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 1
一、教材简解
本活动设计来源于绘本《小兔比利》,故事讲述了比利在春天里寻找蝴蝶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春天的动植物。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蝴蝶”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兴奋等各种各样的反应。孩子们对蝴蝶都很感兴趣,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对称性的。于是我选用了绘本《小兔比利》进行活动设计,让幼儿在和比利寻找蝴蝶的过程中了解蝴蝶花纹的对称性,使其在认识蝴蝶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喜欢探索大自然,感知春天的美。
二、目标预设
1、能够用自己的话大胆地说出看到的春天,知道一些春天常见的动物或昆虫。
2、初步感受蝴蝶翅膀上花纹的主要特征——对称。
3、体验装扮蝴蝶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难点:理解蝴蝶翅膀上花纹的对称性,并能装饰。
四、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综合了语言、科学、美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活动。为了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我结合绘本《小兔比利》,设计了以帮助比利寻找蝴蝶为主线,唤起幼儿们帮助比利的热情。让幼儿在帮助比利寻找蝴蝶的过程中了解蝴蝶翅膀花纹的对称性以及有关春天的动植物,使其在立体、动感、充满情趣的绘本画面中能主动、大胆地讲述画面内容,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感受春天的美,让幼儿喜爱大自然,并能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大自然的活动当中。
五、设计思路
春天,草儿青青,花儿盛开,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丽极了。幼儿们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绘本《小兔比利》正好讲述了比利在寻找蝴蝶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春天的动植物,我想借用此次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以及了解春天的景色,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帮助幼儿到体验到探索大自然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眼睛红红的,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你们猜它是谁呀?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小兔子比利图片:
老师:比利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画小草、画大树、画天上的小鸟、水里的小鱼等等,只要是它看见过的东西都能画得很漂亮。
2、展示春天图片:
老师:现在春天来到了,大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桃花也盛开了,比利的好朋友说在春天里有漂亮的蝴蝶,想请它帮忙画一幅蝴蝶的画,可是比利从没见过蝴蝶,不会画。为了不让好朋友失望,比利决定要去寻找蝴蝶。可是蝴蝶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三)了解蝴蝶的特征
1、提问:
(1)老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蝴蝶吗?见过什么样子的蝴蝶?
(2)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蝴蝶?(知道蝴蝶喜欢在草丛中、花丛中停留)
(3)老师:蝴蝶会飞吗?(引导幼儿学习蝴蝶飞的动作)
(4)老师:蝴蝶身上有一对漂亮的翅膀,所以它飞舞的样子很美。
2、展示蝴蝶标本:
(1)老师:你们看,我这里准备一些了不同种类的蝴蝶标本,我们来帮助比利认识蝴蝶吧!
(2)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蝴蝶标本,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组内派一名代表谈谈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认识蝴蝶翅膀的对称性。)
3、展示小兔比利高兴的图片:
老师:比利现在高兴级了,它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忙,所以它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寻找蝴蝶,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四)课件讲述故事“小兔比利”:
1、边讲边让幼儿猜测边提问以介绍书中的春天景物和动物或昆虫。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猜猜谁在这里?(师介绍相关动物或昆虫)
2、找到蝴蝶后引导幼儿再次描述蝴蝶的外形特征。(翅膀的对称性)
(五)装扮蝴蝶:
1、再次展示小兔比利图片和一些有色彩的和部分未涂色的蝴蝶图片:
师:比利看到了蝴蝶,高兴极了。它回到家就画了很多蝴蝶打算送给自己的朋友。可是还有这么多蝴蝶没有涂颜色,要来不及了,这该怎么办啊?(引出幼儿帮助涂色)
2、介绍涂色要求,强调对称性,指导幼儿涂色。
3、作品讲评
(六)以和小兔比利给好朋友送蝴蝶图片结束活动。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 2
设计理念
以绘本《小兔比利》为载体,结合中班幼儿对自然探索的兴趣,通过“帮助比利寻找蝴蝶”的主线,融合科学认知(蝴蝶对称性)、语言表达(描述春天景物)和艺术创作(装饰蝴蝶翅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春天常见动植物,理解蝴蝶翅膀花纹的`对称性。
技能目标:能用语言描述春天景物,尝试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翅膀。
情感目标: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萌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小兔比利》PPT或动画片段
蝴蝶标本或高清图片、春天场景图片(草地、花朵、昆虫等)
彩色卡纸、水彩笔、亮片、胶水等装饰材料
轻快背景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
活动过程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谜语:“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蹦蹦跳。”引导幼儿猜出“小兔比利”。
展示比利图片:“比利今天想请小朋友帮忙,它要画一幅蝴蝶画送给朋友,但没见过蝴蝶,怎么办?”
