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精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乐意与大家一起念儿歌。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采用语言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咦,是谁在哭呀?”教师幼儿寻声找到一个布娃娃。
让幼儿说说布娃娃为什么会哭。
2、布娃娃哭述肚痛的原因,请幼儿告诉布娃娃吃东西前该怎样做。
3、教师介绍洗手的正确方法:
卷袖子——搓手心——搓手背——擦肥皂——冲干净——摔摔干——擦毛巾
4、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洗手动作。
5、请幼儿一起练习洗手方法。
6、幼儿到水池边洗手,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7、告诉幼儿饭前、便后以及手玩脏后都要洗手。
附:
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
摔三下,一、二、三,
擦毛巾,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
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2
一、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洗手歌》,能跟着儿歌做洗手动作,知道洗手要洗 6 个关键部位(手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
喜欢参与洗手互动,愿意在饭前、便后主动洗手。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歌》儿歌音频、洗手步骤图(卡通版)、清水盆 2 个、肥皂块、小毛巾。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洗手经历,但未掌握正确步骤。
三、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5 分钟)
教师扮演 “细菌大王”,用夸张语气说:“我是细菌大王,最喜欢躲在小朋友的小手上,吃饭时就钻进肚子里让大家生病!” 引发幼儿兴趣,提问:“怎样才能把细菌赶走呀?” 引导幼儿说出 “洗手”,自然引入活动。
学唱儿歌 + 练动作(10 分钟)
播放《洗手歌》音频(歌词:“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关上水龙头,抹上小肥皂。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指缝交叉搓,指尖转圈搓,手腕别忘记,冲净甩三下,擦干小手手,细菌都赶走!”),教师逐句教唱,同时示范对应动作:搓手心时双手合十搓,搓指缝时手指交叉,搓手腕时单手转圈揉。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 2 组,每组围着 1 个水盆,教师带领幼儿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提醒幼儿动作到位。
实操体验(8 分钟)
幼儿排队轮流用清水 + 肥皂实操洗手,教师逐个指导:“宝贝,指缝要分开搓哦,不然细菌会躲在里面!”“手腕也要转一转,洗得更干净~”,洗完后用小毛巾擦干,教师及时表扬:“XX 的小手洗得真干净,细菌都跑啦!”
结束环节(2 分钟)
全体幼儿边唱《洗手歌》边做动作,教师总结:“以后饭前、便后都要唱着儿歌洗手,做健康小宝贝!”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用 “细菌大王” 情景激发兴趣,幼儿参与度高,但部分幼儿在 “搓指缝”“搓手腕” 时动作不到位,需在后续区域活动中用 “洗手步骤卡片” 加强练习。此外,可准备 “洗手小明星” 贴纸,实操时及时奖励,进一步提升幼儿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3
一、活动目标
熟练掌握《洗手歌》歌词及动作,能独立完成正确洗手步骤。
通过游戏感受洗手的乐趣,增强 “讲卫生” 意识。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歌》动画视频、“细菌” 头饰(纸质)、洗手道具(仿真水龙头、泡沫洗手液玩具)、小围裙。
环境准备:在活动室角落布置 “洗手小站”,张贴洗手步骤图。
三、活动过程
观看动画,学儿歌(7 分钟)
播放《洗手歌》动画(画面呈现卡通小熊边唱边洗手,细菌被冲走的'场景),幼儿观看后,教师逐句领唱,结合动画画面讲解歌词:“小熊搓指缝时,细菌都从指缝里跑出来啦,我们也要这样洗哦!”
