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2-05-17 17:00:34 教案 我要投稿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暴雨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一)防雷的'十条基本原则

  1、室内比室外安全;

  2、低处比高处安全,坐下、蹲下比站立和行走安全;

  3、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比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安全;

  4、不要在大树下避雷,宁可在大树旁的小树下避雷,并且要离开树干至少3米,双脚并拢,坐在地上,不要靠在树干上;

  5、不要触摸或靠在高墙、高烟囱和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雷;

  6、不要在田地间的窝篷里或位于地形高处的简易农舍里避雷;

  7、在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田埂上跑步,更不能肩杠长形工具跑步;

  8、在野外,雷暴时不要接触和接近各种电线类金属;

  9、雷暴时,停止一切室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宽大球场上的运动;

  10、雷暴时,停止一切装填炸药和放炮的作业。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梳子、棉签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2、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小梳子、棉签、绘画纸。

  2、白、蓝、灰等颜料。

  3、幼儿学习资源第22—23页。

  活动过程

  1、学习画法。

  (1)出示梳子棉签,告诉幼儿除了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画画。

  (2)教师一边描述刮风下雨的情景,一边演示画法:这是一片天空(用颜料涂满画纸),你们仔细看,狂风和暴雨来喽!呼!一阵风吹来(用梳子在未干的颜料上划出痕迹,像刮风一样),噼噼啪啪地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用棉签在未干的颜料上点画,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

  (3)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作画兴趣。

  2、尝试作画。

  (1)幼儿分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不同材料的放置点,做好准备。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刮画和点画,画出大风大雨的感觉来。提醒幼儿要趁画纸上的颜料未干时进行刮画和点画。

  3、欣赏画展。

  (1)将幼儿的作品夹在绳子上悬挂展览,使它们连成一片“狂风暴雨”。

  (2)互相欣赏同伴的画,说说怎样画出来最像风雨。

  (3)欣赏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2—23页,讨论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用来作画。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激发作画的乐趣。

  2、尝试用刷子、棉棒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3、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

  难点:尝试用刷子、棉棒等工具来表现风和雨。

  活动准备

  1、视频《狂风暴雨》。

  2、刷子、棉棒、盘子、颜料若干。

  3、桌子4张、小椅子12把、围裙12套、湿巾若干,画板1块。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观看视频《狂风暴雨》。

  师: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怎么样?

  2、基本部分

  讨论:暴雨又是什么样子的?龙卷风是什么样?大树为什么倒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看看老师使用什么笔画的?

  创设情境示范:一天,天空中没有白云,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突然,霹雳啪啦的。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

  不一会,猛烈的.龙卷风旋转而来(手拿棉棒),从四面八方,越过小河,拔起大树,卷走房顶。

  呼——狂风像一只野蛮的大狮子,大吼大叫,树枝咯咯截断。

  ——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小结:孩子们!原来刷子、棉棒、手指都可以做画笔,画出想要画的画呀!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作画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览,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相互欣赏同伴的画。

  活动延伸

  把作品装饰到走廊,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作品。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了解防暴雨的基本常识,理解暴雨带来的危害,掌握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时的自救办法。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分析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间

  20xx年6月9号星期一下午第七节课

  四、授课班级

  20xx级计算机网络班

  五、教学过程

  (一)引课

  最新新闻据省防总的灾情统计,从6月5日至8日广东全省因强降雨共有河源、惠州、汕尾、中山、阳江、茂名、云浮共7个市所属的19个县(市、区)、177个镇、150.691万人受灾。受灾最严重的是阳江,直接经济损失2.277亿元。另据6月9日凌晨省防总的灾情报告,粤西信宜市暴雨导致局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已有1人在山体滑坡中死亡。据初步统计,信宜共有1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8.5万人,山体滑坡368处,公路塌方186处,房屋倒塌156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850万元。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暴雨的概念暴雨,降雨强度很大的`雨。单位时间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者为暴雨;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者为大暴雨;大于或等于200毫米者为特大暴雨。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

  2、暴雨的危害。暴雨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

  (1)渍涝危害。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三)讨论

  近段时间惠州一直持续强降雨,局部地区经常下大暴雨,导致惠州一些地区受灾。生在惠州地区的我们,应对强降暴雨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预防暴雨带来的一些危害?暴雨产生洪水自救措施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等高处,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独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随时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四)课堂小结

  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但持续下暴雨、甚至下特大暴雨就是一种自然灾害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务必要加强防范暴雨。只要大家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在雷雨天注意预防、注意水位的涨势并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化危险为安全。

