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品质,感受生命的珍贵,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到小男孩对小鱼的怜惜之情,培养学生爱心,善心。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内涵,培养救助弱小、关爱生命,哪怕力量微薄也要去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题。
导入:(出示课件)大家都知道,大海是鱼儿的家,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海里,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可是,一场暴风雨过后巨浪把一条一条小鱼卷上岸滩,这些小鱼还能不能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这条小鱼在乎(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接着提出问题:谁在乎呢?在乎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条小鱼在乎是谁说的呢?(板书小男孩儿)
师:这条小鱼指的是哪的小鱼呢?(板书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有多少呢?现在他们面临怎样的险境呢?请同学快速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汇报:(1)这些小鱼有多少?(生答)从哪句话或那些词里看出来的?
生答:从“许多、几百条、几千条”看出多,还能用哪些词形容多?(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引读:是啊,被困的小鱼不计其数,也许有——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
被困的小鱼数不胜数,也许有——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
师:啊,这么多的小鱼,它们面临怎样的险境?(生答句子)
师:这么多快要死的小鱼,它们最想说什么呢?(生畅谈)
师:此时,这些小鱼他们在乎的是什么?(他们的生命)
导:大海近在咫尺,小鱼们可望而不可及,如果你是小鱼,你会感到——(伤心,难过,、焦急、绝望、无助)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用心慢慢地读。(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2、导:同学们,你们说这些小鱼就只能这样活活等死吗?他们会有转机么?谁在乎他们呢?也许有人会把他们捡回家,慢慢地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停下脚步,看看这些小生命如何在烈日下挣扎至死。也许,有人会像文中的男人那样无动于衷,继续朝前走着。但庆幸的是,小鱼的心声被一个小男孩听懂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男孩动作的`句子。
生汇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那你可以试着找找这段话的动词吗?(走、弯、捡、扔)
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弯下腰去。很慢、不停是否矛盾?为什么?
很慢、不停,说明什么?(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答)
师:为什么小男孩要用力将这些小鱼扔回大海?(结合课文和插图理解)
师:大家说,他为什么把小鱼“扔”回大海而不是“放”回大海呢?
生自由答。引答: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师:(走、弯、捡、扔)小男孩这一连续简单的动作,做一两次可能不累,但要做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会——一定会很累,他会累得—(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累得—(直不起腰、筋疲力尽)但小男孩放弃了没有?(没有)他还是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引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小男孩为救小鱼,不辞辛苦。)板书救
师:你认为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热爱动物,关爱生命)。
3、师:当这个男人看见男孩儿这么辛苦的救鱼,他会无动于衷么?他会说什么呢?分角色读男人和男孩的第一次对话。
师:这个男人为什么会“忍不住”?(生答。)
师:从哪里看出男人说水洼里的鱼救不过来?生:“成百上千条”
师:指名再读这句话,你听出什么语气?(劝告)你怎么救的过来呢?这句话是(反问句),其实男人想说:生答“这些鱼你救不过来。”
师:这个男孩知道吗?生:知道。
师:那男孩为什么头也不抬?(生答)
4、师:对于男人的劝告男孩没有理会,男人又和男孩进行了第二次对话。他说了什么呢?你听出了什么语气?(生答)
师:“谁在乎呢?”这是——(生答:这是反问句。)意思是说(生答:没有人在乎。)
师:我们把这两句反问句,再来读一读。
师:谁在乎呢?这个小男孩儿回答男人说——生齐答:这条小鱼在乎!
师: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所以这个小孩儿还说:这条xx,这条也xx!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省略号代表着什么呢?
生:代表鱼很多,也就是说,所有的小鱼xx。
师引:是啊,这条小鱼想活,这一条小鱼也想活!还有这一条……所有的小鱼(都想活)。生齐说。
这条小鱼想回大海,这一条小鱼也想回大海!还有这一条……所有的小鱼都(想回大海)。生齐说。
这条小鱼是个小生命,这条小鱼也是小生命!还有这一条……所有小鱼都(是小生命)。生齐说。
师,那么大家一起说,这个男孩在乎的是什么呢?生齐说——(小鱼的生命!)
师:你如果是被救的小鱼你想对男孩说什么呢?生畅谈感悟。
5、师:这是个外国小男孩。如果是你看见了水洼里被困的小鱼,你会救这些小鱼吗?