探索春天,认识蝴蝶
“蝴蝶的翅膀像什么?”(引导描述形状、颜色)
“左右翅膀的花纹一样吗?”(总结对称性)
观察标本:分组观察蝴蝶标本,引导幼儿发现翅膀花纹的对称性。
互动问答:
情景模拟:播放春天场景视频,提问:“你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蝴蝶在哪里飞?”
故事讲述,深化认知
播放绘本PPT,教师讲述比利寻找蝴蝶的过程,重点描述遇到的动植物(如甲虫、小鸟、丽春花)。
提问互动:“比利在花丛中找到了什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艺术创作,装饰蝴蝶
示范操作:教师展示对称装饰方法(如先画一半花纹,再镜像复制)。
幼儿创作:分发卡纸蝴蝶模板,鼓励用对称图案装饰翅膀,可添加亮片、贴纸等材料。
分享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蝴蝶作品,教师点评对称性和创意。
延伸活动
户外探索:天气晴朗时,带幼儿到花园观察真实蝴蝶,记录发现。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与孩子制作“春天探索手册”,记录看到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通过标本观察和艺术创作,幼儿能直观理解对称性,但在操作中需加强个别指导,确保对称图案的准确性。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 3
设计理念
基于绘本中比利学习自我保护的故事,结合中班幼儿社交需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合作能力和抗挫精神。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如避开危险区域、遵守规则)。
技能目标: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用语言清晰表达需求。
情感目标:增强自信心,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绘本《小兔比利》中“学习自我保护”片段动画
场景道具:模拟河边(蓝色地垫)、悬崖(纸箱堆)、安全区域(绿色地垫)
角色头饰(比利、大树老师、小兔伙伴)
任务卡(如“帮比利找胡萝卜”“避开危险送信”)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引发共鸣
播放动画片段:“比利为什么总是摔跤?大树老师教了它什么?”
提问互动:“你在玩耍时遇到过危险吗?该怎么做?”
情景模拟,学习保护方法
组1:用身体搭“安全桥”,帮助比利避开“河边”取胡萝卜。
组2:扮演“大树老师”,向其他幼儿演示正确玩耍姿势(如不推挤、看前方)。
分组任务:
教师总结:强调“不玩水、不爬高、遵守规则”等安全口诀。
合作游戏,提升社交能力
规则:幼儿戴头饰,分组用勺子运“粮食”(沙包),途中需避开“危险区域”(教师用摇铃提示)。
目标:培养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
游戏《小兔运粮》:
抗挫训练,增强心理韧性
挑战任务:设置稍高难度的“钻洞洞”游戏(用身体搭洞,要求快速通过)。
鼓励语:“比利通过练习跑得更快了,我们也能做到!”