  (五)作业布置

  1、根据本课讲的内容,课后向家长讲述防暴雨的安全知识;

  2、惠州地区一年中,哪段季节暴雨较多?并加强防范意识。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5

  防御恶劣天气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了切实保障我校在防暴雨、冰雹、雷电等天气期间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思想认为到位、防范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将暴雨、冰雹、雷电到来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xx中学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用范围

  暴雨、冰雹、雷电等各种异常天气

  二、工作目标

  关注气象预报,在预测到影响我镇的暴雨、冰雹、雷电到来之前,结合上级的要求,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为第一目标,把暴雨、冰雹、雷电到来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组织机构

  建立防御恶劣天气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御恶劣天气期间的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前期检查工作

  1、各校负责人要定期组织人员将所分管的工作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各班每天要认真做好班级排查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学生提高防灾意识。

  2、学校办公电话、校委成员电话、班主任电话要确保畅通;后勤处要全面检查学校用电设施及线路,确保用电安全;

  教务处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等的门、窗及建筑物上的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团委要对全校下水道、明暗沟及平顶屋面污泥杂物进行疏通清扫,保证排水通畅;

  各教师要对自己寝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宿管员要对学生寝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安向阳老师要对食堂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保卫人员要对校门及门卫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政教处要对学校围墙和易滑坡地段进行排查监管。

  3、各班一旦遇到险情,要有组织地迅速按照逃生演练路线撤往安全地带。定期在班上对学生开展防御恶劣天气的教育,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为了防止暴雨、冰雹、雷电来袭.临,各位教师都是防御恶劣天气救灾抢险队员,随时待命,听候调遣,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二)、值班、报告制度

  各值班室和巡逻组,在暴雨、冰雹、雷电到来之时必须保证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人员在岗。学校领导、值班人员要确保通讯畅通,通讯工具保持开通状态。

  灾情发生时,学校领导、巡逻人员和值班人员应及时掌握灾情,

  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反映详细情况,并把受灾损失的一切情况如实汇报。

  (三)、后勤保障工作

  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之前,做好各类物品的储备工作。备用雨具、手电筒等急需物品,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并与xx卫生院、安监部门等单位确立联系方式,确保救援及时。

  五、应急处置行动

  1、在这暴雨、冰雹、雷电来临前,学校门卫室、宿管开始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密切注意暴雨、冰雹、雷电动向。对学校内的门窗、雨棚、设施、电线电器设备、学校在建工地等危险地段设施进行检查,排除险情,对可能发生事故的设施,要加固的加固、该拆除的拆除。

  2、暴雨、冰雹、雷电一经来临,立即停止学校一切室外活动。

  3、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时,组织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学生的'紧急转移,并注意安全,将教室外的物品移进教室内,并关好学校的所有门窗。防止电线刮断,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电伤室内的人员。同时还要防止被雷电袭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暴雨、冰雹、雷电来临后,学校内一切人员不得外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暴雨、冰雹、雷电过后,应及时抢救伤员,学校全力投入抗灾自救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6、科任教师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时,要组织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学生的紧急转移,并注意安全,并关好教室的所有门窗。防止电线刮断,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电伤室内的人员。同时还要防止被雷电袭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及时下课时间到了也要推迟下课确保学生安全。

  应对恶劣天气是一项全面性艰巨性的工作任务,各相关人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职责范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听候防御恶劣天气领导小组的调遣,随叫随到,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确实做好救灾工作。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

  1.思想目标:体会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

  2. 知识结构:细致形象的描绘

  3.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用来烘托人物写法

  教学重点 :

  1. 以自然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2.细致形象的描绘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特点写景并以量来烘托人物

  教学方法 讲析法 换词的比较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 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检查旧课

  二、 导入

  在暑假里如果赶上骄阳似火或暴雨倾盆的天气,同学们没有非办不可的事,一定会躲在房间里,足不出户。可是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力车夫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酷驲和暴雨下挣命“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反映就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悲苦命运的文章《在烈日和暴雨下》,本文节选自什么?

  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计了夏季里最热的一天中,截然不同的两种典型环境,烈日下,暴雨中,以自然环境的恶劣来突出祥子拉车的艰辛和痛苦,现在我就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来感受样子在烈日的暴雨下拼命挣扎的痛苦。

  三、内容:

  1. 指名学生结合《济南的冬天》《小麻雀》谈谈老舍其人

  2.了解作品的出处及时代背景

  3.简介《骆驼祥子》中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四、审析文题,明确学习的重点

  1.文题是什么短语?中心词是什么?