师:我相信,你们的心声文中的小男孩一定会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对鱼儿的珍爱,对生命的珍爱,再读一读小男孩说的话“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6、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男人还会无动于衷吗?他会做些什么?(生答)
师:这位男人感动了,他弯下了腰把鱼儿扔回大海,沙滩上所有的人都感动了,他们也弯下了腰……他们帮男孩一起拯救小鱼的生命!
师小结:其实,在大自然中不光小鱼有自己的生命,一只鸟,一朵花,甚至一粒种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三、拓展延伸,作业实践。
1、拓展:课件出示小鸟、兔子受了伤;树木被折,你会怎么办?你能为它们做一些公益广告吗?(生交流畅谈)
师结束语:同学们,无论虫鱼鸟兽,还是花草树木,地球妈妈都赋予它们宝贵的生命。生命不分大小,同样可贵。让我们善待生命、珍爱生命,伸出温暖的双手去保护它们,这样,世界上每个角落都会撒满阳光,撒满爱!(画心形状)
2、自己试着复述这个故事,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感悟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多种识字方法,通过读文及情景对话等方式理解文章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与动物的关系,并加深理解关爱动物的这一深刻主题。学习课文,感悟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感受草原人民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深切地感情。引导学生懂得关心保护妈妈也是做儿女的责任。
教学重点:
感悟人与动物的关系,并加深理解关爱动物的这一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感悟人与动物的关系,并加深理解关爱动物的这一深刻主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板书课题,同学们,在乎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二、教师范读。
1、让学生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学生多种方式读文,能将文章读的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指导读音。
自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问题:
1、鱼儿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你被困时的渴望是什么?
3、小男孩是怎样在做这件事情?
4、读男人与男孩的对话,注意不同语气的读法。
5、假如小鱼们会说话,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6、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对小男孩说点什么?
7、想象一下,还会有怎样的故事?
8、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9、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最想说些什么?
五、再读课文,深化情感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奔、躺、锻、炼、睬、臭、劝、悔” 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积累词语“兄弟、锻炼、理睬、半睡半醒、又黑又臭、劝告、后悔”,正确书写“炼、奔、睬、臭、劝”5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部分。
3、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 ,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能大声诵读写溪水和池水变化的句子,做到不唱读、不顿读。
2、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一滴一滴的泉水从山上的泉眼里冒出来,慢慢地往下流淌着。一滴一滴的泉水在山脚下汇聚成小溪,哗哗地奔向大海。
2、师: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溪。谁来读读这句句子,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1)学习生字“奔”,注意读准字音(第四声)。
这个字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表示“去、往哪里”,念第四声。开一排小火车。(学生开小火车,依次念这个多音字,每个学生念一遍)什么奔bèn?(奔向大海的“奔”)。它还有个读音是?(bēn)什么奔?(奔跑的“奔”)。
(2)指导朗读句子。
你不仅把每个字读正确了,而且还让我们体会到了溪水很快乐。你也来试试。一起读。
3、在路上,溪水碰到了另一个水妈妈的孩子。看!它来了。它生活在水池中,我们叫它“池水”。
4、溪水和池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溪水和池水。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听录音,想想溪水和池水两兄弟有什么不一样。
2、 交流。
3、学习生字:臭
顺口溜:自大加点就是“臭”。
4、学习生字:躺、锻、炼、睬、劝、悔
躺:“躺”就是身体横倒的意思,所以它的`部首是“身字旁”。身作为部首时,撇不出头。
锻:三拼音,注意第12笔是“横折弯”。
炼:注意第七笔是“横折钩”。
认识“火字旁” (“火”字的最后一笔是“捺”,“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睬:平舌音,右上部分是“爪字头”
悔: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记忆。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复习巩固。
1、开小火车读生字。
2、照样子,用表示声音的词语练习说话。
3、写字指导。
炼: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奔: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睬:注意右上的“爪字头”,点、点、撇三笔的写法,方向。
臭:下半部分略宽,点的位置在横中线上。
劝: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4、小结。
当初,池水可是和溪水一样,也是很清澈的,可现在为什么会又黑又臭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奔、躺、锻、炼、睬、臭、劝、悔(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兄弟、锻炼、理睬、半睡半醒、又黑又臭、劝告、后悔(每个写3遍)。
3、朗读课文2遍。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提示,先想后读再表演课文 。
3、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得到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
