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通用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非常的积极,在我积极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进入了角色,兴趣十足。在幼儿的练习是我尽量关注每个幼儿,不过由于过度关注活动本身,对个别孩子还是疏忽了;在对孩子的评价上,我吝啬了点,表现好的孩子,我没有及时的给予肯定,这两点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重点要求自己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 2
一、教学目标
1. 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3. 体验游戏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用蓝色卡纸或塑料布制作的“小河”若干条,宽度根据幼儿能力调整,一般在30 - 50厘米左右。
2. 小石子(用泡沫球或纸团代替)若干,作为“过河的石头”。
3. 小篮子若干,放置在“河对岸”,作为终点的标志。
4. 欢快的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1. 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活动身体各部位,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
(二)游戏导入(3分钟)
1.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今天,小动物们要去河对岸的森林里参加聚会,但是它们遇到了一条小河,需要小朋友们帮忙想办法过河。”
2. 引出游戏主题——过河。
(三)游戏讲解与示范(5分钟)
1. 教师展示“小河”和“石头”,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们要站在小河的一边,双脚并拢,连续跳过一个个“石头”,到达河对岸后,捡起一个小石子放进篮子里,然后再跳回来。
2. 教师进行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膝盖弯曲,用力向前跳,落地时要轻轻的,保持身体平衡。
(四)幼儿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站成一排,站在小河的起点处。
2.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双脚连续跳过“石头”过河,到达对岸捡起石子放入篮子后,再跳回来,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出发。
3. 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勇敢尝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对跳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遇到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和指导。
(五)游戏拓展(5分钟)
1. 增加游戏难度,将“小河”的宽度适当加宽,或者减少“石头”的数量,让幼儿挑战更高难度的'过河任务。
2.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过河,如单脚跳、跨跳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运动能力。
(六)放松活动(2分钟)
1. 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拍拍腿、揉揉肩等,帮助幼儿缓解身体的疲劳。
2. 教师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游戏“过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提高了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他们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然而,在游戏难度增加时,部分幼儿出现了畏难情绪,不敢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1. 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通过在“小桥”上行走,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和稳定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能够在游戏中快速做出判断和动作。
3. 激发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过河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1. 用彩色塑料板或木板制作的“小桥”若干座,长度约为2 - 3米,宽度为20 - 30厘米,高度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一般在15 - 20厘米左右。
2. 用绿色卡纸制作的“荷叶”若干,放置在“小河”中,作为过河的辅助工具。
3. 小鸭子头饰若干,幼儿扮演小鸭子。
4. 欢快的音乐和轻柔的放松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头戴小鸭子头饰,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进入活动场地。
2. 教师:“小鸭子们,今天我们要去河对岸的池塘里找好吃的,但是我们需要过河,河上有小桥,还有荷叶,我们要想办法安全地过去。”
(二)热身活动(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如鸭子摆臂、鸭子点头、鸭子扭腰、鸭子踢腿等,活动身体各部位,重点活动脚踝和膝盖关节。
2. 教师:“小鸭子们,我们要活动活动身体,准备过河啦!”
(三)游戏讲解与示范(5分钟)
1. 教师展示“小桥”和“荷叶”,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小鸭子们可以选择走“小桥”过河,也可以踩着“荷叶”过河。走“小桥”时,要双脚交替向前走,双手可以自然摆动,保持身体平衡;踩着“荷叶”过河时,要小心地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不能掉进“河里”。
2. 教师进行示范,先示范走“小桥”的动作,提醒幼儿眼睛向前看,脚步要稳;再示范踩“荷叶”跳的动作,强调双脚并拢,轻轻跳起和落下。
(四)幼儿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站在“小河”的一边。
2. 教师发出指令“出发”,每组的第一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河,到达河对岸后,迅速跑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出发。
3. 游戏过程中,教师在旁边观察,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对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如贴上一个小贴纸;对不敢尝试或动作不规范的幼儿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过河。
(五)游戏拓展(5分钟)
1. 在“小河”中增加一些障碍物,如用塑料瓶制作的“小鱼”,要求幼儿在过河时不能碰到这些障碍物,提高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 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过河顺序,如男孩先过、女孩先过,或者按照学号顺序过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六)放松活动(2分钟)
1. 播放轻柔的放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喝水、梳理羽毛等动作,放松身体。
2. 教师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勇敢表现,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挑战自己。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鸭子过河的'情境贯穿始终,幼儿参与度高,在游戏中积极尝试不同的过河方式,有效地锻炼了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大部分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但仍有少数幼儿在走“小桥”或踩“荷叶”时表现得比较紧张,平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游戏拓展环节,增加障碍物后,部分幼儿能够灵活应对,而部分幼儿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个别幼儿的情况,设计一些专门的平衡训练活动,同时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更多样化的情境中锻炼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跳跃、攀爬等综合运动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过河任务。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用大型积木搭建的“高山”一座,放置在“小河”的一侧,模拟过河前需要攀爬的障碍。
2. 用绳子和轮胎制作的“吊桥”一座,横跨在“小河”上,作为过河的主要通道。
3. 塑料圈若干,作为“小河”中的落脚点。
4. 小猴子头饰若干,幼儿扮演小猴子。
5. 节奏欢快的音乐和舒缓的放松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分钟)
1.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头戴小猴子头饰,模仿小猴子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 教师:“小猴子们,听说河对岸有很多美味的桃子,我们一起去摘桃子吧!但是要到达河对岸,我们需要先翻过一座高山,再走过一座吊桥,还要踩着塑料圈过河,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热身活动(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操,包括头部运动、肩部绕圈、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手腕踝关节运动等,活动全身关节。
2. 教师:“小猴子们,我们要活动开身体,才能更好地去摘桃子哦!”