  2.若将题目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该补什么?

  (谁----祥子) (干什么----拉车)

  3.(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从题目中,你大致明确些什么?

  主要内容------写人,人物在极恶劣的环境中的行动,经历。

  主要结构-------两大部分,烈日下,暴雨中。

  主要写法-------以自然环境恶劣衬托样子拉车生活的痛苦

  4.板书明确学习重点

  五、检查预习情况

  1.辨别预习提示六组形近词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板书)

  打盹(dun) 汲水(ji) 发痧(sha) 馊味(sou)

  打嗝(ge) 往上漾(yang) 淌水(tang) 利飕(sou)

  六.听朗读录音

  七. 明确文章两大部分的划分及段意,写作顺序(板书)

  (一)(1---6)写烈日,突出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 时间顺序

  (二)(7----16)写暴雨,突出祥子在暴雨中艰难挣扎。

  八.作业:1.抄写生字5-----7遍,积累词两遍

  2.P246 No 五、七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字,词,文学常识掌握情况

  二. 导语

  同学们,你们都曾漫步过草地,徜徉于花海,仰望过蓝天白云,体味到人生的美丽,赞扬着生活的可爱。然而你们有谁感觉过去在炎炎烈日之下,为了生计苦于奔命的滋味。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描述来共同体味一下他笔下的主人公的祥子的生活遭遇!

  三. 分析第一部分------烈日下,落实教学重点 1. 2

  课文一开始就用形象生动的语句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炎热的夏日

  1. 作者是怎样写这一天天气特点的?(找出语句并简析)

  (1)“发狂”写出天气热到什么程度?

  (生动写出热的失去了控制,异乎寻常)

  (2)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下了火”如换成“太阳出来时,人就感到热”这样好不好?课文写法有什么好处?

  (A。提起“火”“人们就有一种热烘烘别的感觉,用象下了火这个比喻比光说”天热“给人的印象要强的多:B.清晨一般较凉快,课文却用:刚一”和“已经”这组词突出那一天早就让人感到热得异常,照应上文的“狂”字,又为下文写日高以后的阳光暴烈作伏笔。

  过渡:在闷热的一天里,人和一切生物又怎样呢?因为人力车夫的活动背景是大街,所以作者把笔触转到那一天街上情景的描绘上。

  现在,我们一边听朗读录音,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在大脑荧光屏上一一再现这些特写镜头。

  2.谁能描述一下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街旁的景:柳树无精打采;马路干巴发光;便道尘土飞扬,灰沙烫人。接着又对准了动物:狗吐舌头,马张大鼻孔。接着又写道小贩们不敢吆喝。听到:铜铁铺发出的的使人焦躁的单调的丁丁当当感觉:闷热使人透不过气来,焦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炎热的天气里,周围环境若安静,我们的心情就能平静、舒畅些,如果周围环境嘈杂,我们就会感到心情焦躁。

  3.这里写天气的炎热,主要从烈日下人的感觉落笔,都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学生交流:视、听、初、全面感觉。

  细心分辨哪些语句哪些语句从视、听、初、全面感觉上来写热的?

  小结:这里没有正面写烈日,但烈日下的酷热却表现的如此逼真、形象,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渲染天气的闷热难耐。

  4.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征来渲染天气的闷热(见板书)

  小结:这里写景没用一个“热”字,却制造了一种“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氛围,可见作者运笔之高妙。在这烈日炎炎的环境中,人力车夫的境况又怎样呢?

  5.写了人力车夫的几种情况?

  (不至于挨饿的,懒得张罗买卖;要挨饿的,拼着性命出来拉车。)

  主人公祥子也是外出拉车的人,他的命运又将怎样?跳读3-6段思考:

  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矛盾心情?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心理?

  (1)学生交流(2)天气的酷热已使祥子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他又希望多拉一趟,这时的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进退两难。读到此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境。在这矛盾的心情中,饱含着多少辛酸和无奈,承受着多大痛苦!

  7.作者在刻画祥子矛盾心理的同时,也穿插了景物描写。讨论:这里的写景和上文有什么不同?

  (比开头描写更进了一层:(1)先抓住烈日升高后特点正面写太阳“像一面……要发火”使人真切感受到阳光灼热烫人,把烈日之毒写得淋漓尽致。(2)通过人的反常感觉来写阳光的暴烈(找书中语句)(3)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写(找出写感受语句)

  8.通过祥子的感受写景有什么好处?

