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时间:2025-01-07 10:15:07 银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能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一 段话,并能恰当地选用(或运用)指定的词语。

  2.展开合理想象,把图画内容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3.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果壳,并能“知错就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成一段话。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根据四幅图,围绕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合理想象,连起来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看图讨论,大致了解四幅图中的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用一二句话讲清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

  3.知道“随地扔果壳”是不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看懂图意,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能根据画面说话。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1)小朋友们,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上周跑进学校的花坛里,踩坏了花苗,老师批评教育他之后,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踏进花坛。他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2)打开课本第14页,看看图中的这个小朋友是怎样知错就改的`。 (板书:知错就改)

  (3)齐读课题。

  2.看图思考。

  (1)出示挂图,理解看图顺序:

  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用“A、B、C、D”标出四幅图的顺序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2)一看图,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四幅图,想想:主要讲谁?为什么呢?

  (主要讲小男孩。因为第一幅出现的就只有一个小男孩,而且四幅图中,小男孩出现的次数最多。)

  老师表扬:你观察得仔细!(板书:主要人物小男孩)

  ②请你给小男孩取个名字。(你喜欢叫他什么就叫什么。)老师给他取个名字叫军军,好吗?

  ③主要讲了军军的什么事呢?

  (主要讲军军看见因自己乱扔了香蕉皮而使小朋友滑倒在地上,他很不好意思,连忙跑过去拾起香蕉皮丢进果壳箱的事。)

  (3)二看图,局部了解:

  ①我们已经知道这四幅图主要写小男孩军军的事。那么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主呢?引导看图。(析书:早上,上学路上(地点))

  ②这件事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板书:乱扔香蕉皮(起因))

  ③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引导看图D。(板书:拾起,丢进(结果))

  (4)三看图,逐图理解:

  军军从一开始的乱扔香蕉皮,到后来的捡香蕉皮,并把它丢进果壳箱,他为什么会有 这样大的变化呢?我们学了再回答。请同学们一幅图一幅图来理解,并用一二句话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好吗?

  ①学生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图A:一天早上,上学路上,军军拿着一支香焦,边剥边吃。吃完了,他随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扬长而去。

  图B:有个小女孩走过来,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滑倒在地上。

  图C:她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有一个少先队员看见了,赶快跑过来,把小女孩扶起来。军军回头看见了,觉得很不好意思。

  图D:军军连忙跑回来,捡起香蕉皮,把它丢进了果壳箱。

  ②边分析边逐图请学生说,及时表扬和反馈,及时修改、完善。

  (5)四看图,连句成段:

  ①要求:把这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段话。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如:军军看见小女孩摔倒了,心里怎么想?最后,小女孩和少先队员看见军军把香蕉皮丢进了果壳箱,又会怎么样?

  ②自行练习:请每位小朋友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自己说一说。引导用上“不好意思”、“难为情”、“知错就改”等词语。

  ③同桌互说互评互改。

  ④指名练说,师生交互语评点。

  3.情景表演。

  请三位小朋友上台表演,边表演边说,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再随意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激发兴趣。

  4.五看图,讨论明理。

  (1)这件事是谁错了?他错在哪里?引导看图A、B。(板书:错)

  (2)后来他又是怎样改正的?引导看图D。(板书:改)

  (3)释疑:小男孩军军从“乱扔”香蕉皮到“捡起”香蕉皮,并“丢进”果壳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补板书:知错就改)联系上下文领会“知错就改”,肯定军军是一个好孩子。

  5.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了《知错就改》的看图作文,知道了看多幅图应按顺序看。还有根据课后题目来理解图的意思,用一二句简单的话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段话。我们还明白了“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的道理。)

  下节课,我们就要把看懂的的图意用文字来表达,写一篇“知错就改”的短文。好吗?

  板书设计:

  主要人物:小男孩

  地点:在上学路上

  起因;乱扔香蕉皮

  经过;滑倒、扶起、看见

  结果:赶快跑去

  教学反思: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2

  教材分析

  这是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先在总体上看懂四幅图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画着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四幅图画面生动形象,图意清晰明了:一个小男孩在路上乱扔香蕉皮,一个小女孩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被一个少先队员扶起来。后来,小男孩知错就改,捡起香蕉皮扔进了果壳箱。

  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

  难点:

  抓住每幅图的主体画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并能恰当地选用词语。

  2.知道要讲文明,不能乱丢果壳。

  训练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类课文,叫“习作训练”课。(板书:习作训练)也就是学习如何写文章的课。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看几幅图说一段话,并把它写下来。

  2.整体感知:

  在小黑板上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观察。

  (1)这幅图主要讲谁?(小男孩。因为第1幅图出现的就只有小男孩。在四幅图中,小男孩出现的次数最多。)

  (2)主要讲小男孩的什么事呢?要求:大致上讲清图意。

  (一个小男孩在路上乱扔香蕉皮,一个小妹妹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被一个少先队员扶起来。后来,小男孩知错就改,捡起香蕉皮扔进了果壳箱。)

  师:这四幅图的题目就叫“知错就改”。板书:知错就改。

  (3)再次看图,局部了解。

  刚才我们已看懂了这几幅图主要讲小男孩的事。那么: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学生看图l。(小男孩挎着书包,可见是个小学生,他走在放学路上。板书:放学路上)

  这件事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事物进行分析联想。(图上画着花坛和人行道,可见小男孩是边吃香蕉边穿过马路和人行道,他把香蕉皮扔在人行道上。板书;起因:乱扔香蕉皮)

