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时间:2025-09-10 18:21:04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里的玩具很多,小朋友平时也很喜欢玩,但是每次玩完玩具后他们都把玩具乱扔,而且也不会分类将玩具装在篮子里,弄得玩具到处都是,所以我针对孩子这一情况设计了这节“给玩具找家”。

  活动目标

  1、能按标志图给玩具找家。

  2、知道玩了玩具要放回原位。

  3、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

  2、知道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玩具。

  2、各种玩具标志图。

  3、装玩具的篮子。

  活动过程

  1、老师以玩具娃娃的的`口吻哭着告诉幼儿:“我是积木娃娃,刚才小朋友玩了以后没把我送回去,我找不到家了。”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么样?那玩具宝宝找不到家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它?

  2、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幼儿观察认识它们的特征,并区别它们的种类。

  3、出示玩具标志图,让幼儿认识。并请幼儿说说哪些玩具最适合用这些标志来表示,让幼儿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4、引导幼儿将标志图贴在篮子上,请幼儿根据标志图将玩具分别放在篮子里。

  5、游戏“给玩具找家”让幼儿迅速按玩具的种类把各种各样的玩具送回家,看哪些幼儿能又快又准帮玩具找到自己的家。

  6、鼓励找得好的小朋友,并给与奖励。

  7、游戏反复进行。

  8、教师小结: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如果它找不到家了就会像小朋友找不到家一样很可怜,所以我们以后不管什么时候玩了玩具都要将玩具收拾整理好,不能到处乱扔,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乖宝宝。

  教学反思

  现在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事都让家长代劳,因此让幼儿养成了“有前手没后手”的坏习惯。通过“给玩具找家”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亲自操作体验,帮助幼儿改正玩具到处乱扔的坏习惯,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后学会收拾整理玩具,要将玩具放回原位,不能到处乱扔,并知道玩具掉在地上要捡起来,让幼儿从小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操作过程多数幼儿能按要求给玩具找家,但还是有少部分年龄偏小的幼儿还不能正确的给玩具分类,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多引导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会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2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我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游戏法。我设计了“宝宝真能干”的`游戏,把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难点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3、学习收放玩具,熟悉集体生活的常规。

  4、行走时,学习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5、让幼儿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场地两端分别放置塑料筐5—6个,玩具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以绿色代表小草,小路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我选用节奏鲜明的乐曲,带孩子们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用游戏《大风来了》让幼儿练  在这一环节中,我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设置不同的小路,请孩子们在上面行走。有弯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22厘米左右的小路等。

  8、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为玩具找到了家,下次玩具还要来和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以后玩完玩具,一定要让玩具回家,不能乱放乱扔,玩具会生气的。现在玩具回到家可高兴了,来我们一起庆祝一下,让幼儿在《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玩具找家幼儿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很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这项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让幼儿感到很真实、很亲切、很好玩,让幼儿体验到给玩具找家的乐趣,从而启发的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3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会发生的娃娃。

  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

  2)找到娃娃后关心娃娃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1)教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谁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3)幼儿自己手拿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

  4)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2、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1)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

  2)游戏可重复若干遍,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3、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将

  活动反思:

  开学以来,我发现孩子们玩完玩具的时候,经常把玩具乱扔,掉在地上的就乱踢或就当没看见,不会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也不知道轻拿轻放。通过社会活动“玩具找家”对幼儿进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然后通过幼儿的亲身操作,让幼儿知道了一些正确行为:轻拿轻放,不乱扔,懂得了以后在游戏活动中都应该好好玩玩具,收玩具。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里面。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品的种类或某种特征进行归类。

  2、体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标记

  三、活动过程:

  1、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活动导入学习活动。

  2、教师把准备好的玩具混合在一起,运用哭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了。

  老师故意问:谁在哭?

  幼儿:老师

  老师:"不是,是一些迷路的小玩具在哭,听,它们又哭了"老师又发出哭的声音,边哭边说"呜!呜!呜!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但是我迷路了,谁送我回家?"

  老师提问:"谁来帮助这些迷路的'玩具回家呀?激起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操作欲望。

  幼儿:"我、我、我"

  老师:"但是这迷路的玩具都混在一起了,它们住的家都不一样,如果你们送错了它们家,它们还是会很伤心的哭的"那我们一来认识一下它们先,等会再送它们回家。

  3、教师出示玩具标记,让幼儿认识标记代表谁的家,然后教师拿一些玩具与幼儿一起送玩具回家(老师扮演玩具的声音对幼儿说出礼貌用语"谢谢"

  四、幼儿游戏操作:

  送玩具回家,教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迷路的小玩具。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很多幼儿学会了爱护整理玩具,知道和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

  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想加入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享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 5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中午在园内吃饭的幼儿没有午休,都是玩玩具的情况下,很多幼儿都来园较早,就是为了早点分得自己喜欢的玩具,由于没层楼只有一个值班老师,所以有时候小朋友将玩具到处乱扔乱放,甚至到后来有争抢玩具的行为出现。

  活动目标

  1.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

  2.引导幼儿拿玩具时轻拿轻放,不乱扔乱放玩具,知道玩结束之后能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给玩具归类。

  3.有玩具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分享。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小朋友能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共同分享。

  活动准备

  课件,班级桌面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出主题。

  2.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3.玩玩具;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怎样玩玩具,怎样将玩具分类收好,并对正确收放玩具的幼儿进行表扬。

  4.再次发放玩具,实践操作对玩具进行归位。

  5.让小朋友将玩具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6.小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要帮玩具归类找家?

  (让幼儿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

  活动延续:

  在中午玩玩具的时候,老师多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玩具掉地上的及时提醒捡起来,收玩具时没有分好类的要及时提醒幼儿分类,对来得迟的小朋友要相互分享玩具,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玩,以暗示引导的方式提醒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很多幼儿学会了爱护整理玩具,知道和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

  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想加入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享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给玩具找家》含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玩具找家》反思12-31

幼儿园小班优秀体育说课稿《玩具找家》含反思04-03

《找家》幼儿园教案含反思07-17

《小鸟找家》教案含反思05-31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不独占玩具》含反思01-09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教案《小水珠找家》含反思07-20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借玩具》含反思08-06

大班社会教案:玩具找家教案及教学反思07-05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玩具同分享》含反思(精选7篇)04-10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玩具要回家》含反思(精选10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