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2.妈妈、爸爸、小马的图片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马图片,导入活动。
1.你们看谁来了呀?这是一匹幸福的小马,有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小马的爸爸和妈妈每天都会带着它出去玩,小马快乐极了!
2.有一天,小马又跟着爸爸出去玩了,你们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看明白了吗?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3.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1)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嘛?它为什么会摔跤?你听到歌曲是怎么唱的?(当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后,教师用歌唱的方式来加以回应。)(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5.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学小马跑边说"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诙谐。)
6.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第二天,小马跟着妈妈出去了,你们想知道它跟妈妈出去干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赶快来听一听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录音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2)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请个别幼儿表演)
(3)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表演小马吃草时快乐的样子,并说"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进一步感受歌曲诙谐和愉快的氛围。)
4.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歌曲有时唱得慢、有时唱得快?(小马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马和妈妈一起走,肚子饿走不动,要唱的慢;小马吃饱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如 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还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动:唱唱玩玩小马的手指游戏。
1.教师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歌曲。
3.幼儿在熟练后,可两两合作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要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小马》这首歌本身所体现的特点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的,这在回答的实施中已经明确可见。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 2
教学目标:
1、 结合故事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及节奏变化。
2、 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 熟悉《小马运粮》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结合故事听音乐,并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初步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及变化。
教学准备:
小马运粮的情景图片、音乐、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配乐故事《小马运粮》。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做《小马运粮》,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师出示三幅图片,结合图片提问。
提问:
(1)天气晴朗,小马驮着粮食慢慢的走在路上,发出了什么声音?(嘀哆)
(2)小马是怎么游泳的呢?(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3)上岸后,小马又是怎么跑到村子里去的?发出了什么声音?(嗒嗒嗒)
二、 欣赏理解音乐,感受乐曲基本情绪及节奏变化
1、 结合故事,初步欣赏音乐
师:宝宝们知道吗?其实这个故事里面还藏着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2、 分段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及节奏变化。
(1) 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天气晴朗,小马背了一袋粮食走在马路上,它出门了。
小马背着重重的粮食,走起路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2) 播放第二段音乐
师: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这下小马跳进了河里。它怎么样游泳的?
(3) 播放第三段音乐
师:小马终于上岸了,这时候它的心情怎么样?怎么样跑进了村子里了?
(4)探索小马运粮的动作。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再来听听看,听得时候请小朋友想一想,小马在运粮的时候,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师幼一起探索运粮的各种动作。)
3、再次完整音乐一遍,探讨动作
提出要求:宝宝们听出来了吗?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会儿再来欣赏一遍。这次欣赏的时候,余老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想一想,小马在运粮的时候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
(1) 刚才老师看见了小朋友们在做小马驮粮食的时候,他把粮食放在肩上,还有没有不同想法的小朋友,你想把粮食放在哪里呢?(背、头……)
(2) 师:小马在游泳的时候,想一想小马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3) 师:小马上岸后,它跑到了村子里,它是怎么跑的?
4、 再一次完整欣赏音乐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宝宝们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马运粮。
三、音乐游戏:“小马运粮”
师:小马运粮,运得可真高兴呀,我们一块儿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吗?
游戏途径:
瞧,那里有一条小河,小马刚出发的时侯是在路上慢慢的嘀哆嘀哆的走,然后游过小河,最后小马上岸,嗒嗒嗒的跑回村子。那我们就从这里出发,然后经过小河,最后到达村子(教师演示游戏路径)
游戏进行2-3遍。
四、活动延伸
1、可在乐曲伴奏下开展小马运粮体育游戏活动。
2、小马终于把粮食送到了村子里,这个游戏好玩吗?跟老师一起到大操场,到更大的河里去游泳好吗?
活动反思
音乐是用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是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征,构成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音色、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的基本表情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然而音乐又是一门很特殊、很“难”的艺术。怎么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么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我认为,只有游戏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音乐游戏的创新教学中,我们作为创新者,本着主线要新、思路要清楚,让幼儿自己学着去发现、归纳,把重点放在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步步深入下去,逐步地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为孩子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 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感受乐曲A、B两段鲜明的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听辨“骑马”和“扬鞭”的乐句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游戏中紧张与放松所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安静欣赏乐曲。
(1)师:有一个小动物藏到了老师的音乐里,你们能帮老师把它找出来吗?
(2)完整播放乐曲一遍。
(3)师: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动物在老师的音乐里做游戏?
二、 师:小马在老师的音乐里做什么游戏你们想知道吗?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教师讲述故事)
三、完整倾听乐曲(第二遍),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首音乐讲的也是《小马过河》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朋友们骑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过河。(教师随A段音乐做马跑和扬鞭的`动作,用伸直手臂做“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表现B段音乐。)
四、分段欣赏。
A段音乐:师:请你听听这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做什么?如果你听出来了请你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重点引导幼儿随乐做“扬鞭”动作的同时发出“驾”的声音。)
五、欣赏B 段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用手臂做独木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感受B段乐曲舒缓平稳的节奏特点。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来做独木桥,并随B段音乐表现出来。
六、请幼儿起立,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完整的做动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游戏:小马过河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小马过河的游戏吧!可是没有独木桥怎么办?看看我们身边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搭独木桥?(启发幼儿用椅子搭建独木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3)组织幼儿讨论过桥的安全。
师:独木桥很窄,小马过桥的时候要怎样做才不会掉到河里去?(小心翼翼、一个跟着一个……)
附故事梗概:
马棚里住着很多匹小马,有一天小马想出去找妈妈了,他们很快乐的跑啊跑!小马们跑着跑着,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们站在河边真着急啊,河水很深,水流很急,这么才能过河呢?忽然小马们发现河上有一座小独木桥,小马们真高兴,立刻走过去,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以后,小马们继续飞奔,很快就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课后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小马过河》是我模仿的一节音乐优质课。在活动前,我首先根据本班情况将整个教案修改了一下,让这个音乐活动更加适合幼儿园情况。《小马过河》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欣赏的是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师根据这首歌曲创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在音乐中扮演小马,根据音乐的情境进行表演。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愿意参加这个活动。首先,我先让孩子安静的倾听这首歌曲,之后我又再次播放音乐,并且在音乐中,我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再次感受音乐。之后,我进行了分段讲解,让孩子更加透彻的理解整个歌曲。最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表演小马,在活动中再次表现音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应该更加放手,让孩子自己感受音乐,而且,我对整个音乐课堂的把握还有地提高。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马》含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小马教案05-19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数鸭子》教案含反思02-0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茶壶》含反思12-06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含反思06-08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拍拍》含反思09-19
小马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10-03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幼儿园音乐含反思09-15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好听的歌含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