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 逸、享受,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材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4节,认识生字4个,学习部首火字旁。 2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 语气。 一、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动画:溪水从远处奔来] (板书:溪水) 齐读“溪水”。
2、师:你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 [出示句子]溪水快乐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师:谁来快乐地读读这句句子,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指名读句子 学生字:奔 “奔”是一个多音字,表示“去、往哪里”时读第 四声,齐读 感情齐读句子。
3、 师:这里还有一个水妈妈的孩子,他是谁呀?[图画:池水] (板书:池水)
4、师:溪水和池水都那样快乐,那样清澈,可是后来,你们看,池水变了,池水由干净变得又黑又臭,这是为什么呢? 带疑,揭示课题(板书:8、溪水和池水)
二、感知课文
1、 师: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边听边试着完成这样一个填空。 因为溪水 ,所以后来 。 因为池水 ,所以后来 。
2、指名回答:任选一个说,连起来说,同桌互说。
3、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对,深入学习了课文,我们会 有进一步的了解。当初,小溪水奔向大海的路上,碰到了他的姐妹,池水,它们说了些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4小节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1-4小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用“ ”划出溪水说的话,用“ ”划出池水说的话。 (注:自读1-4小节后和同桌合作读1-4小节,互相点评奖励小水滴或帮助其纠正错误)。
2、检查交流
(1)指名学生分小节读1-4小节 。
(2)指名分角色读所划的'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师读旁白并指出: A、要划说的话,是划上引号和下引号中间的部分。 B、要求是用直线划溪水说的话,曲线划池水说的话。 正确的奖励再读所划句子,有错的下次要学会认真审题,改正,再读。
3、师:老师听到刚才有很多小朋友朗读不仅正确、流利,而且 还很有感情,告诉老师,当时,溪水邀请池水干什么呢? 出示句子:它从池子身旁流过时,热情地说:“小兄弟,别躺在 这儿睡觉啦,快跟我们一起到大海里去锻炼吧!”
(1)出示词语:锻炼 学生字:炼 三拼音 学习“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2)师:想一想当时溪水说话时的态度怎样?
(3)师:谁来做做溪水,热情地邀请邀请池水? 指名感情读,愿做溪水的小朋友感情齐读。
4、师:溪水那么热情,可池水却怎样呢? 出示;池水听了,睁开眼睛说:“你们走吧,我在这里生活得很舒服,很安静。” 指名读出语气。
5、溪水又怎么劝池水?池水态度有改变吗?(分2组读句子) 出示: 溪水又说:“唉!小兄弟,如果你老是躺着不动,会生病的 。”池水不理睬溪水,它又睡着了 。清清的溪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唱着歌儿流走了。 出示词语:不理睬 教学生字:睬 平舌音 换部首:踩 菜 彩 理解: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 谁再来做溪水,找你的好朋友做池水,读读演演他们的对话? 指名找好朋友读读演演,指导读出溪水热情、关心的语气和池水懒惰、不乐意的语气。
6、男女生分角色读1-4小节
(二)师:你们刚才读得真棒,几个词语也要跳出来表扬你们。 游戏复习生字。
课时目标(第二课时):
1.学习5-7小节 2说话练习,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进 取,才能得到进步”的道理。
2.指名读溪水和池水的2组对话。
教学过程:
1、学习第5小节
(1)指名读(板书:锻炼 结结实实),做做“结结实实”的样子。
(2)指名边读边演,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3)师:你们看,它还能托起巨大的船舰,帮助他迅速前行,他还 能帮助别人呢。如果你是小溪的话,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4)带着高兴而自豪的语气起立齐读本小节。
2、学习第6小节
(1)师:溪水终于像他想的那样,来到了大海,锻炼了自己,可池水…… 指名读(板书:不动 又黑又臭)。
(2)大声读本节,思考:此时,池水后悔莫及,它会说些什么呢?
总结复习:
1、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能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是谁呀? 为什么? 师小结:我们要向溪水学习,努力学习,锻炼自己,不停前进。
2、师:小朋友们,溪水听到你们那么喜欢他,还要向他学习,他呀, 要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大海游玩,你们想去吗?那就让我们变成37滴快乐的小水滴出发吧!不过,小溪水现在开始就要考验考验你们,所以啊,一路上,它设置了几道难关,我们闯过了关口才能到达大海,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波浪滚滚读词语 第二关:词语对对碰
师:让我们和溪水一起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快乐地游玩,快乐地歌唱!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奔、躺、锻、炼、睬、臭、劝、悔”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正确书写“炼、奔、睬、臭、劝”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后悔、无可奈何”等7个词语。
2.能熟练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能找到溪水和池水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不能安于现状,只图享受,只有不停地向前,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
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引入新课
1.(出示溪水和池水的图片)
小朋友们请看图,水妈妈的两个孩子来了,大哥是溪水,小弟是池水,
(板书:溪水 池水)
说一说:( )的溪水 ( )的池水
2.生交流:(清清)的溪水 或(结结实实)的池水
(又黑又臭)的池水
师板书:清清的(结结实实) 又黑又臭
学习生字:臭
3. 同样是水,这兄弟俩的表现截然不同,真奇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4.补全课题:7、溪水和池水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个故事,边听边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溪水是清清的.,结结实实的,而池水却是又黑又臭的呢?
