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时间:2025-06-16 10:35:24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精选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1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调料的名称。

  2.知道可以用嗅觉和味觉来分辨各种调料。

  3.知道过马路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调料的好奇心,乐于探究。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幼儿园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故事《天天打醋》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你们知道做菜的时候需要蔬菜、肉等食物以为,还需要什么吗?

  2.教师:请说出你所知道的调料的名称。

  3.教师:你知道这些调料都是什么味道吗?

  二、欣赏故事《天天打醋》

  1.教师播放故事《天天打醋》录音磁带,幼儿欣赏。

  2.教师:妈妈要天天买的是什么?

  3.教师:天天来到小卖部后,想买的是什么,老奶奶是怎么说的?

  4.教师:天天忘记了要买什么,后来他怎么做的?最后天天买的醋了吗?

  三、讨论分析各种调料的'方法

  1.老师:天天说,醋是酸的,酱油是咸的,他说的对吗?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分辨酱油和醋?

  2.老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分辨出盐和糖吗?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教学反思

  还没学习之前,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不同味道的食物。通过学习,小朋友对五味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说,基本上知道了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苦瓜素是苦的,辣椒酱是辣的。

  学习教导小朋友不要挑食,只有吃不同的食物,才能健康的成长,做个阳光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2

  [设计意图]

  调味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品。它贴近幼儿的生活,但往往被忽视;调味品具有比较独特的口味,鲜亮的颜色,是幼儿感兴趣的。在日趋注重饮食的当今,调味品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根据《纲要》探索求知部分所提倡的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发现,并结合幼儿实际水平,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认识调味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比、尝、闻,使幼儿了解调味品的显著特征并能正确区分调味品。

  2、能将自己的感受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三人一份调味品(盐、糖、醋、酱油、辣椒面、五香面)。

  2、每人半杯水,盘、勺各一套。

  3、每桌一份菜肴:盐拌胡萝卜丝、糖拌西红柿、醋拌黄瓜丝、酱油拌豆腐、辣肉、五香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味道。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些什么味道?”

  二、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比、尝、闻等手段说出调味品的特性。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

  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味道?”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品尝东西要少一点。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自由交谈。如:“这些东西除了尝(闻、摸、放入水中、混起来搅拌……),还可以怎样玩?”

  2、引导幼儿表达操作结果并逐一认识调味品。

  “刚才你玩什么了?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调味品的特性附后)

  三、引导幼儿正确分辨调味品(糖与盐、醋与酱油、辣椒面与五香面)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分辨的缘由。

  如:分辨糖与盐可以从颜色、粘手程度、看、尝来快速辨别。

  四、请幼儿品尝菜肴,进一步加深对各种调味品的认识。

  “老师给小朋友做了几道菜,请你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看看还有什么调味品,那些调味品有什么特性。

  [活动评析]

  本活动以调味品独特的味道为载体,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比、尝、闻展开一系列探究、研讨活动。从活动进程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对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体验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此活动对幼儿的情趣、语言、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师生互动式的活动。

  附:调味品的特性

  名称颜色味道特征

  盐 白色咸 像细沙子一样、放入水里会化、水变咸了

  糖 乳白色甜 像粗沙子一样粘手、亮晶晶、放入水里会化、水变甜

  醋 浅褐色酸 会流动、放入水里颜色变浅、味道很淡

  酱油深褐色咸、甜 会流动、放入水里颜色变浅、味道很淡

  辣椒面红色辣 软软的像面一样、很刺鼻

  五香面褐色有点麻嘴软软的像面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3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调味品的名称及其味道,知道加入调味品能让食品更美味。

  2、乐意大胆交流自己品尝不同食物蘸调味品的体验。

  活动准备:

  1、调味品(盐、糖、醋、酱油)

  2、可以蘸食的食品若干(芋艿、鹅肝)

  3、品尝结果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说说调味品

  (价值分析:初步了解调味品,乐意用各种感官分辨不同的调味品。)

  1、教师出示标有1~4号标志的调味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调味品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分辨四种调味品。

  提问:你们是怎么分辨这些调味品的?

  3、教师小结:调味品的味道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分辨调味品。

  二、蘸蘸尝尝

  (价值分析:自主选择食物蘸调味品,品尝体验不同的味道,并能正确进行记录结果。)

  1、交流哪些食物要蘸调味品。

  提问:平时吃过的哪些食物是需要用到酱油和醋的?哪些需要用盐和糖的?

