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课文及教案

时间:2025-04-15 11:00:14 小英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课文及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课文及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课文及教案

  《我必须去》原文

  星期日,刚吃过午饭,李丹就忙着打扮起来了。她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小辫子上扎了蝴蝶结。她和同学约定好了,要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她准备了一曲独唱。

  李丹准备完毕,刚要出门,电话铃响起来了。

  “喂,丹丹吗?”是爸爸!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很急促,“丹丹,你快点出门,坐3路汽车到中山路下,我在车站等你。”

  李丹问:“什么事这么急?”

  “我得到了两张马戏票,下午两点开演。你不是想看马戏,盼了好多天了吗?”

  是啊,李丹多想亲眼看看山羊拉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哪!可是——李丹犹豫了。

  “丹丹,时间快到了。你怎么了?”

  “爸爸,我和同学约好,今天要去敬老院的。”

  “必须去吗?”爸爸问。

  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每次看表演时的笑脸,想起同学们在集合地点正等着自己,她对爸爸说:“是啊,我必须去!”

  爸爸说:“好吧。丹丹,你做得对,以后还有看马戏的机会,可是你不能对老人、对同学失信。”

  《我必须去》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

  3、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叫――“我必须去”(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大家看到了课题,你想带着哪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呢?(我必须去干什么?;我为什么必须去?……)别急,我们先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能否在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欣赏多媒体动画课件故事。

  2、让学生说说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和找到的答案,如学生的问题较难,或答案不准确,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中逐一解决。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自由读一读,争取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在认字表中找一找,如果没有找到先用铅笔圈出来,再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识字,用喜欢的方式把认字表中的字带拼音、组词或扩句子大声读一读。

  3、请愿意展示学习过程的学习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评一评他们小组的表现。

  4、认读词语卡片,继续巩固生字,理解词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

  词语:日期李丹裙子扎紧约定尊敬毕业急促犹豫慈祥盼望集合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不会的同学请他任意选择同学来帮他,并要使用礼貌用语表示感谢。

  (2)随机请学生用“急促”、“慈祥”说一句话,理解词语并为课后作业做铺垫。

  (3)随机提问什么是“犹豫”。(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5、同桌合作,分配段落读一读,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识字作为低年级学习语文的重点,一定要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已有的识字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扫清生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默读习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指名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爸爸得到了两张马戏票,想让丹丹去看表演,可丹丹已经答应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丹丹犹豫了……)

  3、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

  4、学生分角色朗读练习,指导提示学生读出爸爸的着急和李丹的犹豫。

  5、指名小组来表演父女之间的对话,学生评价。(评价时引导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谦虚地欣赏别人。)

  6、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一找,读一读。(读时,注意从读的语气中体现出李丹从犹豫到坚决的心理变化过程。)

  五、交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

  1、围绕丹丹的选择和爸爸说的话(不能对老人、同学失信),体会诚信的重要。

  2、如果你是李丹,会怎样想?怎样做?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发生过不讲信用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了这篇课文,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2、学习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七、教师小结

  “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李丹小朋友在去敬老院还是去马戏的问题上,经受了失信还是守信的考验,选择了守信。去敬老院,将失去一次难得的观看表演的机会;去观看马戏,则意味着失信,既失信于同学,也失信于敬老院的老人。这样的选择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带有典型性,因而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较有启发性,因此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在讨论这一两难的问题时,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讨论的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

  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人物行为,加深对守信的认识,在充分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接到爸爸的电话,李丹是怎么想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想到的是同学们和爷爷奶奶的反应,这时引导的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到守信是一个人的美德,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便可以。在讨论中,学生见解不一,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重点导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把握好语气。例如当李丹下决心去敬老院时,语气是坚定的:“是啊,我必须去!”着重理解“必须”二字的意思。

  主要在讨论中进行了这篇课文,没有追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我必须去》教案2

  教材分析:

  讲信用既是传统美德,又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品质。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守信就是要说话算数,尤其是在面对y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的选择时,更应当做到这一点。在《我必须去》这个故事中,李丹在是否守信上遇到了考验:在特定的时间里,一个是去盼了好多天的马戏,一个是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他人,二者不能兼顾。因为矛盾尖锐,所以李丹很犹豫。两相权衡,失信是不可取的,题目中必须二字,强调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教材安排了认字14个:期、李、丹、裙、辫、扎、约、敬、毕、促、犹、豫、慈、祥。写字10个:期、李、约、铃、张、盼、慈、祥、集、合。