(学生听录音)
2. 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试着来完成下面这个填空
溪水( )地唱着歌,哗哗地( )向大海,它想让池水和它一起到大海里去( ),可是池水整天( )在那儿,不愿意动一动。
3. 集体交流,完成填空
4. 学习生字:奔 躺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习 奔 指出奔 是前鼻音
学习 躺 指出是后鼻音
5. 齐读这段话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小朋友们,溪水哗哗地奔向大海,路上看到池水弟弟,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请你们轻声自渎1-4小节,用直线划出溪水说的话,用曲线划出池水说的话
2.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有关句子,指出要划说的话,是划上引号和下引号中间的部分。
(1) 溪水热情地说:“小兄弟,别躺在这儿睡觉啦,快跟我们一起到大海里去锻炼吧!”
(2) 池水睁开眼睛说:“你们去吧,我在这里生活得很舒服,很安静。”
(3) 溪水又说:“唉!小兄弟,如果你老是躺着不动,会生病的。”
3. 指导读出溪水和池水说话的语气
师:溪水路过池水身旁时,它热情地说……谁来当一当溪水,来热情地读一读?
指名朗读,小组表演读
4. 师:溪水那么热情地邀请池水,可池水呢?你觉得池水是用怎样的语气回答的呢?
(生:懒洋洋、不乐意……)指名交流读
我们一起来学学池水懒洋洋的样子,师引读:池水听了,睁开眼睛说:“……”
5. 池水根本不愿意去大海里锻炼自己,溪水又劝它,可池水不但不听,反而不理睬溪水,又睡着了。师引读,学生跟读。
清清的溪水( )地摇摇头,又( )。
6. 师:谁来演演溪水那种“无可奈何”的样子?你觉得“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
7. 师生合作读1-4节
男女生分角色读1-4节
同桌读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
8. 你们读得很好,有几个生字跳出来要表扬你们呢!
学习生字:锻 炼 睬
过渡:溪水和池水告别以后,它有怎样的变化呢?在课文中找出来,告诉大家。
生回答
师:对啊,溪水继续不知疲倦地向前奔流,终于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不过现在它不再是细细的小溪了,它锻炼得结结实实的,什么也阻止不了他的奔流。它不怕苦、不怕累,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着,一路锻炼,一路欢歌,充满了活力,终于有一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来到了美丽广阔的大海,享受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9.出示第五小节,齐读(板书:快乐 有意义)
10. 师引读,生跟读
在溪水不停锻炼自己的时候,池水却(整天半睡半醒地躺在那儿,不愿意动一动。)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有一天,它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变得又黑又臭,连老水牛都不来洗澡、喝水了。)
11. 这时的池水难过极了,这时它想起了溪水的劝告,后悔起来,
齐读第七小节(板书:后悔)
学习生字: 劝 悔
12.小朋友们,当时溪水是怎样来劝池水的?(板书:锻炼 不动)
现在溪水锻炼得结结实实。他兴奋地说: “( )。”
池水变得又黑又臭。此时的池水难过极了,自言自语地说: “( )。”
13.师小结
溪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是不会变黑变臭的,永远保持活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流水不腐”的道理。
从池水的教训中我们都明白了,人在生活中不能只安于现状,只图享受,只有不停地向前进步,锻炼自己,生活才会有意义,未来才会更美好!
四、复习巩固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也去锻炼锻炼,做一个闯关小练习。如果你们闯关成功,溪水会送份礼物给你们。
闯关小练习:.照样子,用表示声音的词语说几句话。
例:溪水哗哗地奔向大海。
改写:
小雨点( )地打在屋顶上。
泉水( )地在山谷中流淌。
2.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很好,溪水请海鸥从美丽的大海给我们寄来一封信,自己读一读,它跟我们说了什么?
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溪水,我从小山谷里流出,奔向无边无际的大海,在路上锻炼的时候,虽说也有困难,但我觉得非常快乐!我的弟弟没有听我的劝说,现在十分后悔…… 我要告诉你们,只把眼光停留在现在的人,就像一只可怜的井底之蛙,只有不断要求进取的人,才像一只翱翔天空的雄鹰。希望你们都不断进步,天天向上!
