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5-09-24 16:55:32 银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通用6篇)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1

  活动目标:

  1、了解售货员或收银员的工作。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品质。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桌,工作证;

  2、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售货员的标签三个分别是:苹果,香蕉,西瓜。

  活动步骤:

  1、请幼儿观察玩具桌上的各种玩具?教师和幼儿讨论:去玩具超市买具要用什么?幼儿回答用钱。

  2、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教师小节:

  a、一角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个国徽,而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棕色,所以它是一角钱,它的正面有两个男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

  b、五角钱的特征也是背面有个国徽,并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5字,它的颜色有点发紫色,它的正面有两个女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c、一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一座长城,在长城的旁边有三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粉红色,并且在钱的.正面的右边有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d、五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两座山,中间还夹着一条河,并且在山和河的旁边还有三个5字,它的颜色以棕色为主,它的正面有两个年龄偏老的人,老头有胡子脸上有皱纹,年龄稍微比老头小一点的女子是头上带着帽子,头发编着小辫。

  e、十元的特征是正面有一个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的画像挂在北京天安门上。

  4、请幼儿扮演售货员,将玩具的标签放在相应的玩具前,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出示各种人民币,请幼儿辨认,说说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买到什么东西?

  5、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随意挑选各种玩具,提出买玩具的要求:

  a、首先有礼貌问售货员你好!

  b、告诉售货员你要买什么玩具?

  c、会问所要买的玩具的价钱与如何付款,买完玩具要向售货员说:谢谢!

  6、分角色游戏。

  区域活动:

  语言区:谈话-我喜欢的玩具送给谁?

  生活区:去玩具超市买玩具.

  活动延伸:

  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去超市用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的钱买东西。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设计较新颖,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本班教师配合较默契。本次教学内容以认识钱币为主:延伸到让幼儿亲自到自制超市去体验购买东西的乐趣,(自制超市由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参与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加强了幼儿的社会性知识,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不足:超市投放材料应更充分些,实习老师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2

  一、教案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常见玩具的名称与用途,能简单描述玩具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升语言表达与社交互动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买卖玩具的乐趣,养成爱护玩具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积木、玩偶、汽车、拼图等常见玩具,自制价签(1-5 元)、收银台、仿真钱币。

  经验准备:幼儿有逛超市或商店的'生活经验。

  (三)活动过程

  导入(5 分钟):出示玩具箱,提问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能怎么玩?”,引导幼儿自由分享,激发兴趣。

  搭建 “玩具店”(10 分钟):与幼儿共同布置玩具店场景,将玩具分类摆放(如 “毛绒玩具区”“益智玩具区”),贴上价签,选 2 名幼儿当 “店员”,其余当 “顾客”。

  角色扮演(15 分钟):“店员” 需主动介绍玩具(如 “这是积木,能搭房子”),“顾客” 用仿真钱币购买,教师引导幼儿礼貌交流(如 “请问这个玩偶多少钱?”“谢谢光临”)。

  结束(5 分钟):整理玩具,讨论 “玩玩具时要注意什么”,强调轻拿轻放、不乱扔。

  二、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高,多数能准确说出玩具名称并进行简单买卖对话,但部分内向幼儿表达较胆怯,需教师多次鼓励。下次可提前培训 “小助手”,带动内向幼儿参与;价签可增加图片标识,帮助幼儿更好理解价格。整体目标达成较好,幼儿在互动中提升了社交能力,也增强了爱护玩具的意识。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3

  一、教案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按玩具的材质(毛绒、塑料、木质)或玩法(拼搭、推拉、角色扮演)分类。

  能力目标:能动手将玩具正确分类,提升观察与分类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分类中感受团队协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混合摆放的玩具(毛绒熊、塑料汽车、木质积木、布娃娃、拼图、遥控飞机),分类标签卡(“毛绒玩具”“塑料玩具” 等),分类筐 3 个。

  环境准备:在教室角落设置 “玩具分类区”。

  (三)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创设 “玩具店玩具乱糟糟,顾客找不到玩具” 的`情境,提问 “怎么让玩具变得整齐?”,引出 “分类” 主题。

  学习分类(10 分钟):出示分类标签卡,讲解 “毛绒玩具摸起来软软的”“塑料玩具摸起来硬硬的”,示范将毛绒熊放进 “毛绒玩具筐”,塑料汽车放进 “塑料玩具筐”。

  分组操作(15 分钟):将幼儿分成 3 组,每组发放混合玩具,引导小组合作分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分类。

  分享总结(5 分钟):各组展示分类结果,共同检查是否正确,表扬分类又快又准的小组。

  二、反思

  幼儿对 “材质分类” 的理解更清晰,能快速区分毛绒与塑料玩具,但对 “玩法分类” 较陌生,部分将拼图归为 “塑料玩具” 而非 “拼搭玩具”。下次可先通过视频展示玩具玩法,再进行分类;分组时人数可减少至 3-4 人,避免个别幼儿 “搭便车”。活动中幼儿协作意识强,能互相提醒纠正,达成了观察与分类能力的提升目标。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4