  2、介绍教师提供的食物和活动要求。

  要求:选择一种食物,分别蘸四种调味品,选择你觉得味道最好的投票。

  3、幼儿品尝鹅肝和芋艿,并记录自己喜欢的调味品。

  三、交流分享

  (价值分析:大胆表达自己的蘸食体验,了解口味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1、集中交流

  提问:你觉得什么食物蘸哪样调味品最好吃,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介绍,记录各种食物的蘸食佐料,统计出每种食物最受欢迎的调味品。

  3、小结:蘸了调味品会使食物更美味。我们大部分人喜欢的口味有点差不多,但是有的人也会有独特的口味。

  四、小结与延伸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调味品可以让食物更美味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4

  设计意图:

  夏天到了,天气比较炎热,许多家长喜欢把某些蔬菜、瓜果凉拌着吃。可这时候有的幼儿自己也想去动动手,但家长们由于某些原因(怕孩子不会、怕孩子弄脏菜、怕孩子浪费东西……)而不让孩子们动手,那幼儿的动手机会就很少。因此,我就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幼儿去自己动动手,体验做小厨师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闻闻、尝尝,使幼儿知道调味品的名称、颜色、味道。

  2、知道调味品能增进人们的食欲。

  3、对此活动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每组适量盐、糖、酱油、醋、麻油、辣油各一份。

  2、每组两碗生拌海带(一碗有味,一碗没味)

  3、洗净的黄瓜、豆腐、番茄、包菜每组各一碗,每人一双筷子。

  活动过程:

  一、品尝海带。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碗海带,请你们来尝尝这两碗海带的味道,尝好后把你们的感觉告诉老师,好吗?

  (注解:想通过品尝海带让幼儿发现一碗是没有味道的,而另一碗是有味道的,有味道的是添加了糖、盐、酱油等。为下面认识调味品作一个铺垫。)

  2、幼儿品尝海带,可以轻轻议论。

  (注解:幼儿用筷子尝了两碗后,轻声在说:“这一碗味道也没有的,这一碗倒有味道的,挺好吃的。”有的小朋友吃得不肯停下来。)

  3、好,谁来告诉老师,尝了两碗海带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注解:小朋友都说:“一碗海带没有味道,另外一碗很好吃,是因为放了糖、盐、酱油、麻油,才有味道的。”)

  4、师总结:原来好吃的一碗海带是因为加进了盐、糖、酱油、麻油等佐料,而没放佐料的那碗就不好吃。那我们给这些佐料起个新名字,叫调味品,好吗?

  二、认识调味品。

  1、(出示糖、盐)“这儿有两种调味品,猜猜看,里面可能装的是什么?”“呀,老师也搞糊涂了,到底是什么呢?谁能想办法知道它们是什么?好,那大家一起去试试。”(幼儿操作)

  (注解:我两只瓶里,各放了糖和盐,由于这两种颜色都是白的,小朋友们只能凭感觉来猜测。他们都说是糖,还有盐。但是都不能肯定。

  有的幼儿说:“可以去尝尝。”有的说:“可以用鼻子去闻闻。”有的说:“我能一看就看出来。”小朋友们都在想办法,积极性很高。)

  2、“那谁来说说,这两种调味品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注解:小朋友都知道这两种是糖和盐,他们都说了自己的办法。有的用筷子尝后知道;有的看出来的,说糖粗一点,盐细一点,观察的很仔细。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

  3、“刚才,小朋友用看看、尝尝的办法把糖、盐认出来了。那现在桌上又有四种调味品(酱油、醋、麻油、辣油),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知道它们是什么?”(幼儿操作)

  (注解:这个时候,小朋友的积极性更加高了。他们都想赶快知道是哪四种调味品。)

  4、“你们知道这四种调味品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注解:小朋友们通过闻闻、看看、尝尝的办法知道这四种调味品是酱油、麻油、醋、辣油。小朋友说:“我闻出来很香就知道是麻油;鼻子凑上去很呛,像是辣油;酱油的颜色黑黑的',我一看就知道;醋闻上去酸酸的;辣油的颜色是火红的,我爸爸吃面时经常放的;我家里都有的,我一吃就知道是什么等等。孩子们把自己操作中的办法和想法都能说出来。)

  三、调味品的用途及与人们的关系。

  1、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味品吗?

  (注解:小朋友说还有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2、如果烧菜不放调味品,菜的味道会怎么样?吃饭香不香了?那这些调味品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呢?

  (注解:孩子们都知道菜中不放盐、糖、味精、麻油等等调料,菜就会不好吃,饭也会只吃一点点的。知道放糖会使菜甜一点,好吃一点,说家里的红烧鱼就放了糖;知道任何菜都要放盐;也知道麻油、辣油是你自己喜欢吃可以放的,不喜欢的可以不吃等。孩子们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师小结:对,调味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盐任何菜都要用它,吃了适量的盐,人就有力气;糖放入菜中能增加甜味;醋能去掉异味,具有杀菌作用。

  我们每天烧菜都要用到各种调味品,它能增加人们的食欲,还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小朋友样样菜都要吃,这样营养才全面,身体才能长得棒。

  四、提供海带、黄瓜、番茄、豆腐、包菜,让幼儿配调料。

  1、那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厨师,愿意吗?那桌上有一些没放调味品的菜,要请你们来配调料,想想,放什么调料才好吃?先可以少放一点调料,尝尝后再放,看看哪个小厨师本领最大,好不好?

