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撒豆豆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数学:撒豆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撒豆豆 1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的开展,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植物的种子,并对种子产生了兴趣。将数的组成学习融入主题活动中,让孩子在撒豆豆的过程中,学习数的组成,感知数的组成规律,同时激发孩子对学习数组成的兴趣,为后续加法打基础与铺垫。
活动目标:
1、感知6、7、8、9的组成,寻找并理解数的组成规律。
2、知道种子的宝贵,爱护种子。
活动重点:
根据记录的结果理解数的组成规律。
活动难点:
幼儿协商合作,不争不抢。
活动准备:
豆子若干,数的组成记录纸,小方形纸、记号笔、印有四个数字的表格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用谜语的.形式引出豆豆:黄豆。
2、这些豆是植物的哪一部分?(种子)
3、它有什么用?今天我们用豆豆来学本领:“撒豆豆”。
二、学一学:
1、介绍记录表及记录的方法。
2、要求:
(1)两人一组,一人撒豆,一人记录。
(2)撒豆时,方形纸放桌上,拿相应数量的豆豆,轻轻撒下。
(2)先数纸上有几颗豆豆,记在表上前一格;再数外有几颗豆,记在后面的一格。
(3)记录中假如与前面记的一样就不再记录。
3、幼儿操作记录。
4、交流自己的记录与发现。
5、观察数的组成,引导发现:数字交换,总数大小不变的规律。
6、小结:
数字越小分的方法越少,数字越多分的方法越多。
三、找朋友:
1、幼儿扮豆豆,每人一张数卡。幼儿边走边说:找找找,找朋友,豆豆找朋友。说完,师出示总数,手中数字能合成该数的幼儿就两两手拉手,表示找到朋友,师检查。
2、互换数卡多次进行。
中班数学:撒豆豆 2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撒豆豆的游戏,感知数量的多少,能正确判断 10 以内数量的大小。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幼儿能够准确感知并比较 10 以内数量的多少。
理解并掌握用 “>”“<”“=” 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
幼儿能灵活运用所学符号,正确表示两组物体数量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体验法、启发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黑豆、红豆若干,小塑料碗、小勺子每人一套。
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若干,如苹果、气球、花朵等,数量在 1 - 10 之间。
写有 “>”“<”“=” 符号的卡片。
记录纸、铅笔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它们藏在老师的袋子里,猜猜会是谁呢?” 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教师拿出装有黑豆和红豆的袋子,向幼儿展示,告诉他们今天要和这些小豆豆一起做游戏。
(二)基本部分(18 分钟)
感知数量(6 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小塑料碗和一把小勺子,让幼儿用勺子舀一勺豆豆,然后数一数自己碗里有几颗豆豆。
请幼儿相互说一说自己碗里豆豆的数量,引导幼儿关注不同幼儿碗里豆豆数量的差异。
教师随机请几位幼儿站起来,说出自己碗里豆豆的数量,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判断数量是否正确。
比较数量大小(8 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让每组幼儿把自己碗里的豆豆倒在桌子上,比一比谁的豆豆多,谁的豆豆少。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如 “我的豆豆比你的多” 或 “你的豆豆比我的少”。
教师选取几组幼儿进行展示,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教师适时提问:“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谁的豆豆多,谁的豆豆少呢?” 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拿出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如一张卡片上画有 5 个苹果,另一张卡片上画有 3 个气球,将卡片展示给幼儿,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这两张卡片,哪个上面的物体数量多呀?” 引导幼儿比较卡片上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比较结果。
教师再次提问:“那怎么表示 5 比 3 多呢?” 引出 “>” 符号,向幼儿介绍 “>” 符号的名称和用法,告诉幼儿开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 “5>3”,让幼儿跟读。
同样的方法,教师向幼儿介绍 “<” 和 “=” 符号,并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其用法,如 “2<4”“3=3” 等。
游戏巩固(4 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 “撒豆豆比大小” 的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如 “4”,让幼儿用勺子舀一勺豆豆,撒在桌子上,然后数一数自己撒出的豆豆数量,和教师说的数字进行比较。
幼儿比较后,要用 “>”“<” 或 “=” 符号表示出自己撒出的豆豆数量和教师给出数字的大小关系,并写在记录纸上。例如,幼儿撒出 6 颗豆豆,就在记录纸上写下 “6>4”。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三)结束部分(4 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再次强调 10 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 “>”“<”“=” 符号的用法。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教师让幼儿将小塑料碗、勺子以及豆豆收拾好,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多不同数量的物品卡片以及 “>”“<”“=” 符号卡片,让幼儿继续进行数量比较和符号运用的游戏。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撒豆豆比大小的游戏,并用符号记录比较结果,将记录纸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中班数学:撒豆豆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03-27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
撒花片大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