“抓细菌” 游戏(10 分钟)
教师戴 “细菌” 头饰,在幼儿身边 “跑”,说:“我要躲在不洗手的小朋友手上!” 请幼儿边唱《洗手歌》边做动作,动作做完后,教师假装 “被冲走”,倒在地上,引发幼儿笑声。
分组游戏:幼儿轮流戴 “细菌” 头饰,其他幼儿边唱儿歌边做洗手动作 “赶走细菌”,每人体验 1-2 次。
道具实操(8 分钟)
幼儿围在 “洗手小站”,穿小围裙,用仿真水龙头和泡沫洗手液玩具模拟洗手,教师用儿歌提醒步骤:“唱到‘手心搓一搓’,宝贝们要用力搓哦!”,对动作规范的幼儿,奖励 “卫生小标兵” 贴纸。
总结延伸(5 分钟)
教师展示幼儿洗手照片,表扬表现好的幼儿,鼓励大家回家后教爸爸妈妈唱《洗手歌》,和爸爸妈妈一起洗手。
四、活动反思
情景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巩固洗手步骤,效果较好,但仿真道具数量不足,部分幼儿等待时间较长,下次可多准备 2 套道具。此外,个别内向幼儿在 “抓细菌” 游戏中不愿参与,需用更温和的方式引导,如先让其当 “小观众”,再慢慢邀请加入。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4
一、活动目标
理解《洗手歌》与生活的联系,知道饭前、便后、玩玩具后要洗手。
能跟着儿歌独立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小熊的洗手魔法》、《洗手歌》图谱(图文结合,如 “手心” 配手心图案)、清水、肥皂、毛巾。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生活类绘本,对 “好习惯” 有初步认知。
三、活动过程
绘本讲述(8 分钟)
教师讲述《小熊的洗手魔法》:“小熊玩完积木后不洗手就吃饼干,结果肚子痛了,医生告诉它,用‘洗手魔法’(唱《洗手歌》洗手)就能赶走细菌。” 讲到小熊洗手时,出示《洗手歌》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搓手背时,用了什么动作呀?”
学唱儿歌,认图谱(10 分钟)
教师结合图谱教唱《洗手歌》,每唱一句指认对应图谱:“‘指尖转圈搓’对应的`是这个指尖图案,我们要把指尖放在手心转圈哦!”
幼儿看着图谱自主演唱,教师纠正发音和动作,如 “‘冲净甩三下’要甩动手腕,把水甩掉~”
生活场景联想(7 分钟)
教师提问:“我们什么时候要唱着《洗手歌》洗手呀?” 引导幼儿说出 “饭前、便后、玩玩具后”,播放生活场景图片(幼儿吃饭前、玩积木后),请幼儿模仿图片场景,边唱儿歌边做洗手动作,强化 “生活中要洗手” 的意识。
实操巩固(5 分钟)
幼儿到水池边实际洗手,教师提醒:“玩完玩具后,手上有很多细菌,要按照儿歌步骤洗干净哦!” 洗完后,幼儿互相检查:“你的手心洗干净了吗?”
四、活动反思
绘本导入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洗手的重要性,但部分幼儿对 “玩玩具后洗手” 的意识较弱,需在班级玩具区张贴《洗手歌》小图谱,提醒幼儿玩完玩具后洗手。此外,图谱可制作成可粘贴式,让幼儿在实操时自己摆放步骤,加深记忆。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5
一、活动目标
幼儿能和家长一起唱《洗手歌》、做洗手动作,巩固正确洗手步骤。
促进家园联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形成教育合力。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歌》亲子版音频(加入 “爸爸妈妈一起洗” 歌词)、洗手步骤亲子任务卡、肥皂、清水盆、相机。
家长准备:提前了解活动流程,穿便于互动的.服装。
三、活动过程
亲子签到,暖场(5 分钟)
家长带幼儿签到,领取 “洗手小搭档” 贴纸(幼儿贴 “宝贝”,家长贴 “家长”),播放轻松音乐,让幼儿和家长自由互动,熟悉环境。
教师示范,亲子学唱(12 分钟)
教师和配班老师表演《洗手歌》亲子版,边唱边做互动动作(如家长和幼儿手拉手搓手心、家长帮幼儿搓手腕),引发亲子兴趣。
播放亲子版音频,教师逐句教唱,指导亲子互动动作:“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交叉手指搓指缝,看看谁搓得最认真!”
亲子实操 “洗手比赛”(10 分钟)
家长和幼儿围在水池边,教师说 “比赛开始”,亲子一起边唱《洗手歌》边洗手,教师巡回指导,用相机记录温馨瞬间。
比赛结束后,评选 “最佳洗手搭档”,颁发小奖品(如卡通洗手液),表扬亲子配合好、洗手规范的家庭。
任务布置,家园延伸(8 分钟)
发放 “洗手任务卡”,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每天饭前、便后,家长和幼儿一起唱《洗手歌》洗手,完成 1 次就贴 1 颗星星,一周后带任务卡回园分享。” 教师讲解任务卡使用方法,鼓励家长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四、活动反思
亲子互动让活动氛围更温馨,家长参与度高,但部分家长在指导幼儿时过于着急,忽略幼儿动作规范性,需在活动前提醒家长 “放慢节奏,让幼儿自主完成”。此外,任务卡回收后,可在班级开展 “星星分享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任务卡,进一步强化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6
一、活动目标
能完整演唱《洗手歌》,准确说出洗手 6 个关键部位,掌握正确步骤。
积极参与抢答游戏,提升对洗手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歌》分步动画(分 “淋湿手”“抹肥皂”“搓洗”“冲洗”“擦干” 5 步)、抢答小铃铛、洗手部位卡片(手心、手背等)、小奖品(贴纸)。
环境准备:在活动室中间摆放抢答铃铛,四周张贴洗手部位卡片。
三、活动过程
动画分步学(10 分钟)
播放《洗手歌》分步动画,每播放 1 步暂停,教师讲解:“第一步是打开水龙头淋湿手,水龙头要开小一点,节约用水哦!” 播放 “搓洗” 步时,重点展示 6 个部位,提问:“动画里小熊搓了哪些地方呀?” 引导幼儿说出 “手心、手背” 等。
儿歌学唱,动作巩固(8 分钟)
结合完整动画,教师领唱《洗手歌》,幼儿跟着唱并做动作,教师针对易错部位(如指缝、手腕)反复示范:“搓指缝时要把手指分开,像小剪刀一样交叉哦!”