  课后有个思考题: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意在引导学生怎样做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出李丹的矛盾心理。

  2、通过学习,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

  教学建议: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对李丹矛盾心情的体味以及对她克服矛盾产生的情感共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中有一定的困难,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站在李丹的角度考虑,这样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讨论思考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李丹可以打电话向同学们请假,给老人表演的节目很多,少李丹一个独唱没什么大影响。这种小聪明的结果是为失信的行为正当化。以往我们常向学生这样分析其中的道理:一个人不去敬老院影响不大,要是大家都这样想,慰问老人的活动就无法进行了。这种解释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学生都知道,事实上不可能大家都去不了。所以教学时当从自己怎么做人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建议学习完《我必须去》这篇课文后,听故事《岩石上的小蝌蚪》,从失信对人感情上的伤害来感染学生。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裙子(junqun)火圈(quanjuan)抓辫子(zazha)

  急促(zucu)犹豫(youyou)蝴蝶结(jiejie)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龙眼()山里红()的夏天

  ()奶奶()裙子()的笑脸

  ()的马戏()的声音()的朋友

  三、读一读,背一背,选择两句抄一抄。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5、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我必须去》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出李丹的矛盾心理。

  2、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

  二、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程序

  一、 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题,并说说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二、 读——把课文读通

  1、指名朗读,互相评价。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师:我们一起到李丹家里去看一看。

  三、 悟——把课文读懂

  1、激发感情。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这就李丹的家,谁能根据图说一说李丹现在的样子。

  2、借助词语,理解课文,训练朗读。

  师:默读2——7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师巡视)

  3、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相机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抓住重点词句,以了解学生自渎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犹豫”、“急促”)

  4、启发探讨,抒发感情。

  师: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去看马戏吗?(生畅所欲言)

  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敬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在兴致勃勃的干看同学们表演的节目。看完后,请学生一起读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并说说李丹是怎么做的?

  5、分角色朗读。

  四、交流讨论,拓展升华。

  1、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读为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在读中感悟,交流中升华,使整堂课做到了书生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本课重点在于对李丹矛盾心情的体味以及对她克服矛盾产生的情感共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站在李丹的角度考虑,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始终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随着事情的发长来体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情感适时的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整堂课充满活力。

  《我必须去》教案4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道理,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课题,并说说看了课题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读——读通课文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

  2.同桌互相读课文,遇到困难,合作解决,小组交流识字,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三、悟——读懂课文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后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读懂的,以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并可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如:学生回答知道爸爸打电话时心情很着急,可让学生找找从哪里可看出爸爸很着急,并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体会一下。若学生读到其他语句时,也可进行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解决。

  [学生不懂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这里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4.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谈淡此时的感受,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讲信用的教育。

  四、赛——读好课文

  l.让学生练读。学生练读时,提醒学生想想李丹当时的心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2.比赛朗读。在赛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读后可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读出爸爸在电话中急促的语气,以及李丹由开始的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

  五、演——读活课文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表演。

  六、写——课后延伸

  想想李丹与同学到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我必须去》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积累词语。

  2、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课文,又读了一个什么小故事?板书课题,指导写“必”。

  2、同学们,故事中那位聪明能干的小主人翁是谁呢?“必须去”什么意思?她必须要去哪儿?爸爸有马戏票,李丹现在能去看吗?多可惜呀,李丹为什么这么决定呢?

  二、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要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读清楚每一句话;

  2、不熟悉的字、不能理解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身边的小老师帮忙。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把一些字宝宝找出来让大家读一读,会读的字请边举手边响亮地读出来。

  (不会读的字挑出来,由小老师想办法教一教,同桌互读检查,全体齐读。)

  2、现在,字宝宝自由组合成词语,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如果认识,请大家自由地地读出来。

  3、同桌合作,熟读词语。

  四、学习课文。

  小小组合作读,讨论一下李丹为什么坚决做出这样的决定,读的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也在组里议一议。

  五、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感悟、升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展师生、生生之间互评。)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课文及教案】相关文章:

《我必须去》课文的教学设计09-12

语文课文《我必须去》教学分析和反思11-18

二年级下册《我必须去》教学设计07-11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06-04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07-23

我必须去的教学设计08-19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10-06

小学二年级《我必须去》教学设计06-25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07-13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