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时间:2025-07-02 10:31:40 晓映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通用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通用5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1

  活动目标:

  1、感受、了解风的自由,感受诗歌的美。

  2、激起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了解风的自由,感受诗歌的美。

  活动难点:

  激起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风儿在哪里》、仿编图片

  精神准备:前一天教育活动带幼儿到户外去玩风中的玩具,寻找风,感受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昨天咱们上课去干什么了?你觉得好玩吗?为什么?引出“风儿在哪里”

  二、过程部分

  1、介绍题目:“风儿在哪里”。

  2、看图说一说:风儿在哪里?幼儿自由说一说。

  3、引出儿歌:小女孩在干什么呢?感觉怎么样?咱们也来听一听。听第一遍:《风儿在哪里》

  4、你听到了什么?说一说。

  一首诗。诗中说到风在哪里了?诗歌中有谁?他说了什么?幼儿举手发言。

  5、听第二遍。(播放动态)

  现在咱们再听一遍,看看谁能记得更多。请幼儿再说一说。

  6、理解诗歌:你听见诗歌里的风儿在哪里,谁告诉你的,它怎么说?

  感受诗歌的语言,渐渐地引导孩子运用诗歌中的语言,并帮助孩子体会诗歌的情趣,如引发讨论:“为什么说风儿是红旗的朋友?”

  7、看图完整讲述诗歌。

  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讲述。孩子在看图讲述时,[教案来自:。]熟悉诗歌的语言和格式,为孩子自己编诗句打基础。

  8、编诗歌

  播放课件,看着画有小草、气球等的图片尝试说一句诗歌。

  小组活动:看图仿编诗歌

  三、结束部分

  1、讨论交流、展示、欣赏同伴的诗歌。

  2、幼儿评价,哪一组或哪几句诗歌编得好。教师总结价

  预设效果:

  本班孩子非常活跃,我觉得在分组仿编部分会出现不好把控的现象。解决策略:教师分组指导,以按桌分组为主,尊重幼儿意愿。

  附诗歌:

  风儿在哪里,花儿说:当我轻轻跳舞的时候,风儿正从我身边走过。

  风儿在哪里,红旗说:当我轻轻飘扬的`时候,风儿是我的朋友。

  风儿在哪里,风筝说:当我轻轻往上飞的时候,风儿和我一起玩耍

  活动反思:

  调整:

  1、活动重点从目标1转到了目标2增加了难度。

  2、准备了仿编图片没有应用,考虑会限制幼儿思路

  3、评价方式一开始只设了一个种类的星星,想着说一个加一颗星,最后谁的得多为获胜,但就缺少了整体展示。改了之后幼儿的竞争性更强了。如果插入诗朗诵中的钢琴曲给幼儿最后展示配乐就更好了。

  不足:

  1、一开始朗诵配乐插在了展示页面,没考虑周全。

  2、课件使用时有一些跳页,如果把播放标志插在左下角,我的站位在左边,离跳转标志近也离电脑近,发生问题时就会既节省处理时间,又不会挡住屏幕。

  3、我有一些高控制,对幼儿没有完全放开,比如幼儿还有兴趣仿编时,我叫停了。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2

  活动目标

  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唱出《风儿在哪里》这首歌曲。

  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和讨论,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他们对环境的热爱。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风的理解,并能够通过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风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来感知。

  活动过程

  引入:带领孩子们观察教室内的风铃,让他们听听风铃摇曳的声音,感受风的存在,然后邀请孩子们说说对风的理解。

  学习歌曲:教唱《风儿在哪里》,让孩子们跟唱,注意歌词中风的特点。

  讲故事:讲述一个关于风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了解风的作用和特点。

  观察和表达: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气球、彩旗等在风中的.变化,让孩子们通过画笔和贴纸来表达他们对风的感知。

  活动反思

  课后发现孩子们对风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观察和表达环节能积极参与。但在故事环节,部分孩子对风的作用和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3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 “风儿在哪里” 这首儿歌歌词及其意义。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资料《音乐与我》课程教材第一册、《风儿在哪里》儿歌歌词、风扇、摆风机、气球等,CD 机、麦克风、投影仪等器材。

  活动过程

  导入:利用投影仪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什么,风在哪里,然后模仿风声,感受风,再播放儿歌让幼儿感受音乐魅力。

  正文:讲解 “风” 的基本概念,展示风扇等工具让幼儿体会风的效果。教学儿歌歌词,引导幼儿学唱并做出相应动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 “创编歌曲” 环节,最后组织幼儿进行歌曲展示。

  结束:总结学习内容,让幼儿回顾学习过程,分享体验和收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展示评估标准,构建班级评价体系。

  活动反思

  幼儿对自然界中的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唱儿歌,培养了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但存在推广儿歌渠道单一,教学歌词时对幼儿学习能力关注不够,环节设计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需在后续改进。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4

  活动目标

  让孩子们掌握诗歌《风儿在哪里》的内容,并能进行朗诵和表演。

  通过故事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他们对环境的热爱。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诗歌《风儿在哪里》的内容,并能进行朗诵和表演。

  活动过程

  引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感受周围的风。

  学习诗歌:教孩子们朗诵诗歌,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

  讲述故事:讲述《风儿的旅行》,让孩子们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反思

  未提及具体反思内容,但从教案设计来看,活动较为简洁,可能在引导幼儿深入理解风及诗歌方面有所欠缺,后续可考虑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和实践体验,以提升幼儿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 5

  活动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丰富词语 “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丰富词汇。

  难点: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想象和发现,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表示诗句内容的电脑 flash 动画、风的声音、背景音乐,诗句的结构图多媒体课件,风车、气球等实物。

  活动过程

  导入: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出示背景图引出主题,引导幼儿感受风及风带来的'变化。

  欣赏诗歌: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散文诗,感受意境,然后分段理解学习,通过看课件、结合肢体动作等方式理解词汇和诗歌内容,学习朗诵。

  完整朗诵:观看 flash 课件,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仿编诗歌:让幼儿观察风来时各种物体的变化,用 “当我…… 那是……” 的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体验风,拓展经验。

  活动反思

  诗歌用拟人的手法让幼儿感知风,活动开展顺利,幼儿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仿编环节,可能部分幼儿还不够大胆,后续可进一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优美的诗句。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在哪里》】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在哪里》10-1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云彩和风儿》(精选7篇)11-06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云彩和风儿》01-19

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教案及教学反思07-19

中班语言教案《云儿和风儿》及反思12-03

小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他们在哪里玩》09-09

小班语言春天在哪里教案及反思02-28

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09-05

家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04-24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叶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