“洗手知识抢答” 游戏(10 分钟)
教师提问:“唱到‘指尖转圈搓’,我们要洗哪个部位呀?”“饭前要不要洗手呀?” 请幼儿举手抢答,抢到的幼儿摇铃铛回答,回答正确奖励贴纸。
进阶提问:“洗手时,先抹肥皂还是先淋湿手呀?” 引导幼儿回忆动画和儿歌内容,加深对步骤的记忆。
实操检验(7 分钟)
幼儿分组洗手,教师用抢答游戏中的'问题提问:“宝贝,你现在在洗哪个部位呀?”“洗完后要做什么呀?”,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四、活动反思
抢答游戏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大部分幼儿能准确回答问题,但个别幼儿在抢答时过于激动,忽略倾听问题,下次可制定 “抢答规则”(如听完问题再举手)。此外,可增加 “错误示范” 环节(如只洗手心不洗指缝),让幼儿指出错误,强化正确认知。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 7
一、活动目标
能将《洗手歌》与手指谣结合,用手指动作表现洗手步骤,加深记忆。
通过绘画 “我的洗手步骤”,进一步理解洗手关键部位,喜欢表达。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歌》手指谣脚本、画纸(每人 1 张)、彩色蜡笔、洗手步骤简笔画范例。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手指谣和绘画经验。
三、活动过程
手指谣导入,学儿歌(10 分钟)
教师教幼儿《洗手歌》手指谣:“小手小手来报到(双手举起来),打开龙头水哗哗(双手做 “打开” 动作,上下晃动),抹上肥皂泡沙沙(双手握拳搓一搓),手心手背搓呀搓(手心相对搓、手背相对搓),指缝指尖别落下(手指交叉、指尖转圈),手腕转圈洗干净(单手转圈揉手腕),关掉龙头擦擦干(双手做 “关闭” 动作,擦毛巾)!” 边念手指谣边教唱《洗手歌》,让幼儿手口并用。
手指谣创编,添趣味(8 分钟)
鼓励幼儿给手指谣加 “音效”:“搓手心时,我们可以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肥皂泡的声音~” 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如有的幼儿在 “冲净” 时做 “哗啦” 手势,教师及时肯定:“这个手势真像水流呀!”
绘画 “我的洗手步骤”(12 分钟)
教师展示洗手步骤简笔画范例(如第一步画 “打开水龙头”,第二步画 “搓手心”),讲解绘画要求:“宝贝们画自己洗手的样子,要画出你洗了哪些部位哦!”
幼儿用彩色蜡笔绘画,教师个别指导:“XX,你的画里有搓指缝吗?可以画交叉的小手哦!”,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涂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分享展示(5 分钟)
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边指画边唱《洗手歌》:“我画的`是搓手背,像这样(做动作)!” 教师将画作贴在 “洗手小天地” 墙面,供幼儿日常观看。
四、活动反思
手指谣和绘画结合,兼顾了幼儿的动觉和视觉学习,幼儿参与热情高,但部分幼儿绘画时难以表现 “搓指缝”“搓手腕” 动作,需提供更简单的简笔模板(如交叉线条表示指缝)。此外,可将幼儿的手指谣录音,在洗手时播放,强化记忆。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洗手歌》含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健康洗手歌教案11-09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就餐前洗手》含反思07-26
小班音乐教案《洗手歌》反思12-31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洗手帕》含反思07-25
洗手小班健康活动教案07-05
小班健康活动洗洗手教案05-09
小班综合教案:洗手歌09-01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10-06
幼儿园小班健康洗手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