  (以祥子的感受写景,真切的渲染出酷日之甚,更加突出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的痛苦。以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惨命运)

  四、讨论这一部分写作技巧(按板书归纳)

  1.写景:先广角镜扫描(概述)后多角度特写(烈日下各种事物的情态)

  2.景人关系:先景后人,以景称人。

  3.写人方法:由一般人到一个人。

  4,写祥子:酷热的天气(自然环境)引起的在心理、行动和生理上的异常反应。

  总结:这一部分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备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五、课堂作业:

  体会并仿照第二节的写法,以冷为题,试写一段话,描述天气的寒冷给人的感受,不出现冷字,运用侧面描写方法,不超过300字。

  六、布置作业:P246五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暴雨的描写。祥子在暴雨中。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俗话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刚才还烈日当空,现在忽然盼来了凉风,人们如久旱逢甘雨一般,读者的心也随之轻松起来,祥子终于可以不必受暴晒之苦了。那么,天气的变化能否给祥子带来命运的转机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在暴雨下”

  大家都知道“风是雨头”“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以风为线索,真实的写出了天气骤变的过程,渲染了气氛,预示着暴雨的降临将给祥子带来新的灾难。接着作者极写暴雨之猛。

  1.作者对暴雨的描写层次分明,形象生动(速读11段)找出写雨的不同形状的词语,看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雨星——雨点——雨道——水世界;由小到大,由疏到密,由点成片直至弥漫天地间的变化来写。)

  2.这一段中有两个比喻句生动地表现出夏日暴雨的景象,请找出,我们一起体会它的妙处:

  (1)地上为什么射起无数的箭头?

  ——雨又急又猛,拍打在地上,水花四溅,恰似“射起无数的箭头”。

  (2)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从这个比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试想暴雨狂泻,房屋上的积水溢出屋檐倾泻而下,不就像万千条哗哗下注的瀑布吗?这样的比喻摹声绘状,形象点明了雨之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在如此猛烈的暴雨袭击下,拉车的祥子会怎样呢?(指名读12段)

  其他同学边听读边划出最能体现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苦况的一系列动词和排比句。

  4.你觉得哪些动词最能体现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痛苦?

  追问:(1)“砸”改成“落”好吗?(突出雨之大,威烈的气势,令人难以忍受)

  (2)“拽”改成“拉”好吗?(死命拖,挣扎的形象)这几个动词非常准确生动

  郭沫若先生曾赞誉老舍“片言震聩聋”实在不是溢美之词。

  (3)排比句你们找到了吗?大家各读。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祥子在暴雨中艰难挣扎,半死半活的惨状,这哪里是在拉车,简直是在水中奔命啊!)

  过渡:祥子痛苦不仅来自自然环境,还来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比烈日和暴雨更无情的是坐车人。

  5.几次提到坐车人,为什么要提坐车人?

  (三次,寥寥几笔,揭示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点明了社会背景。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不是恶劣的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这篇小说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6.文章结尾祥子跑回家以后,“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你读后有什么感想?(讨论)

  (一语双关,首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受暴雨折磨后瑟瑟发抖的惨状,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祥子在这一天里所受的种种痛苦;其次,暗示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中的树叶”随风飘零无法自控,他们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1)看到经过日晒雨淋的祥子“哆嗦得如风雨中的树叶”,唤起了我们无限的同情,;更加憎恨那个黑暗的社会。

  总结:纵观全文,作者精心将祥子至于一晴一雨,火热水深的环境中,并抓住日之烈,雨之猛的特点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作者极力渲染自然环境恶劣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来衬托在这种环境下拉车的祥子的痛苦和不幸,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时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景物描写必须为表现中心服务,

  三、作业 课外练笔 P246 三 六 任选一题

  附板书设计: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环境 祥子

  烈日之毒 衬托 备受煎熬

  暴雨之猛 艰难挣扎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旧社会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以新社会的热爱。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

  二、老舍和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思考:

  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明确:一(1—6):烈日下拉车。二(7—16):暴雨下拉车。

  2、文章以偏正短语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黑*、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分析讲解课文

  1、读1—2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①先总写:“发了狂”、“下了火”“憋气”——赤日炎炎、热到极限、无法忍受;②再细写:A、街上的柳树B、马路上C、便道 D、狗E、骡子F、小贩们G、柏油路H、拉车的——侧面烘托。——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烈日下拉车艰苦危险。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明确:A、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的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B、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C、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重点写阳光的声、色、味,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部分,分析讲解:

  1、“午后一时——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祥子“又拉上了买卖”,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明确: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就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作者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情景从哪儿落笔?具体说明其描绘顺序(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

  明确:俗语说:“风是雨头。”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山雨欲来风满楼。”A、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天气又干又热 B、柳条儿动了——有了凉风 C、飘洒的摇摆,长出一截儿来——风渐大 D、随着风狂舞——大风 E、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 F、横着飞——狂风。

  3、作者是怎样描绘暴雨下来时的过程?

