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设计——家长放手,孩子动手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设计——家长放手,孩子动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设计——家长放手,孩子动手 1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中能认识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和互动,让家长明确责任,逐渐掌握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要求,引导孩子从生活和学习做起,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
3、通过收看相关视频和案例分析数据显示,让家长提高认识并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明确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掌握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互动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视频
请各位家长朋友看一段视频(内容:清早孩子起床,妈妈代劳为孩子叠被、准备洗脸水,挤好牙膏;孩子上学,家长给背书包。家长给孩子送学具,帮孩子系鞋带的情景。)
看完这段视频,请谈一谈您的感受?
2、教师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都视孩子为家庭的希望,为了孩子的将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有些小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常此下去,孩子的将来又会怎样呢?
二、现状剖析,指导认识
1、出示调查数据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中的显示数据。
2、展示生动案例
案例:文文是个聪明的孩子,每天总是乐呵呵的,非常招人喜欢。可与他接触时间一长,他的可爱就打了折扣,只见他的课桌从早到晚总是乱糟糟的,桌面上摊满了东西,要想从桌子里拿出一件学习用品,就会带出一堆书、本掉在地上;每天收家庭作业的时候,别人都交了,只有他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每天放学是他最狼狈的时候,书包半天都收拾不完,原因是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塞进书包里,有的时候东西多,怎么塞都塞不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书包是收拾完了,好不容易排到队伍里可手里却拉着长长的围巾,问他为什么不系到脖子上,他的回答会让人瞠目结舌:“不会系。”
师:家长朋友们,看了以上的数据和案例,相信您一定有很多感慨,此时此刻,您想说些什么呢?
3、教师小结
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看得过重,过于溺爱,舍不得让她们分担任何家务,孩子分内的事情也全包揽。让孩子成为了“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家长,只知道想方设法让孩子过得舒服快乐,而忽视了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试想,一个连围巾都不会系的孩子,一个连自己的物品都不能认真整理的孩子,他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
三、讨论交流分析原因
1、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请家长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看法。根据家长发言,教师板书:
(1)过度溺爱,过度保护。
(2)包办代替,不放心。
(3)不能鼓励肯定,简单粗暴,缺乏耐心。
(4)教育缺乏示范性,一致性,一贯性。
(5)教育观念错误,忽视孩子自理能力培养。
2、观看视频启发思考
(1)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内容:放学回家后孩子写作业,遇到不会的知识家长直接告诉答案,然后家长代劳整理学具发现水性笔和格尺丢失,不停地训斥孩子。作业写完后孩子自顾看电视去了,又由家长收拾书本文具、看课程表整理书包等。
您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是很难生存的,更谈不上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还应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教会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
视频内容:孩子自己洗桌布、红领巾、袜子等简单物品;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洗碗、擦桌子饭前摆碗筷等;去超市买酱油、自己擦鞋。
3、教师小结
当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失误。这种失误给小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是长远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的其他心理素质,如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的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一般来说,他的独立性比较强,依赖性比较弱,动手能力较强;而生活处理能力差的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大,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并且将来走向社会,会遭受理多的挫折,体验到更多的失败情绪,对工作和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四、寻求方法体验尝试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不断地尝试。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家庭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家庭:(如果孩子做到了画一张笑脸,没做到画一张哭脸)
第二个家庭: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个家庭:
2、师:您看了以上这三个家庭的做法,说说您的看法。
3、师: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好的`做法,请您谈一谈。
五、归纳总结指导建议
不管我们多么愿意为我们的孩子做一切,孩子最终都会走向社会,都要离开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教孩子学会自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自立。以下是我给大家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家长一定要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
当今,独生子女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下面两种心态。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累着,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家长怕麻烦,有些家长认为: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早就替他做好了。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跟在身后忙活,心里就烦。“去去去,一边玩去吧!”便把孩子支开了。而如果在这时家长因势得导,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告诉他笤帚怎么拿,碗怎样洗,孩子会很高兴的。如果相反,家长没有对孩子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孩子不但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更无法懂得,应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家务开始
家长在训练孩子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以外,还要特别注意训练孩子学做家务。如让孩子自已洗袜子,整理衣物,打扫房间等。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时应得到鼓励。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当孩子不愿意去做家长吩咐的事情时,家长要讲明道理,把具体要求说明白,态度坚决地要求孩子完成。千万不能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而且最后还让步了,孩子会认为自己“胜利”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仍可能采用这种办法来对付父母。这会给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效果和家长的教育权威还来威协。
3、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应以鼓励、肯定为主
由于孩子年龄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
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用一种归适合孩子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坏习惯,也会逐渐被改正的。指导孩子安排好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要从严要求,从小做起。
六、结束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家长就要放手,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培养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后送给大家几条家教箴言。
家教箴言:
1、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美]珍妮·艾里姆
2、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3、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设计——家长放手,孩子动手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家长理解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放手策略。
技能目标:指导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放手教育,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
态度目标:增强家长对孩子自主成长的信心,鼓励家长调整心态,从“帮助者”转变为“引导者”。
教学对象:小学学生家长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材料:
PPT演示文稿
案例分析材料
互动讨论问题卡
自主能力培养小贴士手册
教学流程:
一、引入(10分钟)
开场白:简短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对于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视频/故事引入:播放或讲述一个关于孩子通过自主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长的小故事,激发家长共鸣。
二、理论讲解(20分钟)
自主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自主能力的含义,强调它对孩子自信心、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成长阶段与自主能力培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简述不同年龄段孩子自主能力培养的重点。
家长角色转变:探讨家长如何从过度保护转变为适度放手,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正面案例分享:展示几个成功放手、孩子自主成长的具体案例,分析家长的做法和孩子的`变化。
反面案例反思:讨论一些因家长过度干预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的情况,引导家长思考其中的教训。
四、互动讨论(25分钟)
分组讨论:将家长分为小组,每组发放讨论问题卡,如“您认为最难放手的是哪些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的放手经验可以分享?”等。
角色扮演:选取一两个典型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应如何回应,以实践放手策略。
五、实践指导(10分钟)
制定放手计划:引导家长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放手教育计划,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
发放小贴士手册:提供自主能力培养的小贴士手册,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放手技巧、鼓励话语示例等,供家长参考和实践。
六、总结与反馈(5分钟)
总结要点:回顾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家长放手、孩子动手的重要性。
收集反馈:邀请家长分享学习心得,收集对课程的建议,以便后续改进。
结束语:鼓励家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和支持孩子的自主成长,并欢迎家长随时交流心得与困惑。
课后作业:
家长实施放手计划一周,记录孩子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下次课程时分享。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家长认识到放手让孩子动手的重要性,并掌握实际操作方法,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自主发展。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设计——家长放手,孩子动手】相关文章: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05-21
高中家长学校授课教案01-27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12篇03-30
中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01-27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精选17篇)05-13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范文(精选12篇)06-09
家长学校授课总结(通用7篇)09-18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15篇(推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