  一、教案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外形特征,能用简单线条和色彩表现玩具。

  能力目标:提升绘画表现力与想象力,能为画作添加简单背景。

  情感目标:感受绘画的乐趣,愿意分享自己与玩具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自带喜欢的玩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玩具图片范例。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绘画物品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分享交流(5 分钟):请幼儿介绍自带的玩具(如 “我的玩具是小兔子,它有长耳朵”),引导观察玩具的颜色、形状。

  示范绘画(10 分钟):以玩偶为例,示范画 “圆圆的`头→长长的身体→短短的腿”,再用对应颜色涂色,添加 “玩具在草地上” 的背景。

  幼儿创作(15 分钟):幼儿自主绘画,教师鼓励幼儿画出玩具的独特特征(如汽车的轮子、积木的方块),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轮廓描红。

  展示分享(5 分钟):将画作贴在 “玩具绘画墙”,请幼儿讲述 “我的玩具在做什么”,互相欣赏。

  二、反思

  幼儿能积极观察玩具特征,多数画出的玩具形象生动,如给汽车画上花纹、给玩偶画上蝴蝶结,但部分幼儿背景创作较简单,仅画直线代表地面。下次可提供更多背景范例(如玩具店、卧室),启发幼儿想象;分享环节可增加 “投票最喜欢的画作”,提升参与感。活动不仅锻炼了绘画能力,还让幼儿乐于表达与玩具的故事,情感目标达成度高。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5

  一、教案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玩具损坏后可修补,了解简单的修补工具(胶带、绳子、贴纸)。

  能力目标:尝试用安全工具修补破损玩具,提升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珍惜玩具、不随意丢弃破损玩具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破损的玩具(缺腿的玩偶、断线的风筝、裂开的积木),安全修补工具(透明胶带、彩色贴纸、毛线绳),修补步骤图。

  安全准备:提前检查工具安全性,避免尖锐物品。

  (三)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出示破损玩具,提问 “这个小熊的'腿掉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思考 “修补” 的办法。

  学习修补(10 分钟):展示修补步骤图,示范用毛线绳给玩偶缝腿(教师辅助打结)、用胶带粘积木裂缝、用贴纸装饰破损处,强调工具使用安全。

  动手修补(15 分钟):幼儿分组领取破损玩具和工具,尝试修补,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 “轻轻粘胶带,别粘到手上”。

  总结延伸(5 分钟):展示修补好的玩具,讨论 “以后玩玩具要注意什么”,鼓励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修补家里的破损玩具。

  二、反思

  幼儿对 “修补玩具” 兴趣浓厚,多数能正确使用胶带和贴纸,但用毛线绳修补时,打结困难,需教师大量辅助。下次可简化修补难度,如用粘贴式布条代替毛线绳;可增加 “玩具医院” 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有代入感。活动中幼儿体会到 “修补” 的乐趣,珍惜玩具的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技能目标达成较好。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 6

  一、教案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感知 5 以内的数量,能将玩具数量与数字匹配。

  能力目标:通过 “数玩具”“算价格”,提升数数能力与简单数感。

  情感目标:在数学游戏中感受乐趣,愿意主动运用数字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玩具店场景(摆放不同数量的玩具,如 3 辆汽车、5 个玩偶),数字卡片(1-5),仿真钱币(1 元 / 张),任务卡(如 “买 2 个玩具”“数出 4 辆汽车”)。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数字 1-5。

  (三)活动过程

  复习数字(5 分钟):出示数字卡片 1-5,带领幼儿认读,复习 “数字 1 代表 1 个东西,数字 2 代表 2 个东西”。

  玩具店数字游戏(15 分钟):

  数玩具:引导幼儿数 “玩具店有几辆汽车”,将数字卡片 3 放在汽车旁,匹配数量与数字。

  买玩具:发放任务卡,如 “买 2 个玩具”,幼儿用 1 元钱币购买,计算 “2 个玩具需要 2 元钱”,教师引导正确数数。

  小组竞赛(10 分钟):分成 2 组,比赛 “快速数出玩具数量并匹配数字”,获胜组获得 “数字小能手” 贴纸。

  结束(5 分钟):总结 “玩具店的数字真有用”,鼓励幼儿回家数家里的`玩具数量。

  二、反思

  幼儿能快速数出 5 以内的玩具数量,多数能正确匹配数字,但在 “算价格” 环节,部分幼儿混淆 “数量” 与 “价格”,如认为 “3 个玩具需要 5 元”。下次可简化价格设置,让 1 个玩具对应 1 元,降低计算难度;竞赛环节可增加 “合作任务”,避免个别幼儿竞争压力过大。活动将数学融入玩具店场景,幼儿主动运用数字的意识增强,数学认知目标达成较好。

【中班主题玩具店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玩具店—中班综合教案03-23

中班综合教案:玩具店01-09

中班综合教案评价:玩具店03-06

中班秋天主题教案及反思06-06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05-26

中班秋天主题教案及反思07-16

中班主题教案:采购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主题《夏天的服装》教案及反思06-19

中班主题兔子楼教案及反思03-26

中班主题《心情火车》教案及反思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