  明确:风带着“雨星”乱撞-→极硬的“雨点”砸起许多土-→“雨点”停了-→“雨道”往下落-→“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只是那么一片,一阵”,“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一个水世界”。

  4、课文写风云乍起到暴雨倾泻中过程中除了写风雨之外还抓住了暴雨哪些天气变化?

  明确:乌云、闪电。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

  5、读11—16段:作者怎样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坐车的怎样?拉车的怎样?

  明确:拉车的欲躲避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坐车的冷醒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挣命、“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二、总结:

  文中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在这种环境中挣扎的人物的痛苦生活。这种病根不在天气而在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烈日暴雨下祥子

  在烈日下拉车 在暴雨下拉车

  天:发了狂 微风(柳条微动)

  总写 地:下了火 暴雨前(重点写风) 大风(柳条摇摆)

  人:憋 气 狂风(柳枝狂舞)

  天“热” 天“凉”

  静物 雨星(乱撞)

  分写 动物 暴雨中(重点写雨) 雨点(硬砸)

  人 雨道(垂落)

  水世界(倒、流)

  想拉车、胆怯 湿透

  矛盾心理 不敢动、心里腻烦 被雨浇——惨雨(砸、横扫)

  想出去、懒得动、坐不住 凉水(浇)

  祥子“煎熬” 视:闪眼祥子“挣命” 往前拽

  害怕 听:难听 拉 车——挣命 趟水跑

  嗅:腥臭 顾不过命来

  痛苦感受 头:昏哆 嗦——成团(像风雨中的树叶)

  难过 身:馊

  脚:粘

  恶心 (胃、肚子)

  对天气变化的情景的描写是随人物行踪展开;景物描写为烘托人物,表现中心服务。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 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 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

  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 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

  的危险?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 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

  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

  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

  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 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 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 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常有的

  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l)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 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

  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 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

  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 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雷击后的救护

  1、师:“雷电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过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电伤害,我们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耽误救治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施救方式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遭遇雷击的患者摆脱生命危险。”

  教师播放对遭遇雷击者的紧急救护视频,并结合视频进行救护方法的讲解。

  2、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技能的训练。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究发明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打算:

  1材料打算:

  1)录音机磁带

  2)模拟大树一棵

  3)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

  4)模拟房子一座

  5)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

  6)小兔子头饰(若干)

  7)篮子一个

  8)音乐[下鱼了]

  9)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

  2知识经验打算:熟悉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员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此刻我们出发吧。

  2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款待我们.

  3环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此刻,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好么?

  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5环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随着自然环境的被污染,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其中雷雨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让幼儿从小了解自然现象,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的前端设计了躲雷雨闪电的情景,使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一、知道雷雨天很危险,掌握雷雨天的安全知识。

  二、能大胆地讲述出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看法。

  三、树立自然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遇到雷雨怎么办》;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30个;音乐《夏天的`雷雨》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今天,小猴子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 和幼儿一起进入雷雨闪电的情景中,观察幼儿的表现。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了,怎么办呀?”。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小猴子的家里坐下,猴妈妈热情招待大家。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刚才大家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遇到雷雨闪电,你们是怎样做的?躲在哪里?

  今天小宝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三、观看课件《遇到雷雨怎么办》,让幼儿通过课件来学习防雷电的正确方法。

  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加深幼儿对正确防雷电方法的掌握。

  1、故事里的小宝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宝、小哥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暴雨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夏季防暴雨防汛安全教育教案06-15

防台风暴雨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1篇)05-13

防暴雨小班教案08-26

暴雨安全的教案(精选11篇)05-11

小学防暴雨安全教案12-27

防暴雨主题班会教案05-22

学生防暴雨安全知识的教案08-17

雷电暴雨安全教案(精选10篇)07-30

天降暴雨安全的教案(精选6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