五、布置作业
附: 板书
7.溪 水 和 池 水
锻 不
炼 动
结结实实 又黑又臭
快乐、有意义 后悔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溪、热、奔、兄、锻、炼、睁、奈、何、间”。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10个,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溪水,池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 溪水和池水都是水妈妈的孩子,为什么大不相同呢?
说明:同是水妈妈的孩子,有何不同。问题带有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 (出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溪”。
溪:注意右半部分笔画,书空。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
2. 小组反馈。
奔:注意前鼻音。
热:注意上半部分字形,书空。“热”的反义词是“冷”。
炼:注意“火字旁”及右半部分的书写,书空。
睁:注意后鼻音,这是一个形声字。
间:编口诀,一字开花。
说明:学生字以自学为主,可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并从他人处学到好方法。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知
1. 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池水为什么会变得又黑又臭?小组讨论。
3. 交流。
(1)池水不听溪水的劝告,出示课文1-4节。
同桌分角色读1-4节。
根据提示语的表情反复朗读练习,先以小组进行竞赛,然后在全班交流。(注意词语:热情、唉、无可奈何)
(2)出示句子“池水——不愿意动一动”
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什么?指名读,齐读。
说明: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水平。
4. 师小结:池水因为一直躺着不动,所以最后变得又黑又臭。
5. 和小池不同,溪水变得怎样?
出示第五节。指导朗读。
6. 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扩展说话感悟道理
1. 出示填空
溪水锻炼得结结实实的,兴奋地说:“()。”
池水难过极了,自言自语地说:“()。”
2. 读文后明白了什么?
(五)巩固生字总结全文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完成课后练习。(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一填)
(1)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
3. 描一描,写一写。(看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明白只有不断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积极进取。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难点: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人生态度,领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溪水流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引出课题《溪水和池水》。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 学习生字词(15 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帮助学生记忆。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忙碌”“劝告”“无边无际”等。
4. 精读课文(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溪水和池水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的活泼、勤劳和池水的懒惰、安逸。
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体会它们不同的态度。
5. 总结拓展(7 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不断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道理。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像溪水一样不断进取的事物。
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人生态度,从而领悟到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不断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溪水和池水不同的.结果,体会道理。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溪水和池水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溪水和池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溪水和池水的故事,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读。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5 分钟)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无可奈何”“浑浊”等。
4.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溪水和池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不断流动,保持清洁;池水不流动,变得浑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溪水和池水的不同。
5. 拓展延伸(5 分钟)
你想对溪水和池水说些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6. 总结全文(5 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积极进取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进步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
2. 难点: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朗读指导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3 分钟)
展示溪水和池水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
引出课题《溪水和池水》。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 学习生字(15 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写法。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 精读课文(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溪水和池水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的勤劳和池水的懒惰。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的不同态度。
5. 总结升华(7 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进步的道理。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写一写自己的学习计划。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较好,也能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活力的道理。
3. 学习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命运,领悟道理。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3 分钟)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溪水和池水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溪水和池水》。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3. 学习生字词(15 分钟)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学习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 精读课文(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溪水和池水最后分别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的清澈和池水的浑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溪水和池水的不同命运。
5. 拓展延伸(7 分钟)
你从溪水和池水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像溪水一样不断前进的事物。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溪水和池水的.不同。同时,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2. 难点: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3 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努力奋斗的故事,引出课题《溪水和池水》。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 学习生字词(15 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写法。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锻炼”“后悔”等。
4. 精读课文(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溪水和池水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的积极进取和池水的安于现状。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的不同态度。
5. 总结拓展(7 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较好,也能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活力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2. 难点:体会溪水和池水不同的结果,领悟道理。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溪水和池水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3 分钟)
展示溪水和池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溪水和池水》的故事,看看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读。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5 分钟)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奔腾”“懒惰”等。
4. 精读课文(15 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溪水和池水最后有什么不同的结局?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溪水的清澈和池水的浑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溪水和池水的不同。
5. 拓展延伸(7 分钟)
你想对溪水和池水说些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6. 总结全文(5 分钟)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活力的道理。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导入、朗读感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道理,在生活中践行道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溪水和池水》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溪水和池水》教学反思04-13
《溪水和池水》读书笔记03-12
关于《溪水和池水》说课材料09-18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11-17
清清的溪水小学教案08-30
清清的溪水_教案09-03
语文备课教案01-16
溪水和石头阅读题及答案10-31
溪水教案相关材料08-08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12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