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时间:2025-09-16 16:36:03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1

  (一)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够正确发出“g、j、h”的音,正确说出公鸡、母鸡、黄豆等词,并会用礼貌用语打招呼。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要求幼儿能够听懂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共同参与猜测和判断的`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手指玩偶公鸡和母鸡。

  2、黄豆、红豆、积木等小物品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玩具,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分别出示手指玩偶。通过自我介绍和相互问好的形式带领幼儿练习发准“公鸡和母鸡”的字音。

  教师以玩偶的口吻与幼儿问好,如:我是公鸡头,小朋友好!公鸡头和母鸡头分别与个别幼儿问好。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告诉幼儿下面做个游戏,猜猜黄豆在哪头。

  2、教师出示黄豆,表演游戏。

  教师边念游戏儿歌,边表演动作,最后伸出两个拳头,请幼儿猜猜黄豆在哪头。游戏进行2――3次。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启发幼儿一起和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动作。

  教师重点带领幼儿练习:公鸡、母鸡、黄豆等词的发音,先集体练习,后请个别幼儿念一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请2位幼儿表演“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掌握游戏的玩法。提醒幼儿注意规则:猜错了就继续游戏,猜对了就将黄豆交给对方,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与同伴两两结伴游戏,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教师出示红豆、积木,用红豆怎么来玩这个游戏呢?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创编的儿歌。

  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游戏。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2

  活动目标:

  1、练习发准:公鸡、母鸡、黄豆等字音;并认读汉字公鸡头、母鸡头。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初步学习简单的仿编游戏儿歌。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共同参与猜测和判断的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纸制的手指玩偶公鸡头、母鸡头幼儿人手两个。

  2、黄豆、红豆、纽扣等小物品若干。

  3、汉字卡:太阳、公鸡、自己、宝宝、幼儿园、珍珍、公鸡头、母鸡头。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

  1、复习朗读听读识字儿歌《天亮了》、《好宝宝》、《上幼儿园》。

  要求幼儿跟着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起朗读。

  2、游戏《找宝宝》,复习认读所学过的汉字:太阳、公鸡、自己、宝宝、幼儿园、珍珍。

  二、出示手指玩偶(反面有母鸡头和公鸡头的汉字)。

  1、问:咦!它是谁呀?教师以玩偶的口吻与幼儿相互问好,例如教师:;我是公鸡头,小朋友们好!幼儿回答:公鸡头好!接着,公鸡头和母鸡头分别与个别幼儿问好,教师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一起认读汉字公鸡头、母鸡头)告诉幼儿下面我们来玩游戏《猜猜黄豆在哪头》。

  2、教师边念游戏儿歌,边表演动作,最后伸出两个拳头,青幼儿猜猜黄豆在哪头。游戏进行2-3遍。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启发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重点带领幼儿练习:公鸡、母鸡、黄豆的发音,先集体练,再个别练。

  三、教师边示范边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必须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结束后伸出两只拳头请同伴猜黄豆在哪只手里。

  2、猜的小朋友,必须用手指对方的`手说:黄豆、黄豆在这头(在那头)。

  3、猜对了,就将黄豆交给对方,交换角色,重新游戏。若猜错了,游戏继续进行。

  四、教师分别与幼儿表演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玩法。

  五、幼儿与家长两两结伴游戏。

  每人发一颗黄豆(红豆或者纽扣),拿到物品的先作为表演者与同伴一起玩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提醒幼儿按规则交换角色。最后,请出两对幼儿分别上台来表演,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游戏儿歌中的部分内容,不断提高游戏的难度。

  教师:我们除了猜黄豆在哪头,还可以猜什么呢?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再带领幼儿念一念新儿歌。例如:公鸡头、母鸡头,玩具玩具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

  (结束活动)请家长将幼儿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明天交给老师。

  公鸡头、母鸡头

  公鸡头,母鸡头,黄豆黄豆在哪头?