延伸活动
日常渗透:在班级设置“安全小卫士”角色,轮流提醒同伴注意安全。
亲子任务:家长与孩子绘制“家庭安全地图”,标记危险区域(如厨房、阳台)。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 4
设计理念
基于绘本《小兔比利》中比利寻找蝴蝶的情节,结合中班幼儿对自然探索的兴趣,设计以“观察-发现-表达”为主线的综合活动。通过触觉感知、科学观察和艺术创作,引导幼儿认识春天的动植物,理解蝴蝶翅膀的对称性,培养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能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物,认识蝴蝶、甲虫等常见昆虫。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标本和涂色活动,理解蝴蝶翅膀的对称性,并尝试对称装饰。
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小兔比利》节选片段或PPT
蝴蝶标本、放大镜、触摸书《小兔比利》
彩色卡纸蝴蝶模板、水彩笔、对称涂色示范图
春天场景背景板(含花朵、树木贴纸)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猜谜激趣
谜语:“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蹦蹦跳。”引出主角小兔比利。
提问:“比利在春天里遇到了什么难题?”(引导幼儿回忆绘本中比利寻找蝴蝶的情节。)
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
触觉感知:出示触摸书《小兔比利》,让幼儿触摸毛茸茸的兔子、滑亮的甲虫,描述触感。
科学观察:分组观察蝴蝶标本,用放大镜观察翅膀花纹,讨论“左右翅膀的花纹是否一样”。
教师小结:蝴蝶翅膀的花纹是对称的,就像照镜子一样。
艺术创作:装饰蝴蝶翅膀
示范对称涂色:教师展示对称涂色步骤,强调“先画一边,再画另一边”。
幼儿操作:分发蝴蝶模板,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对称装饰翅膀。
作品展示:将蝴蝶贴到春天背景板上,组成“蝴蝶花园”。
语言拓展:讲述春天的故事
邀请幼儿用“我找到了……它有……”句式描述自己的蝴蝶,如:“我找到了蓝蝴蝶,它的翅膀有黄色的圆点。”
延伸提问:“比利找到蝴蝶后,会对朋友说什么?”引导幼儿复述绘本结尾的温馨场景。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在幼儿园花园寻找真实昆虫,记录观察日记。
家庭任务:与家长共同制作“昆虫标本盒”,收集落叶、花瓣装饰。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 5
设计理念
基于绘本《小兔比利》中比利学习自我保护的故事,结合中班幼儿安全教育需求,设计以“情景模拟-问题解决-行为巩固”为主线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危险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识别河边、马路等危险场景,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触碰尖利物品”等安全规则。
技能目标: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躲避、呼救等自我保护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比利学会保护自己的成就感,增强安全自信。
活动准备
绘本《小兔比利》安全教育版PPT(改编故事情节)
危险场景图片卡(河边、悬崖、陌生人搭讪等)
安全标志贴纸、角色扮演道具(兔子头饰、大树道具)
安全知识竞赛题目卡(含图片和简单问题)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比利的烦恼
讲述改编故事:“比利在河边玩耍时差点滑倒,后来大树老师教他如何避开危险。”
提问:“比利遇到了哪些危险?他是怎么做的.?”
危险大发现:图片分类游戏
出示图片卡(安全场景:草地玩耍;危险场景:触摸插座、独自过马路),幼儿分组分类。
讨论:“为什么这些地方危险?我们可以怎么做?”(如:“看到陌生人给糖果,应该说‘谢谢,我不要’并跑开。”)
情景模拟:安全小卫士
教师扮演陌生人,用“我带你去找妈妈”诱惑幼儿,幼儿需拒绝并跑向教师扮演的“警察”。
幼儿扮演比利,听到“哗啦”水流声时,迅速跑到“大树”后躲避。
场景1:河边玩耍
场景2:陌生人搭讪
知识竞赛:安全小达人
分组抢答题目,如:“图片上小朋友在做什么?安全吗?”(展示攀爬窗户、玩火等图片)
奖励正确回答的幼儿安全标志贴纸,集齐3枚可兑换“安全小卫士”勋章。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投放“安全小屋”道具,幼儿可模拟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
家庭任务:与家长共同制作“家庭安全地图”,标记家中危险区域(如厨房、阳台)并讨论防护措施。
【中班综合:小兔比利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小兔搬家》05-21
中班综合方案聪明的小兔子03-16
中班综合教案07-30
中班综合活动教案11-06
中班综合糖果教案09-07
中班综合教案:认识毛豆10-29
中班综合教案:静心之旅07-26
《小兔搬家》中班教案(通用13篇)06-16
小兔请客数学中班教案(精选12篇)10-11
中班音乐教案:小兔子的菜园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