(三)游戏讲解与示范(7分钟)
1. 教师向幼儿展示“高山”“吊桥”和“塑料圈”,详细讲解游戏玩法:小猴子们首先要爬上“高山”,从山顶下来后,走上“吊桥”,通过吊桥后,要踩着塑料圈跳过“小河”,到达河对岸后,再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小猴子击掌,下一个小猴子出发。
2. 教师进行示范,先示范攀爬“高山”的动作,提醒幼儿双手抓紧积木,双脚踩稳;再示范走“吊桥”的动作,强调双手抓住绳子,眼睛向前看,脚步要稳;最后示范踩塑料圈过河的动作,双脚并拢,轻轻跳起,准确落在塑料圈内。
(四)幼儿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在“高山”的山脚下。
2.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依次完成攀爬“高山”、走过“吊桥”、踩塑料圈过河的动作,到达河对岸后,迅速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出发。
3. 游戏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关卡旁边观察,确保幼儿的安全,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引导其他幼儿一起想办法帮助解决,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五)游戏拓展(5分钟)
1. 增加“高山”的高度或难度,如在积木上设置一些小障碍,让幼儿攀爬时需要更加小心。
2. 调整“吊桥”的晃动幅度,或者缩短塑料圈之间的距离,提高游戏的挑战性。
(六)放松活动(2分钟)
1. 播放舒缓的放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猴子吃桃子、喝水、休息等动作,放松身体。
2. 教师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秀表现,特别是在合作和克服困难方面的进步,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挑战。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游戏环节,模拟了小猴子过河摘桃子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幼儿在攀爬、走吊桥和踩塑料圈过河的过程中,身体的综合运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然而,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在攀爬“高山”时有些胆怯,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在游戏拓展环节,部分幼儿对增加的难度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合理调整游戏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 5
一、教学目标
1. 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投掷“石头”搭建过河的“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竞争。
3.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质。
二、教学准备
1. 用彩色泡沫板或厚纸板制作的“小河”一条,长度根据活动场地大小确定,一般在5 - 8米左右。
2. 各种颜色的塑料球若干,作为“石头”。
3. 小篮子若干,放置在幼儿身边,用于装“石头”。
4. 不同颜色的小旗若干,插在“河对岸”,作为终点标志。
5. 动感的音乐和轻松的结束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 教师播放动感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韵律操,活动身体各部位,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手臂伸展、腰部扭转、腿部运动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完成一项特别有趣的任务——过河。但是这条河有点特别,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方法搭建一条过河的路。”
(二)游戏讲解与示范(7分钟)
1.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河”“石头”和“小旗”,讲解游戏规则:幼儿站在“小河”的一边,篮子里装有“石头”。游戏开始后,幼儿要将手中的“石头”投向“小河”,尝试搭建一条可以过河的“路”。投完“石头”后,幼儿要沿着自己搭建的“路”,双脚交替踩在“石头”上过河,到达河对岸后,拔起一面小旗,然后返回起点。下一个幼儿出发,看哪一组幼儿最先完成任务,并且搭建的“路”最牢固。
2. 教师进行示范,先示范投掷“石头”的动作,身体微微后仰,手臂用力将“石头”投出,注意方向和力度;再示范踩“石头”过河的动作,双脚依次踩在“石头”上,保持身体平衡。同时强调不能掉进“河里”(即不能踩到“小河”的蓝色区域),否则要重新返回起点开始。
(三)幼儿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站成一排,站在“小河”的起点处。
2.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开始投掷“石头”,搭建“路”,然后过河拔旗返回。下一个幼儿在第一个幼儿返回击掌后出发,依次进行游戏。
3. 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投掷,尽量搭建出稳固的“路”,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如大声宣布某组搭建的.“路”又快又好,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肯定。
(四)游戏拓展(5分钟)
1. 限制每组幼儿使用的“石头”数量,让幼儿思考如何更合理地投掷“石头”,搭建出有效的过河“路”。
2. 增加“小河”的宽度,提高游戏难度,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和挑战精神。
(五)放松活动(2分钟)
1. 播放轻松的结束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轻轻拍打手臂和腿部肌肉等,缓解身体疲劳。
2. 教师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投掷“石头”搭建过河的“路”,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投掷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大部分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竞争,但在游戏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幼儿投掷力量不足,导致“石头”无法搭建出有效的“路”。在游戏拓展环节,部分幼儿对限制“石头”数量和增加“小河”宽度的变化适应较慢。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投掷训练活动,同时在游戏难度调整方面,给予幼儿更多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过河》含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鹿跳过河》06-29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鸡过河》含反思03-21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鸡过河》含反思11-17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健壮的骨骼》含反思(精选6篇)06-25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含反思(精选11篇)04-08
幼儿园中班健康说课稿赶野鸭含反思10-12
幼儿园健康教案《我的脸》含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