了她的感人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4、师小结:有许多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志不残,他们积极进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许多令我们都震撼的成绩。

  三、捐献钱物,送去温暖。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们为他们献出我们的一点关怀,他们就会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现在捐献活动开始,你们尽力而为,不要去趁能,毕竟我们现在是学生。

  2、捐献活动开始。

  [教学总结]

  让我们共唱《感恩的心》来结束本次班会。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10

  一、班会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关心残疾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尊重残疾人的态度。

  2. 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价值,无论是否有残疾。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残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准备

  1. 准备一些关于残疾人的感人故事或者成功案例,展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2. 收集一些关于助残活动的信息和资料,包括本地区的助残机构和活动。

  3. 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PPT。

  三、班会流程

  1. 开场引导

  老师简单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重要性。

  2. 知识普及

  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残疾人的种类、生活困难和挑战,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和关爱。

  3. 故事分享

  讲述一两个关于残疾人的感人故事或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4. 小组讨论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 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全班一起制定一个助残行动计划,包括可以在学校或社区进行的实际活动。

  6. 总结与反思

  老师总结班会内容,强调助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计划。

  四、班会后活动

  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助残志愿者活动,如探访残疾人家庭、参加助残公益活动等。

  2. 在班级内设立“助残角”,定期分享关于助残的信息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助残意识。

  五、教育意义

  通过这次班会,学生将更加了解和关心残疾人群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助残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残疾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2. 收集助残日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讲解。

  3. 准备小组讨论用的纸张和笔,便于学生记录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简要介绍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观看视频

  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和奋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坚韧和勇敢。

  提问学生:“看完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3. 讲解助残日的由来

  讲述全国助残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历史背景。

  介绍一些残疾人的优秀事迹,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4.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5. 分享故事

  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帮助残疾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教师补充一些助残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6. 制定行动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关爱残疾人的行动。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助残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目标。

  7.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助残行动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课后作业

  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全国助残日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助残行动,并记录自己的助残经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故事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助残行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助残活动中来。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12

  [活动目的]

  1、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尽自己的能力为残疾儿童捐献钱物,让他们知道要同情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 讲解残疾人的故事,特别是通过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游戏时,我们的一些同龄小伙伴却因为残疾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我们正常的生活,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生:他们真的太可怜了!

  生:老天对他们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

  3、小结:是的。当我们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时,应该想到还有许多人他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不能看到蓝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们太需要帮助了。

  二、讲解故事,励志教育。

  1、课件出示张海迪的图片。

  2、师讲解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师:听了她的感人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4、师小结:有许多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志不残,他们积极进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许多令我们都震撼的成绩。

  三、捐献钱物,送去温暖。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们为他们献出我们的一点关怀,他们就会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现在捐献活动开始,你们尽力而为,不要去趁能,毕竟我们现在是学生。

  2、捐献活动开始。

  总结:

  让我们共唱《感恩的心》来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 13

  班会过程

  一、班会程序

  1、宣布班会开始。

  2、汇报“做一天残疾人”的感受及社会调查。

  3、讨论今后如何为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做好事。

  4、诗朗诵、唱歌。

  5、宣布班会结束。

  二、班会纪实

  班长宣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那天,我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觉。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蒙上了双眼。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可衣服还没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还得摸这摸那的,一会儿碰到头,一会儿碰到脚,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这时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妈妈,今天天气怎么样?”“半阴。”我心想:半阴是个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来又一想,不行,要坚持,我给自己鼓着劲。吃早点时,我竟把手伸进了妈妈的牛奶杯里。听电视的滋味也不好受……这一天怎么这么漫长,眼睛看不见,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还在爸爸的搀扶下,去楼下散了步。这一路上我能听见汽车从路上驶过,听见小朋友们追逐嬉戏,爸爸拉着我不住地说:“往左点,那里有一堆木料;往右点,那里有一个坑;再往这边点,前方有个井盖子翘着;再往那边点,前方停着一辆车……”唉,怎么我一蒙上眼睛,爸爸的话就这么多呢?现在我知道了,那不是爸爸的话多,而是街道的障碍太多,情况太复杂了。

  C:我原来以为做残疾人没什么了不起的,以为盲人就只是看不见东西而已。我想我睡觉时,不也是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吗?我躺在床上不是照样挺舒服的吗?结果却和我想的不一样。那一天,我用一块黑布遮住了眼睛之后,才真的知道什么是一片漆黑。吃饭的时候,我用鼻子在桌子上闻了又闻,想找一找我爱吃的菜在哪里,可是,这鼻子太不争气了!