  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3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宠爱,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予它们,但是有些小朋友还是耍小孩子脾气,有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还不爱惜粮食,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现在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并进入角色扮演。

  【教学重点、难点】

  看照片来引趣,让幼儿们来熟悉歌曲学鸡叫的.声音和动作,最后说明和引导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公鸡,一名幼儿扮演母鸡,其余幼儿当小鸡,前奏加第一段歌词,公鸡从家里出来,叫醒母鸡,前奏加第二段歌词,母鸡从家里出来,叫小鸡快快来吃东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词小鸡们从家里出来,围着公鸡和母鸡捉虫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鸡和母鸡带着小鸡回家了。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1、这里有张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谁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谁啊?

  二、幼儿学鸡叫的声音。

  师:1、公鸡怎么叫?(喔喔喔)母鸡怎么叫?(咯咯咯)小鸡怎么叫?(叽叽叽)2、小朋友们一起学一学。

  三.幼儿学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

  师:我们都会学它们的叫声,那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公鸡怎么走?公鸡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随叫声上下移动,脚按乐曲节奏一拍走一下。

  母鸡怎么样走?双手分别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叫声作拍打翅膀动作,脚步同公鸡。

  四、幼儿熟悉歌曲,了解歌词。

  1、师:老师把它们的叫声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小朋友们听。

  2、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大意,并用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儿玩游戏。

  师:我们来扮公鸡小鸡和母鸡来做游戏好不好?

  六、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4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公鸡和母鸡不同的外形特征。

  2、激发孩子有兴趣了解家禽。

  环境创设

  公鸡和母鸡的标本,小公鸡和小母鸡及狐狸的头饰。

  重点与难点

  了解公鸡和母鸡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咯咯咯,咯咯咯”是谁在叫呀?(母鸡,出示标本)“喔喔握”,这是谁呀?(公鸡,出示标本)

  二、观察比较:

  1、公鸡和母鸡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

  2、看看公鸡头上有什么?母鸡有吗?

  3、公鸡的'羽毛和母鸡的羽毛的不同。

  4、公鸡的腿和母鸡的不同。

  三、游戏——“小公鸡和小母鸡”

  1、随着音乐小鸡做出各种动作。

  2、听着音乐信号“狐狸来了”小鸡们去追啄狐狸。

  3、狐狸躲进山洞小鸡不能再啄。可反复进行多次游戏,角色可变化。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5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公鸡、母鸡和小鸡,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愿意与小动物亲近。

  活动重难点:区分公鸡、母鸡和小鸡,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鸡的一家》,公鸡、母鸡、小鸡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猜一猜:

  教师用谜语引出话题:

  ——“头戴红帽子,身穿花花衣,每天早上喔喔啼。”

  幼儿猜谜语。

  看小鸡的剪影,猜测动物;出示母鸡的局部猜测,请幼儿说出小鸡一家的名称:

  “今天来了三个客人,它们是一家人,请你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原来是鸡的一家,鸡的一家有谁?”

  2、看一看: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鸡的一家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从身体的大小、羽毛、鸡冠等方面观察。

  ——“它们的.叫声一样吗?怎样叫的?”(学一学)

  “它们是怎样走路的?”(走一走)“它们爱吃什么?你喜欢鸡的一家吗?”

  教师归纳小结: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3、学一学: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装扮公鸡、母鸡小鸡,听到相应指令做出不同的动作、叫声等。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6

  活动目标:

  1.能边唱歌曲边进行游戏,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现小鸡;

  2.能听辩声音判断同伴,在唱到歌曲最后一个字时快速抢椅子开展游戏;

  3.体验游戏的紧张和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蒙眼布

  活动建议:

  一、创设情境,初步理解歌词,引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1.创设故事情景:一天,逮住了一只小鸡。说:“我要把你吃掉。”小鸡与斗智斗勇,说:“谁都知道聪明,我们来玩几个游戏,要是你赢了就把我吃掉。输了就放了我。”心想自己那么聪明,小鸡早晚是他的盘中餐,于是就答应了。

  2.出示课件,教师范唱歌曲,开展捉迷藏游戏。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遍。提问:和小鸡玩的是什么游戏?