  (注解: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都想赶快去发泄发泄,动手去操作一下,因此孩子们耐不住性子,几乎都站起来,像是说老师你别讲了,赶快让我们行动吧!)

  2、幼儿自己配调料(可以边配调料边尝尝)。

  (注解:这一环节是最精彩的。孩子们都在兴奋地忙碌着,把那些调料往菜里放,孩子们放调料基本上没有乱放,都是根据平时家里吃过的菜来放调料的。有的幼儿边吃边放,还拿去给客人老师吃。到活动结束时,差不多盆中的菜几乎吃光,老师让他们坐好还在吃,引得我们老师都哈哈大笑。可能是由于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的,感到特别高兴,有一种成功感吧!)

  3、哟,我们的小厨师们真能干,味道真不错。我们把这些菜去给其他小朋友吃吃,好不好?

  (注解:整个活动,由于都是通过孩子们自己在看看、尝尝、闻闻中不断地探索、了解、操作,老师给他们以宽松地气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想办法,去获得知识。真正做到“解放孩子的双手”。但也有不足之处,在让孩子们认识糖和盐时,筷子没有拿掉,应该拿掉,让幼儿充分想办法,还有卫生方面也应该注意一下,别让孩子用手去拿菜。)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5

  活动目标:

  1 幼儿乐意自己动手操作、品尝,了解生活中的常用2~4种调味品的名称及味道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活动准备:

  菜: 10盆左右 黄瓜片 海带丝 胡萝卜丝 白萝卜丝 土豆丝 西红柿片5盆少些 5盆材料多些少的调味品 多得不放调味品

  调味盒: 4盒 每盒4格(醋 盐 酱油 糖)

  大勺子:20只 托盘 10只 小叉子若干 小勺子若干 空罐头3只 垃圾盒3只 一次性毛巾12块

  活动流程:

  自助式品尝分辨调味品 自制凉拌菜

  活动过程:

  一、自助式品尝

  1师: 前几天,厨房间阿姨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自助餐,我们小朋友吃了以后都觉得味道好极了,还想尝尝是吗?

  苏老师今天又为你们准备了自助餐,你们想去尝尝吗?那就每人从桌上拿一个小盒子,到后面的大托盘里去选自己喜欢吃的菜,选的时候用公用的勺子,选好后回到座位上,拿一个小叉子品尝(幼儿自助品尝)

  2你刚才吃到了什么菜? 吃上去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讲述)

  3这些菜怎么会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呢?(幼儿回答)

  4原来这些菜里都放了东西,这些能使菜变得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叫做调味品,刚才我们吃的菜里都放了不同的调味品,所以我们吃上去会觉得咸咸的 酸酸的甜甜的,对吗?(老师小结列出调味品)

  二 分辨调味品

  1师:那调味品是怎么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调味盒,一共有1—2-3-4格每隔里放了一样调味品,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去想办法,去认一认你们认识哪种调味品好吗? 一组小朋友可以商量商量(幼儿分辨小组合作)

  2 你认出了几号调味品,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3 我们小朋友刚才用看颜色,看形状,闻味道和尝一尝的方法分出了1号是醋,2号是盐,3号是酱油,4号是糖

  三、自制凉拌菜

  1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做凉拌菜好吗?先想想你想吃什么味道的?该方些

  什么调味品,和刚才一样,拿一个干净的小托盘,去大盒子里送菜再回到座位上来选调味品拌(幼儿自制)

  2 你刚才做菜时放了些什么调味品?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只选用了5种调味品来制作凉拌菜,其实,平时烧菜时还会用到许多其它的调味品。让我们以后再来看看,闻闻,尝尝,好吗?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6

  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来自于生活,与幼儿的基本经验相结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讲讲我设计这个活动的想法。

  一、选材上,注重了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选材时注重了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而我选择的调味品这一幼儿熟悉的活动内容,从幼儿的直接经验出发,让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二、从教学方法上,体现了三个关注。

  1、关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并有所获得。比如在幼儿拌制凉拌菜的时候,我事先不告诉幼儿调味品不能放得太多,而是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调味品放的不多不少才好吃的道理。

  2、关注了幼儿多种表现方式的培养。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因此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幼儿用自己的表现方式记录自己自制凉拌菜的过程。比如:在记录味道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也可以用★、╳的方法表示等等,教师不作统一的规定。

  3、关注了幼儿合作协商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活动中,我让小朋友们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调味品的标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合作商量的机会,也有合作学习的过程,更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小朋友们还可以从别人的记录中得到启发。在这种协商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表达表现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拌制凉拌菜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常用的调味品。

  2、在尝试记录和小组合作记录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表达表现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现成的凉拌菜一盆

  2、切成丝的几种蔬菜:黄瓜、海带、豆芽、胡萝卜

  3、调味品:盐、白糖、醋、麻油、辣椒油

  4、一次性的杯子、勺子、碗等。

  教学过程:

  一、幼儿品尝凉拌菜,激发幼儿拌凉拌菜的兴趣。

  老师提问:你吃的凉拌菜味道怎么样?为什么会这么好吃?(你还吃过什么?好吃吗?里面都放了些什么呢?)