  这件事的经过怎样?引导学生看图2、图3。(第二幅图画着一个小妹妹跌倒了,旁边还画着香蕉皮,可见小妹妹是不小心踩着了香蕉皮才滑倒的。第三幅图的主体画上画着一个少

  先队员扶起正在哭的小妹妹。小妹妹为什么哭了?可以想象她一定摔疼了。少先队员看看哭得伤心的小妹妹,又看看旁边助香蕉皮,她会怎么说?图上稍远处还画着小男孩回头看。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小男孩一定听到小妹妹的哭声并听到少先队员说的话了。这时,他会怎么想?联系第四幅图的意思可以推测小男孩一定认识到扔果皮的危害了。板书:滑倒、扶起、看见)

  这件事情的结果怎样?引导看图4。(小男孩回过身捡起地上的香蕉皮,把它扔进了果壳箱,可见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板书:结果:赶快跑去)

  (4)第三次看图:要求用一、两句话,把每幅图说正确、说清楚。

  指名说,师生评议、补充。

  图1:小男孩走在放学路上,他左手拿着一只香蕉正住嘴里送,右手将香蕉皮往后一扔。

  图2:有个小妹妹走过来,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一下子倒在地上。小女孩疼得哇哇直叫。

  图3:一位少先队员看见了,马上走过来,把小妹妹扶起来。小男孩看见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图。4:小男孩赶快往回走,拾起香蕉皮,向果壳箱跑去。少先队员和小妹妹看见了,都笑了。

  (5)第四次看图,讨论明理。

  ①这件事谁做错了?错在哪里?引导看图l、图2。

  ②后来他是怎么改正的?引导看图4。

  ⑧这个小男孩开始“扔”香蕉皮,后来“拾”香蕉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错就改”。

  (6)第五次看图,连句成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说了每幅图的图意,接下来,看哪个小朋友能干,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但一定要注意在各幅图之间加上恰当的词句,把各幅图的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前后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①自由准备。

  ②指名说,评议。

  ②同桌互说。提醒同学们: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习别人说得好的地方,及时纠正自己说得不全或说错的地方。

  板书:

  知错就改

  主要人物:小男孩

  地点:放学路上

  起因:乱扔香蕉皮

  经过:滑倒、扶起、看见

  结果:赶快跑去

  第二课时

  1.出示挂图,复习谈话:请小朋友看图,回忆上堂课我们是怎么说这四幅图的,轻声对自己说一遍,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把4幅图连起来说。

  2.抽查叙述,老师评议。随学生口述,教师再次板书,强调事情的六个要素。

  3.练习写作。

  ①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②小黑板上的词语供同学们选用,要用得恰当,注意不一定每个词全都用上,也可换成其他词语。

  ②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4.选一部分交流,评议。

  ①对写得具体的、条理清楚的习作给予表扬鼓励,可进一步要求丰富词语。

  ②对写得较含糊、内容也不具体的,抄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们共同修改。

  5.同桌互改。

  6.誉抄。

  7.上交。

  8.批改。(为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评分不宜过低,能把事情写清楚、写通顺的就可打优。对于差生,如果作文不符要求,经面批修改后进步,打及格。使差生的成绩逐步上升,激励写作热情。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 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能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一 段话,并能恰当地选用(或运用)指定的词语。

  2.展开合理想象,把图画内容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3.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果壳,并能知错就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成一段话。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根据四幅图,围绕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合理想象,连起来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时间:

  20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一二句话写出每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

  2.能在看图叙述中恰当地选用课文后提供的词语,把短文写通顺、写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起来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能把短文写通顺、写正确。

  教学过程:

  1.出示挂图,复习谈话。

  (1)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图,然后像上堂课那样,再把四幅连起来说一段话,谁会?

  ①各自准备。

  ②练习默说。

  (2)抽查叙述,教师评议:强调说清图意,把描述一件事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说完整。

  2.练习写作。

  同学们,说得多好呀!要是能把这段话写下来,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这个故事,受到教育,那该多好啊!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1)投影显示要求:

  ①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段话写在本子上,语句要通顺。

  ②小黑板上的这些词语供小朋友选用,不一定每个词语都要用,也可调换你自己喜欢的词语,用词要恰当。

  (2)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困难生完成习作。

  3.佳作评点,修改。

  (1)选优等生习作一 篇重点评议、修改,便 于引导示范。

  ①有没有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句子是否写得通顺、连贯、明白?标点用得对吗?

  ③词语用得是否恰当,用了哪些好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④最后有没有体现知错就改这个中心意思?

  ⑤书写是否工整、清楚?

  (2)再选一部分写得较具体、条理较清楚的习作给予表扬、鼓励。

  (3)评议一篇较为典型的质量较差的习作,给予帮助并鼓励。

  ①这篇习作哪些方面写得比较好?(尽量多发现优点,给予鼓励)

  ②哪儿写得还够(师生帮助)

  ③如果是你写,你会怎样写?

  ④对内容写得较含糊、句子表达欠确切;语序较混乱,用词欠恰当等方面给予评点,修改。(改后比较是否比原文更好些)

  ⑤根据评点,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对照目标,想想该怎么改。

  ⑥学生自己修改习作。(也可以同学互相修改)

  4.修改、誊写,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学生习作)

  教学反思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相关文章:

知错就改小学写作指导教案11-01

小学写作指导教案《吃》07-11

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08-16

最新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09-19

《我的妈妈》写作指导教案08-16

精选教案编写写作指导10-26

秋天的田野写作指导教案08-04

《知错就改》教案10-20

小学生写作指导07-05

小学生的写作指导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