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时间:2025-04-29 17:11:03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活动准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象。

  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

  2、请幼儿欣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4、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仿编儿歌。

  教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3)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大胆、合乎逻辑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b请幼儿个别说。

  (4)引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

  6、教师小结

  评价幼儿编诗歌的表现,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的本生应该具有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这样对于幼儿认知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孩子听了沙沙沙的春雨声音,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然后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我边做动作表达,这么美的画面,我讲的仔细,孩子们也听得认真。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2

  活动目标:

  语言目标:理解儿歌《小雨点》的.拟声词(沙沙沙/滴答答)与动词(跳舞/画画),能用肢体动作模仿表达。

  认知目标:感知雨滴与自然物的互动关系(如“雨点亲吻花朵”“雨滴跳进池塘”)。

  情感目标:萌发对雨天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体验集体创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雨声白噪音音频、透明雨伞道具、花瓣/荷叶/池塘场景图卡

  材料:可水洗颜料、吸管(模拟雨滴轨迹)、儿童防水围裙

  语言资源:改编版儿歌《小雨点》(附动作指令):

  “小雨点,沙沙沙(双手合十从头顶滑落),

  跳到花瓣转圈圈(手腕画圈触碰肩膀),

  滴答答,池塘笑(踮脚转圈+双手波浪起伏),

  画个彩虹真奇妙(双臂展开作彩虹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雨声猜猜乐(5分钟)

  播放雨声、雷声、风声混合音频,提问:“哪个声音是小雨点在说话?”

  幼儿闭眼倾听后,用“沙沙沙”“滴答答”模仿雨声,教师用沙锤/三角铁同步伴奏。

  二、儿歌学习:雨滴剧场(15分钟)

  分段教学:

  “沙沙沙”:手指轻点鼻尖→肩膀→膝盖,模拟雨滴滑落。

  “跳进池塘”:双手合十举高→下蹲甩手,表现水花飞溅。

  播放儿歌动画(画面:雨滴拟人化跳舞),教师逐句示范动作,幼儿跟学。

  重点动作:

  角色扮演:

  分组扮演“雨滴”“花朵”“池塘”,用动作演绎儿歌场景,教师用手机拍摄并回放。

  三、创意延伸:雨滴画师(10分钟)

  实验操作:

  发放吸管、颜料水,幼儿用“吹画法”在卡纸上创作雨滴轨迹。

  粘贴花瓣/荷叶图卡,补充儿歌句式:“小雨点,沙沙沙,给______(画______)。”

  作品展示:幼儿举画作齐诵改编儿歌,如:“小雨点,沙沙沙,给荷叶画项链啦!”

  活动反思:

  亮点:

  肢体动作与拟声词结合,90%幼儿能独立完成“沙沙沙滑落”动作,语言输出率提升。

  吹画环节激发科学兴趣,3名幼儿主动提问:“为什么吸管能吹出弯弯的雨?”

  改进:

  需增加“雨量大小”对比(如大雨“哗啦啦”),丰富词汇量。

  户外延伸活动可设计“雨衣探险”,观察真实雨滴落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 3

  活动目标:

  语言目标:仿编儿歌《小雨点》,尝试用“小雨点,沙沙沙,给______(做______)”句式表达。

  社会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雨滴日记”,学习倾听他人创意并补充内容。

  科学目标:初步感知水的流动特性(如“雨滴从屋檐滑落”)。

  活动准备:

  教具:透明塑料布(模拟雨棚)、滴管、皱纹纸(制作云朵)、迷你伞道具

  材料:可擦写白板、磁吸雨滴贴纸、自然物图卡(树叶/石头/蜗牛等)

  语言支架:仿编句式模板:

  “小雨点,沙沙沙,

  给______(名词)(动词)(名词),

  它们说:‘(拟声词)!(情绪词)!’”

  活动过程:

  一、科学小实验:雨滴去哪儿了?(8分钟)

  操作:

  幼儿用滴管在塑料布上滴水,观察水滴滑落轨迹(直线/分叉)。

  放置不同材质(树叶/石头)在塑料布下方,对比水滴停留状态。

  讨论:

  “为什么雨滴在树叶上跳跳跳,在石头上转圈圈?”

  引出儿歌仿编线索:“小雨点喜欢给______(材质)______(动作)。”

  二、儿歌仿编:雨滴日记站(15分钟)

  小组创作:

  4人一组领取自然物图卡,用句式模板创编儿歌,如:

  “小雨点,沙沙沙,

  给蜗牛盖被子啦(树叶作被),

  它们说:‘滴答答!好暖和!’”

  教师巡回指导,用“语言放大镜”提示细节(如“被子是软软的”“蜗牛缩进壳里”)。

  日记展示:

  每组用磁吸贴纸在白板拼贴“雨滴日记”,集体朗诵并投票选出“最有趣日记”。

  三、雨中音乐会(7分钟)

  乐器制作:

  用矿泉水瓶装不同水量制作“雨声筒”,摇动模仿大雨/小雨。

  合作表演:

  幼儿分组扮演“雨滴”“花朵”“蜗牛”,用自制乐器伴奏,边唱边演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

  亮点:

  科学实验成功迁移至语言创作,85%幼儿能说出“雨滴在石头上打滑”等拟人化表达。

  小组合作中,2名内向幼儿通过“语言支架”主动参与仿编,同伴互助率提升。

  改进:

  需增加“雨滴旅行路线图”可视化工具,帮助幼儿梳理仿编逻辑。

  可邀请家长录制真实雨声视频,延伸“家庭雨天观察日记”任务。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小雨点》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问答儿歌》含反思04-0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含反思08-15

幼儿园小班儿歌优秀教案《小手拍拍》含反思11-14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下雪了》教案含反思(精选10篇)12-12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雪花》含反思(精选10篇)12-07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桃花瓣儿》含反思05-07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小雨点》含反思07-1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认识春联》含反思09-19

大班语言《妈妈》优秀教案含反思05-22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打喷嚏的小老鼠》含反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