  二、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

  老师提问:

  1、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调味品?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们知道了,那我们怎样让别人一看也知道呢?(引导幼儿合作协商制作标记)

  3、幼儿制作标记,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老师不要求统一标记。)

  三、幼儿自制凉拌菜。

  (一)、幼儿第一次自制凉拌菜

  1、教师向幼儿交代制作凉拌菜的要求。

  2、幼儿第一次自制凉拌菜,并独自把自己自制凉拌菜的过程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讨论:你觉得你的凉拌菜好吃吗?为什么?

  4、教师总结:调味品要放的'不多不少才好吃。

  (二)、幼儿第二次自制凉拌菜,尝试小组合作记录。

  (三)、分享交流。教师出示幼儿小组记录的表格,每组幼儿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并向大家推销自己的凉拌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大胆的设计调味品标记,并记录自己自制凉拌菜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活动气氛非常的浓厚。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一次的尝试和制作的过程,都是在帮助幼儿认识调味品,并知道它的作用。同时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表达表现能力。

  教学的设计是非常的完美的,可是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如:第一次的品尝如果我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制作凉拌黄瓜,那么从一开始就能让孩子们尝到了不同的凉拌味道。这样也有利于后期教学的带动。

  其次就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设计调味品标记,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做细致的分工,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尝试着为所有的调味品设计标记,但却忽略了孩子们的能力差异,不过我在进一步的巡回指导小组活动时,还是帮助幼儿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设计好后,我在每一组挑选出了一名小老师来统一组上设计的标记。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教学顺序没法按照自己设计的步骤走下去。操作课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尤其又是在吃东西就更没有办法控制孩子们停止下来了。所以,我随机应变的把大组的教学改为小组教学。因为孩子们的兴奋度实在是太高了,原本打算进行两次操作的,结果也因为第一次的操作时间过长和食物的准备过少而放弃了,但孩子们的记录结果还是让我感到比较满意的。

  虽然整个的教学活动并没有预计的那样顺利、紧凑,但却顺利的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会加倍的用心和努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更多的本领。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 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闻闻、尝尝,使幼儿知道调味品的名称、颜色、味道。

  2.知道调味品能增进人们的食欲。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黄瓜,音乐:田园交响曲

  2.每组适量盐、糖、酱油、醋、香油、辣油各一份。

  3.每组两碗生拌黄瓜(一碗有味,一碗没味)

  4.洗净的黄瓜、番茄、生菜每组各一碗,每人一双筷子。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品尝黄瓜

  1.出示照片:黄瓜

  照片上的蔬菜是什么?(黄瓜)

  你知道黄瓜有什么营养吗?你喜欢吃黄瓜吗?

  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碗黄瓜,请你们来尝尝这两碗黄瓜的.味道,尝好后把你们的感觉告诉老师,好吗?

  3.幼儿品尝海带,可以轻轻议论。

  4.谁来告诉老师,尝了两碗黄瓜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二、认识调味品

  1.出示糖、盐

  (1)这儿有两种调味品,猜猜看,里面可能装的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想。

  (2)到底是什么呢?谁能想办法知道它们是什么?那大家一起去试试。

  (幼儿操作)

  2.这两种调味品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朋友用看看、尝尝的办法把糖、盐认出来了。

  那现在桌上又有四种调味品:酱油、醋、麻油、辣油。

  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知道它们是什么?”

  (幼儿操作)

  4.你们知道这四种调味品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味品吗?

  三、提供海带、黄瓜、番茄、豆腐、包菜,让幼儿配调料。

  1.那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厨师,愿意吗?

  桌上有一些没放调味的菜,随便你们怎么弄,你们觉的好吃就可以了。

  2.幼儿自己配调料。

  (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操作)

  3.自由品尝。

【幼儿园中班教案《调味品》】相关文章:

中班认识调味品教案范文10-13

幼儿园调味品主题活动报告09-28

调味品作文12-14

幼儿园教案中班01-07

幼儿园中班教案11-23

幼儿园中班教案08-19

猜调味品的灯谜02-12

幼儿园中班萝卜教案05-21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01-07

幼儿园诗歌中班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