  (2)教师一边范唱一边有节奏拍幼儿的头,唱到最后一个字时点到的幼儿,邀请他选择一棵树,看看小鸡是不是藏在后面。

  (3)开展5-6遍,引导幼儿表述清楚大树的位置。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运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幼儿一同演唱。

  二、开展听辩声音判断同伴游戏。

  1.教师邀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戴上蒙眼布,当歌曲唱完时老师邀请一位幼儿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蒙眼的说出幼儿的姓名。

  2.开展游戏2-3次,与幼儿交流是如何听清楚判断的,教师从认真倾听同伴的'声音、判断方位等方面进行评价。

  3.师幼共同讨论发出指令者进行变声。

  提问:如何能提高难度不让听出是谁?

  教师小结:可进行变声,声音变粗或是变细。幼儿练习变声,教师进行评价。

  4.开展变声听辩游戏2-3遍,教师从幼儿变声情况、演唱歌曲情况等进行评价。

  5.游戏升级为在变声听辩的基础上要寻声摸到伙伴,游戏2-3次。

  三、开展圆圈抢椅子游戏。

  1.师幼共同讨论:刚才是老师请的小朋友来扮演小鸡,请大家想一想如何在游戏中自然能选出小鸡。

  2.开展圆圈游戏,全体幼儿围着椅子边唱歌边做动作走,当唱到最后一字时快速抢椅子坐下,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站到原地发出声音,中间的听辩声音猜出是谁。

  3.开展游戏3-4次,教师从幼儿演唱、动作表现、听辩声音,变声、掌握规则等方面评价。

  4.教师小结:说这些游戏太好玩了,它都舍不得吃小鸡了。

  四、活动延伸:师幼可继续讨论变换不同游戏玩法开展游戏。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童谣,喜欢朗诵童谣。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要求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帮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参与猜测判断事物的游戏活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指玩偶公鸡和母鸡,红豆、蚕豆若干。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

  T:(出示戴有公鸡和母鸡的两个拇指。)小朋友好!我是小公鸡!

  S:小公鸡好!(引导幼儿说出)

  T:小朋友好!,我是小母鸡!

  S:小母鸡好!

  T:(出示红豆)这是什么?(红豆)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猜猜看,红豆藏在我的哪只手里。

  教师将双手背在背后,念童谣,最后伸出两个拳头请幼儿猜猜红豆在哪头,使幼儿初步了解游戏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朗诵。

  T:刚才老师在做游戏时,我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说说)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再来听一边。

  T:请你跟着老师来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3、学习游戏。

  (1)、T:小朋友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和我做游戏了。(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使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2)、教师表演游戏,请一幼儿猜,猜对了,大家为他鼓掌,并请他上来表演游戏。然后再让其他幼儿猜,使每个幼儿都清楚游戏的具体玩法。

  4、幼儿自主游戏。

  (1)、组织幼儿两两结对,给每对幼儿发一颗红豆,让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

  (2)、请两对幼儿到前面表演,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和表演的能力。

  5、出示蚕豆。

  T:看,这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玩猜蚕豆在哪头的游戏,猜对了,就把蚕豆给猜对的小朋友吃掉。猜错了,就继续猜。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做游戏,然后发给幼儿每人一粒蚕豆。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6、结束:

  T:这个游戏好玩吗?请你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玩!

  附童谣:

  公鸡头,母鸡头,

  红豆红豆在哪头,

  在这头,在那头,

  到底在哪头?

  活动反思:

  语言游戏一定要有语言练习要求的规则,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最后再让孩子自己和朋友玩,但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儿歌说完手不握紧的情况,交换玩的意识不强,这仍需以后继续游戏时强调,不过比较成功的是孩子改编儿歌比较好,老师提供不同的材料,孩子都能根据材料说儿歌,这个游戏孩子很有兴趣,可以让孩子常玩。

【《公鸡头母鸡头》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公鸡头,母鸡头小班教案07-18

《公鸡头、母鸡头》小班游戏教案05-21

幼儿园语言游戏教案:公鸡头,母鸡头08-12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公鸡头,母鸡头》07-25

鸡头凤尾散文08-18

宁做凤尾,别做鸡头07-24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什么意思10-26

大闸蟹公母的区别10-26

幼儿园语言的教案小班11-11

幼儿园小班语言诗歌教案12-27