  妈妈告诉我:“你爱吃的土豆丝就摆在你的碗前呢!”我夹了又夹,费了好大力气才夹上一点。

  爸爸说:“等你吃完饭,你的衣服可以当抹布了!”菜汤弄了一身。

  D:那一天,我体验了一天双腿残疾的残疾人生活。我在屋子里拄着双拐从这屋走到那屋,拐杖打地的声音“嗒、嗒、嗒”地响。开始,我觉得这声音挺好玩的,我就不断地走呀走呀。爸爸妈妈看见了,谁也不理我。快吃饭了,我像往常一样进了厨房,想帮助妈妈拿碗筷。我一伸手,忘记了我的重心在双拐上,“啪”的一声,我和碗筷一起全都摔在了地上。

  E:我也体验了一天做肢残人的感觉。妈妈帮我把右臂吊起,像打着沉沉的石膏。我原想,在电视里,我看见过残疾人用双脚写字、绘画、吃饭、工作。我只是右臂暂时“残”了,我还有左手呢!我试着用左手写字,一笔一画,我可认真了。可直到累得满头大汗时,我连20个生字也没写完。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天哪!这叫字吗?简直就是虫子爬!中午,我用左手拿筷子吃饭,根本就夹不上饭菜。改用勺子吧!我左手攥住勺把,就像狗熊耍马叉,连把饭送进嘴里都找不准方向!

  F:我体验了一天做耳聋残疾人的感受。虽说耳聋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也能走,还能跳。但是在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声迷,他在看相声的时候,我也凑过去看。只见电视画面上,两个相声演员的`嘴一张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可我就是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真是急死我了!

  G:我做了一天聋哑残疾人。以前我最讨厌妈妈总是唠叨我,我都烦死了。我本想做一天聋哑人,妈妈唠叨什么我都听不见,可以清静一天了,那多好呀!可我没想到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整整一天,也没跟我说一句话。我的心里真是难受。有好几次,我想跟妈妈说话,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我是聋哑人”,我提醒着自己。不能说,也听不见,失去了与别人交流的能力,真痛苦啊!

  那位开始认为坐轮椅好玩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我现在改变观点了,坐轮椅真不舒服,腰酸腿疼不说,这轮子可没有腿脚好使……”

  “我也坐了一天的轮椅,我还去买了趟冷饮。我的体会是:别人的冷眼比腰酸腿疼更难受,残疾人渴望被尊重。”

  “通过这一天的体验,我真的理解了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残疾朋友太需要关心了。”

  “他们更需要理解!”一个同学抢着说。

  “他们也不是自愿当残疾人的。他们在跟特殊的困难作斗争。他们能顽强地生活着,自食其力,不给社会增添麻烦,特别值得我们尊重。”

  “2000年悉尼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那么多金牌,为祖国增添了荣誉,这个分量,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多重。”

  这时,《爱心之歌》的乐曲轻轻地响了起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借助手语深情地唱起了《爱心之歌》。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当班长再次把班会活动的中心议题“我能为残疾人做点儿什么?”提出来时,会场又一次热烈起来,大家纷纷表示:

  “从现在开始,我要自觉做一个扶残、助残的志愿者。”

  “我要主动和我们院儿的残疾阿姨做朋友。”

  “我要主动为盲人引路。”

  “我要主动帮坐轮椅的残疾人推车。”

  “我姥姥家附近就有一个福利工厂,我要到那里帮残疾人做些事。我和爸爸妈妈都商量好了,他们可支持我了。”

  “我要……”

  “我要……”

  同学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班长宣布:“下面,我们班的‘表演艺术家’为大家表演诗朗诵。”

  (略)

  一个同学已经悄悄地坐在了钢琴旁,她深情地抬起双手,轻轻地击键,优美的声音像小河的水一样淌了出来,同学们和着熟悉的旋律,动情地唱起了《让世界充满爱》(略)。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歌声中,班长宣布班会结束。大家还深深地沉浸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

  “爱”这个字说说容易,但如何让当今的学生们真正体会这个字的分量,如何用真心去爱别人,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学生们提出“体验做一天残疾人的感觉”的设想时,我就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一定要抓住。今天的学生,几年后就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公德意识,他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将是整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公德意识的教育,就要从小开始,才能深入人心。搞好这个活动,教育意义将是深远的、广泛的。我积极支持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活动的意义,帮助他们设计好活动的步骤。在辅导学生们深入搞好活动的同时,我自己的心灵也同孩子们一起得到了一次洗礼,感情得到了一次升华。活动结束后,我看到爱心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学生们的心里,想到它将同学生们的理想一起升腾,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这次主题班会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学生家长反映:开始“体验做一天残疾人”的时候,学生们只是好奇。当他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特别是在主题班会后,突然长大了许多。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孩子们都有了公德意识。乘车,主动让座;人多,自觉排队;

  路遇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上前。家长们感觉,孩子们说的文明礼貌用语都显得比过去自然、亲切了。

  通过一天的体验,学生们将有一生的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他们会把对残疾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行为准则贯穿一生,并能自觉地成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义务宣传员,进而为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做出贡献。

【幼儿园中班全国助残日教案】相关文章:

全国助残日标语04-13

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09-20

全国助残日活动计划08-26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06-22

最新全国助残日简报10-30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10-20

残联全国助残日方案06-19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03-28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6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